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食品级塑料包装容器自灭菌式智能制造装置

一种食品级塑料包装容器自灭菌式智能制造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级塑料包装容器自灭菌式智能制造装置,涉及塑料容器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挤出组件、模具组件、灭菌组件、活动架、伺服模组、伺服电缸、吸板、工作台,挤出组件位于工作台靠近边缘的一侧,模具组件位于挤出组件靠近工作台中心的一侧,灭菌组件位于模具组件远离挤出组件的一侧,挤出组件和模具组件相连,活动架设置在模具组件、灭菌组件上方,伺服模组和活动架上表面紧固连接,伺服电缸和伺服模组的移动平台紧固连接,伺服电缸竖直设置,吸板和伺服电缸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本发明的挤出组件一方面对注塑流体中的未熔化颗粒进行收集,另一方面还将携带较多热量的熔化注塑流体喷射到注塑流体中心位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010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徐州远博泡沫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733033.1

  • 发明设计人 吕远丽;高学敬;闫亮;

    申请日2022-06-27

  • 分类号B29C45/03(2006.01);B29C45/18(2006.01);B29C45/47(2006.01);B29C45/73(2006.01);B29C45/17(2006.01);A61L2/18(2006.01);A61L2/22(2006.01);

  • 代理机构南京明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4;

  • 代理人张秀丽

  • 地址 221700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梁寨镇工业园区7-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1: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9C45/03 专利申请号:2022107330331 申请日:2022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容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级塑料包装容器自灭菌式智能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包装一直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在外卖行业,各种类型的食品塑料容器层出不穷,但现有的食品塑料容器制造装置存在较多的缺陷,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现有的塑料容器制造装置的智能化程度较低,未实现全自动化,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仍然需要人工的参与,并且针对食品容器的消毒手段也不健全,其生产的产品良品率较低,生产速率也相对较慢。

注塑料由于自身的结构密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来自输料筒侧壁中传出的热量也并不处处相等,会导致部分注塑料熔化较慢的情况出现,常规装置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延长加热时间,降低注塑料的输出速率,这一方面会导致产能降低,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部分注塑料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进而影响注塑效果。

常规的塑料容器加工装置在对注塑模具进行降温时无法保证各个位置同步降温,容易出现局部温度差异,进而导致成型的产品存在局部强度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级塑料包装容器自灭菌式智能制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级塑料包装容器自灭菌式智能制造装置,包括挤出组件、模具组件、灭菌组件、活动架、伺服模组、伺服电缸、吸板、工作台,挤出组件、模具组件、灭菌组件、活动架和工作台上表面紧固连接,挤出组件位于工作台靠近边缘的一侧,模具组件位于挤出组件靠近工作台中心的一侧,灭菌组件位于模具组件远离挤出组件的一侧,挤出组件和模具组件相连,活动架设置在模具组件、灭菌组件上方,伺服模组和活动架上表面紧固连接,伺服电缸和伺服模组的移动平台紧固连接,伺服电缸竖直设置,吸板和伺服电缸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伺服电缸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和伺服电缸的输出轴紧固连接,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和吸板紧固连接,吸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吸盘。挤出组件将注塑流体输入到模具组件中生产塑料容器,塑料容器成型后模具组件开模,伺服电缸带动吸板向下移动,吸板下移的过程中在旋转电机带动下转动,吸板上的各个吸盘设置位置和成型的塑料容器对应,吸盘将塑料容器的外壁吸附,伺服电缸调动吸板上移,伺服模组再驱动伺服电缸平移,将塑料容器送入灭菌组件中消毒。本发明的挤出组件一方面对注塑流体中的未熔化颗粒进行收集,并对未熔化颗粒进行快速加热,另一方面还将携带较多热量的熔化注塑流体喷射到注塑流体中心位置,对注塑流体内外层的温差进行平衡。

进一步的,挤出组件包括进料斗、螺旋挤出机、固定架、调节电缸、滑移台,进料斗和螺旋挤出机紧固连接,固定架和工作台上表面紧固连接,螺旋挤出机、调节电缸和固定架紧固连接,滑移台和螺旋挤出机紧固连接,滑移台和固定架滑动连接,调节电缸的输出轴和滑移台紧固连接。注塑颗粒从进料斗进入螺旋挤出机,在螺旋挤出机内部加热完成后,调节电缸带动滑移台移动,滑移台带动进料电机移动,进料电机带动螺杆移动将注塑料挤入模具组件内部。

进一步的,进料斗颈部设置有调节腔,调节腔侧边设置有若干个转动球,转动球一侧位于调节腔内部,转动球另一侧伸入到进料斗内部,转动球和进料斗侧壁转动连接,转动球的转动轴竖直设置,转动球位于调节腔内部的一侧上端设置有环形罩,环形罩覆盖在转动球表面,环形罩和转动球滑动连接,转动球内部设置有射流孔,射流孔和转动球的转动轴呈45°,射流孔分别和转动轴两侧的转动球表面联通,调节腔通过管道和外部洁净气源相连。外部气源输入到调节腔中,再通过转动球上的射流孔向进料斗上方射出,下落的塑料颗粒被上升气流减速,降低了下落冲击力,塑料颗粒中混合的飞尘颗粒被气流向上吹走,下落的塑料颗粒部分和转动球接触,转动球两侧受力不均匀会发生转动,气流随之转向,能够在下落的塑料颗粒间产生扰动的气流,避免塑料颗粒间相互堆积,降低了堵塞风险。

进一步的,螺旋挤出机包括进料电机、螺杆、输料筒、出料嘴,进料电机和滑移台紧固连接,螺杆和进料电机的输出轴紧固连接,螺杆远离进料电机的一端伸入输料筒内部,输料筒和螺杆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螺杆伸入输料筒的一端设置有螺旋槽,螺杆远离进料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挤出头,输料筒远离进料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嘴,出料嘴和模具组件相连通。进料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驱动注塑料向出料嘴一端移动,出料嘴将注塑料输入到模具组件中。

进一步的,输料筒内壁中设置有加热丝、环形腔、平衡单元,环形腔有若干条,若干条环形腔围绕输料筒均匀分布,加热丝缠绕在环形腔内部,平衡单元有若干个,若干个平衡单元围绕输料筒均匀分布,平衡单元包括引导锥面、调整腔、固定板、移动板、复位弹簧、喷射部件,引导锥面和输料筒内壁紧固连接,引导锥面远离输料筒的一端朝向输料筒中心,引导锥面的锥形面朝向螺杆的旋转方向,调整腔嵌入到输料筒内壁表层,移动板和调整腔滑动连接,固定板和调整腔紧固连接,复位弹簧一端和移动板紧固连接,复位弹簧另一端和调整腔内壁紧固连接,移动板上设置有第一导通孔,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导通孔,第一导通孔和引导锥面表面相互连通,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错位设置,第二导通孔和喷射部件相联通,引导锥面的锥形面一侧设置有倒刺,倒刺朝向输料筒内壁方向,引导锥面和移动板紧固连接。当注塑料在螺杆的带动下转动时,加热丝的热量会传递到注塑料中,注塑料开始熔化,但注塑料由于自身的结构密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来自输料筒侧壁中传出的热量也并不处处相等,会导致部分注塑料熔化较慢的情况出现,常规装置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延长加热时间,降低注塑料的输出速率,这一方面会导致产能降低,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部分注塑料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进而影响注塑效果。本发明的平衡单元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在大部分注塑料都熔化后,那些未熔化的注塑料会由于自身密度较大的原因向输料筒侧壁上集中,未熔化的注塑料在此处会和引导锥面发生接触,引导锥面将输料筒表层的流体向输料筒中心处引导,能够促进注塑料的循环流动,使得注塑料都能和热源相互靠近,增加了注塑料温度的均匀程度,而未熔化的注塑料在随着流体经过引导斜面时会被倒刺阻拦,倒刺无法阻拦流体,而固体颗粒则会被倒刺卡住,当倒刺上积攒的固体颗粒较多时,该位置的截流阻力就会较大,较大的阻力会推动移动板移动,第一导通孔和第二导通孔转变为导通状态,混合这固体颗粒的注塑流体被倒吸入喷射部件内部,移动板此时在复位弹簧的推动下复位,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再次错位。

进一步的,喷射部件包括升温管、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喷射腔、控制腔、隔热板,升温管环绕在环形腔外侧,升温管一端和第二导通孔相连,升温管另一端和喷射腔靠近输料筒中心的一侧相联通,升温管和喷射腔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输入阀,喷射腔靠近输料筒中心的一侧还通过导通管道和输料筒内壁表面相联通,导通管道内部设置有单向输出阀,喷射腔和控制腔相连,隔热板一端和喷射腔滑动连接,隔热板另一端和控制腔滑动连接,喷射腔、控制腔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折叠板,折叠板设置在隔热板两侧,折叠板四周密封设置,控制腔两端分别通过导管和第一气腔、第二气腔相联通,第一气腔、第二气腔、控制腔表面设置有隔热层,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嵌入在输料筒内部,第一气腔、第二气腔之间设置有联通管,联通管内部设置有电磁阀,控制腔内部还设置有蓄力弹簧,蓄力弹簧一端和隔热板紧固连接,蓄力弹簧另一端和控制腔内壁紧固连接。第一气腔和控制腔靠近输料筒内壁的一端相连,加热丝的热量通过喷射腔靠近输料筒内部的一端传输进来,第一气腔内部气体温度和第二气腔内部气体温度会出现差值,隔热板会被向靠近第二气腔一端推动,则升温管内部会产生负压,在每次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导通时都会向其内部吸入注塑料,被吸入的注塑料沿着升温管经过加热丝表面,未熔化的固体颗粒在此状态下被快速熔化,熔化后的注塑流体被吸入到喷射腔内部,喷射腔内部不断积攒注塑流体,该位置处的注塑流体相较于输料筒表层的流体获得了更多的热量,在隔热板的移动量到达设定值时,隔热板会触发设置在控制腔内部的感应器,电磁阀接收信号打开,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导通,二者气压平衡,隔热板两侧气压平衡后,蓄力弹簧会猛然将隔热板弹出,隔热板将注塑液从导通管道喷出,注塑液呈柱状被射入输料筒中心,该注塑也携带更多的热量,能够对住宿流体内外层的温度差异起到一定的均衡作用。控制腔内部还设置有另一个感应器,当隔热板的位置重新静止,并维持一段时间后,该传感器发出信号,第一气腔、第二气腔重新分离。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对注塑流体中的未熔化颗粒进行收集,并对未熔化颗粒进行快速加热,另一方面还将携带较多热量的熔化注塑流体喷射到注塑流体中心位置,对注塑流体内外层的温差进行平衡。

进一步的,模具组件包括固定模、移动模、丝杆、固定座、定位块、伺服电机、导向轴、固定螺母,固定模、定位块和工作台上表面紧固连接,固定模和螺旋挤出机紧固连接,定位块设置在固定模远离螺旋挤出机的一侧,移动模和导向轴紧固连接,导向轴和定位块滑动连接,固定座有两个,两个固定座分别和固定模、定位块紧固连接,丝杆和固定座转动连接,伺服电机和定位块紧固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和丝杆紧固连接,固定螺母和移动模紧固连接,固定螺母套在丝杆上,丝杆的外螺纹和固定螺母的内螺纹相互啮合。通过驱动伺服电机可控制丝杆转动,丝杆的转动带动固定螺母移动,从而间接控制移动模的移动,移动模每次开合型腔都被打开,吸板会将新成型的塑料容器取走。

进一步的,固定模内部设置有内移动腔,内移动腔中设置有第一空心套、第一反推弹簧、第一制冷片,第一空心套的形状和塑料容器的内部形状契合,第一空心套通过伸缩杆和内移动腔滑动连接,第一反推弹簧一端和第一空心套紧固连接,第一反推弹簧另一端和内移动腔侧壁紧固连接,第一制冷片和第一空心套紧固连接,移动模内部设置有外移动腔,外移动腔中设置有第二空心套、第二反推弹簧、第二制冷片,第二空心套的形状和塑料容器的外部形状契合,第二空心套通过伸缩杆和外移动腔滑动连接,第二反推弹簧一端和第二空心套紧固连接,第二反推弹簧另一端和外移动腔侧壁紧固连接,第二制冷片和第二空心套紧固连接,第一空心套、第二空心套内部填充有水,内移动腔、外移动腔贴近的一侧分别通过管道和外部二氧化碳输出管相连。在注塑开始时,内移动腔和外移动腔内部会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第一空心套、第二空心套被向远离型腔的一侧推离,第一制冷片、第二制冷片均选择半导体制冷片,在高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其可快速制冷,第一空心套、第二空心套内部的水被冻结,在注塑时,二氧化碳气体层阻碍了第一空心套、第二空心套和型腔内部的热量交换,二氧化碳分子量大,热对流和热传导性能较弱,可以很好的保证注塑过程的顺利完成。注塑完成后,将内移动腔、外移动腔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抽出,第一空心套、第二空心套会在第一反推弹簧、第二反推弹簧的推动下移动,第一空心套、第二空心套直接和内移动腔、外移动腔靠近型腔的一侧接触,整个型腔同时进行热交换,可实现快速冷却,在冷却的过程中型腔表面温度下降,注塑产品快速成型。型腔降温后会发生微小的收缩,而第一空心套、第二空心套在内部水体融化后体积也相应收缩,二者收缩相互补偿,第一空心套、第二空心套和内移动腔、外移动腔表面依旧贴合,能为型腔提供了支持力,避免型腔在收缩过程中出现损坏,也避免支持力过大将型腔顶坏。

进一步的,灭菌组件包括消毒箱、雾化喷头、风扇、输送带,消毒箱和工作台上表面紧固连接,消毒箱顶部设置有自动门,雾化喷头设置在消毒箱内壁底面靠两侧的位置,消毒箱内侧壁上方设置有风扇,风扇倾斜向下设置,风扇有两组,两组风扇对称设置,消毒箱内壁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和外部收集管道相连,输送带设置在消毒箱远离模具组件的一侧,输送带和工作台上表面连接。吸板带动塑料容器到达消毒箱上方,消毒箱上方的自动门打开,塑料容器进入消毒箱内部,雾化喷头向上方喷出消毒喷雾,消毒喷雾自下而上飘动经过塑料容器,塑料容器下方被消毒喷雾覆盖,飘到塑料容器上方的消毒喷雾在风扇的吹动下向中心处汇聚,两股气流相撞分散向下,消毒喷雾又自上而下经过塑料容器,塑料容器上方被消毒喷雾覆盖。消毒过后雾化喷头切换成喷雾化水,水雾重复上述步骤,在塑料容器表面汇聚成水膜,将消毒喷雾清除,清洗完毕后的塑料容器被放到输送带上向打包工位输送。本发明通过自下而上的消毒喷雾先对塑料容器的下层进行覆盖,又通过风向对消毒喷雾进行引导对冲,使得气流转变为自上而下,对塑料容器上层进行覆盖,这种消毒方式使得各种形状的塑料容器在该消毒箱内部都能被无死角的消毒,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装置的普适性和消毒有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进料斗通过转动球的设置使得塑料颗粒下落时能够受到气流的缓冲,并且在转动球两侧受力不平衡时还会引起气流的扰动,在下落的塑料颗粒间产生扰动的气流,能够避免塑料颗粒间相互堆积,降低了堵塞风险。本发明的平衡单元一方面对注塑流体中的未熔化颗粒进行收集,并对未熔化颗粒进行快速加热,另一方面还将携带较多热量的熔化注塑流体喷射到注塑流体中心位置,对注塑流体内外层的温差进行平衡。本发明的固定模和移动模通过冷冻层分离、贴合状态的切换实现了对型腔整体的同步降温,既提升了降温的速度,同时也避免了局部降温速率的不同,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成品塑料容器的质地均匀性。本发明通过自下而上的消毒喷雾先对塑料容器的下层进行覆盖,又通过风向对消毒喷雾进行引导对冲,使得气流转变为自上而下,对塑料容器上层进行覆盖,这种消毒方式使得各种形状的塑料容器在该消毒箱内部都能被无死角的消毒,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装置的普适性和消毒有效率。本发明装置整体实现了全自动化运行,全过程由伺服控制系统精确调控,注塑料的加热和注塑冷却过程都实现了对局部温度的智能调控,确保了整体温度变化过程的均匀性,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设备本身的智能等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输料筒、固定模、移动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进料斗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输料筒侧面剖视图;

图5是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消毒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固定模、移动模四分之一位置剖视图;

图中:1-挤出组件、11-进料斗、111-调节腔、112-转动球、113-环形罩、114-射流孔、12-螺旋挤出机、121-进料电机、122-螺杆、123-输料筒、1231-加热丝、1232-环形腔、1233-引导锥面、1234-固定板、1235-移动板、1236-复位弹簧、1237-升温管、1238-第一气腔、1239-第二气腔、12310-喷射腔、12311-控制腔、12312-隔热板、124-出料嘴、13-固定架、14-调节电缸、15-滑移台、2-模具组件、21-固定模、211-内移动腔、212-第一空心套、213-第一反推弹簧、214-第一制冷片、22-移动模、221-外移动腔、222-第二空心套、223-第二反推弹簧、224-第二制冷片、23-丝杆、24-固定座、25-定位块、26-伺服电机、27-导向轴、28-固定螺母、3-灭菌组件、31-消毒箱、32-雾化喷头、33-风扇、34-输送带、4-活动架、5-伺服模组、6-伺服电缸、7-吸板、8-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8,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

如图1-图 8所示,一种食品级塑料包装容器自灭菌式智能制造装置,包括挤出组件1、模具组件2、灭菌组件3、活动架4、伺服模组5、伺服电缸6、吸板7、工作台8,挤出组件1、模具组件2、灭菌组件3、活动架4和工作台8上表面紧固连接,挤出组件1位于工作台8靠近边缘的一侧,模具组件2位于挤出组件1靠近工作台8中心的一侧,灭菌组件3位于模具组件2远离挤出组件1的一侧,挤出组件1和模具组件2相连,活动架4设置在模具组件2、灭菌组件3上方,伺服模组5和活动架4上表面紧固连接,伺服电缸6和伺服模组5的移动平台紧固连接,伺服电缸6竖直设置,吸板7和伺服电缸6的输出轴转动连接,伺服电缸6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和伺服电缸6的输出轴紧固连接,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和吸板7紧固连接,吸板7上设置有若干个吸盘。挤出组件1将注塑流体输入到模具组件2中生产塑料容器,塑料容器成型后模具组件2开模,伺服电缸6带动吸板7向下移动,吸板7下移的过程中在旋转电机带动下转动,吸板7上的各个吸盘设置位置和成型的塑料容器对应,吸盘将塑料容器的外壁吸附,伺服电缸6调动吸板7上移,伺服模组再驱动伺服电缸6平移,将塑料容器送入灭菌组件3中消毒。本发明的挤出组件1一方面对注塑流体中的未熔化颗粒进行收集,并对未熔化颗粒进行快速加热,另一方面还将携带较多热量的熔化注塑流体喷射到注塑流体中心位置,对注塑流体内外层的温差进行平衡。

挤出组件1包括进料斗11、螺旋挤出机12、固定架13、调节电缸14、滑移台15,进料斗11和螺旋挤出机12紧固连接,固定架13和工作台8上表面紧固连接,螺旋挤出机12、调节电缸14和固定架13紧固连接,滑移台15和螺旋挤出机12紧固连接,滑移台15和固定架13滑动连接,调节电缸14的输出轴和滑移台15紧固连接。注塑颗粒从进料斗11进入螺旋挤出机12,在螺旋挤出机12内部加热完成后,调节电缸14带动滑移台15移动,滑移台15带动进料电机121移动,进料电机121带动螺杆122移动将注塑料挤入模具组件2内部。

进料斗11颈部设置有调节腔111,调节腔111侧边设置有若干个转动球112,转动球112一侧位于调节腔111内部,转动球112另一侧伸入到进料斗11内部,转动球112和进料斗11侧壁转动连接,转动球112的转动轴竖直设置,转动球112位于调节腔111内部的一侧上端设置有环形罩113,环形罩113覆盖在转动球112表面,环形罩113和转动球112滑动连接,转动球112内部设置有射流孔114,射流孔114和转动球112的转动轴呈45°,射流孔114分别和转动轴两侧的转动球表面联通,调节腔111通过管道和外部洁净气源相连。外部气源输入到调节腔111中,再通过转动球112上的射流孔114向进料斗11上方射出,下落的塑料颗粒被上升气流减速,降低了下落冲击力,塑料颗粒中混合的飞尘颗粒被气流向上吹走,下落的塑料颗粒部分和转动球112接触,转动球112两侧受力不均匀会发生转动,气流随之转向,能够在下落的塑料颗粒间产生扰动的气流,避免塑料颗粒间相互堆积,降低了堵塞风险。

螺旋挤出机12包括进料电机121、螺杆122、输料筒123、出料嘴124,进料电机121和滑移台15紧固连接,螺杆122和进料电机121的输出轴紧固连接,螺杆122远离进料电机121的一端伸入输料筒123内部,输料筒123和螺杆122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螺杆122伸入输料筒123的一端设置有螺旋槽,螺杆122远离进料电机121的一端设置有挤出头,输料筒123远离进料电机121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嘴124,出料嘴124和模具组件2相连通。进料电机121带动螺杆122转动,螺杆122转动驱动注塑料向出料嘴124一端移动,出料嘴124将注塑料输入到模具组件2中。

输料筒123内壁中设置有加热丝1231、环形腔1232、平衡单元,环形腔1232有若干条,若干条环形腔1232围绕输料筒123均匀分布,加热丝1231缠绕在环形腔1232内部,平衡单元有若干个,若干个平衡单元围绕输料筒123均匀分布,平衡单元包括引导锥面1233、调整腔、固定板1234、移动板1235、复位弹簧1236、喷射部件,引导锥面1233和输料筒123内壁紧固连接,引导锥面1233远离输料筒123的一端朝向输料筒123中心,引导锥面1233的锥形面朝向螺杆122的旋转方向,调整腔嵌入到输料筒123内壁表层,移动板1235和调整腔滑动连接,固定板1234和调整腔紧固连接,复位弹簧1236一端和移动板1235紧固连接,复位弹簧1236另一端和调整腔内壁紧固连接,移动板1235上设置有第一导通孔,固定板1234上设置有第二导通孔,第一导通孔和引导锥面1233表面相互连通,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错位设置,第二导通孔和喷射部件相联通,引导锥面1233的锥形面一侧设置有倒刺,倒刺朝向输料筒123内壁方向,引导锥面1233和移动板1235紧固连接。当注塑料在螺杆122的带动下转动时,加热丝1231的热量会传递到注塑料中,注塑料开始熔化,但注塑料由于自身的结构密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来自输料筒123侧壁中传出的热量也并不处处相等,会导致部分注塑料熔化较慢的情况出现,常规装置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延长加热时间,降低注塑料的输出速率,这一方面会导致产能降低,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部分注塑料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进而影响注塑效果。本发明的平衡单元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在大部分注塑料都熔化后,那些未熔化的注塑料会由于自身密度较大的原因向输料筒123侧壁上集中,未熔化的注塑料在此处会和引导锥面1233发生接触,引导锥面1233将输料筒表层的流体向输料筒123中心处引导,能够促进注塑料的循环流动,使得注塑料都能和热源相互靠近,增加了注塑料温度的均匀程度,而未熔化的注塑料在随着流体经过引导斜面时会被倒刺阻拦,倒刺无法阻拦流体,而固体颗粒则会被倒刺卡住,当倒刺上积攒的固体颗粒较多时,该位置的截流阻力就会较大,较大的阻力会推动移动板移动,第一导通孔和第二导通孔转变为导通状态,混合这固体颗粒的注塑流体被倒吸入喷射部件内部,移动板此时在复位弹簧1236的推动下复位,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再次错位。

喷射部件包括升温管1237、第一气腔1238、第二气腔1239、喷射腔12310、控制腔12311、隔热板12312,升温管1237环绕在环形腔1232外侧,升温管1237一端和第二导通孔相连,升温管1237另一端和喷射腔12310靠近输料筒123中心的一侧相联通,升温管1237和喷射腔1231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输入阀,喷射腔12310靠近输料筒123中心的一侧还通过导通管道和输料筒123内壁表面相联通,导通管道内部设置有单向输出阀,喷射腔12310和控制腔12311相连,隔热板12312一端和喷射腔12310滑动连接,隔热板12312另一端和控制腔12311滑动连接,喷射腔12310、控制腔12311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折叠板,折叠板设置在隔热板12312两侧,折叠板四周密封设置,控制腔12311两端分别通过导管和第一气腔1238、第二气腔1239相联通,第一气腔1238、第二气腔1239、控制腔12311表面设置有隔热层,第一气腔1238、第二气腔1239嵌入在输料筒123内部,第一气腔1238、第二气腔1239之间设置有联通管,联通管内部设置有电磁阀,控制腔12311内部还设置有蓄力弹簧,蓄力弹簧一端和隔热板12312紧固连接,蓄力弹簧另一端和控制腔12311内壁紧固连接。第一气腔1238和控制腔12311靠近输料筒123内壁的一端相连,加热丝1231的热量通过喷射腔12310靠近输料筒123内部的一端传输进来,第一气腔1238内部气体温度和第二气腔1239内部气体温度会出现差值,隔热板12312会被向靠近第二气腔1239一端推动,则升温管1237内部会产生负压,在每次第一导通孔、第二导通孔导通时都会向其内部吸入注塑料,被吸入的注塑料沿着升温管1237经过加热丝1231表面,未熔化的固体颗粒在此状态下被快速熔化,熔化后的注塑流体被吸入到喷射腔12310内部,喷射腔12310内部不断积攒注塑流体,该位置处的注塑流体相较于输料筒123表层的流体获得了更多的热量,在隔热板12312的移动量到达设定值时,隔热板12312会触发设置在控制腔12311内部的感应器,电磁阀接收信号打开,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导通,二者气压平衡,隔热板两侧气压平衡后,蓄力弹簧会猛然将隔热板弹出,隔热板将注塑液从导通管道喷出,注塑液呈柱状被射入输料筒中心,该注塑也携带更多的热量,能够对住宿流体内外层的温度差异起到一定的均衡作用。控制腔内部还设置有另一个感应器,当隔热板的位置重新静止,并维持一段时间后,该传感器发出信号,第一气腔1238、第二气腔1239重新分离。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对注塑流体中的未熔化颗粒进行收集,并对未熔化颗粒进行快速加热,另一方面还将携带较多热量的熔化注塑流体喷射到注塑流体中心位置,对注塑流体内外层的温差进行平衡。

模具组件2包括固定模21、移动模22、丝杆23、固定座24、定位块25、伺服电机26、导向轴27、固定螺母28,固定模21、定位块25和工作台8上表面紧固连接,固定模21和螺旋挤出机12紧固连接,定位块25设置在固定模21远离螺旋挤出机12的一侧,移动模22和导向轴27紧固连接,导向轴27和定位块25滑动连接,固定座24有两个,两个固定座24分别和固定模21、定位块25紧固连接,丝杆23和固定座24转动连接,伺服电机26和定位块25紧固连接,伺服电机26的输出轴和丝杆23紧固连接,固定螺母28和移动模22紧固连接,固定螺母28套在丝杆23上,丝杆23的外螺纹和固定螺母28的内螺纹相互啮合。通过驱动伺服电机26可控制丝杆23转动,丝杆23的转动带动固定螺母28移动,从而间接控制移动模22的移动,移动模22每次开合型腔都被打开,吸板7会将新成型的塑料容器取走。

固定模21内部设置有内移动腔211,内移动腔211中设置有第一空心套212、第一反推弹簧213、第一制冷片214,第一空心套212的形状和塑料容器的内部形状契合,第一空心套212通过伸缩杆和内移动腔211滑动连接,第一反推弹簧213一端和第一空心套212紧固连接,第一反推弹簧213另一端和内移动腔211侧壁紧固连接,第一制冷片214和第一空心套212紧固连接,移动模22内部设置有外移动腔221,外移动腔221中设置有第二空心套222、第二反推弹簧223、第二制冷片224,第二空心套222的形状和塑料容器的外部形状契合,第二空心套222通过伸缩杆和外移动腔221滑动连接,第二反推弹簧223一端和第二空心套222紧固连接,第二反推弹簧223另一端和外移动腔221侧壁紧固连接,第二制冷片224和第二空心套222紧固连接,第一空心套212、第二空心套222内部填充有水,内移动腔211、外移动腔221贴近的一侧分别通过管道和外部二氧化碳输出管相连。在注塑开始时,内移动腔211和外移动腔221内部会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第一空心套212、第二空心套222被向远离型腔的一侧推离,第一制冷片214、第二制冷片224均选择半导体制冷片,在高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其可快速制冷,第一空心套212、第二空心套222内部的水被冻结,在注塑时,二氧化碳气体层阻碍了第一空心套212、第二空心套222和型腔内部的热量交换,二氧化碳分子量大,热对流和热传导性能较弱,可以很好的保证注塑过程的顺利完成。注塑完成后,将内移动腔211、外移动腔221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抽出,第一空心套212、第二空心套222会在第一反推弹簧213、第二反推弹簧223的推动下移动,第一空心套212、第二空心套222直接和内移动腔211、外移动腔221靠近型腔的一侧接触,整个型腔同时进行热交换,可实现快速冷却,在冷却的过程中型腔表面温度下降,注塑产品快速成型。型腔降温后会发生微小的收缩,而第一空心套212、第二空心套222在内部水体融化后体积也相应收缩,二者收缩相互补偿,第一空心套212、第二空心套222和内移动腔211、外移动腔221表面依旧贴合,能为型腔提供了支持力,避免型腔在收缩过程中出现损坏,也避免支持力过大将型腔顶坏。

灭菌组件3包括消毒箱31、雾化喷头32、风扇33、输送带34,消毒箱31和工作台8上表面紧固连接,消毒箱31顶部设置有自动门,雾化喷头32设置在消毒箱31内壁底面靠两侧的位置,消毒箱31内侧壁上方设置有风扇33,风扇33倾斜向下设置,风扇33有两组,两组风扇33对称设置,消毒箱31内壁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和外部收集管道相连,输送带34设置在消毒箱31远离模具组件2的一侧,输送带34和工作台8上表面连接。吸板7带动塑料容器到达消毒箱31上方,消毒箱31上方的自动门打开,塑料容器进入消毒箱31内部,雾化喷头32向上方喷出消毒喷雾,消毒喷雾自下而上飘动经过塑料容器,塑料容器下方被消毒喷雾覆盖,飘到塑料容器上方的消毒喷雾在风扇33的吹动下向中心处汇聚,两股气流相撞分散向下,消毒喷雾又自上而下经过塑料容器,塑料容器上方被消毒喷雾覆盖。消毒过后雾化喷头切换成喷雾化水,水雾重复上述步骤,在塑料容器表面汇聚成水膜,将消毒喷雾清除,清洗完毕后的塑料容器被放到输送带34上向打包工位输送。本发明通过自下而上的消毒喷雾先对塑料容器的下层进行覆盖,又通过风向对消毒喷雾进行引导对冲,使得气流转变为自上而下,对塑料容器上层进行覆盖,这种消毒方式使得各种形状的塑料容器在该消毒箱内部都能被无死角的消毒,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装置的普适性和消毒有效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注塑颗粒从进料斗11进入螺旋挤出机12,外部气源输入到调节腔111中,再通过转动球112上的射流孔114向进料斗11上方射出,下落的塑料颗粒被上升气流减速,降低了下落冲击力,塑料颗粒中混合的飞尘颗粒被气流向上吹走。塑料颗粒进入输料筒123,进料电机121带动螺杆122转动,螺杆122转动驱动注塑料向出料嘴124一端移动。当注塑料在螺杆122的带动下转动时,加热丝1231的热量会传递到注塑料中,注塑料开始熔化。未熔化的注塑粒被平衡单元收集熔化,并喷入注塑料中心位置,出料嘴124将注塑料输入到模具组件2中。丝杆23的转动带动固定螺母28移动,从而间接控制移动模22的移动,移动模22每次开合型腔都被打开,吸板7会将新成型的塑料容器取走。。吸板7带动塑料容器到达消毒箱31上方,消毒箱31上方的自动门打开,塑料容器进入消毒箱31内部,雾化喷头32向上方喷出消毒喷雾,消毒过后雾化喷头切换成喷雾化水,对容器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的塑料容器被放到输送带34上向打包工位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