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炎性疾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炎性疾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炎性疾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中药提取物技术领域,本发明运用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如溶剂提取、大孔树脂柱层析、MCI柱分离、SephadexLH‑20凝胶柱分离等)分别对鹿茸草有效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获得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该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不仅能够显著抑制TNF‑α的分泌,还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和肺癌细胞的增殖,从而有效地治疗炎性疾病或肿瘤。本发明为从鹿茸草中寻找具有能够有效地治疗炎性疾病或肿瘤药物的药物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对新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0 专利申请号:2022106731359 申请日:202206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炎性疾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炎症是对有害刺激(如组织损伤、病原体和刺激物)的正常生物学反应的一部分,慢性炎症可能是由于持续刺激(如刺激物或病原体)或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例如在自身免疫炎性疾病中)而形成的。TNF-α抑制剂也是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及银屑病性关节炎(PsA)等)首选治疗药物,但是目前TNF-α抑制剂并不能有效地治疗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如即使英夫利昔单抗的初始生物利用度由于药物的静脉内给药而接近100%,药代动力学的差异可导致个体患者在输注之间的较长时间内具有不足的药物水平,进而引起响应失败。另外,恶性肿瘤目前已经严重影响全民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由于目前还没有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肿瘤的药物,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成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研究表明很多天然植物的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炎活性,故从中草药中寻找药物已成为抗炎、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鹿茸草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鹿茸草属(Monochasma)植物棉毛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的全草,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湿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肺炎发热、咳嗽、吐血、赤痢、便血、月经不调、风湿骨痛、牙痛、乳痈等疾病。然而,关于鹿茸草化学成分的研究相对较少,到目前为止从其丙酮、水或乙醇提取物中,仅报道了包括苯乙醇苷、环烯醚萜苷、黄酮和有机酸等结构类型的30余个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炎性疾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该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能够有效治疗炎性疾病或肿瘤。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包括鹿茸草粗提液经大孔树脂分离的水洗脱组分LRCW-A、鹿茸草粗提液经大孔树脂分离的40~60%乙醇洗脱组分LRCW-B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LRCW-A和LRCW-B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鹿茸草粉碎,与水混合后煎煮提取2~4次,每次提取20~40min,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滤液,即得鹿茸草粗提液;

(2)将鹿茸草粗提液经HP-20大孔树脂柱色谱分离,依次用水和40~60%乙醇各150~250L洗脱,分别得到LRCW-A和LRCW-B。

优选地,所述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包括LRCW-B1、LRCW-B2、LRCW-B3和LRCW-B4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LRCW-B1、LRCW-B2、LRCW-B3和LRCW-B4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LRCW-B经MCI柱色谱分离,依次用水、25~35%乙醇、40~60%乙醇和80~95%乙醇洗脱各35~45L洗脱,分别得到LRCW-B1、LRCW-B2、LRCW-B3和LRCW-B4。

优选地,所述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包括B2-2、B2-3、B2-6、B2-10、B2-11、B2-12、B2-13、B2-14、B2-15、B2-16、B2-17和B2-18中的一种或多种;

B2-1~B2-19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LRCW-B2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体积比为1:0~0:1无水乙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层析结果,合并相同馏分,得到B2-1~B2-19。

优选地,所述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包括B2-16-1、B2-16-3、B2-16-4、B2-16-5、B2-16-6、B2-16-18、B2-16-19、B2-16-20、B2-16-21和B2-16-22中的一种或多种;

B2-16-1~B2-16-22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B2-16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体积比为1:0~0:1无水乙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层析结果,合并相同馏分,得到B2-16-1~B2-16-22。

优选地,所述肿瘤包括乳腺癌和肺癌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当所述的肿瘤为肺癌时,所述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包括B2-2、B2-3、B2-6、B2-16-1、B2-16-3、B2-16-4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炎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包括上述的B2-13、B2-15、B2-16和B2-16-15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药物显著抑制炎性因子TNF-α的分泌。

优选地,所述炎性疾病包括败血症、炎症性肠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或银屑病。

优选地,所述药物包括以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为有效成分以及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炎性疾病或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运用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如溶剂提取、大孔树脂柱层析、MCI柱分离、SephadexLH-20凝胶柱分离等)分别对鹿茸草有效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获得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该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不仅能够显著抑制TNF-α的分泌,还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和肺癌细胞的增殖,从而有效地治疗炎性疾病或肿瘤。本发明为从鹿茸草中寻找具有能够有效地治疗炎性疾病或肿瘤药物的药物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对新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包括鹿茸草粗提液经大孔树脂分离的水洗脱组分LRCW-A、鹿茸草粗提液经大孔树脂分离的40~60%乙醇洗脱组分LRCW-B中的一种或两种;

LRCW-A和LRCW-B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鹿茸草粉碎,与水混合后煎煮提取2~4次,每次提取20~40min,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滤液,即得鹿茸草粗提液;

(2)将鹿茸草粗提液经HP-20大孔树脂柱色谱分离,依次用水和40~60%乙醇各150~250L洗脱,分别得到LRCW-A和LRCW-B。

在本发明中,将鹿茸草粉碎,与水混合后煎煮提取2~4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滤液,即得鹿茸草粗提液。所述粉碎优选为将鹿茸草粉碎至长度3~5厘米,所述鹿茸草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优选为1:4~8(g/mL),进一步优选为1:5~7(g/mL)。本发明通过上述原料粉碎和料液比设定后,提高了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既降低了原料的用量,又节约了提取时间。在本发明中,为了保证本发明鹿茸草粗提液的药效,每次提取的时间优选为25~35min,本发明的提取时间显著提高了鹿茸草粗提液的有效成分含量。在本发明中,所述减压浓缩优选为减压浓缩滤液至浸膏状。

在本发明中,所述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包括LRCW-B1、LRCW-B2、LRCW-B3和LRCW-B4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LRCW-B1、LRCW-B2、LRCW-B3和LRCW-B4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LRCW-B经MCI柱色谱分离,依次用水、25~35%乙醇、40~60%乙醇和80~95%乙醇洗脱各35~45L洗脱,分别得到LRCW-B1、LRCW-B2、LRCW-B3和LRCW-B4。

在本发明中,所述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包括B2-2、B2-3、B2-6、B2-10、B2-11、B2-12、B2-13、B2-14、B2-15、B2-16、B2-17和B2-18中的一种或多种;

B2-1~B2-19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LRCW-B2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体积比为1:0~0:1无水乙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层析结果,合并相同馏分,得到B2-1~B2-19。

在本发明中,所述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包括B2-16-1、B2-16-3、B2-16-4、B2-16-5、B2-16-6、B2-16-18、B2-16-19、B2-16-20、B2-16-21和B2-16-22中的一种或多种;

B2-16-1~B2-16-22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B2-16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体积比为1:0~0:1无水乙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层析结果,合并相同馏分,得到B2-16-1~B2-16-22。

在本发明中,所述肿瘤优选地包括乳腺癌和肺癌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的肿瘤为肺癌时,所述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包括B2-2、B2-3、B2-6、B2-16-1、B2-16-3、B2-16-4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炎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包括上述的B2-13、B2-15、B2-16和B2-16-15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通过炎性因子TNF-α抑制实验和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对系列组分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显示组分B2-13、B2-15、B2-16和B2-16-15能够显著抑制TNF-α的分泌;LRCW-A、LRCW-B1~LRCW-B4、B2-3、B2-6、B2-10~B2-18、B2-16-1、B2-16-3~B2-16-6和B2-16-18~B2-16-22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作用;B2-2、B2-3、B2-6、B2-16-1、B2-16-3和B2-16-4具有抑制肺癌细胞A549增殖作用。

在本发明中,所述药物显著抑制炎性因子TNF-α的分泌。所述炎性疾病优选地包括败血症、炎症性肠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或银屑病。

在本发明中,所述鹿茸草优选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鹿茸草属(Monochasma)植物棉毛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的干燥全草。

在本发明中,所述药物包括以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为有效成分以及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该药物可根据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用于此目的时,如果需要,可将本发明的药物与一种或多种固体或液体药物赋形剂和/或辅剂结合,制成可作为人药或兽药使用的适当的施用形式或剂量形式。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单位剂量形式给药,给药途径可为肠道或非肠道,如口服、肌肉、皮下、鼻腔、口腔粘膜、皮肤、腹膜或直肠等,优选口服。本发明的药物给药途径可为注射给药,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等。

本发明的药物给药剂型可以是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如液体剂型可以是真溶液类、胶体类、微粒剂型、乳剂剂型或混悬剂型;固体剂型可以是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丸剂、粉剂、冻干粉针剂或膜剂。本发明的药物给药剂型还可以是其他剂型,例如气雾剂、溶液剂、混悬剂、乳剂或栓剂等。

本发明药物可以制成普通制剂、也可以是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及各种微粒给药系统。

当本发明药物的剂型为片剂时,所述载体可以是稀释剂与吸收剂,如淀粉、糊精、硫酸钙、乳糖、甘露醇、蔗糖、氯化钠、葡萄糖、尿素、碳酸钙、白陶土、微晶纤维素、硅酸铝等;湿润剂与粘合剂,如水、甘油、聚乙二醇、乙醇、丙醇、淀粉浆、糊精、糖浆、蜂蜜、葡萄糖溶液、阿拉伯胶浆、明胶浆、羧甲基纤维素钠、紫胶、甲基纤维素、磷酸钾、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崩解剂,例如干燥淀粉、海藻酸盐、琼脂粉、褐藻淀粉、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碳酸钙、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十二烷基磺酸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崩解抑制剂,例如蔗糖、三硬脂酸甘油酯、可可脂、氢化油等;吸收促进剂,例如季铵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等;润滑剂,例如滑石粉、二氧化硅、玉米淀粉、硬脂酸盐、硼酸、液体石蜡、聚乙二醇等。还可以将片剂进一步制成包衣片,例如糖包衣片、薄膜包衣片、肠溶包衣片,或双层片和多层片。

当本发明药物的剂型为丸剂时,所述载体的可以是稀释剂与吸收剂,如葡萄糖、乳糖、淀粉、可可脂、氢化植物油、聚乙烯吡咯烷酮、Gelucire、高岭土、滑石粉等;粘合剂,如阿拉伯胶、黄蓍胶、明胶、乙醇、蜂蜜、液糖、米糊或面糊等;崩解剂,如琼脂粉、干燥淀粉、海藻酸盐、十二烷基磺酸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

当本发明药物的剂型为胶囊时,将本发明的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与上述的各种载体混合,并将由此得到的混合物置于硬的明胶胶囊或软胶囊中。也可将本发明的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制成微囊剂,混悬于水性介质中形成混悬剂,亦可装入硬胶囊中或制成注射剂应用。

当本发明的药物制成注射用制剂,如溶液剂、混悬剂溶液剂、乳剂、冻干粉针剂,这种制剂可以是含水或非水的,可含一种和/或多种药效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粘合剂、润滑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如稀释剂可选自水、乙醇、聚乙二醇、1,3-丙二醇、乙氧基化的异硬脂醇、多氧化的异硬脂醇、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等。另外,为了制备等渗注射液,可以向注射用制剂中添加适量的氯化钠、葡萄糖或甘油,此外,还可以添加常规的助溶剂、缓冲剂、pH调节剂等。此外,如需要,也可以向药物制剂中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甜味剂或其它材料。

本发明药物的给药剂量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所要预防或治疗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患者或动物的性别、年龄、体重、性格及个体反应,给药途径、给药次数、治疗目的,因此本发明的治疗剂量可以有大范围的变化。一般来讲,本发明中药物的使用剂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可以根据本发明药物制剂中所含有的实际药物数量,加以适当的调整,以达到其治疗有效量的要求,完成本发明的预防或治疗目的。本发明药物每天的用量为0.001~150mg/kg体重,优选为0.01~100mg/kg体重,更优选为0.01~60mg/kg体重,最优选为0.1~10mg/kg体重。上述剂量可以单一剂量形式或分成几个,例如二、三或四个剂量形式给药这受限于给药医生的临床经验以及包括运用其它治疗手段的给药方案。

每一种治疗所需总剂量可分成多次或按一次剂量给药。本发明的药物可单独服用或与其他治疗药物或对症药物合并使用并调整剂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47kg干燥的鹿茸草全草粉碎至长度为4厘米,与300L水混合后煎煮提取3次,每次提取30min,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滤液至浸膏状,即得鹿茸草粗提液7.68kg;

(2)将鹿茸草粗提液经HP-20大孔树脂柱色谱分离,依次用水、50%和95%乙醇各200L洗脱,分别得到鹿茸草粗提液经大孔树脂分离水洗脱组分(LRCW-A)5000g、鹿茸草粗提液经大孔树脂分离50%乙醇洗脱组分(LRCW-B)1700g和鹿茸草粗提液经大孔树脂分离95%乙醇洗脱组分(LRCW-C)41g;

(3)将所述LRCW-B经MCI柱色谱分离,依次用水、30%乙醇、50%乙醇和95%乙醇洗脱各40L洗脱,分别得到LRCW-B1 550g、LRCW-B2 500g、LRCW-B3 212g和LRCW-B4 31.95g;

(4)将所述LRCW-B2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体积比为1:0~0:1无水乙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层析结果,合并相同馏分,得到B2-1~B2-19,其质量依次分别为11.82g、62.38g、32.07g、33.28g、55.88g、52.65g、18.94g、12.13g、7.19g、4.60g、7.07g、4.60g、4.99g、63.79g、2.77g、58.77g、27.87g、19.84g、2.11g;

(5)将所述B2-16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体积比为1:0~0:1无水乙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层析结果,合并相同馏分,得到B2-16-1~B2-16-22,其质量依次分别为0.21g、1.24g、0.49g、0.35g、1.18g、2.23g、2.89g、6.13g、1.28g、3.12g、1.21g、8.58g、2.34g、7.42g、4.43g、6.36g、1.29g、4.20g、1.11g、0.53g、0.21g、0.30g。

实施例2

一种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50kg干燥的鹿茸草全草粉碎至长度为3厘米,与200L水混合后煎煮提取4次,每次提取40min,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滤液至浸膏状,即得鹿茸草粗提液;

(2)将鹿茸草粗提液经HP-20大孔树脂柱色谱分离,依次用水和60%乙醇各150L洗脱,分别得到LRCW-A和LRCW-B;

(3)将所述LRCW-B经MCI柱色谱分离,依次用水、25%乙醇、60%乙醇和80%乙醇洗脱各35L洗脱,分别得到LRCW-B1、LRCW-B2、LRCW-B3和LRCW-B4;

(4)将所述LRCW-B2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体积比为1:0~0:1无水乙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层析结果,合并相同馏分,得到B2-1~B2-19;

(5)将所述B2-16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体积比为1:0~0:1无水乙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层析结果,合并相同馏分,得到B2-16-1~B2-16-22。

实施例3

一种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50kg干燥的鹿茸草全草粉碎至长度为5厘米,与400L水混合后煎煮提取2次,每次提取20min,合并滤液,减压浓缩滤液至浸膏状,即得鹿茸草粗提液;

(2)将鹿茸草粗提液经HP-20大孔树脂柱色谱分离,依次用水和40%乙醇各250L洗脱,分别得到LRCW-A和LRCW-B;

(3)将所述LRCW-B经MCI柱色谱分离,依次用水、35%乙醇、40%乙醇和90%乙醇洗脱各45L洗脱,分别得到LRCW-B1、LRCW-B2、LRCW-B3和LRCW-B4;

(4)将所述LRCW-B2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体积比为1:0~0:1无水乙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层析结果,合并相同馏分,得到B2-1~B2-19;

(5)将所述B2-16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以体积比为1:0~0:1无水乙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层析结果,合并相同馏分,得到B2-16-1~B2-16-22。

试验例1

TNF-α分泌抑制作用

炎症反应是机体常见的一种病理过程,即是机体对外源性致病因素的一种防御反应,又是机体损伤的重要原因。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中,而TNF-α是最重要的炎性因子之一,并在多种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试验例为在体外细胞水平模拟炎症反应,即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发生炎症反应而产生炎性因子的模型,ELISA方法检测鹿茸草有效部位对细胞分泌的TNF-α的抑制作用,评价其抗炎作用。

试验试剂:RAW264.7细胞;DMEM培养基、1640培养基(Invitrogen)、胎牛血清(Gibco);LPS(Sigma);ELISA试剂盒(ebioscience)、CCK8试剂(淘素)。

试验样品:实施例1制得的B2-13、B2-15、B2-16和B2-16-15;阳性药:地塞米松。

试验器材:细胞刮;CO

试验方法:

1.细胞培养:1640+10%FBS培养RAW264.7细胞,培养条件为37℃,5%CO

2.试验设计:组别设置:①对照组(control):10%FBS的培养基;②模型组(model):LPS(1μg/mL);③样品组(sample):LPS(1μg/mL),B2-13、B2-15、B2-16和B2-16-15(各100μg/mL),地塞米松10μM;

3.实验步骤:(1)细胞96孔铺板,37℃,5%CO

评价指标:炎性因子TNF-α的抑制率。450nm,570nm处读取OD值,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培养液中TNF-α浓度,计算评价样品对细胞产生TNF-α的抑制率及抑制活性IC

TNF-α的抑制率(%)=(C

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对TNF-α作用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对TNF-α作用结果

表1结果表明,与阳性药对照组组比较,B2-13、B2-15、B2-16和B2-16-15抑制率分别为81.60%、71.72%、71.57%和59.04%,阳性药地塞米松在10μM浓度下,对TNF-α产生的抑制率为58.67%,因此,B2-13、B2-15、B2-16和B2-16-15对炎性因子TNF-α的产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为了进一步明确B2-13、B2-15、B2-16和B2-16-15对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TNF-α的抑制强度,设置5个浓度计算B2-13、B2-15、B2-16和B2-16-15抑制TNF-α的IC

表2 B2-13、B2-15、B2-16和B2-16-15抑制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TNF-α的作用强度

表2结果表明,B2-13、B2-15、B2-16和B2-16-15抑制TNF-α的IC

试验例2

本试验例选用肺癌细胞系A549和乳腺癌细胞系MCF-7评价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试验方法:DMEM+10%FBS培养A549和MCF-7细胞,培养条件为37℃,5%CO

组别设置:对照组:10%FBS的培养基;样品组:实施例1制得的LRCW-A、LRCW-B1~LRCW-B4、B2-1~B2-19、B2-16-1~B2-16-22。

评价指标: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450nm处读取OD值,计算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

肿瘤增殖抑制率(%)=(A

具体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鹿茸草有效部位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

表3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组比较,28个组分:LRCW-A、LRCW-B1~LRCW-B4、B2-3、B2-6、B2-10~B2-18、B2-16-1、B2-16-3~B2-16-6和B2-16-18~B2-16-22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个组分:B2-2、B2-3、B2-6、B2-16-1、B2-16-3和B2-16-4对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B2-1、B2-4、B2-5、B2-7、B2-8、B2-9、B2-19、B2-16-2、B2-16-7~B2-16-17均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没有抑制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