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

一种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其包括穿刺导丝本体部和设置在穿刺导丝本体部的插入端的分叉结构部。使用时,穿刺针在C形臂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进入指定位置,拔出内芯;沿穿刺外套管将穿刺导丝置入椎体内,其前端遇松质骨会自然分岔,前进碰椎体前壁会加大弯曲而避免进一步前进。此时,可拔出外套管更换套管或用经皮丝攻螺旋钻进行攻丝、拧入经皮椎弓根螺钉等一系列操作。本发明实施例的穿刺导丝是一种用于脊柱后路微创穿刺相匹配的穿刺导丝,可经椎弓根深入椎体内而不会突破椎体前壁损伤椎前结构,同时也具备适当的抗拔出力,不会在常规更换穿刺套管及退出攻丝钻的过程中意外退出,操作简单,可提高手术医生的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7672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11804.5

  • 发明设计人 钟睿;

    申请日2022-04-19

  • 分类号A61B17/90;A61B17/34;A61B17/70;

  • 代理机构成都知都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陈钱

  •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5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6: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2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

背景技术

脊柱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常用的脊柱后路微创手术。

随着微创理念及微创技术的更新,微创经皮穿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包括脊柱骨折、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畸形、脊柱肿瘤等疾病。

在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是透视下将穿刺针经皮穿刺进入椎弓根;然后拔出穿刺针内芯,将一根穿刺导丝沿穿刺外套管置入椎体内,然后在固定穿刺导丝的同时拔除穿刺针外套管,再沿穿刺导丝将更大外径的穿刺外套管置入(便于后续操作),或沿导丝进行攻丝及经皮椎弓根螺钉的置入。

由于目前临床中使用的穿刺导丝较细,常沿导丝尾端进行敲击使其进入椎体,这使得针尖有突破椎体前壁、损伤椎体前方重要组织的风险(由于导丝较细且为圆柱状,在敲击穿刺针外套管进入椎体及经皮攻丝、拧入螺钉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导丝都可能随着操作被带着往前,进而突破椎体前壁)。

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应对办法是术中增加侧位透视次数(每操作一个步骤透视多次,增加手术时间和医生、患者的射线暴露)。同时穿刺导丝避免进入过深,然而,穿刺导丝进入椎体不够深其抗拔出的力就显得不足,在各种更换套管或退出丝攻的操作过程中穿刺导丝容易被顺带带出体外,而一旦导丝被意外退出椎体后,意味着经皮穿刺过程需要重新再来一次,严重影响手术进程,也增加了患者的局部创伤及放射线暴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

所述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包括穿刺导丝本体部和设置在所述穿刺导丝本体部的插入端的分叉结构部。

本发明实施例的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通过在穿刺导丝的插入端设置分叉结构部,在受到阻碍时,可以使得穿刺导丝的前端可以分散开来,当穿刺导丝从穿刺外套管的前端突破进入椎体后,由于前方松质骨的阻挡,穿刺导丝的分叉结构部自动分叉,至机体前壁时会弯曲,从而可以避免穿刺导丝突破前壁损伤前方结构。另外,由于穿刺导丝的分叉结构部在椎体内呈分叉结构,其抗拔出力会显著高于现有单纯一根整体的直导丝,从而使得后续更换外套管、经皮螺钉置入技术中的自攻螺丝刀凝乳、拔出等操作都不会误将穿刺导丝带出。后续需要将穿刺导丝拔出时,只需要适当用力回拉就可以使得呈分散状态的穿刺导丝的分叉结构部随回拉力而闭合合并在一起,从而可以顺利拔出体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叉结构部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穿刺导丝本体部的插入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叉结构部包括多个分叉导丝;所述分叉导丝的一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穿刺导丝本体部上,所述分叉导丝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叉结构部具有三根分叉导丝,使得所述分叉结构部能够形成为三分叉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分叉导丝在合并状态下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穿刺导丝本体部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叉导丝的直径小于所述穿刺导丝本体部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是一种用于脊柱后路微创穿刺相匹配的穿刺导丝,可经椎弓根深入椎体内而不会突破椎体前壁损伤椎前结构,同时也具备适当的抗拔出力,不会在常规更换穿刺套管及退出攻丝钻的过程中意外退出,操作简单,在提高安全性的前提下也可提高手术医生的效率,减少医患双方放射暴露的次数(使用传统穿刺导丝需要增加术中透视次数)。

本发明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可以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说明。通过对以下描述和相应附图的检查或者对实施例的生产或操作的了解,本发明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本发明披露的特性可以通过对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各种方法、手段和组合的实践或使用得以实现和达到。

附图说明

在此所述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中分叉结构部处于分岔散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中分叉结构部处于合并聚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10-穿刺导丝本体部

120-分叉结构部

121-分叉导丝

210-上方椎体

220-椎间盘

230-下方椎体

240-棘突

250-皮肤

300-穿刺外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涉及到术语“第一”、“第二”等,其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如果涉及到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发明中,如果涉及到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中,如果涉及到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

如图1、图2所示,该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可以包括穿刺导丝本体部110和分叉结构部120。其中,分叉结构部120设置在穿刺导丝本体部110的插入端。插入端是手术时指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插入体内的一端。

通过在穿刺导丝的插入端设置分叉结构部120,在受到阻碍时,可以使得穿刺导丝的前端可以分散开来,当穿刺导丝从穿刺外套管300的前端突破进入椎体后,由于前方松质骨的阻挡,穿刺导丝的分叉结构部120自动分叉,至机体前壁时会弯曲,从而可以避免穿刺导丝突破前壁损伤前方结构,如图3所示。

另外,由于穿刺导丝的分叉结构部120在椎体内呈分叉结构,其抗拔出力会显著高于现有单纯一根整体的直导丝,从而使得后续更换外套管、经皮螺钉置入技术中的自攻螺丝刀凝乳、拔出等操作都不会误将穿刺导丝带出。后续需要将穿刺导丝拔出时,只需要适当用力回拉就可以使得呈分散状态的穿刺导丝的分叉结构部120随回拉力而闭合合并在一起,从而可以顺利拔出体外,如图3所示。

示例性的,如图1、图2所示,分叉结构部120可以包括多个分叉导丝121。其中,分叉导丝121的一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在穿刺导丝本体部110上,分叉导丝12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其中,分叉导丝121的直径小于穿刺导丝本体部110的直径。并使得多个分叉导丝121在合并状态下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穿刺导丝本体部110的直径。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分叉结构部120可以具有三根分叉导丝121,使得分叉结构部120能够形成为三分叉结构。

通过采用三根分叉导丝121,使得分叉结构部120能够形成为三分叉结构,可以使得其不会突破椎体前壁损伤椎前结构,同时也具备适当的抗拔出力。分叉导丝121太多可能会导致分叉导丝太细,不利于防止分叉导丝断裂;分叉导丝121太少可能导致其在进入椎体后的抗拔出力不够。

示例性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叉结构部120可以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穿刺导丝本体部110的插入端。通过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将分叉结构部120设置在穿刺导丝本体部110的插入端,可以保证穿刺导丝整体的强度,较好的防止穿刺导丝在使用过程中断裂。

示例性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分叉结构部120也可以以焊接、粘接等方式设置在穿刺导丝本体部110的插入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的工作过程主要如下:

穿刺针在C形臂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进入指定位置(约超出椎体后壁1cm),拔出内芯;沿穿刺外套管300将穿刺导丝置入椎体内,其前端遇松质骨会自然分岔,前进碰椎体前壁会加大弯曲而避免进一步前进,如3所示。此时,可拔出外套管300更换套管或用经皮丝攻螺旋钻进行攻丝、拧入经皮椎弓根螺钉等一系列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可以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通过在穿刺导丝的插入端设置分叉结构部120,在受到阻碍时,可以使得穿刺导丝的前端可以分散开来,当穿刺导丝从穿刺外套管300的前端突破进入椎体后,由于前方松质骨的阻挡,穿刺导丝的分叉结构部120自动分叉,至机体前壁时会弯曲,从而可以避免穿刺导丝突破前壁损伤前方结构。另外,由于穿刺导丝的分叉结构部120在椎体内呈分叉结构,其抗拔出力会显著高于现有单纯一根整体的直导丝,从而使得后续更换外套管、经皮螺钉置入技术中的自攻螺丝刀凝乳、拔出等操作都不会误将穿刺导丝带出。后续需要将穿刺导丝拔出时,只需要适当用力回拉就可以使得呈分散状态的穿刺导丝的分叉结构部120随回拉力而闭合合并在一起,从而可以顺利拔出体外。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经皮脊柱微创穿刺导丝是一种用于脊柱后路微创穿刺相匹配的穿刺导丝,可经椎弓根深入椎体内而不会突破椎体前壁损伤椎前结构,同时也具备适当的抗拔出力,不会在常规更换穿刺套管及退出攻丝钻的过程中意外退出,操作简单,在提高安全性的前提下也可提高手术医生的效率,减少医患双方放射暴露的次数(使用传统穿刺导丝需要增加术中透视次数)。

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另外,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