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一种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热养阴,柔筋缓急,活血通络,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瓜蒌10~20份、白芍10~20份、桂枝5~10份、川芎5~10份、地龙5~10份、华重楼3~7份、甘草3~7份;并提供了该组合物原料药的提取工艺和制颗粒剂工艺。本发明组合物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降低缺血区脑组织细胞凋亡和坏死,进而改善肢体痉挛,改善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患肢僵硬、心烦易怒、舌蹇不语、口眼歪斜、舌强言蹇、气短乏力、心悸便溏等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制备成颗粒剂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22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2-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6 专利申请号:2022101297240 申请日:20220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8-0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脑卒中即脑血管病,又称为中风,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由于病变的性质、部位和病变的严重程度不同,患者可能发生一种或多种障碍,以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最为常见,运动功能障碍与患肢挛缩、僵硬和偏瘫有关,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目前多采用康复训练的形式,对脑卒中后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进行改善,然而,康复训练涉及体位护理、运动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等方方面面,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密切配合,耗时长,恢复慢,因此在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患者治疗和改善运动功能障碍的药物,是辅助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关键。

目前,脑卒中的功能障碍和康复治疗指南中针对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以防治痉挛为重点之一,包括口服抗痉挛药物如巴氯芬、替扎尼定,或者使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甚至鞘内注射巴氯芬等手段,但存在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以及副作用高等风险。

长期以来,中医药治疗具有整体调节、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在展现出比西医手段更显著的优势,然而,由于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研发疗效显著的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存在诸多困难,许多经验方剂的疗效不明确,因此,以中医方剂理论为基础,提供一种配伍得当,能够有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中药方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热养阴,柔筋缓急,活血通络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瓜蒌10~20份、白芍10~20份、桂枝5~10份、川芎5~10份、地龙5~10份、华重楼3~7份、甘草3~7份。

进一步地,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瓜蒌18份、白芍18份、桂枝9份、川芎9份、地龙9份、华重楼6份、甘草6份。

更进一步地,它是由所述原料药的原生药粉、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更进一步地,上述活性成分为所述原料药的水提取物。

更进一步地,上述活性成分是按照如下方法提取原料药所得:

取原料药,加原料药6~10倍量的水浸泡2~4小时,煎煮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浓缩得活性成分;

优选地,所述活性成分是按照如下方法提取原料药所得:取原料药,加原料药10倍量的水浸泡3小时,煎煮提取2次,每次2小时,浓缩得活性成分;

更优选地,所述活性成分中生药浓度为3g/mL。

更进一步地,上述制剂为口服制剂,优选为颗粒剂、汤剂、散剂、口服液、胶囊剂、片剂或丸剂。

更进一步地,上述制剂为颗粒剂,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糊精和可溶性淀粉;

优选地,所述活性成分、糊精和可溶性淀粉的重量比为(12~14):(7~9):(7~9),更优选为14:8: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原料药,加原料药6~10倍量的水浸泡2~4小时;

(2)煎煮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

(3)浓缩提取物得浸膏。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浸膏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匀,过筛,烘干,制得颗粒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方中瓜蒌甘微苦性寒、入肺胃二经,清热泻火、润燥柔筋;《本草纲目﹒卷十八》:“瓜蒌,润燥,降火,止渴”。用以此方,一药两用,既能清热降火以消热之源,又能生津柔筋以缓脉急,益阴分津液,养其筋经,标本兼顾,为君药。辅以桂枝、芍药为臣药,桂枝辛甘性温入血分,温经通脉活络;芍药酸甘性寒,养阴舒筋,益君药养阴柔肝,舒筋止痛。佐以华重楼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解毒,凉肝定惊;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药性论》:“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经,清热凉血、通络止痛,擅长治疗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最后以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益气和中。清热活血通络治其标,养阴柔筋缓急以治其本,邪正兼顾,清热养阴、活血通络,柔筋缓急,从而得以止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方剂,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降低缺血区脑组织细胞凋亡和坏死,进而改善肢体痉挛,改善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患肢僵硬、心烦易怒、舌蹇不语、口眼歪斜、舌强言蹇、气短乏力、心悸便溏等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方剂中原料药的提取工艺和制颗粒剂工艺,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合物对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注:A.mNSS评分,B.转角百分率。与假手术组相比,

图2为本发明组合物对缺血区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图3本发明组合物对缺血区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400);注:与假手术组相比,

图4为本发明组合物对缺血区脑组织中Bax、Bcl-2及NeuN的影响;注:与假手术组相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原料与设备如下:其余未说明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所得。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SHB-III,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RV-10,广州IKA有限公司),调温恒温电热套(HDM-2000,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DZF-6050,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鼓风干燥箱(DHG-9240A,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超纯水仪(Milli-Q,美国Millipore公司),电子天平(AR224CN,奥豪斯仪器(常州)有限公司),摇摆式中药粉碎机(DFY-500,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5418R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

瓜蒌(批号:180701,厂家:北京本草方源(亳州)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白芍(批号:201101,厂家:北京本草方源(亳州)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桂枝(2010012,厂家:亳州市慈济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川芎(批号:20090303,厂家:安国市一方药业有限公司);地龙(批号:200801,厂家:北京本草方源(亳州)药业科技有限公司);重楼(批号:A201105,厂家:湖北金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甘草(批号:201126,厂家:厦门燕来福制药有限公司)。

糊精(批号:201215,厂家: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可溶性淀粉(批号:201209,厂家: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蔗糖(批号:SS112228,厂家:阿拉丁公司);微晶纤维素(批号:C104843,厂家:阿拉丁公司)。

实施例1、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处方:

瓜蒌360g,白芍360g,桂枝180g,川芎180g,地龙180g,华重楼120g,甘草120g,共1500g(20个处方量)。

以上七味药,用10倍量水浸泡3h,煎煮两次,每次2h,煎液滤过,滤液合并,静置,滤过,离心,得汤剂。

实施例2、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1的汤剂浓缩至生药浓度约为3g/mL(即500mL,约625g),浓缩后的500mL(约625g)浸膏与糊精355g、可溶性淀粉400g,混合均匀,制成软材,过12目筛制成颗粒剂,60℃烘干,一号与四号筛整粒,即得颗粒制剂,分装为17g/袋,颗粒剂服用量为3袋/天。

以下通过实验例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例1、本发明组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一)单因素考察回流提取工艺

1、浸泡时间的考察

中药材吸收溶媒量的多少将影响提取的效果。因此,要进行吸水率的考察。称取一份本发明组合物复方量药材(瓜蒌18g,白芍18g,桂枝9g,川芎9g,地龙9g,华重楼6g,甘草6g,共75g),加入8倍量的超纯水浸泡,定时取出称重得结果,结果如表1。

表1药材吸水试验

由实验结果可知,浸泡3h后,原药材经称量为75g,增重95.51g,吸水率为127.34%,浸泡时间延长时吸水率趋于平缓,因此浸泡时间确定为3h。

2、提取时间的考察

精密称取本发明组合物处方中药材5份,每份(瓜蒌18g,白芍18g,桂枝9g,川芎9g,地龙9g,华重楼6g,甘草6g,共75g),分别加入8倍量超纯水,加热回流1.0、1.5、2.0、2.5、3.0h(保持微沸),过滤离心,滤液60℃减压浓缩得本发明组合物浸膏,真空干燥48h得本发明组合物干浸膏,计算本发明组合物得膏率,结果见表2。

表2提取时间的考察结果

由实验结果可知,如表3所示,在1.0~3.0h的范围内回流提取时间越长,得膏率也相应的增大,但是超过2h后,得膏率基本趋于稳定,因此选择提取时间为1、1.5、2h进行正交实验。

3、提取溶剂倍量的考察

精密称取本发明组合物中药材5份,每份(瓜蒌18g,白芍18g,桂枝9g,川芎9g,地龙9g,华重楼6g,甘草6g,共75g),分别加入6、8、10、12、15倍量超纯水,加热回流2h(保持微沸),过滤离心,滤液60℃减压浓缩得本发明组合物浸膏,真空干燥48h得本发明组合物干浸膏,计算本发明组合物得膏率,结果见表3。

表3提取溶剂倍量的考察结果

由实验结果可知,表4所示,8倍量以后的得膏率开始趋于稳定,说明8倍量的提取溶剂对本发明组合物药材中水溶性成分的提取接近饱和状态,因此选择6倍量、8倍量、10倍量进行正交实验。

4、提取次数的考察

精密称取本发明组合物中药材3份,每份(瓜蒌18g,白芍18g,桂枝9g,川芎9g,地龙9g,华重楼6g,甘草6g,共75g),加入8倍量超纯水,加热回流2h(保持微沸),分别提取1次、2次、3次,过滤离心,滤液60℃减压浓缩得本发明组合物浸膏,真空干燥48h得本发明组合物干浸膏,计算本发明组合物得膏率,结果见表4。

表4提取次数的考察结果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提取次数实验中,比较提取1次、2次和3次的对本发明组合物药材中水溶性成分的提取量,发现提取2次的得膏率略高于提取3次,因此选择提取1次、2次、3次进行正交实验。

(二)提取工艺正交实验设计

通过对单因素实验的考察结果分析,选择提取溶剂倍量(6倍量、8倍量、10倍量),提取时间(1.0h、1.5h、2.0h),提取次数(1次、2次、3次)3个因素,选用L

1、实验方法:

精密称取本发明组合物中药材9份,每份(瓜蒌18g,白芍18g,桂枝9g,川芎9g,地龙9g,华重楼6g,甘草6g,共75g),分别按L

表5本发明组合物提取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表

表6本发明组合物提取工艺正交实验

表7本发明组合物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

表8正交实验本发明组合物得膏率方差分析表

2、实验结果:

通过分析表7中的极差R可以看出来取溶剂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三个因素中对出膏率影响最大的是提取次数,三个因素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C>A>B;通过分析表8可得出提取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得出最佳提取工艺组合为C

(三)验证试验

1、实验方法:

为了验证提取正交结果,称取药材3份,每份瓜蒌54g,白芍54g,桂枝27g,川芎27g,地龙27g,华重楼18g,甘草18g,共225g(3个处方量),按照最佳工艺进行提取,编号1~3。按照最佳工艺加入10倍量的超纯水浸泡3h,提取2次,每次2h。过滤离心,滤液60℃减压浓缩得本发明组合物浸膏,真空干燥48h得本发明组合物干浸膏,计算本发明组合物得膏率,结果见表9。

表9放大试验结果

2、实验结果:通过表9结果发现,正交试验的结果稳定,表明在最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性良好,该工艺可行。

综上,确定本发明组合物的成型工艺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本发明组合物浸膏得率的关键因素为提取溶剂倍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以本发明组合物中的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选用L

实验例2、本发明组合物制剂工艺研究

(一)辅料的确定:

1、辅料的选择

称取本发明组合物药材瓜蒌36g,白芍36g,桂枝18g,川芎18g,地龙18g,华重楼12g,甘草12g,共150g(两个处方量)。按照最佳工艺加入10倍量的超纯水浸泡3h,提取2次,每次2h。过滤离心,滤液60℃减压浓缩得本发明组合物浸膏的生药浓度约为3g/mL,即浓缩至50mL(约62.5g)。取同一份浸膏与辅料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来确定颗粒剂工艺,以颗粒剂的溶化性、成型性、吸湿性为考察指标。处方安排见表10。

表10处方设计表

2、样品的配制与测定

根据处方,将浸膏与辅料混匀,12目筛制粒,60℃烘干,一号与四号筛整粒,测定成型性、溶化性和吸湿性。

3、成型性考察

取1至4号样品颗粒样品,依次通过一号筛与四号筛,以合格颗粒重(合格颗粒是指能通过一号筛但不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除以样品重为成型率。成型率100%为25分,以此类推,结果见表13。

4、溶化性考察

精密称定1至4号样品颗粒1.25g,置于干燥至恒重的5mL离心管中,精密加人沸水5mL,并放入3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5min,弃去上清液,在80℃将残渣烘干制恒重,精密称定,计算溶化率[溶化率(%)=溶化的颗粒重/总颗粒重×100%]。溶化率100%为25分,以此类推,结果见表13。

5、吸湿百分率的测定

配置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将其置于玻璃干燥器的底部放置48h,此时干燥器的相对湿度为75%。精密称定1至4号的样品颗粒1g置于干燥恒重的5mL扁称量瓶中,轻摇使其均匀分布,精确称量后,置于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内(称量瓶盖揭开),96h后称量,计算吸湿百分率,结果见表11。

吸湿百分率=(颗粒湿重-颗粒干重)/颗粒干重×100%

表11不同辅料与浸膏的配伍处方结果表

根据上表数据综合评分可看出浸膏加糊精、可溶性淀粉综合评分较高,故选择该这两种辅料为颗粒剂的成型辅料。[综合评分=(25/最大成型率)×成型率+(25/最大溶化率)×溶化率+(最小吸湿率×50)/吸湿率]。

(二)正交试验优化

首先称取本发明组合物药材瓜蒌108g,白芍108g,桂枝54g,川芎54g,地龙54g,华重楼36g,甘草36g,共450g(6个处方量)。按照最佳工艺加入10倍量的超纯水浸泡3h,提取2次,每次2h。过滤离心,滤液60℃减压浓缩得本发明组合物浸膏的生药浓度约为3g/mL,即浓缩至150mL(约188g)。取浸膏和辅料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来确定颗粒剂工艺。通过前期单因素辅料选择结果,确定以浸膏重量(A)、糊精(B)、可溶性淀粉(C)用量三个主要因素进行考察,通过预实验,确定各因素水平量;用L

表12 L

表13正交试验结果表

表14直观分析表

从表14直观分析的极差R可以得出:各项因素的影响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B>A>C,根据K值比较可得,A因素中K

(三)制剂工艺验证试验

1、试验方法

为了验证正交制剂结果,称取本发明组合物药材瓜蒌54g,白芍54g,桂枝27g,川芎27g,地龙27g,华重楼18g,甘草18g,共225g(3个处方量)3份,编号1~3号。按照最佳工艺加入10倍量的超纯水浸泡3h,提取2次,每次2.h。过滤离心,每份浓缩至生药浓度约为3g/mL,即浓缩定容至75mL(约94g),加入浓缩后的75mL(约94g)浸膏、糊精54g、可溶性淀粉60g,混合均匀,制成软材,过12目筛制成颗粒剂,60℃烘干,一号与四号筛整粒,即得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制剂,结果见表15。以制粒的成型性、溶化性、吸湿性为综合评分标准,对成型工艺进行考察。[综合评分=(25/最大成型率)×成型率+(25/最大溶化率)×溶化率+(最小吸湿率×50)/吸湿率],见表16。

表15制剂工艺放大试验结果

表16制剂工艺放大试验结果分析表

2、实验结果

通过表15结果发现,正交试验的结果稳定,3次重复制得的颗粒剂重量均在153g左右。通过表16结果发现,制剂工艺放大试验制得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平均综合评分为91.63分,表明在最优选的制剂工艺稳定性良好,该工艺可行。

综上,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剂工艺为:通过辅料的选择,优选了糊精、可溶性淀粉作为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剂辅料。以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选用L

实验例3、本发明组合物的药效学实验

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实行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手术,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观察本发明组合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细胞凋亡的影响,为本发明组合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

1.1动物

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60±20)g,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实验动物合格证号:SCXK(沪)2012-0002,饲养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动物房,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闽)2014-0005。

1.2药物

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颗粒剂,选择临床等效剂量(0.94g·kg

1.3主要试剂与仪器

Bax(#5023)、Bcl-2(#2876)及β-actin抗体(#4970)均购自CST公司;NeuN(Ab104225)购自Abcam公司;HRP结合山羊抗兔IgG、HRP结合兔抗鼠IgG均购自厦门鹭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900HT型实时荧光定量PCR仪(AppLiedBiosystems);ChemiDoc XRS+型凝胶成像分析系统(Bio-Rad)。

2、实验方法

2.1造模与给药

造模前3天,对实验大鼠进行平衡木等训练,然后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造模型组(36只),参照前期造模方法对造模组大鼠实行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手术,假手术组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造模后随机将造模组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

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0mL·kg

2.2、大鼠神经行为学评价

实验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Scores,mNSS)、转角实验对大鼠神经功能及神经损害程度进行评分。

2.3、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大鼠麻醉后断头取脑,选取缺血区脑组织进行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按照TUNEL试剂盒说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操作。TUNEL染色结束后滴加抗荧光淬灭剂封片后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拍照记录。每片取5个不重叠视野记录TUNEL染色阳性细胞(绿色)数。

2.4、Real-Time PCR检测缺血区脑组织中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

取适量缺血区脑组织,加入Trizol试剂匀浆,提取总RNA。采用RevertAid Firststrand cDNA Synthsis Kit试剂盒进行逆转录反应得cDNA。然后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条件如下:50℃预热2min,95℃预热10min,95℃变性15s,60℃退火30s,60℃延伸30s,共40个循环。结果采用2

表17引物序列

2.5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区脑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取适量缺血区脑组织加适量裂解缓冲液,于冰上匀浆裂解30min,4℃,12000g/min,离心,取上清,取适量蛋白上样,经SDS-PAGE电泳分离,电转至固相支持体PVDF膜上,分别按程序加入一抗和二抗,化学发光后,成像。应用分析软件对杂交蛋白区带进行积分光密度值比较分析。

2.6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结果均以

3、结果

3.1本发明组合物对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如图1所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NSS、转角实验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7d后,mNSS、转角实验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

3.2本发明组合物对缺血区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HE染色结果见图2,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神经细胞整体结构清晰完整,排列整齐,无明显病理上的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组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的细胞出现大量结构被破坏、排列混乱、细胞核固缩并被染成深蓝色等细胞凋亡和坏死现象;经药物干预7d后,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上述现象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3.3本发明组合物对缺血区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如图3所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层中凋亡阳性细胞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大鼠缺血皮层中凋亡阳性细胞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实验检测了缺血区脑组织中Bax、Bcl-2及Neu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如图4所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层中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及神经元特异性指标Neu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大鼠缺血皮层中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及神经元特异性指标Neu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实验例4、本发明组合物的临床试验结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51例,男25例,女26例;年龄51~73岁,平均(65.26±7.45)岁;病程22~46d,平均(36.52±9.37)d。研究组52例,男23例,女29例;年龄53~74岁,平均(66.04±7.38)岁;病程20~45d,平均(35.41±10.16)d;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理类型、偏瘫侧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相关标准

脑卒中诊断标准:①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病诊断要点》。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痰瘀血、痹阻脉络、气虚血瘀的辨证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病情基本稳定,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评定瘫痪肢体肌张力1~3级;③发病3个月内;④首次诊断脑卒中;⑤未使用其他抗痉挛方法治疗;⑥自愿加入本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①非脑血管疾病所致的肌痉挛的患者;②神志昏迷或生命体征不稳定者;③惧怕治疗或不合作的患者;④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与精神病患者。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①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91021),晚饭后服或空腹服,每天1次,每次100mg;尼莫地平片(亚宝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19022821),每天3次,每次40mg。②常规康复训练。在康复师指导和协助下,进行关节活动度改善、坐位、站立、行走、生活能力等内容的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次训练1h。连续治疗4周。

2.2治疗组

研究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本发明组合物颗粒剂治疗,17g颗粒剂一袋,每天分早中晚各服用一袋。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①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标准制定中医证候评分表,包括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患肢僵硬、心烦易怒、舌蹇不语、口眼歪斜、舌强言蹇、气短乏力、心悸便溏9个证候,记分标准:无症状为0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4分,重度为6分,分别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②参照临床痉挛指数(CSI)对2组治疗前后下肢痉挛程度进行评定,其中0~9分为轻度痉挛,10~12分为中度痉挛,13~16分为重度痉挛。③参照Fugl-Meger评定量表(FMA)评价2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总积分为34分,积分越高,表示下肢运动能力越强。④参照日常活动能力(Barthhel)指数(BI)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越高,表示下肢日常生活活动动力越强。⑤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足背屈下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图积分(iEMG)和踝背伸时的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 ratio,CR)。测试前给予患者3min的训练,以帮助其熟悉测试过程。在主动足背屈情况下采集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图积分(iEMG),测3次,取其最大值做分析。同时收集踝关节背伸时的协同收缩率,计算公式[8]为协同收缩率=[拮抗肌积分肌电面积/(主动肌积分肌电面积+拮抗肌积分肌电面积)]×100%。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以

4、结果

4.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SI评分比较

结果见表18。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C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8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CSI评分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4.2两组治疗前后FMA、BI评分比较

结果见表19。治疗后,两组FMA、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9两组治疗前后FMA、BI评分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4.3两组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

结果见表20。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有效;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比较,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表20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

4.4两组中风患者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得分比较

结果见表2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有效;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1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得分比较

4.5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屈时胫骨前肌iEMG比较

结果见表22。两组治疗前足背屈时胫骨前肌i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足背屈时胫骨前肌iEMG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足背屈时胫骨前肌iEMG优于对照组(P<0.05)。

表22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屈时胫骨前肌iEMG比较

4.6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屈时腓肠肌iEMG比较

结果见表23。两组治疗前足背屈时腓肠肌i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足背屈时腓肠肌iEMG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足背屈时腓肠肌iEMG优于对照组(P<0.05)。

表23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屈时腓肠肌iEMG比较

4.7两组治疗前后踝背伸时CR比较

结果见表24。两组治疗前踝背伸时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踝背伸时CR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踝背伸时CR优于对照组(P<0.05)。

表24两组治疗前后踝背伸时CR比较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方剂,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降低缺血区脑组织细胞凋亡和坏死,进而改善肢体痉挛,改善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患肢僵硬、心烦易怒、舌蹇不语、口眼歪斜、舌强言蹇、气短乏力、心悸便溏等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方剂中原料药的提取工艺和制颗粒剂工艺,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SEQUENCE LISTING

<110>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

<120> 一种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130> GYKH1235-2021P0114296CC

<160> 8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24

<212> DNA

<213> F1

<400> 1

gggttttggg tttgtaactt tgaa 24

<210> 2

<211> 25

<212> DNA

<213> R1

<400> 2

agactgctcc taccacaggg tttag 25

<210> 3

<211> 21

<212> DNA

<213> F2

<400> 3

caggatcgag cagagaggat g 21

<210> 4

<211> 20

<212> DNA

<213> R2

<400> 4

caattcgcct gagacactcg 20

<210> 5

<211> 20

<212> DNA

<213> F3

<400> 5

ggatgacttc tctcgtcgct 20

<210> 6

<211> 20

<212> DNA

<213> R3

<400> 6

gacatctccc tgttgacgct 20

<210> 7

<211> 20

<212> DNA

<213> F4

<400> 7

gttggtgctg aaggagtggt 20

<210> 8

<211> 20

<212> DNA

<213> R4

<400> 8

gctggttgag tggaaagagc 2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