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免钻塞可打捞式完井工艺

免钻塞可打捞式完井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完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钻塞可打捞式完井工艺,包括步骤S1,注水泥结束预设时长后开始打捞前的准备工作;步骤S2,调节钻杆长度以使打捞矛位置合适,开启循环泵循环冲洗预设时长并记录此时循环泵液压和悬重;步骤S3,调节所述循环泵的液压以将打捞矛一次性压到底,再次记录循环泵液压和悬重;步骤S4,调节打捞矛插入胶塞后的液压直至打捞矛与胶塞结合紧密为止;步骤S5,缓慢上提钻具进行打捞。本发明所述工艺通过打捞矛位置的调整、打捞矛插入胶塞时液压的调整以及对打捞矛与胶塞的紧密结合度的调整,提高了对附件的打捞成功率,进而提高了本发明所述工艺的打捞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7762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庆长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26087.0

  • 申请日2022-05-16

  • 分类号E21B31/20;E21B47/00;E21B47/09;

  • 代理机构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马微

  • 地址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肇源经济开发区内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6: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2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完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钻塞可打捞式完井工艺。

背景技术

现阶段煤层气的开发完井方式主要为半程注水泥完井工艺,该工艺施工结束后,后期必须进行扫除固井附件作业,钻除内部附件过程不仅效率低,生产周期长,而且存在着钻塞残留、套管穿透、落物等一系列二次风险,给后续的施工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钻除附件过程中,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对井场工人带来一定的健康威胁。井队驻扎的时间越长,存在的安全隐患越多,对井场周围环境的影响越大,带来的环境问题越多,后期的处理难度越大。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177565B公开了一种打捞式免钻塞注水泥完井装置,该打捞式免钻塞注水泥完井装置可以保证煤层气现有的半程固井完井方式,提高固井质量;同时,施工结束后下入专用工具可将打捞组件打捞出井筒,避免钻塞,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建井周期,施工结束后下入专用工具,将可循环内芯打捞出井筒,即可进入下一步作业程序,可循环内芯经过修复后继续组装工具,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然而,在打捞过程中,对于打捞矛放置位置不合适、下放钻具遇阻时施加的液压不能适应性调节以及打捞矛与胶塞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打捞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免钻塞可打捞式完井工艺,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免钻塞打捞时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免钻塞可打捞式完井工艺,包括:

步骤S1,注水泥结束预设时长后开始打捞前的准备工作;

步骤S2,缓慢下放钻具至钻杆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控制电脑根据位移传感器检测的打捞矛的实际位移调整钻杆长度以使打捞矛距离打捞位置在预设距离内,然后开启循环泵循环冲洗预设时长并记录此时循环泵液压和悬重;

步骤S3,继续缓慢下放钻具并在打捞矛遇阻后,所述控制电脑根据阻力传感器检测的打捞矛遇到的阻力调节所述循环泵的液压以将打捞矛一次性压到底,再次记录循环泵液压和悬重;

步骤S4,所述控制电脑根据打捞矛在插入胶塞前和插入胶塞后的液压变化和悬重变化计算打捞矛与胶塞的紧密结合度指数并根据紧密结合度指数判定打捞矛与胶塞结合是否紧密,控制电脑在判定打捞矛与胶塞结合不紧密时增加打捞矛插入胶塞后的液压直至控制电脑判定打捞矛与胶塞结合紧密为止;

步骤S5,缓慢上提钻具,若打捞未成功则继续打捞直到打捞成功为止。

进一步地,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阻力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打捞矛远离钻杆的一端的外壁,所述控制电脑分别与位移传感器和阻力传感器相连,用以在打捞附件时根据位移传感器检测结果判定打捞矛的位置是否合适,同时根据阻力传感器检测结果对所述循环泵的液压进行调节以将打捞矛一次性压到底。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在对打捞矛距离打捞位置的计算时,所述控制电脑将所述位移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打捞矛的实际位移记为Sa并根据Sa判定打捞矛的位置是否符合标准,控制电脑设有打捞矛的第一预设位移S1和第二预设位移S2,其中,S1<S2,控制电脑将Sa与S1、S2进行比对,

若Sa<S1,所述控制电脑判定所述打捞矛距离打捞位置过远;

若S1≤Sa≤S2,所述控制电脑判定所述打捞矛距离打捞位置符合标准;

若Sa>S2,所述控制电脑判定所述打捞矛距离打捞位置过近。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脑在判定所述打捞矛距离打捞位置过远时,计算打捞矛的实际位移Sa与第一预设位移S1的第一位移差值ΔSa,设定ΔSa=S1-Sa,并根据该第一位移差值与预设位移差值的比对结果选取对应的钻杆长度调节系数将钻杆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控制电脑中设有预设钻杆长度L0、第一预设位移差值ΔS1、第二预设位移差值ΔS2、第一钻杆长度增加调节系数α1、第二钻杆长度增加调节系数α2以及第三钻杆长度增加调节系数α3,其中ΔS1<ΔS2,设定1<α1<α2<α3<1.5,

当ΔSa≤ΔS1时,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一钻杆长度增加调节系数α1将钻杆长度调节至对应值;

当ΔS1<ΔSa≤ΔS2时,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二钻杆长度增加调节系数α2将钻杆长度调节至对应值;

当ΔS2<ΔSa时,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三钻杆长度增加调节系数α3将钻杆长度调节至对应值;

当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n钻杆长度增加调节系数αn将钻杆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时,设定n=1,2,3,所述控制电脑将调节后的钻杆长度设置为L1,设定L1=L0×αn。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脑在判定所述打捞矛距离打捞位置过近时,计算打捞矛的实际位移Sa与第二预设位移S2的第二位移差值ΔSb,设定ΔSb=Sa-S2,并根据该第二位移差值与预设位移差值的比对结果选取对应的钻杆长度调节系数将钻杆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控制电脑中设有第三预设位移差值ΔS3、第四预设位移差值ΔS4、第一钻杆长度减小调节系数β1、第二钻杆长度减小调节系数β2以及第三钻杆长度减小调节系数β3,其中ΔS3<ΔS4,设定0.8<β1<β2<β3<1,

当ΔSb≤ΔS3时,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一钻杆长度减小调节系数β3将钻杆长度调节至对应值;

当ΔS3<ΔSb≤ΔS4时,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二钻杆长度减小调节系数β2将钻杆长度调节至对应值;

当ΔS4<ΔSb时,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三钻杆长度减小调节系数β1将钻杆长度调节至对应值;

当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m钻杆长度减小调节系数βm将钻杆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时,设定m=1,2,3,所述控制电脑将调节后的钻杆长度设置为L2,设定L2=L0×βm。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控制电脑使用调节后的钻杆长度对打捞矛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开启所述循环泵冲洗预设时长并记录此时循环泵液压P1和悬重M1。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在下放钻具遇阻时,所述控制电脑将所述阻力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打捞矛遇到的阻力记为Z并根据阻力Z将所述循环泵的液压调节至对应值,所述控制电脑中设有初始液压Q0、第一阻力Z1、第二阻力Z2、第一液压调节系数Kq1以及第二液压调节系数Kq2,其中Z1<Z2,设定1.3<Kq1<Kq2<1.6,

当Z≤Z1时,所述控制电脑将液压值设置为初始液压Q0;

当Z1<Z≤Z2时,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一液压调节系数Kq1将液压调节至对应值;

当Z2<Z时,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二液压调节系数Kq2将液压调节至对应值;

当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j液压调节系数Kqj将液压调节至对应值时,设定j=1,2,所述控制电脑将调节后的液压值设置为Q1,设定Q1=Q0×Kqj。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控制电脑在完成对所述循环泵的液压值的调节后使用调节后的液压值将所述打捞矛一次性压到底,控制电脑在完成对打捞矛的插入后再次记录循环泵液压P2和悬重M2,控制电脑根据打捞矛在插入胶塞前和插入胶塞后的液压变化和悬重变化计算打捞矛与胶塞的紧密结合度指数σ,设定σ=(M2-M1)(P2-P1)+e,其中e为常数。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脑在完成对打捞矛与胶塞的紧密结合度指数σ的计算时根据σ判定打捞矛与胶塞结合是否紧密,所述控制电脑设有预设临界紧密结合度指数σ0,控制电脑将σ与σ0进行比对,

若σ≥σ0,所述控制电脑判定打捞矛与胶塞结合紧密,可以上提钻具;

若σ<σ0,所述控制电脑判定打捞矛与胶塞结合不紧密,需要增加打捞矛插入胶塞后的液压。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脑在判定打捞矛与胶塞结合不紧密时,控制电脑计算紧密结合度指数σ与预设临界紧密结合度指数σ0的差值Δσ,设定Δσ=σ0-σ,所述控制电脑中设有第一预设紧密结合度指数差值Δσ1、第二预设紧密结合度指数差值Δσ2、第一液压增加调节系数γ1、第二液压增加调节系数γ2以及第三液压增加调节系数γ3,其中Δσ1<Δσ2,设定1<γ1<γ2<γ3<1.5,

当Δσ≤Δσ1时,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一液压增加调节系数γ1将打捞矛插入胶塞后的液压调节至对应值;

当Δσ1<Δσ≤Δσ2时,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二液压增加调节系数γ2将打捞矛插入胶塞后的液压调节至对应值;

当Δσ2<Δσ时,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三液压增加调节系数γ3将打捞矛插入胶塞后的液压调节至对应值;

当所述控制电脑选取第i液压增加调节系数γi将打捞矛插入胶塞后的液压调节至对应值时,设定i=1,2,3,所述控制电脑将调节后的打捞矛插入胶塞后的液压设置为P2′,设定P2′=P2×γi。

所述控制电脑在完成对打捞矛插入胶塞后的液压的调节后重新计算打捞矛与胶塞的紧密结合度指数以判定打捞矛与胶塞是否结合紧密并在判定打捞矛与胶塞未结合紧密时继续调节液压值直至控制电脑判定打捞矛与胶塞结合紧密为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工艺通过打捞矛位置的调整、打捞矛插入胶塞时液压的调整以及对打捞矛与胶塞的紧密结合度的调整,提高了对附件的打捞成功率,进而提高了本发明所述工艺的打捞效率。

本发明所述控制电脑在判定所述打捞矛的位置不符合标准时根据打捞矛的实际位移对钻杆长度进行调节,以确保打捞矛距离打捞位置在合理的范围内,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所述工艺的打捞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控制电脑在下放钻具遇阻时,根据所述阻力传感器测量的阻力调节液压,以确保液压能够将打捞矛一次性压到底,一方面,避免了液压过小无法将打捞矛一次性压到底的现象,另一方面,避免了液压过大造成的资源浪费,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所述工艺的打捞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控制电脑根据打捞矛在插入胶塞前和插入胶塞后的液压变化和悬重变化计算打捞矛与胶塞的紧密结合度指数并根据紧密结合度指数判定打捞矛与胶塞结合是否紧密,控制电脑在判定打捞矛与胶塞结合不紧密时增加打捞矛插入胶塞后的液压直至控制电脑判定打捞矛与胶塞结合紧密为止,避免了由于打捞矛与胶塞结合不紧密导致的打捞失败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所述工艺的打捞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工艺相比于二开井钻塞完井,可以避免由于钻塞带来的套管损坏、落物、钻塞残留等引起的剐蹭作业管柱等一系列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所述工艺的打捞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工艺由于没有了钻塞、刮削等工序,将工期缩短3-5天,一方面,降低了完井施工成本,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所述工艺的打捞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免钻塞可打捞式完井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免钻塞可打捞式完井工艺的流程图;

图中:1、循环泵;2、控制电脑;3、钻杆;4、打捞矛;5、位移传感器;6、阻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免钻塞可打捞式完井工艺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打捞矛4,用以对井内附件进行打捞,打捞矛4与钻杆3相连,在打捞矛4远离钻杆3的一端的外壁设有位移传感器5和阻力传感器6,用以在打捞附件时分别检测打捞矛4的实际位移和遇到的实际阻力;

循环泵1,其与钻杆3的另一端相连,用以在打捞附件时为所述打捞矛4提供压力;

控制电脑2,其分别与所述循环泵1、所述位移传感器5以及所述阻力传感器6相连,用以在打捞附件时根据位移传感器5检测结果判定打捞矛4的位置是否合适,同时根据阻力传感器6检测结果对循环泵1的液压进行调节以将打捞矛4一次性压到底。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免钻塞可打捞式完井工艺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S1,注水泥结束预设时长后开始打捞前的准备工作;

步骤S2,缓慢下放钻具至钻杆3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控制电脑2根据位移传感器5检测的打捞矛4的实际位移调整钻杆3长度以使打捞矛4距离打捞位置在预设距离内,然后开启循环泵1循环冲洗预设时长并记录此时循环泵1液压和悬重;

步骤S3,继续缓慢下放钻具并在打捞矛4遇阻后,所述控制电脑2根据阻力传感器6检测的打捞矛4遇到的阻力调节所述循环泵1的液压以将打捞矛4一次性压到底,再次记录循环泵1液压和悬重;

步骤S4,所述控制电脑2根据打捞矛4在插入胶塞前和插入胶塞后的液压变化和悬重变化计算打捞矛4与胶塞的紧密结合度指数并根据紧密结合度指数判定打捞矛4与胶塞结合是否紧密,控制电脑2在判定打捞矛4与胶塞结合不紧密时增加打捞矛4插入胶塞后的液压直至控制电脑2判定打捞矛4与胶塞结合紧密为止;

步骤S5,缓慢上提钻具,若打捞未成功则继续打捞直到打捞成功为止。

在所述步骤S1中打捞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步骤S11,检查打捞矛4循环通道是否畅通,卡瓦移动是否灵活、到位。

步骤S12,钻具下井前,仔细丈量、校核长度,保证长度值准确性,以便现场服务人员能够更准确判断。

步骤S13,井队循环罐备好循环水,保证在打捞过程中正常循环,将打捞式分级箍上部的杂物冲洗干净,便于打捞工作的顺利。

步骤S14,仔细检查打捞矛4,尺寸是否合适,有无损坏、异常,保证卡瓦牙、丝扣完好。

步骤S15,打捞矛4下井前,将卡瓦固定在打捞位置。

步骤S16,连接打捞矛4与小钻杆3,下井,打好备钳,防止下部钻具转动,控制下钻速度。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根据计算,将打捞矛4距离打捞位置的预设距离设置为2-3米,将开启循环泵1循环冲洗的预设时长设置为20分钟,观察液压表和指重表并记录此时循环泵1液压P1和悬重M1。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中,开泵循环、缓慢下放钻具,遇阻后调节所述循环泵1的液压以将打捞矛4一次性压到底,液压调节范围一般位于15至20吨,再次记录循环泵1液压P2和悬重M2。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5中,缓慢上提钻具,在上提过程中,去除钻具重量,指重表有悬重跳动(大于100kN),基本判断已经提开,继续上提钻具2至3米,开泵循环,记录此时的循环泵1液压P和悬重M。如此时的循环泵1液压P与插入后记录的循环泵1液压P2基本一致,可以再次确认打捞成功。如此时的循环泵1液压P与插入前的循环泵1液压P1基本一致,证明打捞未成功,要继续打捞,直到能够准确判断打捞成功为止。

在本实施例中,免钻塞可打捞式完井工艺还包括以下过程:在有水泥的情况下,打捞矛4正转磨铣、下钻,保证打捞矛4进入打捞套内部,然后反转三次,确保打捞矛4的卡瓦到达打捞位置,然后上提钻具,在上提过程中一定要缓慢上提,保证工作芯筒顺利提出。打捞住工作芯筒后,用I挡车低速上提管柱,控制上提速度、操作要平稳、严禁急刹,卸扣要求用钻杆3长度大钳,禁止用转盘卸扣,同时观察指重表指数,捞出井内附件。检查打捞出的工作芯筒是否完整。另外,循环泵1液压和悬重的获取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所述工艺通过打捞矛位置的调整、打捞矛插入胶塞时液压的调整以及对打捞矛与胶塞的紧密结合度的调整,提高了对附件的打捞成功率,进而提高了本发明所述工艺的打捞效率。

具体地,本发明所述控制电脑在判定所述打捞矛的位置不符合标准时根据打捞矛的实际位移对钻杆长度进行调节,以确保打捞矛距离打捞位置在合理的范围内,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所述工艺的打捞效率。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2中,在对打捞矛4距离打捞位置的计算时,所述控制电脑2将所述位移传感器5检测的所述打捞矛4的实际位移记为Sa并根据Sa判定打捞矛4的位置是否符合标准,控制电脑2设有打捞矛4的第一预设位移S1和第二预设位移S2,其中,S1<S2,控制电脑2将Sa与S1、S2进行比对,

若Sa<S1,所述控制电脑2判定所述打捞矛4距离打捞位置过远;

若S1≤Sa≤S2,所述控制电脑2判定所述打捞矛4距离打捞位置符合标准;

若Sa>S2,所述控制电脑2判定所述打捞矛4距离打捞位置过近。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电脑2在判定所述打捞矛4距离打捞位置过远时,计算打捞矛4的实际位移Sa与第一预设位移S1的第一位移差值ΔSa,设定ΔSa=S1-Sa,并根据该第一位移差值与预设位移差值的比对结果选取对应的钻杆3长度调节系数将钻杆3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控制电脑2中设有预设钻杆3长度L0、第一预设位移差值ΔS1、第二预设位移差值ΔS2、第一钻杆3长度增加调节系数α1、第二钻杆3长度增加调节系数α2以及第三钻杆3长度增加调节系数α3,其中ΔS1<ΔS2,设定1<α1<α2<α3<1.5,

当ΔSa≤ΔS1时,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一钻杆3长度增加调节系数α1将钻杆3长度调节至对应值;

当ΔS1<ΔSa≤ΔS2时,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二钻杆3长度增加调节系数α2将钻杆3长度调节至对应值;

当ΔS2<ΔSa时,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三钻杆3长度增加调节系数α3将钻杆3长度调节至对应值;

当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n钻杆3长度增加调节系数αn将钻杆3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时,设定n=1,2,3,所述控制电脑2将调节后的钻杆3长度设置为L1,设定L1=L0×αn。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电脑2在判定所述打捞矛4距离打捞位置过近时,计算打捞矛4的实际位移Sa与第二预设位移S2的第二位移差值ΔSb,设定ΔSb=Sa-S2,并根据该第二位移差值与预设位移差值的比对结果选取对应的钻杆3长度调节系数将钻杆3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控制电脑2中设有第三预设位移差值ΔS3、第四预设位移差值ΔS4、第一钻杆3长度减小调节系数β1、第二钻杆3长度减小调节系数β2以及第三钻杆3长度减小调节系数β3,其中ΔS3<ΔS4,设定0.8<β1<β2<β3<1,

当ΔSb≤ΔS3时,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一钻杆3长度减小调节系数β3将钻杆3长度调节至对应值;

当ΔS3<ΔSb≤ΔS4时,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二钻杆3长度减小调节系数β2将钻杆3长度调节至对应值;

当ΔS4<ΔSb时,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三钻杆3长度减小调节系数β1将钻杆3长度调节至对应值;

当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m钻杆3长度减小调节系数βm将钻杆3长度调节至对应值时,设定m=1,2,3,所述控制电脑2将调节后的钻杆3长度设置为L2,设定L2=L0×βm。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控制电脑2使用调节后的钻杆3长度对打捞矛4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开启所述循环泵1冲洗预设时长并记录此时循环泵1液压P1和悬重M1。

本发明所述控制电脑在下放钻具遇阻时,根据所述阻力传感器测量的阻力调节液压,以确保液压能够将打捞矛一次性压到底,一方面,避免了液压过小无法将打捞矛一次性压到底的现象,另一方面,避免了液压过大造成的资源浪费,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所述工艺的打捞效率。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3中,在下放钻具遇阻时,所述控制电脑2将所述阻力传感器6检测的所述打捞矛4遇到的阻力记为Z并根据阻力Z将所述循环泵1的液压调节至对应值,所述控制电脑2中设有初始液压Q0、第一阻力Z1、第二阻力Z2、第一液压调节系数Kq1以及第二液压调节系数Kq2,其中Z1<Z2,设定1.3<Kq1<Kq2<1.6,

当Z≤Z1时,所述控制电脑2将液压值设置为初始液压Q0;

当Z1<Z≤Z2时,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一液压调节系数Kq1将液压调节至对应值;

当Z2<Z时,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二液压调节系数Kq2将液压调节至对应值;

当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j液压调节系数Kqj将液压调节至对应值时,设定j=1,2,所述控制电脑2将调节后的液压值设置为Q1,设定Q1=Q0×Kqj。

本发明所述控制电脑根据打捞矛在插入胶塞前和插入胶塞后的液压变化和悬重变化计算打捞矛与胶塞的紧密结合度指数并根据紧密结合度指数判定打捞矛与胶塞结合是否紧密,控制电脑在判定打捞矛与胶塞结合不紧密时增加打捞矛插入胶塞后的液压直至控制电脑判定打捞矛与胶塞结合紧密为止,避免了由于打捞矛与胶塞结合不紧密导致的打捞失败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所述工艺的打捞效率。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控制电脑2在完成对所述循环泵1的液压值的调节后使用调节后的液压值将所述打捞矛4一次性压到底,控制电脑2在完成对打捞矛4的插入后再次记录循环泵1液压P2和悬重M2,控制电脑2根据打捞矛4在插入胶塞前和插入胶塞后的液压变化和悬重变化计算打捞矛4与胶塞的紧密结合度指数σ,设定σ=(M2-M1)(P2-P1)+e,其中e为常数。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电脑2在完成对打捞矛4与胶塞的紧密结合度指数σ的计算时根据σ判定打捞矛4与胶塞结合是否紧密,所述控制电脑2设有预设临界紧密结合度指数σ0,控制电脑2将σ与σ0进行比对,

若σ≥σ0,所述控制电脑2判定打捞矛4与胶塞结合紧密,可以上提钻具;

若σ<σ0,所述控制电脑2判定打捞矛4与胶塞结合不紧密,需要增加打捞矛4插入胶塞后的液压。

具体而言,所述控制电脑2在判定打捞矛4与胶塞结合不紧密时,控制电脑2计算紧密结合度指数σ与预设临界紧密结合度指数σ0的差值Δσ,设定Δσ=σ0-σ,所述控制电脑2中设有第一预设紧密结合度指数差值Δσ1、第二预设紧密结合度指数差值Δσ2、第一液压增加调节系数γ1、第二液压增加调节系数γ2以及第三液压增加调节系数γ3,其中Δσ1<Δσ2,设定1<γ1<γ2<γ3<1.5,

当Δσ≤Δσ1时,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一液压增加调节系数γ1将打捞矛4插入胶塞后的液压调节至对应值;

当Δσ1<Δσ≤Δσ2时,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二液压增加调节系数γ2将打捞矛4插入胶塞后的液压调节至对应值;

当Δσ2<Δσ时,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三液压增加调节系数γ3将打捞矛4插入胶塞后的液压调节至对应值;

当所述控制电脑2选取第i液压增加调节系数γi将打捞矛4插入胶塞后的液压调节至对应值时,设定i=1,2,3,所述控制电脑2将调节后的打捞矛4插入胶塞后的液压设置为P2′,设定P2′=P2×γi。

所述控制电脑2在完成对打捞矛4插入胶塞后的液压的调节后重新计算打捞矛4与胶塞的紧密结合度指数以判定打捞矛4与胶塞是否结合紧密并在判定打捞矛4与胶塞未结合紧密时继续调节液压值直至控制电脑2判定打捞矛4与胶塞结合紧密为止。

本发明所述工艺相比于二开井钻塞完井,可以避免由于钻塞带来的套管损坏、落物、钻塞残留等引起的剐蹭作业管柱等一系列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所述工艺的打捞效率。

尤其,本发明所述工艺由于没有了钻塞、刮削等工序,将工期缩短3-5天,一方面,降低了完井施工成本,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所述工艺的打捞效率。

尤其,本实施例中工具内径由钻塞时的154mm提高到免钻的156mm,增大了内通径。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