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电力供求管理装置以及电力供求调整方法

电力供求管理装置以及电力供求调整方法

摘要

本公开涉及电力供求管理装置以及电力供求调整方法。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是管理电力输送系统与蓄电池之间的电力供求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具备:电池健康度取得部,取得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售电量管理部,取得蓄电池的用户设定的作为从蓄电池供给到电力输送系统的电力量的希望售电量,根据电池健康度取得部取得的电池健康度(X),校正该希望售电量,计算校正售电量;送电受电管理部,根据校正售电量,管理蓄电池和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受电量;以及奖励管理部,根据校正售电量,计算用于赋予给蓄电池的用户的奖励。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J 3/00 专利申请号:2022108235423 申请日:202207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1-1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此处公开的技术涉及用于电力输送系统的电力供求调整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如下那样的电力供求调整的方法:一般用户配合电力公司等管理的电力输送系统中的电力供求平衡的调整,作为其报酬赋予一定的奖励(金钱、点数等)。在上述电力供求调整的方法中,在电力输送系统中产生电力不足时,针对具有可反复充放电的大型的蓄电池的用户通知电力供给的请求。在应答上述请求的情况下,用户将自身拥有的蓄电池连接到电力供求管理装置,经由该电力供求管理装置对电力输送系统供给电力。然后,该电力供求管理装置根据供给的电力对用户赋予一定的奖励。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42686)公开了在上述电力供求调整的方法中使用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的一个例子。在本说明书中,将与上述一系列的电力供给和奖励赋予有关的处理称为“售电处理”。

另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具备:状态信息取得部,取得表示蓄电池的当前的状态的状态信息;性能计算部,根据状态信息计算表示蓄电池的消耗的程度的性能指标(蓄电池的劣化度);以及奖励赋予部,针对将蓄电池作为电力输送系统的电力供求调整单元提供的提供者,赋予与性能指标的值对应的奖励。在该电力供求管理装置中,针对拥有蓄电池的劣化度高的蓄电池的用户,赋予高的奖励。由此,能够促使由于蓄电池的劣化发展而对售电处理迟疑的用户参加电力供求调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426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能够促使过于担忧蓄电池的劣化的用户参加电力供求调整。另一方面,在拥有蓄电池的用户中,还存在不介意蓄电池的劣化的用户。这样的用户有可能过于重视通过售电获得奖励,而进行可能产生急剧的电池劣化的过度的售电处理。这样,通过针对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实施过度的售电处理,蓄电池的劣化可能急剧发展。另外,通过针对蓄电池的劣化状态实施过小的售电处理,可能无法适宜地满足来自电力输送系统的电力供给的请求。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通过此处公开的技术,提供以下的结构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是管理电力输送系统与蓄电池之间的电力供求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电力供求管理装置具备:电池健康度取得部,取得上述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售电量管理部,取得上述蓄电池的用户设定的作为从上述蓄电池供给到上述电力输送系统的电力量的希望售电量,根据上述电池健康度取得部取得的电池健康度X,校正该希望售电量,计算校正售电量;送电受电管理部,根据上述校正售电量,管理上述蓄电池和上述电力输送系统的送电受电量;以及奖励管理部,根据上述校正售电量,计算用于赋予给上述蓄电池的用户的奖励。

在上述结构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中,根据电池健康度X,校正蓄电池的用户设定的希望售电量,计算适合的校正售电量。即,构成为即使在用户设定了与自身的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不相称的希望售电量的情况下,也计算适当的校正售电量,从蓄电池供给该校正售电量。由此,蓄电池的急剧劣化被抑制,并且,能够适宜地调整电力供求平衡。

在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的一个方案中,在上述售电量管理部中,存储预先决定的第1阈值X1。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售电量管理部比较上述电池健康度取得部取得的电池健康度X和上述第1阈值X1,在上述电池健康度X超过上述第1阈值X1的情况下,将上述校正售电量计算为对上述希望售电量加上超过量而得到的值。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售电量管理部在上述电池健康度X低于上述第1阈值X1的情况下,将上述校正售电量计算为从上述希望售电量减去相减量而得到的值。

根据上述结构,在针对取得的各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设定过小的售电量的情况下,进行如使售电量增加那样的校正。另外,在针对取得的各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设定过大的售电量的情况下,进行如使售电量减少那样的校正。由此,从电池健康度X高的蓄电池供给较多的电力,所以能够高效地满足从电力输送系统要求的电力供求。另外,在电池健康度X低的蓄电池中,由于售电处理引起的该蓄电池的急剧劣化被抑制。

在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的一个方案中,上述售电量管理部存储预先决定为低于上述第1阈值X1的值的第2阈值X2。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售电量管理部比较上述电池健康度取得部取得的电池健康度X和上述第2阈值X2,在上述电池健康度X低于上述第2阈值X2的情况下,上述校正售电量成为0。

根据上述结构,中止从由于售电处理可能产生急剧的劣化的可能性高的蓄电池实质上供给电力。由此,防止蓄电池的急剧劣化。

在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的一个方案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奖励管理部在上述电池健康度取得部取得的电池健康度X超过上述第1阈值X1的情况下,根据第1奖励赋予率,计算针对上述希望售电量的奖励。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奖励管理部根据超过上述第1奖励赋予率的第2奖励赋予率,计算针对上述超过量的奖励。

根据上述结构,针对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高的情况下发生的超过量,将奖励赋予率设定得较高,从而预测电池健康度X高的蓄电池的用户针对电力供求管理装置实施积极的送电。由此,能够促进电池健康度X高的蓄电池的用户向电力供求管理装置售电。

在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的一个方案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奖励管理部计算用于赋予给设定了上述希望售电量的上述用户的参加奖励。

根据上述结构,针对未掌握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的用户,也能够促进从蓄电池售电,能够更适宜地满足从电力输送系统要求的电力供求。

在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的优选的一个方案中,上述电池健康度X是基于上述蓄电池的电阻上升率、容量维持率、以及温度的至少一个的值。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蓄电池的劣化。

在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的一个方案中,将上述蓄电池作为驱动源搭载于车辆,通过经由该车辆的电气系统与上述蓄电池电连接,实施送电受电。

通过上述特性,实施照顾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的售电,所以在将该蓄电池用作驱动源的车辆中,更适宜地确保安全性等。

另外,在其他方面,提供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调整方法。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调整方法是调整电力输送系统与蓄电池之间的电力供求的方法,包含:取得上述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的步骤;取得上述蓄电池的用户设定的作为从上述蓄电池供给到上述电力输送系统的电力量的希望售电量的步骤;根据在上述电池健康度取得步骤中取得的电池健康度X,校正上述希望售电量,计算校正售电量的步骤;根据上述校正售电量,从上述蓄电池对上述电力输送系统供给电力的步骤;以及根据上述校正售电量,计算用于赋予给上述蓄电池的用户的奖励的步骤。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用户设定与自身的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不相称的希望售电量的情况下,也计算适当的校正售电量,从蓄电池供给该校正售电量。由此,实现蓄电池的急剧劣化抑制和向电力供求平衡的稳定化的贡献。

在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调整方法的一个方案中,在计算上述校正售电量的步骤中,比较在上述电池健康度取得步骤中取得的电池健康度X、和预先决定的第1阈值X1,在上述电池健康度X超过上述第1阈值X1的情况下,通过对上述希望售电量加上超过量,计算上述校正售电量。另外,也可以在计算上述校正售电量的步骤中,在上述电池健康度X低于上述第1阈值X1的情况下,通过从上述希望售电量减去相减量,计算上述校正售电量。

根据上述结构,从电池健康度X高的蓄电池供给较多的电力,所以能够适宜地调整电力供求。另外,能够抑制电池健康度X低的蓄电池由于售电处理而该蓄电池的劣化急剧发展。由此,能够抑制蓄电池的急剧劣化,更适宜地调整电力供求。

在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调整方法的一个方案中,在计算上述校正售电量的步骤中,比较在上述电池健康度取得步骤中取得的电池健康度X、和预先决定为低于上述第1阈值X1的值的第2阈值X2。在该步骤中,也可以在上述电池健康度X低于上述第2阈值X2的情况下,计算为上述校正售电量成为0。

根据上述结构,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低于预定值的情况下,能够中止电力供给,抑制蓄电池的急剧劣化。

在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调整方法的一个方案中,在计算上述奖励的步骤中,在上述电池健康度取得步骤中取得的电池健康度X超过上述第1阈值X1的情况下,根据第1奖励赋予率,计算针对上述希望售电量的奖励。另外,也可以根据超过上述第1奖励赋予率的第2奖励赋予率,计算针对上述超过量的奖励。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针对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高的情况下发生的超过量,将奖励赋予率设定得较高,电池健康度X高的蓄电池的用户得到针对电力供求管理装置实施积极的送电的动机。由此,能够更适宜地调整电力供求。

在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调整方法的一个方案中,构成为在计算上述奖励的步骤中,计算对在上述希望售电量取得步骤中设定了上述希望售电量的上述用户赋予的参加奖励。

根据上述结构,即便是未掌握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的用户,也得到参加电力供求调整的动机,所以能够使更多的蓄电池参加电力供求调整。由此,能够更适宜地调整电力供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示出应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供求调整的处理过程的图。

图3是示意地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的具体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健康度X和电池健康度校正系数Y的关系的图。

图6是说明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校正售电量和奖励赋予率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说明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校正售电量和奖励赋予率的另一例子的图。

(符号说明)

10、12、14:蓄电池;20、22、24:用户;30、31、32、33、34、35、36、37:电线;40、41、42、43、44:通信网;100: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10:输入输出部;120:送电受电部;130:控制部;131:信息管理部;132:电池健康度取得部;133:售电量管理部;134:送电受电管理部;135:奖励管理部;200:电力输送系统;210、212:发电站;220、222:电力消耗设施;300:通信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未言及的且本发明的实施所需的事项可掌握为基于该领域中的以往技术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设计事项。当然,在此说明的实施方式未特别意图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只要未特别言及,则不限定于在此说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说明应用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的一个例子。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是为了对电力输送系统200的电力供求平衡的稳定化作出贡献,针对蓄电池10、12、14的用户20、22、24促进参加电力供求调整,并且适合地管理蓄电池10、12、14与电力输送系统200之间的电力供求的装置。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为了应对电力输送系统200的电力供求请求,提供对电力供求的参加附加动机的奖励,从而对电力输送系统200的电力供求平衡的稳定化作出贡献。蓄电池10、12、14的用户20、22、24通过针对电力输送系统200供给电力,能够得到与该供给电力量(kWh)等对应的奖励(金钱、点数等)。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奖励”是指,对于蓄电池的用户而言,对针对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供给电力附加动机的奖励,只要是可针对每个用户调整的奖励,则没有特别限定。奖励既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可交换商品等的所谓点数。

在此,“蓄电池”是指积蓄电力的装置。蓄电池能够对电力输送系统200供给积蓄的电力。蓄电池例如可以包括如锂离子二次电池或者镍氢二次电池那样的二次电池、双电层电容器等蓄电设备。此外,蓄电池既可以作为驱动用电源搭载到车辆,也可以作为电源设备定置到住宅或商业设施等。

“用户”可以是蓄电池的所有者。此处的用户不限于拥有蓄电池的本人,可以是用户的家人等能够使用该蓄电池的任意的人物。此外,在图1中,蓄电池以及用户各记载3个,但这是简化的例子,未意图限定蓄电池以及用户的数量。

在本说明书中,“车辆”是指输送机器的一种,具备预定的驱动源。而且,作为可用于此处公开的技术的车辆,例如,可以是作为驱动源具备蓄电池的电动汽车(BEV)、作为驱动源具备蓄电池和内燃机的混合动力汽车(HEV)。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的“混合动力汽车”中,包括具备从定置电源向蓄电池的充电装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另外,车辆可以具备可与通信网络300双向通信的通信装置、能够测量蓄电池10、12、14的电池健康度X的电气系统的控制装置(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等。

如图1所示,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通过电线30,与电力输送系统200可送电受电地连接。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和蓄电池10、12、14通过电线31、32、33可适宜送电受电地连接。

电力输送系统200通过电线34、35,以能够从发电站210、212受电的方式连接。如果发电站210、212是具备发电设备并能够对电力输送系统200供给电力的设施,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具备火力、风力、水力、核电、太阳能等以往公知的发电设备的设施。

电力输送系统200通过电线36、37,以能够向电力消耗设施220、222送电的方式连接。电力消耗设施220、222是消耗从电力输送系统200供给的电力的设施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住宅、商业设施、工厂、学校等设施。由此,电力输送系统200能够将从发电站210、212供给的电力供给到电力消耗设施220、222。

通信网络300既可以是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通信网络300例如可以包括因特网、便携电话线路、局域网(LAN)等通信网。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经由通信网络300,以可与电力输送系统200以及用户20、22、24所拥有的通信终端(未图示)双向通信的方式,通过通信网40、41、42、43、44连接。此外,通信终端是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或电力输送系统200、和用户20、22、24可经由通信网络300双向通信的终端即可,例如可以是便携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计算机、可穿戴终端、可搭载于车辆的通信装置等。

图1所示的结构被用于经由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的电力输送系统200和各蓄电池10、12、14的用户20、22、24的电力供求处理。参照图2,说明上述电力供求处理的概要。

在电力输送系统200的电力供求失衡时,经由通信网络300(参照图1),从电力输送系统200向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发送电力请求(S1)。在该电力请求中,包括电力输送系统200请求的电力请求量(kWh)等。接下来,接收到电力请求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对各用户提供上述电力请求(S2)。确认上述电力请求并希望参加售电处理的用户对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提供该售电处理所需的预定的信息(S3)。在上述预定的信息中,包括后述希望售电量、电池健康度X等。接下来,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对各用户提供根据取得的预定的信息计算的售电信息(S4)。在上述售电信息中,包括从蓄电池供给的售电量(kWh)、基于该售电量(kWh)的奖励等。承诺提供的售电信息(例如售电量和奖励)的用户将自身拥有的蓄电池与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电连接,供给与售电量对应的预定的电力(S5)。然后,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对电力输送系统200供给从各蓄电池供给的电力(S6)。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赋予与售电量对应的奖励(S7)。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实现经由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的电力输送系统200与各蓄电池10、12、14之间的电力供求调整(售电处理)。

在应用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的电力供求调整中,在向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提供预定的信息(S3)时,提供包括电池健康度X和希望售电量的信息,在从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提供售电信息(S4)时,提供根据电池健康度X计算的校正售电量这一点与以往的电力供求调整不同。这样,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构成为根据电池健康度X,校正蓄电池的用户设定的希望售电量,计算适合的校正售电量。即,构成为即使在用户设定了与自身的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不相称的希望售电量的情况下,也计算适当的校正售电量,从蓄电池供给该校正售电量。由此,蓄电池的急剧劣化被抑制,并且能够适宜地调整电力供求平衡。

接下来,说明用于实现在图2中说明的处理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的具体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图3是说明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的大致的结构的图。如图3所示,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具备:输入输出部110,能够从外部取得以及能够向外部提供预定的信息;送电受电部120,将各蓄电池以及电力输送系统200电连接;以及控制部130,控制电力供给处理而实现电力输送系统200与各蓄电池之间的电力供求。

输入输出部110是构成为能够从外部取得以及能够向外部提供预定的信息的机器的总称。输入输出部110构成为能够进行经由通信网络300的双向通信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构成为经由移动通信提供商提供的通信服务等,连接到通信网络300。另外,输入输出部11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实现利用触摸面板等的直接输入以及利用显示器等的直接显示。

送电受电部120是将蓄电池10、12、14和电力输送系统200电连接的机器的总称。送电受电部120例如具备用户的蓄电池可经由电线31、32、33(参照图1)电连接的电源插头等。送电受电部120构成为能够依照来自控制部130的信号,从蓄电池受电并向电力输送系统200送电。另外,送电受电部120也可以在内部内置可积蓄电力的电池。

控制部130构成为控制电力供给处理而实现电力输送系统200与各蓄电池之间的电力供求。控制部130是进行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中的信息处理的机器的总称。控制部130也可以由储存于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内部的运算装置构成。上述运算装置例如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不限定于此,例如,包括储存有用于进行控制的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能够执行该程序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CPU)、被用作展开该程序的工作区的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由储存上述程序或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构成的存储装置、以及输入输出端口。经由输入端口向控制部130输入输入输出部110的输出信号。然后,控制部130构成为根据来自输入输出部110的输出信号,取得预定的信息。

此外,控制部130也可以并非在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的内部物理性地储存的运算装置。例如,在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经由LAN电缆、因特网等与外部的计算机可数据通信地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该外部的计算机作为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的控制部130控制电力供求。另外,控制部130的处理也可以多个计算机协作实施。例如,也可以通过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内的运算装置处理存储于网络上的服务器等的信息,控制电力供求。或者,也可以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内的运算装置和外部的计算机协作执行控制部130应执行的处理。此外,此处的“外部的计算机”也可以是安装于作为对象的蓄电池的控制装置。例如,在蓄电池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能够将该车辆的电气系统的控制装置(例如ECU)用作控制部130的一部分。该车辆的ECU可以作为后述电池健康度取得部132发挥功能。

在此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具备电池健康度取得部132、售电量管理部133、送电受电管理部134、以及奖励管理部135。而且,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具备它们作为控制部130的功能的一部分。

另外,图3所示的控制部130除了电池健康度取得部132、售电量管理部133、送电受电管理部134、以及奖励管理部135以外,还具备信息管理部131。信息管理部131构成为管理从外部取得的信息的输入输出。在信息管理部131中,例如取得并存储为了管理电力请求、售电申请而所需的信息。为了管理电力请求而所需的信息例如可以是电力请求量(kWh)、应供给电力的时间带、电力输送系统200的位置信息等。为了管理售电申请而所需的信息例如可以是有无售电意思、希望的时间带、实施售电的蓄电池、该蓄电池的种类、用户的姓名或住址等个人信息、用户的当前位置信息等。

信息管理部131也可以构成为将进行了售电申请的用户登记为希望售电者,针对每个该希望售电者赋予希望售电者ID(标识符)。信息管理部131也可以构成为制作希望售电者列表。另外,信息管理部131也可以构成为针对用户申请为实施售电的蓄电池的蓄电池赋予蓄电池ID,与希望售电者ID关联起来保存到希望售电者列表。

另外,信息管理部131也可以构成为根据需要,向外部机器输出信息。例如,能够对输入输出部110进行指令以处理与上述取得的电力请求或售电申请有关的信息,发送各蓄电池的用户所需的信息。在此,作为发送给各蓄电池的用户的信息,可以包括售电实施的场所、时间带等。

电池健康度取得部132构成为取得(推测)各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在本说明书中,“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是指,表示蓄电池的劣化度的值。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例如既可以是根据蓄电池的电阻上升率、容量维持率、温度、蓄电池的使用年数、充放电次数等的至少一个计算的值,也可以是根据与上述蓄电池的状态有关的多个信息计算的值。更优选地,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可以是基于蓄电池的电阻上升率、容量维持率、以及温度的至少一个的值。

蓄电池的电阻上升率是指,测定时的蓄电池的内部电阻相对初始状态的蓄电池的内部电阻的比值。作为取得(推测)蓄电池的电阻上升率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采用在该种蓄电池的电阻上升率测定中可使用的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作为取得蓄电池的内部电阻的方法,例示通过根据由电压传感器以及电流传感器检测的各种数据,将蓄电池的充放电时的电压变化量除以此时的电流值的变化量,取得蓄电池的内部电阻的方法(对电流变化量的参数和基于电压变化量以及阻抗变化量的参数进行直线近似,将近似的直线的斜率计算为蓄电池的阻抗的方法)。通过从由此取得的蓄电池的内部电阻减去蓄电池的初始内部电阻,能够计算该蓄电池的电阻增加率。此外,蓄电池的初始内部电阻值既可以采用在作为对象的蓄电池的初始状态下测量的值,也可以参照作为上述取得的对象的蓄电池的种类等,取得并采用制造同种的蓄电池的制造源的初始内部电阻值。

蓄电池的容量维持率是指,测定时的蓄电池的电池容量相对初始状态的蓄电池的电池容量的比值。作为取得(推测)蓄电池的容量维持率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采用在该种蓄电池的容量维持率测定中可使用的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作为取得蓄电池的电池容量的方法,例示根据由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等检测的各种数据,依照电池模型式推测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的方法(例如存储预先求出的蓄电池的正极以及负极的开电路电压特性,参照该存储的数据、和由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等检测的数据,提取正极以及负极的活性物质量、容量密度、电阻,使用该提取出的参数推测蓄电池的电池容量的方法)。通过从蓄电池的初始电池容量减去上述取得的蓄电池的电池容量,能够计算该蓄电池的容量维持率。此外,蓄电池的初始电池容量既可以采用在作为对象的蓄电池的初始状态下测量的值,也可以参照作为上述取得的对象的蓄电池的种类等,取得并采用制造同种的蓄电池的制造源的初始电池容量的值。

蓄电池的温度例如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取得。另外,蓄电池的充放电次数能够通过存储蓄电池被充电的次数来取得。上述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既可以是由电池健康度取得部132取得(推测)的值,也可以是在蓄电池可具备的控制装置等中取得(推测)的电阻上升率等值。或者,在蓄电池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在可搭载于车辆的电气系统的控制装置(例如ECU等)中取得(推测)的电阻上升率等值。电池健康度取得部132例如将各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与蓄电池ID关联起来,保存到上述制作的希望售电者列表。

售电量管理部133构成为根据电池健康度X校正用户20、22、24设定的希望售电量(kWh),计算校正售电量(kWh)。作为为了计算校正售电量而所需的信息,向售电量管理部133输入上述电池健康度X和希望售电量(kWh)。具体的校正售电量的计算方法将后述。售电量管理部133将各蓄电池的校正售电量与希望售电者ID关联起来,保存到上述制作的希望售电者列表。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希望售电量(kWh)”是指,各用户可自由设定的值。另外,“校正售电量(kWh)”是指,通过根据电池健康度X校正希望售电量(kWh)而计算的值。校正售电量(kWh)是从各蓄电池实质上供给到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的电力量(kWh)。

送电受电管理部134构成为管理从蓄电池的受电量、和向电力输送系统200的送电量。送电受电管理部134被输入为了管理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的送电受电量而所需的信息,例如来自电力输送系统200的电力请求量、从各蓄电池的受电量、向电力输送系统200的送电量等。送电受电管理部134可构成为实时地管理从各蓄电池的受电量。送电受电管理部134也可以构成为在达到电力输送系统200的电力请求量时,将结束从各蓄电池的受电的指令发送给输入输出部110,经由通信网络300等通知各蓄电池的用户的通信终端等。

奖励管理部135构成为根据校正售电量,计算用于赋予给各蓄电池的用户的奖励。作为用于计算奖励的信息,向奖励管理部135输入例如校正售电量、奖励赋予率等。奖励管理部135根据上述信息计算奖励,将与该奖励有关的信息发送给输入输出部110。而且,输入输出部110经由通信网络300等对蓄电池的用户赋予奖励。具体的奖励的计算方法将后述。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能够实现在图2中说明的电力供求处理。此外,上述结构示出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的具体的结构的一个例子,此处公开的技术不限定于上述结构。输入输出部110、送电受电部120例如也可以由具有成为代替的功能的单元(装置)构成。

接下来,说明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中的处理过程。图4是示出由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此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为了实现与电池健康度X对应的售电处理,如以下所述处理图2中的S3、S4、S5、S7的步骤。

首先,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在图2中的S3中,实施以下的步骤S30~S33。

在步骤S30中,从蓄电池的用户取得售电申请。售电申请既可以从各用户的未图示的通信终端经由通信网络300发送,也可以直接输入给输入输出部110。或者,在蓄电池与车辆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从安置于各车辆的通信装置等经由通信网络300发送售电申请。

在步骤S31中,关于取得了上述售电申请的处理对象的蓄电池,取得电池健康度X。例如,可以通过根据由电压传感器以及电流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将充放电时的电压变化量除以此时的电流值的变化量,推测内部电阻。可以从取得的内部电阻减去初始内部电阻,计算内部电阻增加量,取得(推测)电池健康度X。

在步骤S32中,取得希望售电量(kWh)。希望售电量是各蓄电池的用户可任意地设定的值。例如,积极地希望售电的用户能够将希望售电量设定得较高。另一方面,虽然希望预定量的售电但担忧蓄电池的劣化的用户能够将希望售电量设定得较低。

希望售电量(kWh)既可以从各用户的未图示的通信终端经由通信网络300输入,也可以直接输入给输入输出部110。

在步骤S33中,判定取得的希望售电量是否为适合的范围。在此,适合的范围是指,例如,作为处理对象的蓄电池的最大容量内。因此,例如,比较根据在售电申请时输入的蓄电池的种类推测的最大容量、和从用户取得的希望售电量,在希望售电量低于作为处理对象的蓄电池的最大容量等在适合的范围内的情况下(S33:“是”),进入到步骤S40。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取得了售电申请的时间点,在输入输出部110等上显示作为希望售电量可输入的容量(即适合的范围的希望售电量)。

在希望售电量超过作为处理对象的蓄电池的最大容量等并非在适合的范围内的情况下(S33:“否”),作为异常输入结束处理。

在图2中的S4中,首先,实施以下的步骤S40~S44。上述步骤S40~S44是根据取得的电池健康度X校正希望售电量,计算校正售电量的步骤。校正售电量(kWh)例如可以是根据希望售电量(kWh)与电池健康度校正系数Y之积计算的值,但没有特别限定。

在步骤S40中,比较作为处理对象的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和预先决定的第2阈值X2。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超过第2阈值X2的情况下(S40:“是”),进入到步骤S41。

在此,说明第2阈值X2。如上所述,在此处公开的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中,为了抑制蓄电池的过度劣化,根据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计算校正售电量。第2阈值X2被设定为可否从蓄电池实施电力供给的判断基准。第2阈值X2根据蓄电池的种类、用途而不同,所以未一概规定,例如,可以将各蓄电池需要更换的程度的容量维持率作为参考而设定任意的值。

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低于第2阈值X2的情况下(S40:“否”),该蓄电池的状态处于不佳倾向,是为了抑制急剧的劣化而应中止从蓄电池供给电力的状态。因此,如图5所示,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低于第2阈值X2的情况下,电池健康度校正系数Y成为0。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低于第2阈值X2的情况下(S40:“否”),进入到步骤S44。在步骤S44中,校正售电量被计算为0(kWh)。由此,实质上中止从蓄电池供给电力。

在步骤S41中,比较作为处理对象的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和预先决定的第1阈值X1。如图5所示,第1阈值X1是超过上述第2阈值X2的值。第1阈值X1被设定为在超过上述第2阈值X2的可售电的状态的蓄电池中,在计算校正售电量时从希望售电量加上或者减去的判断基准。第1阈值X1根据蓄电池的种类、用途而不同,所以未一概规定,例如,可以将各蓄电池的寿命经过一半的时间点的容量维持率作为参考而设定任意的值。在寿命结束时的容量维持率是70%的蓄电池的情况下,85%成为参考值。

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超过第1阈值X1的情况下(S41:“是”),该蓄电池的状态特别良好,所以是执行超过希望售电量的售电处理的状态。因此,如图5所示,电池健康度校正系数Y成为超过基准值Y

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超过第1阈值X1的情况下(S41:“是”),进入到步骤S42。在步骤S42中,将校正售电量计算为对希望售电量加上超过量而得到的值。即,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超过第1阈值X1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将校正售电量计算为对希望售电量加上超过量而得到的值。

此外,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与第1阈值X1相等的情况下,为了方便也在步骤S42中处理。此时,超过量是0,将校正售电量计算为与希望售电量相等的值。

另一方面,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低于第1阈值X1的情况下(S41:“否”),蓄电池是可售电的状态,但根据抑制急剧的劣化的观点,可以是应抑制售电的状态。因此,电池健康度校正系数Y成为小于基准值Y

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低于第1阈值X1的情况下(S41:“否”),进入到步骤S43。在步骤S43中,将校正售电量计算为从希望售电量减去相减量而得到的值。即,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低于第1阈值X1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将校正售电量计算为从希望售电量减去相减量而得到的值。

电池健康度校正系数Y具体而言能够通过下式(1)计算。

【数学式1】

在此,式(1)中的电池健康度校正系数Y

如上所述,通过根据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计算校正售电量,能够防止从取得的电池健康度X低于第1阈值X1的蓄电池过大地供给电力。另外,如果是取得的电池健康度X超过第1阈值X1的蓄电池,则能够供给比希望售电量更多的电力,所以能够高效地确保所请求的电力量。

在图2中的S4中,接下来,实施以下的步骤S45~S47。上述步骤S45~S47是根据校正售电量计算奖励的步骤。奖励可以是根据校正售电量和奖励赋予率之积计算的值,但没有特别限定。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奖励赋予率”是指,在应赋予的奖励的计算中使用的系数。该奖励赋予率越高,返还给用户的金钱、点数等奖励变得越多。奖励赋予率可以是由奖励管理部135适宜设定的值。

在步骤S45中,如图6所示,可以构成为在电池健康度X超过第1阈值X1的情况下,根据第1奖励赋予率计算针对希望售电量的奖励,根据第2奖励赋予率计算针对超过量的奖励,构成为第2奖励赋予率超过第1奖励赋予率。由此,针对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超过第1阈值X1并实施发生超过量的售电的蓄电池的用户,赋予比实施未发生超过量的售电时高的比例的奖励。其结果,能够针对电池健康度X超过第1阈值X1的蓄电池的用户,促进向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售电。

在步骤S46中,如图7所示,可以构成为在电池健康度X低于第1阈值X1的情况下,根据第1奖励赋予率计算针对校正售电量的奖励。由此,即使在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低于第1阈值X1的情况下,也能够针对该蓄电池的用户提供参加电力供求调整的动机。

在步骤S47中,如上所述,校正售电量被计算为0,所以不计算基于校正售电量的奖励,而仅计算后述参加奖励。而且,在步骤S70中仅赋予参加奖励,结束售电处理。

步骤S48是任意的步骤。在步骤S48中,针对设定了适合的范围的希望售电量的蓄电池的用户,计算参加奖励。参加奖励可以是金钱、点数等。参加奖励可以设定为比在步骤S45以及步骤S46中计算的奖励低。通过构成为计算上述参加奖励,针对未掌握自身拥有的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的用户,也能够提供参加电力供求调整的动机。

在图2中的S4中,最后,实施以下的步骤S49。在步骤S49中,通知上述计算出的校正售电量(kWh)和奖励。例如,可以从输入输出部110经由通信网络300对用户的通信终端通知上述通知。

在图2中的S5中,实施以下的步骤S50。在步骤S50中,承诺上述提示的售电信息(校正售电量以及奖励)的用户连接自身拥有的蓄电池和送电受电部120,对电力供求管理装置100供给与校正售电量对应的预定的电力。从蓄电池供给的电力被供给到电力输送系统200。

在图2中的S7中,实施以下的步骤S70。在步骤S70中,对用户分别赋予上述计算出的奖励。此外,赋予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构成为经由通信网络300对用户的通信终端赋予点数等。

根据上述结构,关于蓄电池的用户设定的希望售电量,根据取得的各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计算校正售电量。此时,电池健康度X低(即低于第1阈值X1)的蓄电池由电力供给引起的向蓄电池的负荷大且可能存在蓄电池的劣化急剧发展的忧虑,所以校正售电量被设定得较小。另外,在电池健康度X更低(即低于第2阈值X2)的蓄电池中,不是应从蓄电池供给电力供给的状态,所以校正售电量被计算为0,中止从蓄电池供给电力。另一方面,电池健康度X高(即超过第1阈值X1)的蓄电池由电力供给引起的向蓄电池的负荷比较小且蓄电池的劣化不易急剧发展,所以校正售电量被设定得较大。因此,根据电池健康度X,校正蓄电池的用户设定的希望售电量,计算适合的校正售电量。即,构成为即使在用户设定了与自身的蓄电池的电池健康度X不相称的希望售电量的情况下,也计算适当的校正售电量,从蓄电池供给该校正售电量。由此,蓄电池的急剧劣化被抑制,并且能够适宜地调整电力供求平衡。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例子,但这些仅为例示,不限定权利要求书。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中,包括使以上例示的具体例子各种各样地变形、变更的例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