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生物催化体系生产α-熊果苷的方法

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生物催化体系生产α-熊果苷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生物催化体系生产α‑熊果苷的方法,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离子液体加入α‑糖苷酶中,获得超分子催化剂;将所述超分子催化剂加入对苯二酚和蔗糖的混合反应体系,进行催化反应;所述离子液体为甜菜碱壬二酸。本发明基于离子液体和α‑熊果苷合成酶的结合建立了超分子催化体系,大幅提升了熊果苷的产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5745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萱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228104.2

  • 申请日2022-03-10

  • 分类号C12P19/44;C12N1/20;C12R1/19;

  • 代理机构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余莹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福光社区留仙大道3370号南山智园崇文园区2号楼2003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5:33: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03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生物催化体系生产α-熊果苷的方法,属于酶工程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α-熊果苷是一种重要的美白原料,作为源自植物的天然酪氨酸结构类似物,能够有效抑 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是一种天然、高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化妆品和医药 领域:(1)在化妆品行业,熊果苷是一种重要的皮肤美白原料,其不仅对皮肤的雀斑、老人 斑、黄褐斑有消褪作用,而且对皮肤的滋润、皮肤灼伤后的愈合和粉刺等也颇有疗效;(2) 在医药方面,熊果苷对于人体色素沉着病和黑色素瘤也具有特殊的疗效,是临床上应用最为 广泛的治疗药物。

随着人们对α-熊果苷的深入研究,多项研究结果表明α-熊果苷在生物活性上,相较于 β-熊果苷具有一系列优势。因此,近年来,α-熊果苷开始逐步开始取代β-熊果苷,成为了 新一代熊果苷产品。

在生物法合成α-熊果苷方面,已有研究表明通过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包括棘胸蛙、骆驼 蓬人参等植物细胞培养物,以对苯二酚为底物,能合成细胞干重7%的α-熊果苷,对苯二酚 转化率最高为80%。另外,更多研究着手于微生物的酶法转化生产α-熊果苷,如表1所示。 2002年,日本研究小组报道用野油菜黄单胞菌wu-9701冻干细胞作为生物催化剂,麦芽糖作 为葡萄糖供体,α-熊果苷产量达到10.8g/L。2013年,也有国内课题组报道利用嗜麦芽黄单 胞菌,以麦芽糖为糖基供体,α-熊果苷产量提高到30.6g/L。可见,采用微生物细胞或相应 的酶制剂法生产α-熊果苷,具有周期短、得率高和产率高的特点,可规模化生产。

表1α-熊果苷的酶法或微生物法转化

a:Nishimura T,et al.J Ferment Bioeng 1994,78:31–36;

b:Kurosu J,et al.J Biosci Bioeng.2002;93(3):328-30;

c:

d:Liu CQ,et al.World J Microbiol Biotechnol.2013,29(8):1391-1398;

e:Kitao S,et al.Biosci Biotechnol Bi℃hem 1994,58:38–42;

f:Seo ES,et al.Enzyme Microb Technol 2009,45:355–360;

g:Seo DH,et al.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2,94:1189–1197。

从上述文献报道可见,生物法合成的熊果苷的产量相较于化学合成法还具有较大的差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生物催化体系生产α- 熊果苷的方法,主要基于离子液体和α-熊果苷合成酶的结合建立了超分子催化体系,大幅提 升了熊果苷的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生产熊果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离子液体加入α-糖苷酶中,获 得超分子催化剂;将所述超分子催化剂加入对苯二酚和蔗糖的混合反应体系,进行催化反应; 所述离子液体为甜菜碱壬二酸。

进一步地,所述甜菜碱壬二酸的添加量为1%-3%。

更进一步地,所述甜菜碱壬二酸的添加量为2%-3%。

进一步地,所述α-糖苷酶以含α-糖苷酶的纯化蛋白、粗酶液或细胞的形式存在。

更进一步地,所述α-糖苷酶以粗酶液的形式存在;所述粗酶液是利用大肠杆菌高密度发 酵生产制得。

更进一步地,所述粗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活化大肠杆菌CGMCC No.13992,得到活化后的种子液;

(2)将步骤(1)得到的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高密度发酵;

(3)利用步骤(2)得到的发酵液制备粗酶液。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将大肠杆菌CGMCC No.13992接种到LB平板,35℃-40℃培养8-15h;挑取单菌落,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35℃-40℃,200-220rpm培养 8-15h;将培养液按1%-5%的接种量转接至种子液培养基中,35℃-40℃,200-220rpm培养 2-5h,得到种子液。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将所述种子液以体积浓度1%-5%的接种量接种 到发酵培养基中,控制pH 6.5-7.5,溶氧DO值大于30%,35℃-40℃培养3-5h后;加入终浓 度为10-30g/L的α-乳糖,同时补加10-30g/L的甘油,控制发酵温度20℃-30℃,控制pH6.5-7.5, 溶氧DO值大于30%,继续发酵10-30h。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将发酵液离心收集细胞后,用去离子水重新悬浮 细胞,使湿菌体的含量为8-12g/L;破碎细胞后,离心处理,去除细胞碎片,得到澄清的粗 酶液。

进一步地,所述对苯二酚与蔗糖的浓度之比为1:50-80。

更进一步地,所述对苯二酚与蔗糖的浓度之比为5.5-7.5g/L:400g/L。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反应的条件为25-35℃,pH 6.5-7.5。

更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反应的具体条件为:取50mL的α-糖苷酶粗酶液,加入终浓度6.6g/L的对苯二酚和400g/L的蔗糖;加入2%甜菜碱壬二酸,调节pH 7.0,在30℃,催化反应0.5h;补加对苯二酚至5.5g/L;接着每个0.5-1.0h取样分析一次对苯二酚的浓度,将对苯二酚的浓度控制在5.5g/L;持续反应20h后,不再补加底物对苯二酚,并取样分析对苯二酚的浓度,直至其浓度小于1.0g/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有:

本发明通过将离子液体与酶特异性结合,降低了对苯二酚对酶的抑制作用,增大了底物 投料量,在反应过程中补加底物,熊果苷的产量大幅提升,熊果苷浓度可达到198.6g/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所用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用试剂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LB培养基:酵母粉5.0g/L、蛋白胨10.0g/L、NaCl 10.0g/L,溶剂为去离子水,pH值6.5-7.0。

种子培养基:酵母粉5g/L、蛋白胨10g/L、NaHPO

发酵培养基质量终浓度组成:酵母粉12g/L、蛋白胨15g/L、甘油10g/L、Na

实施例1具有高效合成2-α-GG的α-糖苷酶的制备

1.菌种活化

取甘油管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CGMCC No.13992(菌种来源参考发明专利 CN 107400653B),将其划线到含有50mg/L的卡那霉素的LB平板,37℃培养过夜。挑取单 个菌落,接种到含50mg/L的LB液体培养基,37℃,200rpm摇床中过夜培养。取过夜活化培养的种子液,按1%的接种量(v/v),转接至含50mg/L的种子液培养基中,37℃,200rpm 摇床中培养3h,作为活化的种子液。

2.α-糖苷酶的发酵

将上述新鲜培养的种子液以体积浓度2%的接种量(v/v)接种到含50mg/L卡那霉素的 发酵培养基中,控制pH6.8,溶氧DO值大于30%,37℃培养4h后;加入终浓度为20g/L的α-乳糖,同时补加20g/L的甘油,控制发酵温度25℃,控制pH6.8,溶氧DO值大于30%, 继续发酵15h,获得含有湿菌体36g/L的发酵液,用于制备粗酶液。

3.α-糖苷酶粗酶液的制备

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CGMCC No.13992的上述新鲜发酵液,离心收集细胞后, 用3倍体积的去离子水重新悬浮细胞,使湿菌体的含量约为10g/L。采用高压细胞匀浆仪破 碎细胞后,离心处理,去除细胞碎片,得到澄清的粗酶液。需尽快用于催化反应,避免长时 间保存。

4.α-糖苷酶粗酶液的α-熊果苷合成酶活性检测

取20mL的上述的α-糖苷酶粗酶液,于1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终浓度5.5g/L的对苯二酚和400g/L的蔗糖,调节pH 7.0,在30℃,置于磁力搅拌的水浴锅中,催化反应0.5h。取催化反应液用于HPLC分析,测得底物对苯二酚的转化率为40%,说明催化活性正常。

实施例2α-糖苷酶粗酶液催化合成α-熊果苷

取50mL的上述的α-糖苷酶粗酶液于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终浓度6.6g/L的对苯 二酚和400g/L的蔗糖;调节pH 7.0,在30℃,置于磁力搅拌的水浴锅中,催化反应0.5h;取样采用HPLC分析分析对苯二酚的浓度为4.06g/L;补加对苯二酚至5.5g/L;接着每个0.5-1.0 h取样分析一次,并将对苯二酚的浓度控制在5.5g/L;持续反应20h后,不再补加底物对苯 二酚,并取样分析对苯二酚的浓度,直至其浓度小于1.0g/L。最终测得产物熊果苷的浓度为 85.6g/L。

实施例3离子液体对酶活力的影响

在实施例1中的粗酶液中,加入1%不同的离子液体(苦参碱椰子油酸、苦参碱山茶油酸、 苦参碱水杨酸、甜菜碱水杨酸、甜菜碱壬二酸、甜菜碱椰子油酸),按实施例1的方法分别 测定对苯二酚转化率,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离子液体种类对酶活力的影响

可见,甜菜碱壬二酸的加入,对反应有促进作用。

实施例4新型催化剂(离子液体&酶复合体)的制备

以甜菜碱壬二酸为后续考察对象,按实施例3考察催化剂添加量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 如表3所示。

表3催化剂添加量对酶活力的影响

可见,甜菜碱壬二酸的加2%,对反应有最大的促进作用。

实施例5离子液体对酶的保护作用验证

取50mL的上述的α-糖苷酶粗酶液于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终浓度6.6g/L的对苯 二酚和400g/L的蔗糖;加入2%的甜菜碱壬二酸(对照组不加);调节pH 7.0,在30℃,置于磁力搅拌的水浴锅中,催化反应0.5h。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对苯二酚,考察对苯二酚添加量对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对苯二酚添加量对酶活力的影响

从上表可见,甜菜碱壬二酸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酶对于对苯二酚的耐受性,从而保持 酶活力。

实施例6超分子催化体系催化合成α-熊果苷

取50mL的上述的α-糖苷酶粗酶液于25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终浓度6.6g/L的对苯 二酚和400g/L的蔗糖;加入2%甜菜碱壬二酸,调节pH7.0,在30℃,置于磁力搅拌的水浴锅中,催化反应0.5h;取样采用HPLC分析分析对苯二酚的浓度为4.06g/L;补加对苯二酚 至5.5g/L;接着每个0.5-1.0h取样分析一次,并将对苯二酚的浓度控制在5.5g/L;持续反应20h后,不再补加底物对苯二酚,并取样分析对苯二酚的浓度,直至其浓度小于1.0g/L。最终测得产物熊果苷的浓度为198.6g/L。

可见,甜菜碱壬二酸的加入,对于该生物催化反应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大幅提升 熊果苷的产量。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 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