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

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以创口贴基材为基底,通过胶粘剂将带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吸收垫和基底固定同时在吸收垫表面固定隔离膜。本发明的技术关键点是,在现有创口贴的止血垫中加入生物活性玻璃,当生物活性玻璃与体液接触会释放出硅、钙、钠、磷等离子,在伤口表面形成高渗透压,再加上其自身的介孔结构,形成了强大的虹吸作用,从而促进创口愈合,另外由于其自身降解过程中成弱碱性,和其具有虹吸作用的介孔结构。使细菌无法定殖,从而起到了保持长时间抑菌的作用,即提高了创口贴的愈伤性能,又代替了现在普遍使用的抑菌剂。从安全和使用效果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2464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刘棒棒;

    申请/专利号CN202210907075.2

  • 发明设计人 刘棒棒;

    申请日2022-07-29

  • 分类号A61L15/18(2006.01);A61L15/26(2006.01);A61L15/28(2006.01);A61L15/44(2006.01);A61L15/58(2006.01);

  • 代理机构杭州寒武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1;

  • 代理人程黎

  • 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芙蓉园1号楼2单元1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22: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L15/18 专利申请号:2022109070752 申请日:2022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1-20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创口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初创口贴发明以来,因为携带便捷,使用方便,使用时其舒适性优于传统的包扎手段很快被人们接受。作为急性小伤口止血、保护的医疗卫生材料,成为家庭、医院、诊所必备急救用品。目前创口贴基材一般采用无纺布、弹性布、聚乙烯膜、聚氨酯膜等材料或复合材料图以压敏胶、以求达到更好的舒适性、更可靠的防水性。吸水垫材料一般为无纺布,粘胶纤维,高分子网状膜等材料复合制成,大多数创口贴吸水垫内都有苯扎氯铵或苯扎溴铵等消毒剂。达到伤口消毒、抑制炎症的作用。

目前,为了提高创口贴的抗菌性,防止伤口感染,加快愈合,提出了好多解决方案。如CN201922203837一种抗菌创口贴中提出采用抗菌材料制成胶带基材,从而制作出一种抗菌创口贴,但与人体直接接触的胶层并不抗菌,无纺布止血带也没有经过处理。很显然基材采用抗菌效果对创口贴没有实际意义。

专利CN201611237261.0一种中药创口贴其本质是一种愈创膏药,其使用相对繁琐,针对创口也脱离了急性小创口这个使用环境,针对久不愈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具体方式,一般人群很难做出准确判断。

专利CN202111332828.3一种创可贴中的方案提出多层的方式制作创口贴,初期止血,止血后撕掉止血层,其透明设计可以观察伤口生长情况、是否感染等问题。其不足之处在于,创口贴一般用在小伤口上,一般出血量不大,出血量大或者小而深的伤口一般为了安全也建议专业人员处理。另外创口贴一般价格低,患者方便自行更换是其优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旨在改善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以创口贴基材为基底,通过胶粘剂将带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吸收垫和基底固定同时在吸收垫表面固定隔离膜,其中,吸收垫内的液体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生物活性玻璃:10-20份;纯化水:20-40份;胶凝剂0-8份。

生物活性玻璃是由美国弗洛里达大学hench教授等人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医学材料。这是一种由SiO

优选的,所述生物活性玻璃的浓度为10%。

优选的,所述胶凝剂的用量为4-8份。

优选的,所述胶凝剂为海藻酸钠或者羟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胶凝剂的浓度为1%。

优选的,所述胶粘剂环氧改性聚氨酯、聚氨酯预聚体和硅烷偶联剂中的任意两种或者多种组合。

环氧改性聚氨酯可以缩短固化时间,提高稳定性,聚氨酯预聚体能够与空气中的水分或者复合粘接的基体的水分进行聚合反应,提高粘接的稳定性,硅烷偶联剂均能够使得胶粘剂稳定性增强,提高胶粘剂作为胶层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创口贴基材的厚度为0.08-0.1mm。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0%自制生物活性玻璃加入纯化水中,搅拌25-35min;

步骤2:在步骤1中添加1%海藻酸钠或者羟甲基纤维素钠的胶凝剂继续搅拌;

步骤3:搅拌混匀得到粘稠液体,生物玻璃粉均匀悬浮;

步骤4:将所得到的粘稠液体涂布于在创口贴吸收垫上;

步骤5:将吸收垫烘干;

步骤6:创口贴基材涂胶、将吸收垫固定同时在吸收垫表面固定隔离膜,即制得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

优选的,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100-300r/min。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在治疗骨修复、皮肤及软组织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技术关键点是,在现有创口贴的止血垫中加入生物活性玻璃,当生物活性玻璃与体液接触会释放出硅、钙、钠、磷等离子,在伤口表面形成高渗透压,再加上其自身的介孔结构,形成了强大的虹吸作用,从而改善创口血供。由于其自身具有生物活性,可以诱导细胞产生各种生长因子,从而促进创口愈合,另外由于其自身降解过程中成弱碱性,和其具有虹吸作用的介孔结构。使细菌无法定殖,从而起到了保持长时间抑菌的作用。这项技术应用在创口贴的止血垫中,即提高了创口贴的愈伤性能,又代替了现在普遍使用的抑菌剂。从安全和使用效果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以创口贴基材为基底,通过胶粘剂将带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吸收垫和基底固定同时在吸收垫表面固定隔离膜,其中,吸收垫内的液体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生物活性玻璃:10-20份;纯化水:20-40份;胶凝剂0-8份。

实施例1

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以创口贴基材为基底,通过胶粘剂将带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吸收垫和基底固定同时在吸收垫表面固定隔离膜,其中,吸收垫内的液体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生物活性玻璃:10份;纯化水:20份;胶凝剂4份,所述生物活性玻璃的浓度为10%,所述胶凝剂为海藻酸钠或者羟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胶凝剂的浓度为1%,所述胶粘剂环氧改性聚氨酯、聚氨酯预聚体和硅烷偶联剂中的任意两种或者多种组合,所述创口贴基材的厚度为0.08mm。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0%自制生物活性玻璃加入纯化水中,搅拌25min;

步骤2:在步骤1中添加1%海藻酸钠或者羟甲基纤维素钠的胶凝剂继续搅拌;

步骤3:搅拌混匀得到粘稠液体,生物玻璃粉均匀悬浮;

步骤4:将所得到的粘稠液体涂布于在创口贴吸收垫上;

步骤5:将吸收垫烘干;

步骤6:创口贴基材涂胶、将吸收垫固定同时在吸收垫表面固定隔离膜,即制得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

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100r/min。

实施例2

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以创口贴基材为基底,通过胶粘剂将带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吸收垫和基底固定同时在吸收垫表面固定隔离膜,其中,吸收垫内的液体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生物活性玻璃:15份;纯化水:30份;胶凝剂6份,所述生物活性玻璃的浓度为10%,所述胶凝剂为海藻酸钠或者羟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胶凝剂的浓度为1%,所述胶粘剂环氧改性聚氨酯、聚氨酯预聚体和硅烷偶联剂中的任意两种或者多种组合,所述创口贴基材的厚度为0.09mm。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0%自制生物活性玻璃加入纯化水中,搅拌30min;

步骤2:在步骤1中添加1%海藻酸钠或者羟甲基纤维素钠的胶凝剂继续搅拌;

步骤3:搅拌混匀得到粘稠液体,生物玻璃粉均匀悬浮;

步骤4:将所得到的粘稠液体涂布于在创口贴吸收垫上;

步骤5:将吸收垫烘干;

步骤6:创口贴基材涂胶、将吸收垫固定同时在吸收垫表面固定隔离膜,即制得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

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200r/min。

实施例3

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以创口贴基材为基底,通过胶粘剂将带有生物活性玻璃的吸收垫和基底固定同时在吸收垫表面固定隔离膜,其中,吸收垫内的液体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生物活性玻璃:20份;纯化水:40份;胶凝剂8份,所述生物活性玻璃的浓度为10%,所述胶凝剂为海藻酸钠或者羟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胶凝剂的浓度为1%,所述胶粘剂环氧改性聚氨酯、聚氨酯预聚体和硅烷偶联剂中的任意两种或者多种组合,所述创口贴基材的厚度为0.1mm。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0%自制生物活性玻璃加入纯化水中,搅拌35min;

步骤2:在步骤1中添加1%海藻酸钠或者羟甲基纤维素钠的胶凝剂继续搅拌;

步骤3:搅拌混匀得到粘稠液体,生物玻璃粉均匀悬浮;

步骤4:将所得到的粘稠液体涂布于在创口贴吸收垫上;

步骤5:将吸收垫烘干;

步骤6:创口贴基材涂胶、将吸收垫固定同时在吸收垫表面固定隔离膜,即制得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

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300r/min。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在治疗骨修复、皮肤及软组织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实施例4

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除胶凝剂为海藻酸钠,其他操作条件同实施例1-3。

实施例5

一种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除胶凝剂为羟甲基纤维素钠,其他操作条件同实施例1-3。

参考下表,对比实施例1-5,本发明提供的可提供创面愈合微环境的创口贴临床试验数据如下: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关键点是,在现有创口贴的止血垫中加入生物活性玻璃,当生物活性玻璃与体液接触会释放出硅、钙、钠、磷等离子,在伤口表面形成高渗透压,再加上其自身的介孔结构,形成了强大的虹吸作用,从而改善创口血供。由于其自身具有生物活性,可以诱导细胞产生各种生长因子,从而促进创口愈合,另外由于其自身降解过程中成弱碱性,和其具有虹吸作用的介孔结构。使细菌无法定殖,从而起到了保持长时间抑菌的作用。这项技术应用在创口贴的止血垫中,即提高了创口贴的愈伤性能,又代替了现在普遍使用的抑菌剂。从安全和使用效果上都有了很大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