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

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涉及物项关联技术领域,包括一下步骤:S1,选择管道以及贯穿件,将对应关联关系记录到后台数据表中;S2,提供现有关联关系查询、下载以及删除;S3,根据关联关系数据表中的关联物项进行关联关系的自动维护,尤其是关联属性的自动更新;S4,创建自定义服务,定时跟踪项目中被删除的物项,实现关联物项删除后自动删除和被删除物项相关的关联关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将原本需要设计人员手动记录在模型之外的关联关系存储在模型中,在后续计算分析等工作开展中不再需要额外进行数据传递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04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6F30/17 专利申请号:2022105286739 变更事项:申请人 变更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变更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虹漕路29号 变更后: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虹漕路29号

    著录事项变更

  • 2022-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30/17 专利申请号:2022105286739 申请日:202205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项关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S3D(Smart3D)是一款广泛运用的三维设计软件;S3D软件作为一个集成化的、多专业参与的三维工厂建模软件,能够快速帮助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三维建模以及设计检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在化工及能源行业,S3D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有了无数成功的案例;

S3D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默认提供了非常多的物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但是并不提供自定义物项关联关系建立途径;但是由于核电设计项目的特殊性,为了保证设计质量同时提高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需要额外添加各种物项之间的关联关系用于关联物项之间属性传递以及后续分析计算;因此非常需要有一种能够在S3D模型中自定义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需要建立关联关系的管道以及贯穿件,进行关系创建、属性传递以及对应逻辑点生成,软件将对应关联关系记录到后台数据表中;

S2,通过访问后台关联关系数据库对当前项目的建立的关联关系进行管理,提供现有关联关系查询、下载以及删除;

S3,在DesignRuleChecker框架中创建对应规则,根据关联关系数据表中的关联物项进行关联关系的自动维护,尤其是关联属性的自动更新;

S4,创建自定义服务,定时跟踪项目中被删除的物项,实现关联物项删除后自动删除和被删除物项相关的关联关系;

S5,结束。

优选的,所述S1中,包含以下步骤:

S1.1,选择需要关联的管道feature和贯穿件对象,选择完毕后将贯穿件对象分别存入代表后续处理列表的toDoList中,进入S1.2;

S1.2,查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记录关联关系的数据表;如果不存在创建此数据表,完成后进入S1.3;如果存在,直接进入S1.3;

S1.3,查看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是否已存在和选择的管道feature关联的贯穿件,如果存在进入S1.4;如果不存在进入S1.5;

S1.4,查看关联贯穿件是否是当前选中的贯穿件,如果是直接进入S1.9,否则将关联贯穿件存入待处理列表toDoList,进入S1.5;

S1.5,为选择的管道feature和贯穿件创建关系,完成后进入S1.6;

S1.6,循环遍历toDoList中的贯穿件对象,遍历完成进入S1.9,否则进入S1.7;

S1.7,从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找到与当前贯穿件存在关联关系的管道feature集合featureList,进入S1.8;

S1.8,为当前贯穿件和featureList中对象创建关系,完成后进入S1.6;

S1.9,结束。

优选的,所述S1.5中创建关系包含以下步骤:

S1.5.1,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查找主键为当前管道feature的oid的关联关系条目,如果存在进入S1.5.2;否则进入S1.5.3;

S1.5.2,找到当前管道feature上存在的与已关联贯穿件名称一致的逻辑支架点,将这些支架点全部删除,进入S1.5.3;

S1.5.3,找到当前管道feature上存在的与选择的贯穿件名称一致的逻辑支架点,将这些支架点全部删除,进入S1.5.4;

S1.5.4,获取贯穿件的两个代表进出口的DP点图形,构建两个DP点的底面平面InPlane和OutPlane,进入S1.5.5;

S1.5.5,根据当前管道feature的起点终点构建直线,找到直线和InPlane和OutPlane的交点,在交点上放置逻辑支架点代表贯穿件在管道上的占位,并设置逻辑支架点名称为对应贯穿件名称,进入S1.5.6;

S1.5.6,根据贯穿件属性调整逻辑支架点属性,进入S1.5.7;

S1.5.7,更新数据库中记录关联关系数据表中对应条目,进入S1.5.8;

S1.5.8,结束。

优选的,所述S1.8中创建关系包含以下步骤:

S1.8.1,将所有featureList中的feature对象的上层piperun名称汇总后更新当前贯穿件的对应穿过管道属性,进入S1.8.2;

S1.8.2,查看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是否存在主键为当前贯穿件的oid的关联关系,如果存在进入S1.8.3;否则进入S1.8.4;

S1.8.3,更新对应条目的关联物项信息,完成后进入S1.8.5;

S1.8.4,插入当前贯穿件和关联物项featureList的关系到数据表中,进入S1.8.5;

S1.8.5,结束。

优选的,所述S3中自动维护自动更新包含以下步骤:

S3.1,查看当前被更改物项的类别,如果是管道feature,进入S3.2,如果是贯穿件进入S3.6,否则直接进入S3.12;

S3.2,查看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是否存在主键为当前管道feature的oid的关联条目,如果存在代表当前管道feature存在关联物项,进入S3.3,否则代表当前管道feature没有关联物项,直接进入S3.12;

S3.3,如果关联关系中存储的管道feature名称和当前管道feature对应的管道名称不一致,进入S3.4;否则直接进入S3.12;

S3.4,更新S3.2中查询到的关联条目中存储的管道名称,查找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所有和当前管道feature有关联的数据条目以及关联的所有贯穿件列表,将这些数据条目中对应当前管道feature的管道名称更新,同时更新进入S3.5;

S3.5,对于贯穿件列表中的贯穿件,全部更新其中对应的穿管属性中对应当前管道feature的管道名称,进入S3.12;

S3.6,查看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是否存在主键为当前贯穿件的oid的关联条目,如果存在代表当前贯穿件存在关联物项,进入S3.7,否则代表当前贯穿件没有关联物项,直接进入S3.12;

S3.7,记录关联关系数据库中记录的贯穿件名称oldSleeveName,如果关联关系中存储的贯穿件名称和当前贯穿件名称不一致,进入S3.8;否则直接进入S3.9;

S3.8,更新S3.6中查询到的关联条目中存储的贯穿件名称,查找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所有和当前贯穿件有关联的数据条目,将这些数据条目中对应当前贯穿件的名称更新为当前贯穿件名称,进入S3.9;

S3.9,通过关联关系数据表找到所有和当前贯穿件关联的管道feature集合featureList,进入S3.10;

S3.10,循环遍历featureList,遍历完成进入S3.12,否则进入S3.11;

S3.11,找到当前feature上的名字为oldSleeveName的逻辑支架点,更新逻辑支架点对应属性,返回S3.10;

S3.12,结束。

优选的,所述S4中,包含一下步骤:

S4.1,查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记录关联关系的数据表;如果不存在创建此数据表,完成后进入S4.2;如果存在,直接进入S4.2;

S4.2,找出关联关系数据表中的主键对应的物项已经不存在于当前项目中的所有关联关系条目,进入S4.3;

S4.3,获取S4.2中找到的关联条目中对应的关联物项列表refList,进入S4.4;

S4.4,循环遍历refList,遍历完成进入S4.8,否则进入S4.5;

S4.5,如果当前物项是管道feature,进入S4.6,否则如果是贯穿件,进入S4.7,否则直接返回S4.4;

S4.6,处理管道feature对象,完成后返回S4.4;

S4.7,处理贯穿件对象,完成后返回S4.4;

S4.8,删除S4.2中找到的所有关联条目,进入S4.9;

S4.9,结束。

优选的,所述S4.6中处理管道feature对象,包括一下步骤:

S4.6.1,从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找到主键为当前管道feature的oid的关联关系条目,进入S4.6.2;

S4.6.2,找到关联关系条目中涉及到的所有贯穿件对象的oid集合oidList,进入S4.6.3;

S4.6.3,循环遍历oidList中oid,遍历完成进入S4.6.5,否则进入S4.6.4;

S4.6.4,查看当前oid是否在项目数据库的jdobject表中,如果在代表当前贯穿件依然存在,放入existList,否则代表当前贯穿件已被删除,放入deleteList,返回S4.6.3;

S4.6.5,如果existList不为空,更新S4.6.1中找到的关联关系条目中的关联对象为existList中的所有物项,进入S4.6.6;否则代表当前feature已经没有关联物项,直接删除S4.6.1中找到的关联关系条目,进入S4.6.6;

S4.6.6,如果deleteList为空,直接进入S4.6.7;否则删除当前管道feature上名字出现在deleteList中的贯穿件名字集合中的所有逻辑支架点,完成后进入S4.6.7;

S4.6.7,结束。

优选的,所述S4.7中处理贯穿件对象,包含以下步骤:

S4.7.1,从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找到和当前贯穿件有关联关系的所有管道feature对象,并从中找到尚未被删除的管道feature对象集合featureList,进入S4.7.2;

S4.7.2,如果featureList不为空,从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找到主键为当前贯穿件oid的关联条目,更新其关联物项为featureList中的物项集合,进入S4.7.3;否则直接从关联关系数据表中删除主键为当前贯穿件oid的关联条目,因为当前贯穿件不再存在关联物项,进入S4.7.3;

S4.7.3,根据featureList中集合的信息更新当前贯穿件的穿管信息属性,完成后进入S4.7.4;

S4.7.4,结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将原本需要设计人员手动记录在模型之外的关联关系存储在模型中,在后续计算分析等工作开展中不再需要额外进行数据传递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通过使用DesignRuleChecker框架和编写对应服务,实现了对关联物项的全自动关系维护,不再需要设计人员手动干预,节省大量工作时间的同时免除了手动维护的出错风险;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其使用的方法思路以及框架可以方便应用到S3D模型中其他物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拓展性好、适应性强;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同时考虑到了关联关系建立时的便利性,同时提供了现有关联关系的展示、删除和下载界面,方便操作使用,便利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管道以及贯穿件的双向关联关系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为选择的管道feature和贯穿件创建关系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在DesignRuleChecker框架中创建对应规则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关联物项删除后自动删除和被删除物项相关的关联关系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开发对应用户操作界面实现对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建立以及对应属性的传递,通过使用DesignRuleChecker框架自动维护建立完成的关联关系,通过定制服务实现对删除物项相关关联关系的自动断开,从而实现了S3D模型中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从建立、维护到删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的创建,替代了过去设计人员手动记录并维护管道和管道贯穿件的工作,能够大幅提升管道和贯穿件设计的工作效率,并且全自动的工作方式大幅降低了人因误差的产生提高了工作质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选择需要建立关联关系的管道以及贯穿件,进行关系创建、属性传递以及对应逻辑点生成,软件将对应关联关系记录到后台数据表中;

S1的用户选择需要建立关联关系的管道以及贯穿件,进行关系创建、属性传递以及对应逻辑点生成,软件将对应关联关系记录到后台数据表中包含以下步骤,如图1所示:

S1.1,用户选择需要关联的管道feature和贯穿件对象,选择完毕后将贯穿件对象分别存入代表后续处理列表的toDoList中,进入S1.2;

S1.2,查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记录关联关系的数据表;如果不存在创建此数据表,完成后进入S1.3;如果存在,直接进入S1.3;

S1.3,查看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是否已存在和用户选择的管道feature关联的贯穿件,如果存在进入S1.4;如果不存在进入S1.5;

S1.4,查看关联贯穿件是否是当前用户选中的贯穿件,如果是直接进入S1.9,否则将关联贯穿件存入待处理列表toDoList,进入S1.5;

S1.5,为用户选择的管道feature和贯穿件创建关系,完成后进入S1.6;

S1.5的为用户选择的管道feature和贯穿件创建关系包含以下步骤,如图2所示:

S1.5.1,从关联关系数据库中查找主键为当前管道feature的oid的关联关系条目,如果存在进入S1.5.2;否则进入S1.5.3;

S1.5.2,找到当前管道feature上存在的与已关联贯穿件名称一致的逻辑支架点,将这些支架点全部删除,进入S1.5.3;

S1.5.3,找到当前管道feature上存在的与用户选择的贯穿件名称一致的逻辑支架点,将这些支架点全部删除,进入S1.5.4;

S1.5.4,获取贯穿件的两个代表进出口的DP点图形,构建两个DP点的底面平面InPlane和OutPlane,进入S1.5.5;

S1.5.5,根据当前管道feature的起点终点构建直线,找到直线和InPlane和OutPlane的交点,在交点上放置逻辑支架点代表贯穿件在管道上的占位,并设置逻辑支架点名称为对应贯穿件名称,进入S1.5.6;

S1.5.6,根据贯穿件属性调整逻辑支架点属性,进入S1.5.7;

S1.5.7,更新数据库中记录关联关系数据表中对应条目,进入S1.5.8;

S1.5.8,结束;

S1.6,循环遍历toDoList中的贯穿件对象,遍历完成进入S1.9,否则进入S1.7;

S1.7,从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找到与当前贯穿件存在关联关系的管道feature集合featureList,进入S1.8;

S1.8,为当前贯穿件和featureList中对象创建关系,完成后进入S1.6;

S1.8的为当前贯穿件和featureList中对象创建关系,包含如下步骤:

S1.8.1,将所有featureList中的feature对象的上层piperun名称汇总后更新当前贯穿件的对应穿过管道属性,进入S1.8.2;

S1.8.2,查看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是否存在主键为当前贯穿件的oid的关联关系,如果存在进入S1.8.3;否则进入S1.8.4;

S1.8.3,更新对应条目的关联物项信息,完成后进入S1.8.5;

S1.8.4,插入当前贯穿件和关联物项featureList的关系到数据表中,进入S1.8.5;

S1.8.5,结束;

S1.9,结束;

S2,用户通过访问后台关联关系数据库对当前项目的建立的关联关系进行管理,提供现有关联关系查询、下载以及删除;

S3,在DesignRuleChecker框架中创建对应规则,根据关联关系数据表中的关联物项进行关联关系的自动维护,尤其是关联属性的自动更新;

S3的在DesignRuleChecker框架中创建对应规则,根据关联关系数据表中的关联物项进行关联关系的自动维护,尤其是关联属性的自动更新包含以下步骤,如图3所示:

S3.1,查看当前被更改物项的类别,如果是管道feature,进入S3.2,如果是贯穿件进入S3.6,否则直接进入S3.12;

S3.2,查看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是否存在主键为当前管道feature的oid的关联条目,如果存在代表当前管道feature存在关联物项,进入S3.3,否则代表当前管道feature没有关联物项,直接进入S3.12;

S3.3,如果关联关系中存储的管道feature名称和当前管道feature对应的管道名称不一致,进入S3.4;否则直接进入S3.12;

S3.4,更新S3.2中查询到的关联条目中存储的管道名称,查找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所有和当前管道feature有关联的数据条目以及关联的所有贯穿件列表,将这些数据条目中对应当前管道feature的管道名称更新,同时更新进入S3.5;

S3.5,对于贯穿件列表中的贯穿件,全部更新其中对应的穿管属性中对应当前管道feature的管道名称,进入S3.12;

S3.6,查看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是否存在主键为当前贯穿件的oid的关联条目,如果存在代表当前贯穿件存在关联物项,进入S3.7,否则代表当前贯穿件没有关联物项,直接进入S3.12;

S3.7,记录关联关系数据库中记录的贯穿件名称oldSleeveName,如果关联关系中存储的贯穿件名称和当前贯穿件名称不一致,进入S3.8;否则直接进入S3.9;

S3.8,更新S3.6中查询到的关联条目中存储的贯穿件名称,查找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所有和当前贯穿件有关联的数据条目,将这些数据条目中对应当前贯穿件的名称更新为当前贯穿件名称,进入S3.9;

S3.9,通过关联关系数据表找到所有和当前贯穿件关联的管道feature集合featureList,进入S3.10;

S3.10,循环遍历featureList,遍历完成进入S3.12,否则进入S3.11;

S3.11,找到当前feature上的名字为oldSleeveName的逻辑支架点,更新逻辑支架点对应属性,返回S3.10;

S3.12,结束;

S4,创建自定义服务,定时跟踪项目中被删除的物项,实现关联物项删除后自动删除和被删除物项相关的关联关系;

S4的创建自定义服务,定时跟踪项目中被删除的物项,实现关联物项删除后自动删除和被删除物项相关的关联关系包含以下步骤,如图4所示:

S4.1,查找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记录关联关系的数据表;如果不存在创建此数据表,完成后进入S4.2;如果存在,直接进入S4.2;

S4.2,找出关联关系数据表中的主键对应的物项已经不存在于当前项目中的所有关联关系条目,进入S4.3;

S4.3,获取S4.2中找到的关联条目中对应的关联物项列表refList,进入S4.4;

S4.4,循环遍历refList,遍历完成进入S4.8,否则进入S4.5;

S4.5,如果当前物项是管道feature,进入S4.6,否则如果是贯穿件,进入S4.7,否则直接返回S4.4;

S4.6,处理管道feature对象,完成后返回S4.4;

S4.6的处理管道feature对象,包含以下步骤:

S4.6.1,从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找到主键为当前管道feature的oid的关联关系条目,进入S4.6.2;

S4.6.2,找到关联关系条目中涉及到的所有贯穿件对象的oid集合oidList,进入S4.6.3;

S4.6.3,循环遍历oidList中oid,遍历完成进入S4.6.5,否则进入S4.6.4;

S4.6.4,查看当前oid是否在项目数据库的jdobject表中,如果在代表当前贯穿件依然存在,放入existList,否则代表当前贯穿件已被删除,放入deleteList,返回S4.6.3;

S4.6.5,如果existList不为空,更新S4.6.1中找到的关联关系条目中的关联对象为existList中的所有物项,进入S4.6.6;否则代表当前feature已经没有关联物项,直接删除S4.6.1中找到的关联关系条目,进入S4.6.6;

S4.6.6,如果deleteList为空,直接进入S4.6.7;否则删除当前管道feature上名字出现在deleteList中的贯穿件名字集合中的所有逻辑支架点,完成后进入S4.6.7;

S4.6.7,结束;

S4.7,处理贯穿件对象,完成后返回S4.4;

所述S4.7的处理贯穿件对象,包含以下步骤:

S4.7.1,从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找到和当前贯穿件有关联关系的所有管道feature对象,并从中找到尚未被删除的管道feature对象集合featureList,进入S4.7.2;

S4.7.2,如果featureList不为空,从关联关系数据表中找到主键为当前贯穿件oid的关联条目,更新其关联物项为featureList中的物项集合,进入S4.7.3;否则直接从关联关系数据表中删除主键为当前贯穿件oid的关联条目,因为当前贯穿件不再存在关联物项,进入S4.7.3;

S4.7.3,根据featureList中集合的信息更新当前贯穿件的穿管信息属性,完成后进入S4.7.4;

S4.7.4,结束;

S4.8,删除S4.2中找到的所有关联条目,进入S4.9;

S4.9,结束;

S5,结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将原本需要设计人员手动记录在模型之外的关联关系存储在模型中,在后续计算分析等工作开展中不再需要额外进行数据传递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通过使用DesignRuleChecker框架和编写对应服务,实现了对关联物项的全自动关系维护,不再需要设计人员手动干预,节省大量工作时间的同时免除了手动维护的出错风险;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其使用的方法思路以及框架可以方便应用到S3D模型中其他物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拓展性好、适应性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S3D模型中建立管道和贯穿件物项关联关系的方法,同时考虑到了关联关系建立时的便利性,同时提供了现有关联关系的展示、删除和下载界面,方便用户操作使用,便利性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