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系统及方法

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社保数据融合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系统及方法。其包括身份识别单元,身份识别单元输出端连接有地区社保识别单元,地区社保识别单元输出端连接有社保数据模拟单元,社保数据模拟单元输出端连接有同类数据融合单元,同类数据融合单元输出端连接有数据整合查询单元。身份识别单元对查询人员身份进行识别,将识别信息传输至地区社保识别单元,对该查询人员当前办理社保的地区进行识别查询,并将社保信息传输至社保数据模拟单元,通过社保数据模拟单元对数据信息进行模拟演算,得出不同地区的换算标准,并将计算信息传输至同类数据融合单元,对社保中的同类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以供查询人员进行查询。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6763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工商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97248.5

  • 发明设计人 熊曙初;刘阳;孟晗;张明远;

    申请日2022-05-30

  • 分类号G06F16/958;G06Q50/26;G06F16/953;

  • 代理机构长沙市岳麓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邹剑峰

  • 地址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大道569号湖南工商大学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5:47: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28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社保数据融合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社会保险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在中国,社会保险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但是劳动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缴费义务,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由于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所要求的社保参保数额不同,随之最终的社会保险待遇也会有所不同,同时随之人口流动,许多务工人员远离家乡,去往不同地区进行务工,为了保证务工人员的自身利益,工作劳务需要为其购买当地的社会保险,同时该务工人员在自己家乡也购买了社会保险,这就导致将来该务工人员选择就地购房甚至养老时,家乡所购买的社会保险需要转入当前居住地,由于现有的社保数据系统难以查询到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保参数转换信息,导致务工人员无法计算出跨地区就业所补交的社保额度,需要经过专业人员演算才能得出,过程较为繁琐,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系统,包括身份识别单元,所述身份识别单元输出端连接有地区社保识别单元,所述地区社保识别单元输入端连接有大数据存储单元,所述大数据存储单元输出端与所述身份识别单元输入端连接,所述地区社保识别单元输出端连接有社保数据模拟单元,所述社保数据模拟单元输出端连接有社保数据模拟单元,所述社保数据模拟单元用于对不同地区社保数据进行换算处理,所述社保数据模拟单元输出端连接有同类数据融合单元,所述同类数据融合单元用于对不同地区的相同社保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所述同类数据融合单元输出端连接有数据整合查询单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区社保识别单元包括当前居住地社保识别模块以及转换地区社保识别模块,所述居住地社保识别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社保数据模拟单元,所述转换地区社保识别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社保数据模拟单元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当前居住地社保识别模块输入端与所述同类数据融合单元输入端连接,所述同类数据融合单元输入端与所述转换地区社保识别模块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同类数据融合单元包括数据分类模块,所述数据分类模块输出端连接有相同数据归类模块,所述相同数据归类模块输出端连接有换算运行模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算运行模块采用分步求和公式,其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M为当前居住地社保每月参保数额,N为查询居住地社保每月参保数额,m为当前居住地社保包含的类型数额,i为该类型占当前居住地社保的份额,n为查询居住地社保包含的类型数额,j为该类型占查询居住地社保的份额,c为不同地区之间社保参数比较以及换算后需要补算或者添加的基数,b为参保时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整合查询单元包括记忆存储模块,所述记忆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同类数据融合单元传输的信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整合查询单元还包括数据更新模块,所述数据更新模块输入端与所述地区社保识别单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更新模块输入端连接有定时反馈单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整合查询单元输出端与所述大数据存储单元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方法,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系统,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S1、身份识别单元通过大数据存储单元对查询人员自身有效证件进行识别,并将查询信息传输至地区社保识别单元;

S2、地区社保识别单元结合大数据存储单元,对该查询人当前有效社保办理的地区进行识别,将社保所在地信息传输至社保数据模拟单元;

S3、社保数据模拟单元对两地区之间进行数据转换处理,得出转换数据,将该地区的社保数据以及所要查询转换地区的换算数据传输至同类数据融合单元;

S4、同类数据融合单元对不同地区换算后的相同数据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数据传输至数据整合查询单元;

S5、数据整合查询单元对融合后的各个数据进行整合分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系统及方法中,身份识别单元对查询人员身份进行识别,将识别信息传输至地区社保识别单元,对该查询人员当前办理社保的地区进行识别查询,并将社保信息传输至社保数据模拟单元,通过社保数据模拟单元对数据信息进行模拟演算,得出不同地区的换算标准,并将计算信息传输至同类数据融合单元,对社保中的同类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以供查询人员进行查询。

2、该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系统及方法中,通过当前居住底社保识别模块对查询者当前地区社保居住地信息进行识别,同时转换地区社保识别模块对查询者想要转换的地区社保信息进行识别,两者同时进行,不仅能够及时进行比对,同时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减少查询时间。

3、该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系统及方法中,同类数据融合单元提前对两地区的基数进行比较,提醒查询人员基数换算后数额较低,不适宜进行转换,提前告知查询人员,减少不必要的查询流程,提高查询效率。

4、该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系统及方法中,经过换算运行模块算出从当前参保地区换算至查询地区需要补算或者添加的基数,从而能够显而易见得出不同地区之间社保参数比较以及换算后需要补算或者添加的基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社保识别单元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同类数据融合单元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数据整合查询单元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系统,包括身份识别单元,身份识别单元输出端连接有地区社保识别单元,地区社保识别单元输入端连接有大数据存储单元,大数据存储单元输出端与身份识别单元输入端连接,地区社保识别单元输出端连接有社保数据模拟单元,社保数据模拟单元输出端连接有社保数据模拟单元,社保数据模拟单元用于对不同地区社保数据进行换算处理,社保数据模拟单元输出端连接有同类数据融合单元,同类数据融合单元用于对不同地区的相同社保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同类数据融合单元输出端连接有数据整合查询单元。

本发明具体使用时,首先身份识别单元通过大数据存储单元对查询人员自身有效证件进行识别,并将查询信息传输至地区社保识别单元,地区社保识别单元结合大数据存储单元,对该查询人当前有效社保办理的地区进行识别,得出查询人员社保所在地,并将社保所在地信息传输至社保数据模拟单元,社保数据模拟单元对该地区的社保数据进行模拟处理,结合其他地区的社保数据情况,对两地区之间进行数据转换处理,得出转换数据,以供查询人进行查询,并将该地区的社保数据以及所要查询转换地区的换算数据传输至同类数据融合单元,通过同类数据融合单元对不同地区换算后的相同数据进行融合,例如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险,将融合后的数据传输至数据整合查询单元,数据整合查询单元对融合后的各个数据进行整合分类,此时查询人员可通过数据整合查询单元查询到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保换算后的融合数据以及换算后的地区当前社保数据。

进一步的,地区社保识别单元包括当前居住地社保识别模块以及转换地区社保识别模块,居住地社保识别模块输出端与社保数据模拟单元,转换地区社保识别模块输出端与社保数据模拟单元输入端连接。由于在进行融合过程中,需要查询人员输入当前地区社保居住地信息,同时需要二次识别转换后的社保居住地信息,操作繁琐且效率较低,此时通过当前居住底社保识别模块对查询者当前地区社保居住地信息进行识别,同时转换地区社保识别模块对查询者想要转换的地区社保信息进行识别,两者同时进行,不仅能够及时进行比对,同时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减少查询时间。

再进一步的,当前居住地社保识别模块输入端与同类数据融合单元输入端连接,同类数据融合单元输入端与转换地区社保识别模块输出端连接。具体使用时,由于不同地区的是社保情况不一,对于一些地区基数相差较大的地区来说,两者之间换算幅度较大,很可能出现当前地区社保参数远低于查询地区社保参数,此时同类数据融合单元提前对两地区的基数进行比较,提醒查询人员基数换算后数额较低,不适宜进行转换,提前告知查询人员,减少不必要的查询流程,提高查询效率。

具体的,同类数据融合单元包括数据分类模块,数据分类模块输出端连接有相同数据归类模块,相同数据归类模块输出端连接有换算运行模块。具体使用时,同类数据融合单元接收到社保数据模拟单元传输的当前居住地社保信息以及查询地区社保信息,将信息传输至数据分类模块,通过数据分类模块对当前居住地社保信息以及查询地区社保信息进行社保参数分类,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工伤保险等,并将分类信息传输至相同数据归类模块,相同数据归类模块对对当前居住地社保信息以及查询地区社保信息两者之间相同参数进行提取,并进行归类处理,形成对比数据,同时将归类信息传输至换算运行模块,换算运行模块对相同参数进行换算处理,例如不同地区之间的养老保险不同,当查询者需要更换参保地区,此时需要经过换算运行模块算出从当前参保地区换算至查询地区需要补算或者添加的基数,从而能够显而易见得出不同地区之间社保参数比较以及换算后需要补算或者添加的基数。

此外,换算运行模块采用分步求和公式,其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M为当前居住地社保每月参保数额,N为查询居住地社保每月参保数额,m为当前居住地社保包含的类型数额,i为该类型占当前居住地社保的份额,n为查询居住地社保包含的类型数额,j为该类型占查询居住地社保的份额,C为不同地区之间社保参数比较以及换算后需要补算或者添加的基数,b为参保时间,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通过相同数据归类单元得出当前居住地社保不同类型数额m以及查询居住地社保不同类型数额n;

其次得出所有当前居住地社保不同类型数额m所占份额i以及查询居住地社保不同类型数额所占份额j;

算出当前居住地社保每月参保数额M以及查询居住地社保每月参保数额N;

输入当前居住地社保参保时长b;

得出同地区之间社保参数比较以及换算后需要补算或者添加的基数C。

除此之外,数据整合查询单元包括记忆存储模块,记忆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同类数据融合单元传输的信息。由于查询次数达到一定量时,很容易出现相同地区社保转换至相同查询地区社保情况,此时只需通过记忆存储模块对之间换算后的数据进行记忆存储,当进行二次相同地区转换能够之间得出数据,提高查询效率,减少其工作量。

进一步的,数据整合查询单元还包括数据更新模块,数据更新模块输入端与地区社保识别单元。由于政策的调整,地区社保也会相应得到调整,此时通过数据更新模块及时接收到地区社保识别单元传输的社保变更信息,及时对查询数据进行更新。

再进一步的,数据更新模块输入端连接有定时反馈单元。具体使用时,由于信息变更后,社保参数随之得到改变,之前转换的结果未能达到查询者的要求,变更后的数据达到查询者要求后,可及时对查询者进行信息反馈,使其能够及时接收到变更信息。

具体的,数据整合查询单元输出端与大数据存储单元输入端连接。通过数据整合查询单元对大数据存储单元存储信息进行扩充,后期进行同一类型的查询要求时,可直接记忆之间的换算数据,减少重复步骤,节约查询时间。

本实施例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方法,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的基于大数据的社保数据智能融合系统,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S1、身份识别单元通过大数据存储单元对查询人员自身有效证件进行识别,并将查询信息传输至地区社保识别单元;

S2、地区社保识别单元结合大数据存储单元,对该查询人当前有效社保办理的地区进行识别,将社保所在地信息传输至社保数据模拟单元;

S3、社保数据模拟单元对两地区之间进行数据转换处理,得出转换数据,将该地区的社保数据以及所要查询转换地区的换算数据传输至同类数据融合单元;

S4、同类数据融合单元对不同地区换算后的相同数据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数据传输至数据整合查询单元;

S5、数据整合查询单元对融合后的各个数据进行整合分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具体公开身份识别单元另一种实施方式,其实施方式如下:

首先构建查询人身份特征信息,生成文本特征;

提取文本关联性特征,以供后期查询人进行查询;

对每个查询人身份特征信息赋予不同的权重;

通过特征输入查询对应的查询人身份信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