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评估方法

一种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评估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指标;根据变电站主接线拓扑,生成拓扑节点图;对拓扑节点图中各支路的故障进行枚举,并根据枚举结果对拓扑节点图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邻接矩阵生成节点间的可达矩阵,将被评估变电站对外等效为电网中的PQ节点;建立最优调度模型,并计算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指标。本发明能够在进行变电站主接线风险评估过程中,考虑电网安全约束对主接线方式的影响,使得评估结果更全面。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Q10/06 专利申请号:202210200972X 申请日:202203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8-0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 变电站主接线风险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电网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担着汇集和分配电 能的重要作用,其运行情况将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对变 电站内电气主接线方式进行风险评估,研究各种异常及故障可能会对 电网造成的影响,从而得到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最小的主接线方 案,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目前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局限于对变电站内主接 线本身进行风险评估,研究各种设备故障情况下,站内等效负荷点与 等效电源间的通路情况,本质上只是一种连通性判别分析。但变电站 主接线与电网中输电线路直接相连,其故障或停运会导致电网结构发 生变化,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故障范围扩大,造成大范围停电。因此, 在进行变电站主接线风险评估时只考虑主接线本身,其评价结果往往 不能反映电网真实的运行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学者在进行主接线风险计算时,通过在变 电站内增加若干站内虚拟母线及支路,将断路器等站内元件并入潮流 方程的雅可比矩阵中,可实现输变电系统的联合潮流计算及风险指标 计算,但这样处理会增加潮流方程的维度,某些情况下还会产生站内 元件孤岛,不便于计算。综上,目前变电站主接线风险评估方法往往 不能全面考虑其与电网的相互影响,且相关改进方法适用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目前变电站风险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一 种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评估方法,考虑电网安全约 束对主接线方式的影响,使得评估结果更全面。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步骤一、构建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指标,所述 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指标包括计及电网安全约束 的失负荷概率、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电量不足期望、电压越限严重度 指标和输电线路过载严重度指标;

步骤二、根据变电站主接线拓扑,生成拓扑节点图:所述拓扑节 点图由支路和节点组成,拓扑节点图中每条支路代表变电站内一个具 体的一次设备,每条支路两侧各有一个虚拟节点;

步骤三、对拓扑节点图中各支路的故障进行枚举,枚举故障的最 大阶数为2阶,并根据枚举结果对拓扑节点图进行修正;

步骤四、根据修正后的邻接矩阵生成节点间的可达矩阵,根据可 达矩阵判断各种系统状态下站内负荷节点与站内外连接节点的连通 关系,根据站内负荷节点与站内外连接节点、站内外连接节点与站内 外连接节点之间的通路关系,将被评估变电站对外等效为电网中的 PQ节点;

步骤五、建立最优调度模型,根据最优调度模型对变电站所在的 电网进行交流潮流计算,得到由于安全约束以及区域电网拓扑改变后 需削减的负荷量以及各节点电压、各输电线路潮流,并根据计算结果 得到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指标;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直至所有系统状态枚举完毕。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的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失负荷概率计算方法 为:

式中,LOLP表示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失负荷概率,P

步骤一中的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电量不足期望计算方法为:

式中,EENS表示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电量不足期望,C

步骤一中的电压越限严重度指标计算方法为:

式中Sev

步骤一中的线路过载严重度指标计算方法为:

式中Sev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根据变电站主接线拓扑,生成拓扑节点图, 具体为:将变电站主接线上的主要一次设备简化为支路,并在支路间 设置一个虚拟节点,所述的主要一次设备包括隔离开关、断路器、母 线、变压器。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根据枚举结果对拓扑节点图进行修正,具体 为:

首先由步骤二得到拓扑节点图各节点的邻接矩阵,矩阵中各元素 为:

然后,根据枚举支路两端的节点号,将邻接矩阵中所对应的元素 强制设置为0。

进一步地,步骤四中站内负荷节点表示拓扑节点图中变压器所在 支路的一端节点,且站内负荷节点只与该变压器支路相连;站内外连 接节点表示拓扑节点图中隔离开关支路的一端节点,且站内外连接节 点只与该隔离开关支路相连;

步骤四中,根据站内负荷节点与站内外连接节点、站内外连接节 点与站内外连接节点之间的通路关系,将被评估变电站对外等效为电 网中的PQ节点,具体为:

其中CN表示站内负荷节点,LN表示站内外连接节点。

进一步地,步骤五建立的最优调度模型为:

目标函数为:

约束条件为:

P

Q

0≤C

其中,P

本发明通过构建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指标,能 够在进行变电站主接线风险评估过程中,考虑电网安全约束对主接线 方式的影响,使得评估结果更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评估 方法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IEEE-RBTS测试系统接线图;

图3为IEEE-RBTS测试系统生成的拓扑节点图;

图4为本发明电压越限严重度指标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线路过载严重度指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 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 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 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 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一种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评估 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指标,包括 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失负荷概率、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电量不足期望、 电压越限严重度指标和输电线路过载严重度指标。

其中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失负荷概率计算方法为:

式中,LOLP表示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失负荷概率,P

其中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电量不足期望计算方法为:

式中,EENS表示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电量不足期望,C

其中电压越限严重度指标计算方法为:

式中Sev

其中线路过载严重度指标计算方法为:

式中Sev

步骤二、根据变电站主接线拓扑,生成拓扑节点图:拓扑节点图 由支路和节点组成,图中每条支路代表变电站内一个具体的一次设备, 每条支路两侧各有一个虚拟节点。

其中拓扑节点图生成方法为:将变电站主接线上的主要一次设备 简化为支路,并在支路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虚拟节点,所述的主要一次 设备包括隔离开关、断路器、母线、变压器。

步骤三、对拓扑节点图中各支路的故障进行枚举,枚举故障的最 大阶数为2阶,并根据枚举结果对拓扑节点图进行修正。

该步骤首先由步骤二得到拓扑节点图各节点的邻接矩阵,矩阵中 各元素为:

然后,根据枚举支路两端的节点号,将邻接矩阵中所对应的元素 强制设置为0。

步骤四、根据修正后的邻接矩阵生成节点间的可达矩阵,根据可 达矩阵判断各种系统状态下站内负荷节点(LN节点)与站内外连接 节点(CN节点)的连通关系,根据LN节点与CN节点、CN节点与 CN节点之间的通路关系,将被评估变电站对外等效为电网中的PQ 节点。

其中LN节点表示拓扑节点图中变压器所在支路的一端节点,且 该节点只与该变压器支路相连;CN节点表示拓扑节点图中隔离开关 支路的一端节点,且该节点只与该隔离开关支路相连。

步骤四中,根据LN节点与CN节点、CN节点与CN节点之间 的通路关系,将被评估变电站对外等效的方法为:

根据表格中的等效方法,可得到步骤三中枚举的支路故障所对应 的系统状态下,该变电站所对应的PQ节点所带负荷量的大小,对比 支路故障前该变电站实际负荷量,可得到由于站内元件故障所导致的 站内负荷损失量即C

步骤五、建立最优调度模型,对变电站所在的电网进行交流潮流 计算,得到由于安全约束以及区域电网拓扑改变后需削减的负荷量以 及各节点电压、各输电线路潮流,并根据计算结果以及最优调度模型 求解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指标。

所述建立的最优调度模型,其中目标函数为:

约束条件为:

P

Q

0≤C

其中,P

根据步骤五中的最优调度模型,可得到步骤三中枚举的支路故障 所对应的系统状态下,系统为保持母线电压和线路输送容量不越线而 不得不切除的最小负荷量C

同时,根据上述最优调度模型,可得系统最小切负荷情况下所对 应各个母线的电压V,以及各输电线路的实际传输容量TR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直至所有系统状态枚举完毕。

此时,统计所有非0的C

以图2所示的IEEE-RBTS测试系统为例,对本发明确定计及电 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一、构建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变电站主接线风险指标,包括 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失负荷概率、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电量不足期望、 电压越限严重度指标和输电线路过载严重度指标。

其中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失负荷概率计算方法为:

式中,LOLP表示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失负荷概率,P

其中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电量不足期望计算方法为:

式中,EENS表示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电量不足期望,C

其中电压越限严重度指标计算方法为:

式中Sev

其中线路过载严重度指标计算方法为:

式中Sev

步骤二、根据变电站主接线拓扑,生成拓扑节点图,如图3所示, 图中虚线支路{12、16、20、24、40、31、36}代表断路器,{27、28} 分别代表IM、IIM,{29、34}分别代表1#、2#主变,剩下的虚线支 路均为隔离开关,虚线支路两端分别为虚拟节点。

步骤三、对拓扑节点图中各支路的故障进行枚举,枚举最大阶数 为2。以其中一种支路故障状态为例,假设此时编号分别为{11、12} 的支路被枚举出发生故障,则邻接矩阵中a

步骤四,生成可达矩阵,且该系统中CN节点与LN节点分别为 节点{4、9、31、14}与节点{24、28},

根据LN节点与CN节点、CN节点与CN节点之间的通路关系, 将被评估变电站对外等效的方法为:

根据求得的可达矩阵可知,CN节点4与LN节点24、28均不存 在通路关系,且与其它CN节点均无通路,因此在等效时需删除电网 中与该CN对应的站外输电线路;而CN节点9、31、14均与LN节点 24、28存在通路,且这三个CN节点间也存在通路,因此所有存在通 路的CN等效为一个带负荷的PQ节点,负荷量为节点24与28负荷量 之和,并保留CN节点9、31、14对应的站外进线。

步骤五,建立最优调度模型,利用最优调度模型对负荷损失及区 域电网潮流进行计算: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为:

P

Q

0≤C

其中,P

步骤六、重复步骤三至步骤五,直至所有系统状态枚举完毕。

为便于对比,同时利用传统不计及电网约束的主接线风险评估方 法对变电站主接线方式展开风险评估,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风险指标 如下所示。

由上表可知,与传统不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主接线风险评估结果 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在失负荷概率LOLP、电量不足期望EENS 等风险指标的计算结果上略有增加,主要原因是考虑了由于站内元件 故障引起区域电网拓扑改变而导致的负荷削减情况。但上述指标结果 差别较小,主要是由于产生区域电网负荷削减的系统状态发生概率较 小所致。经计算,全部325种系统状态下,存在站内负荷削减205种、 区域电网负荷削减24种,并且发生区域电网负荷削减的系统状态全 部由元件二阶故障导致,其系统发生概率较小(10-5级别)。因此尽 管计及区域电网安全约束条件下的总负荷削减量比传统方法多出 476.33MW(区域电网负荷削减量),但电量不足期望EENS却相差不 大。

电压越限严重度指标和线路过载严重度指标分别如图4和图5所 示。

图4中横坐标代表系统状态的编号,共有325个,分别对应325 种元件故障状态;纵坐标代表系统的电压越限严重度指标值。图中纵 坐标3.1886所对应的横虚线所示主接线正常运行时,系统的电压越 限指标值。当站内元件故障时,有177种状态下的电压越限严重度指 标大于该值,148种状态下的电压越限严重度指标小于该值。图中虚 线垂线红色垂线代表出现电压越限的系统状态,共有76种,这里选 取系统电压越限严重度指标值最大的几个系统状态,其对应的元件故 障组合分别为图3中的19/20/22+27、19/20/22+10/39/40和19/20/22+23/24/25,对应的系统最低节点电压(p.u.)分别为0.9455、 0.9497和0.9487,均为图2中BUS6所在的节点。虽然一般情况下发 生上述二阶故障的概率极小,但在某些特殊情况如检修工况下,其发 生概率就不能忽略了。因此若考虑区域电网约束,当19/20/22元件所 在的L2线路停电检修时,应着重加强27(IM)、10/39/40(母联)和 23/24/25(线路L7)的巡检工作,防止出现故障情况。

同理,图5中横坐标代表系统状态的编号,纵坐标代表线路过载 严重度指标。纵坐标0所对应的横虚线代表主接线正常运行时的系统 线路过载严重度值。当站内元件故障时,有121种状态下的线路过载 严重度指标大于该值,204种状态下等于该值。其中有63种系统状 态下会发生线路潮流越限,如图中虚线垂线所示。同理,选取线路过 载指标值最严重的几个系统状态,其对应的元件故障组合分别为图4 中的19/20/22+23/24/25、19/20/22+27、23/24/25+28,此时系统线路 潮流(p.u.)最大分别为1.3247、1.1600和1.1482,均对应于图3中 的线路L1和L6。因此例如当19/20/22所在的L2线路停电检修时, 应特别注意23/24/25(线路L7)、和27(IM)的巡检工作,防止出现 故障导致区域电网线路过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 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