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防治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用于防治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方药物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槟榔1~5份、青蒿8~15份、白藓皮4~6份、马鞭草8~20份、川楝子4~8份、维生素C1~4份、维生素E0.5~2份。本发明可采用口服或药浴的方式对对虾进行尾丝虫病害的防治。本发明的复方药物药性温和且无毒副作用,可提高寄主自身免疫力,且使用时操作方法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的种苗培育和养殖生产领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172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农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28180.5

  • 申请日2022-05-16

  • 分类号A61K36/889(2006.01);A61P33/02(2006.01);A61P37/04(2006.01);A61K31/355(2006.01);A61K31/375(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张换君

  • 地址 300392 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25: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28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2-09-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89 专利申请号:2022105281805 申请日:202205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凡纳对虾生长快、抗环境变化能力强、抗病毒能力强、肉味鲜美、加工出肉率高,是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其生长受水体温度、水质、饵料等因素影响较大。但是伴随着养殖范围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凡纳对虾的病害问题日趋严重。

凡纳对虾终生都伴随着蜕壳而生长,蜕壳与凡纳对虾的幼体发育、成虾生长以及繁殖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凡纳对虾的蜕壳期是其身体最为软弱的时期,容易受敌害残杀和感染疾病。特别是由海洋尾丝虫引起的病害最为严重,海洋尾丝虫属盾纤目、尾丝虫属,在养殖水体中盾纤类纤毛虫是一常见且具有较大危害性的类群,传染力强,危害性强,对虾感染尾丝虫时,因鳃和体表等部位有纤毛虫寄生,呼吸作用受阻,常使游塘现象加重,尾丝虫能在凡纳对虾全身寄生,污泥等又附着在尾丝虫上,严重寄生时,凡纳对虾全身长满尾丝虫、口器不能张开,眼睛不能伸缩转动,最后被饿死或累死;因此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对虾成活率降低,给凡纳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

目前针对凡纳对虾尾丝虫病的治疗方法大多以化学药品浸泡和口服药物为主,例如硫酸锌、硫酸铜等浸泡,由于其价格低廉且操作简便被养殖户广泛使用,其缺点在于对虾容易对其产生耐药性,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加大药量又会对对虾产生不良影响。甲醛、高锰酸钾等药物都具有杀灭纤毛虫的功效。但这些药物在具有强大杀藻灭菌功效的同时,很容易造成倒藻或微生物大量死亡引起水质恶化,而且对虾、蟹鳃部及其他病灶的刺激较大,容易引起轻度患病的对虾大量死亡。大量使用这些药物,养殖用水不仅会日益恶化,水产品的药物残留也会居高不下,不仅会阻碍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利用口服药物对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进行防治的方法,例如口服代森类制剂,代森类制剂原本是一种农用杀菌剂,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其对纤毛虫有良好的杀灭效果。随后渔药开发工作者研究表明其结构类似物均能有效杀灭纤毛虫,代森类制剂在一段时间内对治理尾丝虫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其缺点也日益暴露,由于其不能满足现代绿色养殖的需要,已逐渐退出渔药市场。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伴随着的水产动物疾病问题也随之严重,中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逐渐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及渔药相关企业的关注热点。天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较为复杂、多样,为抗寄生虫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药理图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草药因其具有天然、绿色、环保、残留少、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对虾病害防治,保障健康养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发明的复方药物适用于大规模的种苗培育和养殖生产领域,可用于对虾尾丝虫疾病的防治,提高养殖过程中的存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的复方药物,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槟榔1~5份、青蒿8~15份、白藓皮4~6份、马鞭草8~20份、川楝子4~8份、维生素C1~4份、维生素E 0.5~2份。

槟榔:本品呈扁球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涩、微苦,具有杀虫的作用。

青蒿:青蒿主要含有倍半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挥发成分及其他β-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β-谷甾醇等,其中倍半萜类有青蒿素、青蒿酸、青蒿醇、青蒿酸甲酯等;其青蒿素及衍生物具有抗虫的作用,青蒿水煎液对多种细菌、病毒具有杀伤作用。

白藓皮:其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藓的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其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

马鞭草:马鞭草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本草经疏》记载,其有凉血破血、杀虫驱虫之功效。

川楝子:本品呈类球形,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间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黏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气特异,味酸、苦,具有防虫杀虫的功效。

本发明的复方药物用药以青蒿为主,起主要杀虫作用,槟榔、白藓皮作为辅助用药,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凡纳对虾感染尾丝虫病害的具体情况,调整槟榔的使用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的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将槟榔、青蒿、白藓皮、马鞭草、川楝子混合并超微粉碎(颗粒直径小于10um),再加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E混合均匀,得到复方药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复方药物在防治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中的应用,利用所述的复方药物,采用以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防治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

方法1:将所述的复方药物制备成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防治药饵;

方法2:将所述的复方药物制备成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防治药液;

方法3:将所述复方药物直接投撒到凡纳对虾池塘中。

进一步地,所述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防治药饵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复方药物与饵料混合后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复方药物与饵料的质量比为1:(300~500)。

进一步地,所述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防治药液制备方法包括:将所有原料浸泡于水中,温煮4~5小时后滤去残渣,得到药液,将其投洒到养殖池中,间隔24小时给药,药浴15天。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5~10)。

进一步地,所述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防治药液或复方药物的投洒量,按复方药物质量计,根据药物配方,投洒量为每亩240~500g复方药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复方药物为中草药制剂,属水产专用的中草药复合药品,适用于口服形式施药,药性温和且无毒副作用,本发明的复方药物加入养殖饵料中,凡纳对虾摄食后经体液的吸收彻底杀灭寄生在体内和体表的海洋尾丝虫,不影响凡纳对虾摄食及活动,不影响其生长,是一种提高寄主自身免疫力,对内治疗的中药制剂。使用时还可按比例将复方药物投洒于池塘中,操作方法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的种苗培育和养殖生产领域。

(2)本发明的复方药物使用超微粉碎技术,超微粉碎技术与常规的中草药粉碎加工技术相比而言,它促进了中草药的吸附性、溶解度,提高了中草药的破壁率、生物利用度、有效成分溶出度,从而增强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对中草药产业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3)中草药是公认的绿色、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药物。运用本发明的复方药物可减少或取代化学药剂的使用,为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和保障食品安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绿色环保、不易产生耐药性及性能多样化的复方药物是尾丝虫病防治的不错选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患尾丝虫病的病虾图片;

图2为实施例1超微粉碎后复方药物的成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本发明中,在治疗对虾尾丝虫病时应遵循“先调水后杀虫”的原则,当发现对虾患有尾丝虫病时,先进行水质调节而后再杀虫。

步骤一:调节水质:

水质调节的目的是降低水体中的有机物及微生物的数量,对虾养殖之前,用水泵将虾池中的水抽干净,留足清塘时间,对池塘进行翻耕、暴晒、水枪冲洗等工作,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去除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水体的各项指标为:盐度在15~20‰,pH值为7.6~8.5之间,水体中底层水的溶解氧不低于5mg/L,建议保持在6mg/L以上。

步骤二:用药,本发明使用的复方药物可以利用口服或药浴的方式进行对虾尾丝虫病害的防治:

口服施用方法:将槟榔、青蒿、白藓皮、马鞭草、川楝子均匀混合,使用中草药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取维生素C、维生素E与粉碎的中药微粉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复方药物。先将复方药物混合并用搅拌机打匀,然后缓慢倒入干性颗粒饵料中,一边倒一边掺拌,使药物均匀粘着于颗粒饵料表面;摊开避光晾晒。对于湿性饵料则直接将复方药物掺入到饵料原料中,充分搅拌均匀,挤压成型制成药饵经冰冻后投喂;复方药物与饵料的质量比为1:(300~500)。每日早晚投喂两餐药饵,连续投喂10~15天为一个疗程。

药浴施用方法:将所有原料浸泡于水中(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10),用铁制或陶制容器温煮4~5小时后滤去残渣,得到药液,投洒到养殖池中(药液的投洒量为每亩240~500g),间隔24小时给药,药浴治疗时,停止交换水,保持合适的水位和充足的溶解氧,水位应保持在1.7~2.3米,溶氧量应保持在5mg/L以上。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在散养农户水产养殖池塘进行,现场观察可见池塘水体表面飘着很多的病死凡纳对虾,用手触摸和肉眼观察等方式检测发病虾或濒死虾,发现凡纳对虾外部症状并随机解剖检查10尾虾内部症状,均表现出明显的患病(尾丝虫病)特征。

复方药物的制备步骤为:

中药原料预处理:将各种药材原料中的杂质剔除,切碎成3~5mm。

本实施例复方药物的原料按重量份计:槟榔1份、青蒿8份、白藓皮5份、马鞭草10份,川楝子4份、维生素C1份、维生素E 0.5份。将上述各药材组分分别超微粉碎(颗粒直径小于10um)后混合均匀,将配制的复方药物100g拌入30kg饵料中,然后按养殖池中对虾总体重(捞出部分虾称量体重,按照尾数估测虾总体重)的5%投饵量投喂凡纳对虾,每天上、下午各投饵1次,连用15天。

现场观察可见池塘水体表面飘着很多的病死虾,据养殖户介绍,池塘面积为1.5亩,投放虾苗数量为5万尾,每天死虾的数量都在150尾以上,给药24小时后,在养殖池中随机捞出15尾发病虾,检测后发现发病虾上寄生的尾丝虫死亡率为39.4%,检测养殖池水体中尾丝虫的死亡率为58.9%。连续使用15天后,发现病死虾数量明显减少,每天最多可见到3~4尾,凡纳对虾的成活率明显提高。投喂复方药物之后,对凡纳对虾进行解剖观察,发现虾的体色、体表已恢复正常,体表处寄生的尾丝虫近乎全部死亡,检测后测得养殖池水体中的尾丝虫的死亡率为97.8%。

水体中尾丝虫的死亡率计算方法如下:

在给药前24小时,在池塘中选择五个采样点使用采水器采取水样,每个采水器的采水量为1L,将水样浓缩后,先将浓缩水样充分摇匀后,用吸管吸出0.1ml样品,置于0.1ml计数框内,在显微镜下进行全片计数。每个样品计数2片,取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N

给药之前的尾丝虫数记为N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复方药物的原料按重量份计:槟榔2份、青蒿10份、白藓皮4份、马鞭草8份,川楝子6份、维生素C1份、维生素E 0.5份,将上述各组药材组分的杂质剔除,切碎成5~8mm,将切碎后的药材经浸泡后,在容器中按照药材与水为1:10的比例进行温煮4小时,过滤药物残渣后得到药液。

本实例在散养农户水产养殖池塘进行,养殖池中的凡纳对虾严重感染尾丝虫病,按500g/亩的量使用本实施例的复方药物,全池泼洒,药浴24小时后,结果检查虾的尾丝虫病治疗效果非常好,体表清洁,未见尾丝虫,镜检也未见尾丝虫,经查水较清澈,水体中的尾丝虫的种群生长率与未用药前相比降低了91.1%,种群生长率根据公式:

μ为生长率,C

有机质及藻类等杀死量较少,消耗药物成分的物质少,后来再有池塘发病,将用量改为240~300g/亩投药,虾的尾丝虫治疗也非常有效,灭杀彻底。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复方药物的原料按重量份计:槟榔1.5份、青蒿12份、白藓皮5份、马鞭草10份,川楝子6份、维生素C1.5份、维生素E 0.5份。

本实例在散养农户水产养殖池塘进行,养殖池中的凡纳对虾严重感染尾丝虫病,将配制的复方药物进行超微粉碎之后,将100g复方药物拌入50kg饵料中,然后按养殖池中对虾体重的5%投饵量投喂凡纳对虾,每天上、下午各投饵1次,连用15天。结果检查虾的尾丝虫病治疗效果非常好,体表清洁,未见尾丝虫,镜检也未见尾丝虫,经查水较清澈,水体中的尾丝虫的死亡率为91.1%,计算方法同实例1。

实施例4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复方药物的原料按重量份计:由槟榔1份、青蒿15份、白藓皮4份、马鞭草12份,川楝子5份、维生素C1份、维生素E1份。

本实例在散养农户水产养殖池塘进行,池塘中的凡纳对虾经检查后确认患尾丝虫病,根据感染程度确认治疗方法,选择上述用药比例,将配制的复方药物进行超微粉碎之后,将100g复方药物拌入50kg饵料中,然后按养殖池中对虾体重的5%投饵量投喂凡纳对虾,每天上、下午各投饵1次,连用15天。结果检查虾的尾丝虫病治疗效果非常好,经查水较清澈,水体中的尾丝虫的死亡率为89.8%,计算方法同实例1。

实施例5

同实施例2,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复方药物的原料按重量份计:由槟榔2份、青蒿8份、白藓皮5份、马鞭草10份,川楝子4份、维生素C1份、维生素E 0.5份。

本实例在农户养殖池塘进行,现场可见池塘中漂浮的病死虾,对病死虾进行解剖观察,确认患尾丝虫病,根据感染程度确认治疗方法,选择上述用药比例,将配制的复方药物进行超微粉碎之后,将100g复方药物拌入30kg饵料中,然后按养殖池中对虾体重的5%投饵量投喂凡纳对虾,每天上、下午各投饵1次,连用10天。结果检查虾的尾丝虫病治疗效果非常好,经查水较清澈,水体中的尾丝虫的死亡率为88.5%,计算方法同实例1。

对比例1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未添加维生素C和槟榔。本实施例复方药物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青蒿8份、白藓皮5份、马鞭草10份,川楝子4份、维生素E 0.5份。

经实际使用后,发现对比例1的治疗效果只能杀死水体中的尾丝虫死亡率达到65%,由于中草药槟榔的成本较高,因此在对虾患病初期治疗时建议使用少量的槟榔,维生素C具有提高免疫的作用,对治疗效果有一定帮助,但要考虑到对虾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维生素C过量会对对虾的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对比例2

本实施例复方药物的原料按重量份计:槟榔4份、青蒿10份、白藓皮2份、马鞭草7份,川楝子6份、维生素C1份、维生素E 0.5份,将上述各组药材组分的杂质剔除,切碎成5~8mm,将切碎后的药材经浸泡后,在容器中按照药材与水为1:5的比例进行温煮4小时,过滤药物残渣后得到药液。同实施例2,增加了槟榔的使用量,减少了白藓皮的使用量,扩大了药材与水的比例,经实际使用,经治疗后,给药24小时后检测后池塘中尾丝虫的死亡率为93.7%,计算方法同实例1。在后续观察中,发现对虾出现进食量减少的情况,持续6天后进食量开始逐步恢复,17天后进食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对尾丝虫的杀死率只能达到83%,影响到了对虾的摄食活动,此配方使养殖户养殖成本大大提高,因此此配方仅适用于尾丝虫病大量且严重感染时使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