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人工辅助构建适宜红树林宜林滩地的构建系统

人工辅助构建适宜红树林宜林滩地的构建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辅助构建适宜红树林宜林滩地的构建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构建单元,构建单元包括多排间隔布置的阻挡龙,阻挡龙被配置为沿直线方向排布的多个间隔布置的阻挡片;阻挡片垂直布置在滩地上,相邻的两个阻挡龙上的阻挡片呈错位布置,阻挡龙的长度方向与滩地涨落潮的主水流方向呈α角布置,阻挡片与滩地涨落潮的主水流方向呈β角布置,β‑α=90°,本发明在考虑到潮滩特殊的施工环境与生态环境的要求后,采用人工辅助潮滩自然发育,以人为干扰方式辅助潮滩自然淤涨,因地制宜营造宜林滩地,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降低了施工成本,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B 3/00 专利申请号:2022105472145 申请日:202205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潮滩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人工辅助构建适宜红树林宜林滩地的构建系统。

背景技术

红树林以高存贮碳、强促淤滩地和高效抵御台风大浪著称于世。但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海平面上升已导致全球红树林面积出现大规模损失,构成沿海红树林潮滩侵蚀重大风险。世界海岸国家和地区针对红树林损失现状,从政策、理论及技术各层面开展红树林恢复、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研究。我国更是先后多次颁发相关文件以强化对红树林修复的重视与以实际行动进行红树林营造及其潮滩恢复。

近期国家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即在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到,实施红树林整体保护、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营造红树林9050公顷。其中,广东5500公顷、海南2000公顷、广西1000公顷、福建350公顷及浙江200公顷。同时修复现有红树林9750公顷,其中广东2500公顷、广西3500公顷、海南3200公顷及福建550公顷。然而,全球包括我国在内的红树林营造和修复的定植效果进展并不明显,目前红树林营造或修复成功率达到30%就很不容易。

适宜潮位(高程)的潮滩是红树林生长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人工种植红树林成功的基础。当前,我国东南沿海宜林潮滩难以满足红树林恢复与人工种植的需要,需要向海要地,开拓更多的宜林滩地成为红树林保护与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

照搬陆地客土与土地平整的传统措施,在潮滩上应用具有俱多不利,其一是在潮滩动用土方工程造价超高,施工难度大;其二是机械设备入场施工困难,潮滩上每天作业时间短,工期长;其三是填土方过程破坏了潮滩土壤结构,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后期红树植物生长发育,因此,如何实现向海要地成为红树林保护与生态修复长期以来难以攻克的难题。

例如专利文献CN213740835U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加红树林宜林滩地的消浪促淤装置,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潮滩治理技术领域。包括若干固定桩、若干网帘和若干草帘;若干固定桩相间并竖直设置,固定桩的下部设置有尖端;相邻的两个固定桩之间的上部空间上部设有张开的网帘,网帘的侧边与靠近的固定桩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固定桩之间的上部空间设置有张开的草帘,草帘贴于网帘的一侧,草帘的下端位于网帘下方,草帘的侧边的上部与靠近的固定桩固定连接,但该设计结构施工不方便,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辅助构建适宜红树林宜林滩地的构建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工辅助构建适宜红树林宜林滩地的构建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构建单元,所述构建单元被布置在涨潮时水体悬沙量高于0.5kg/m

所述阻挡片垂直布置在滩地上,相邻的两个阻挡龙上的阻挡片呈错位布置,所述阻挡龙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滩地涨落潮的主水流方向呈α角布置,所述阻挡片与所述滩地涨落潮的主水流方向呈β角布置,β-α=90°。

优选地,30°<α<60°。

优选地,所述阻挡龙为竹龙,所述阻挡片采用竹片。

优选地,所述阻挡片与阻挡龙正交布置。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阻挡龙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相邻的阻挡片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多个所述阻挡龙的长度均相同、部分相同或均不相同。

优选地,多个所述阻挡片的尺寸均相同、部分相同或均不相同。

优选地,多个构建单元各自具有的阻挡龙均平行布置;或者

具有交叉布置的结构。

优选地,涨落潮时所述阻挡片的顶端均位于液面以上。

优选地,多个所述构建单元中每相邻的两个阻挡龙之间的间距均相同、部分相同或均不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考虑到潮滩特殊的施工环境与生态环境的要求后,采用人工辅助潮滩自然发育,以人为干扰方式辅助潮滩自然淤涨,因地制宜营造宜林滩地,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降低了施工成本,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本发明配置竹龙改变滩面形态,增加涨落潮水体与滩面的摩擦力,从而减弱水动力,实现加速潮滩淤积的目标。

3、本发明滩面两竹龙中间会形成一条相对较低的沟,形成自然的“潮滩—潮沟”滩涂地貌,该“潮滩—潮沟”滩涂地貌有利于落潮后滩面迅速排水,滩面淤涨到适合红树植物生长高程后,有利于红树林小苗的快速生长发育。

4、本发明采用竹排形成的竹龙的结构,设计巧妙,解决了长期以来宜林滩地改造和修改过程中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的难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滩地上布置阻挡片后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多个构建单元在滩地上布置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示出:阻挡片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辅助构建适宜红树林宜林滩地的构建系统,适用于径流输沙量大、水动力相对较弱、红树林宜林滩地前有广阔浅滩的河口潮滩的构建改造,或是位于海港内湾、涨潮时向岸流水体悬沙量大的潮滩的构建改造。

如图1所示,人工辅助构建适宜红树林宜林滩地的构建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构建单元,构建单元包括多排间隔布置的阻挡龙,阻挡龙被配置为沿直线方向排布的多个间隔布置的阻挡片1,其中,阻挡龙优选为竹龙,阻挡片1优选采用竹片,在一个变化例中,阻挡片1采用塑料板。其中,在阻挡片1材质的选择上优选低价、耐用、易操作的材质,结构可制作为长方体结构。

在实际操作中,阻挡片1垂直布置在滩地上,构建单元被布置在涨潮时水体悬沙量高于0.5kg/m

阻挡片1与阻挡龙应采用正交布置,相邻的两个阻挡龙之间的间距优选大于两个相邻的阻挡片1之间的间距。在实际应用中,也要根据不用的应用场景合理布置,例如,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将相邻的两个阻挡龙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小于或等于两个相邻的阻挡片1之间的间距,以满足实际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多个阻挡龙的长度可以均相同、部分相同或均不相同,多个阻挡片1的尺寸也可以均相同、部分相同或均不相同。多个构建单元各自具有的阻挡龙均平行布置;或者多个构建单元各自具有的阻挡龙具有交叉布置的结构。涨落潮时阻挡片1的顶端优选均位于液面以上。多个构建单元中每相邻的两个阻挡龙之间的间距均相同、部分相同或均不相同。

滩地发育规划根据滩地地形高低起伏情况,对滩地进行分区规划。把地势较低的区域确定为潮滩区,地势较高的区域作为促淤区培育,通过人工辅助措施,加速促淤区发育,以自然方式淤涨成为红树林宜林滩地。

人工辅助促淤一般需要上游径流具有较大输沙量,水体悬沙大,另外,需要区域水动力弱,水流速缓慢,在径流输沙量无法人为控制的情况下,通过增加阻挡龙,改变滩面结构,增加水体与滩面的摩擦力,实现减弱水动力,减缓水流速度,促进沉沙淤涨的有效措施。本发明以在潮滩促淤区布置竹龙的方式,有效实现了红树林宜林滩地的构建。

促淤布设竹龙的要点包括竹龙走向确定、竹片布置密度、竹片露出潮滩高度、竹片与主水流方向的夹角等。应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合理选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优选例。

本实施例中,选择适当的潮滩作为促淤区是本发明成功的关键,水体悬沙量大,水动力较弱,水体悬沙量一般高于0.5kg/m

具体地,竹龙与涨落潮主水流方向,即水动力主方向呈入射角约45°,竹片与与涨落潮主水流方向呈入射角约135°,即单个竹片与竹龙方向正交。

竹片长度30cm,宽2cm。竹片插入滩面约15cm,露出滩面约15cm。

一条竹龙由三排竹片布置而成,同一排相临两竹片间距以5cm左右为宜,两排间距以10cm左右为宜,为了获得较好的促淤效果,可连续布置3~5排竹龙。

结合水体悬沙与水动力,采取对应人工措施辅助潮滩淤涨,从而营造红树林宜林滩地,采用本发明可达到用最低生产成本,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好的生态效益的目的。

本发明以人为干扰方式辅助潮滩自然淤涨,快速高效且不致于破坏原自然生态,置竹龙改变滩面形态,增加涨落潮水体与滩面的摩擦力,从而减弱水动力,实现加速潮滩淤积的目标。竹龙促淤的作用强度与作用范围与竹龙和主水流方向、竹片与主水流方向相关,也与竹片露出滩面的高度相关,选择适宜水流入射角是获得最佳促淤效果的关键。

具体地,由于不同范围的促淤强度与竹片高度、角度、竹龙角度相关,近竹龙附件淤积较多,远离竹龙相对较少,则在滩面两竹龙中间会形成一条相对较低的沟,形成自然的“潮滩—潮沟”滩涂地貌。该“潮滩—潮沟”滩涂地貌有利于落潮后滩面迅速排水,滩面淤涨到适合红树植物生长高程后,有利于红树林小苗的快速生长发育。

竹龙在减弱水动力促进潮滩淤涨的同时,为红树植物胚胎着陆提供了更为有利条件。由于竹片对胚胎的拦挡,悬浮在水体中的胚胎更容易在竹龙内着陆发育成小苗。从而促成潮滩红树林自然发育,并形成红树林在滩面的自然式团聚结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