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Fe、N共掺杂有序介孔碳基锌-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Fe、N共掺杂有序介孔碳基锌-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N共掺杂有序介孔碳基锌‑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SBA‑15作为硬模板,利用1,10‑邻菲啰啉前驱体与亚铁离子的络合作用,制备了Fe、N共掺杂有序介孔碳基锌‑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本发明不仅有效提升活性位点利用率,并为电荷转移和物质传输提供便利通道,制得的Fe、N共掺杂有序介孔碳基锌‑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氧还原性能,将其作为锌‑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均表现出良好的功率密度和长期循环稳定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8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10375724.9

  • 申请日2022-04-11

  • 分类号H01M4/88;H01M4/90;H01M12/06;

  • 代理机构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路宽

  • 地址 453007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建设东路4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8: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6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锌-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碳基催化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e、N共掺杂有序介孔碳基锌-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发展绿色、可持续能源转换和存储装置已迫在眉睫。锌-空气电池(ZABs)因具有比能量密度高、成本低以及安全性好等优点,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电化学氧还原反应(ORR)作为ZABs体系的放电反应,其缓慢的动力学过程极大地限制了器件的功率密度,需借助高性能催化剂来降低反应能垒,加速反应动力学。目前,铂(Pt)及其合金材料是常用的ORR催化剂,然而其成本高昂、储量稀缺以及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在ZABs的规模化应用。因此,开发性能与Pt基催化剂相当,但成本低廉、耐久性好的非贵金属ORR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过渡金属修饰的氮掺杂碳材料(M-N/C)因具有较高的ORR活性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以Fe-N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Fe、N共掺杂有序介孔碳基锌-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SBA-15作为硬模板,利用1,10-邻菲啰啉和2,6-二氨基吡啶作为碳和氮前驱体,制备了Fe、N共掺杂有序介孔碳基锌-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通过1,10-邻菲啰啉配体的N原子与金属前驱体相互作用形成六配位络合物来稳定Fe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Fe、N共掺杂有序介孔碳基锌-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

步骤S1:将1,10-邻菲啰啉和七水合硫酸亚铁分散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混合均匀,再加入2,6-二氨基吡啶和SBA-15,室温搅拌混合均匀后,经干燥和研磨得到物料A;

步骤S2:将步骤S1得到的物料A转移至刚玉舟,并置于管式炉中,随后在惰性气体中由室温经55min升温至300℃保持60min,再以5℃/min的加热速率升温至900℃保持120min,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物料B;

步骤S3:将步骤S2得到的物料B转移至酸性溶液中,浸泡24h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干燥12h,经研磨均匀后得到Fe、N共掺杂有序介孔碳基锌-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C。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1,10-邻菲啰啉、七水合硫酸亚铁、2,6-二氨基吡和硬模板剂SBA-15的投料质量比为0.27:0.16:1.5:0.5。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中的一种或多种,酸性溶液为盐酸溶液或氢氟酸溶液。

优选的,所述的Fe、N共掺杂有序介孔碳基锌-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S1:将0.27g 1,10-邻菲啰啉和0.16g七水合硫酸亚铁溶解在40mL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10min混合均匀,再加入1.5g 2,6-二氨基吡啶和0.5g硬模板剂SBA-15,室温搅拌1h,洗涤和干燥后得到物料A1;

步骤S2:将步骤S1得到的物料A1转移至刚玉舟,并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氛围中由室温经55min升温至300℃保持60min,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保持120min,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物料B1;

步骤S3:将步骤S2得到的物料B1转移至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氟酸溶液中,浸泡24h后用高纯水洗涤至中性,然后置于80℃烘箱中干燥12h得到Fe、N共掺杂有序介孔碳基锌-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C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借助1,10-邻菲啰啉配体与金属前驱体的相互作用可得到具有高密度和高稳定Fe-N

2、本发明通过SBA-15模板可控构筑的碳材料不仅继承了SBA-15模板的反向复制棒状结构,还具有孔尺寸约5 nm左右的丰富介孔和高比表面积,有利于在ORR过程中提供更多活性位点、更大的反应界面和丰富的电子转移路径。

3、本发明制得的Fe、N共掺杂有序介孔碳基锌-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不仅表现出良好的ORR性能,还在锌-空气电池中表现出的优异功率密度和循环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C1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C1的氮气吸脱附曲线图和孔径分布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C1的X射线衍射图;

图4为实施例1、2、3和4制备的目标产物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图;

图5为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C1组装的锌-空气电池的功率密度图;

图6为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C1组装的锌-空气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步骤S1:将0.27g 1,10-邻菲啰啉和0.16g七水合硫酸亚铁溶解在40mL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10min混合均匀,再加入1.5g 2,6-二氨基吡啶和0.5g硬模板剂SBA-15,室温搅拌1h,洗涤和干燥后得到物料A1;

步骤S2:将步骤S1得到的物料A1转移至刚玉舟,并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氛围中由室温经55min升温至300℃保持60min,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保持120min,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物料B1;

步骤S3:将步骤S2得到的物料B1转移至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氟酸溶液中,浸泡24h后用高纯水洗涤至中性,然后置于80℃烘箱中干燥12h得到目标产物C1。

实施例2

步骤S1:将0.16g七水合硫酸亚铁溶解在40mL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10min混合均匀,再加入1.5g 2,6-二氨基吡啶和0.5g硬模板剂SBA-15,室温搅拌1h,洗涤和干燥后得到物料A2:

步骤S2:将步骤S1得到的物料A2转移至刚玉舟,并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先由室温经55min升温至300℃并保持60min,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持120min,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物料B2;

步骤S3:将步骤S2得到的物料B2转移至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氟酸溶液中,浸泡24h后用高纯水洗涤至中性,然后置于80℃烘箱中干燥12h得到目标产物C2。

实施例3

步骤S1:将0.27g 1,10-邻菲啰啉和0.16g七水合硫酸亚铁溶解在40mL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10min混合均匀,再加入0.5g硬模板剂SBA-15,室温搅拌1h,洗涤和干燥后得到物料A3:

步骤S2:将步骤S1得到的物料A3转移至刚玉舟,并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先由室温经55min升温至300℃并保持60min,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持120min,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物料B3;

步骤S3:将步骤S2得到的物料B3转移至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氟酸溶液中,浸泡24h后用高纯水洗涤至中性,然后置于80℃烘箱中干燥12h得到目标产物C3。

实施例4

步骤S1:将0.27g 1,10-邻菲啰啉溶解在40mL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超声10min混合均匀,再加入1.5g 2,6-二氨基吡啶和0.5g硬模板剂SBA-15,室温搅拌1h,洗涤和干燥后得到物料A4:

步骤S2:将步骤S1得到的物料A4转移至刚玉舟,并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先由室温经55min升温至300℃并保持60min,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持120min,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物料B4;

步骤S3:将步骤S2得到的物料B4转移至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氟酸溶液中,浸泡24h后用高纯水洗涤至中性,然后置于80℃烘箱中干燥12h得到目标产物C4。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范围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