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医学认为膝骨关节炎属“骨痹”范畴,是肝肾气虚,外伤,经脉失养以及长期劳损和风寒侵袭,凝滞血脉,痰湿蕴阻关节所致。本发明秉承中医“肝主筋,肾主骨,膝为筋会”的理论,采用扶正怯邪,祛湿化瘀的治疗原则,从肝肾论治退行性膝关节炎。将中药原料熟地,山萸肉,桑寄生,附子,生米仁,补骨脂,骨碎补,独活,三七经水煎制成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的中药复方制剂。长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对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复方配伍可除风寒、化湿淤、补肝肾、祛邪安正,治疗效果好,且无毒副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276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中医药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0579545.8

  • 发明设计人 葛立军;杨青;刘书渊;万俊;

    申请日2020-06-23

  • 分类号A61K36/8994(20060101);A61P19/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89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姚宇吉

  • 地址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51: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5-06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又称膝关节肥大性关节炎,多见于老年人,因而也称作老年性关节炎。老年性退化,是引起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又被称为“慢性退化性关节炎”或“老寒腿”,是以膝关节骨及软骨的退行性变为主的是慢性、变形性的关节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退行性膝关节炎患病率为9.56%,其中60岁以上的患者高达78.50%。该病的特点为病程长、反复发作,症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严重危害了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因而对变形性膝关节病的治疗日益重要。

目前西医对膝关节炎的治疗主要采用阻滞疗法和手术治疗两种,对于早、中期患者给予消炎镇痛药为主,以控制或减轻疼痛,但由于副作用较多,尤其是胃肠道副反应明显,而限制了该类药的长期应用。对于中、晚期患者,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尤其中老年患者,治疗恢复期长,且治疗费昂贵,恢复过程麻烦且会因润滑减少而引发后续的疼痛,风险较大。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中医学认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属“骨痹”范畴,是肝肾气虚,外伤,经脉失养以及长期劳损和风寒侵袭,凝滞血脉,痰湿蕴阻关节所致。其病因病机学说主要包括(1)肾主骨学说,《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指出了骨的健壮与肾精的旺盛有密切的关系。(2)气血学说,气血对骨关节有濡养滑利作用。《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气血正常运行,四肢骨、筋、肌肉才能得到其营养和保护。气血运行受阻,就会发生瘀血等气滞血瘀的病变,而产生一系列包括骨关节异常的病理改变。(3)力平衡失调学说,由于关节内外因素,导致膝关节内部应力分布不平衡,高应力区的软骨发生裂纹、剥脱、溃疡及软骨的修复重建,造成骨性关节炎的一系列病变。

中医认为本病外因是由患者感受风、寒、热、湿之邪,邪气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内因是由体质亏虚,年老体弱,肝肾阴阳气血不足,筋脉失养,“不荣则痛”,可从祛湿化瘀方面入手进行中医治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对老年退化性骨关节病效果好,本发明能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并且安全无副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制剂,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由基本原料组与添加组制备而成;其中,基本原料组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熟地15-20份、山萸肉12-15份、桑寄生15-20份、附子6-9份、生米仁20-30份、补骨脂10-12份、骨碎补10-12份、独活10-12份与三七6-10份。

作为优选,所述添加组的原料包括:黄芪、党参与白芍。

作为优选,所述添加组的加入量按重量份数计为:黄芪10-15份、党参9-12份与白芍6-9份。

作为优选,所述添加组的原料包括:黄芪、丹参与赤芍。

作为优选,所述添加组的加入量按重量份数计为:黄芪15-20份、丹参12-15份与赤芍6-9份。

作为优选,所述添加组的原料包括:茯苓、白术、防风与羌活。

作为优选,所述添加组的加入量按重量份数计为:茯苓10-15份、白术12-15份、防风6-10份与羌活6-9份。

一种上述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量称量基本原料组的中药以及添加组的中药混合后,加入没过药物的水浸泡;

2)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15-30min,倒出第一次煎液;

3)向步骤2)中的药渣加水没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15-30min,倒出第二次煎液;

4)合并步骤2)得到的第一次煎液与步骤3)得到的第二次煎液,过滤,减压浓缩,得到200mL的汤剂,即制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制剂。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对临床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老年退化性骨关节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能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并且安全无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治疗后患者总体疗效分析图;

图2是中药治疗组与对照图的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基本原料组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熟地15~20份,山萸肉12~15份,桑寄生15~20份,附子6~9份,生米仁20~30份,补骨脂10~12份,骨碎补10~12份,独活10~12份,三七6~10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药方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进行配方和组分调整:

随证加减:

肝肾不足偏重患者加黄芪、党参、白芍;气虚血瘀偏重患者选加黄芪、丹参、赤芍;风寒湿阻偏重患者选加茯苓、白术、防风,羌活;

肝肾不足型病人用的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成有:

熟地15~20份,山萸肉12~15份,桑寄生15~20份,附子6~9份,生米仁20~30份,补骨脂10~12份,骨碎补10~12份,独活10~12份,三七6~10份,黄芪10~15份,党参9~12份,白芍6~9份组成。

气虚血淤型病人用的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成有:

熟地15~20份,山萸肉12~15份,桑寄生15~20份,附子6~9份,生米仁20~30份,补骨脂10~12份,骨碎补10~12份,独活10~12份,三七6~10份,黄芪15~20份,丹参12~15份,赤芍6~9份组成。

风寒湿阻型病人用的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成有:

由熟地15~20份,山萸肉12~15份,桑寄生15~20份,附子6~9份,生米仁20~30份,补骨脂10~12份,骨碎补10~12份,独活10~12份,三七6~10份,防风6~10,羌活6~9份,白术12~15份,茯苓10~15份组成。

该方秉承中医扶正怯邪,祛湿化瘀治疗原则。该复方中生米仁,独活,三七祛除风寒、湿毒、淤血,祛邪止痛;熟地,山茱萸,桑寄生,骨碎补,补骨脂,补益肝肾。其中附子,独活与熟地相配,一辛一滋补,附子、独活能解熟地之腻,可补真阴,填骨髓,止腰膝疼痛。本方配伍风寒得除,湿淤得化,肝肾得补,邪祛正安,诸症得除。

君药:

1、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功能主治:用于肝肾精血亏虚所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等。

臣药:

1、桑寄生:性味:苦甘,平。入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治久咳,舌纵眩晕。临床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2、骨碎补:性味:苦、温。入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3、补骨脂:性味:味辛;苦;性温。归经:肾经;心包经;脾经;胃经;肺经。功能主治:元阳衰损;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一切风病,四肢疼痛;肾虚腰痛;妊妇腰痛;定心补肾;精气不固;小便频数,肾气虚寒;小儿遗尿;肾漏;脾肾虚泻;水泻久痢;牙齿久痛;跌坠腰痛等。

4、山萸肉:性味:酸、涩、微温。入肝、肾经。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阳痿、遗精、遗尿、月经过多以及自汗等症。

佐使药:

1、独活: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药物功效:祛风除湿,痛痹止痛。主治病症: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2、薏米:甘淡、微寒、无毒。入脾、胃、肺、大肠经。功效: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主治:风湿身痛,湿热脚气,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萎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

3、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功效作用: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主治症状: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4、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治: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临床研究

1研究方法

1.1分组设计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校庆春路中医科门诊就诊患者,依照门诊顺序,不考虑性别、年龄等因素,患者按2:1比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中药复方汤剂组(治疗组)45例,西药组(阳性对照组)为23例,合计68例,采用随机对照临床实验。

1.2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组(中药复方汤剂组)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备煎汤剂(200mL/袋),2剂/日;对照组(西药组)西药吡罗昔康片(宁波天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920),10mg/片,每日2次,开水送服。二组均以15天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其中西药治疗组配合场效应治疗仪热敷局部,1次/周。

1.3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症候积分分级量化评分表判定。

1.3.1中医症候积分分级量化评分

(1)按关节疼痛(患者评价)、关节疼痛(医生评价)、关节肿胀、晨僵、关节活动不利程度由轻到重分别计0-3分4个分值,程度越重分值越高;

(2)按有无关节冷痛、关节灼热、关节酸软乏力、关节变形、头晕耳鸣、骨蒸烦热、面色无华、心悸气短症状计分,有计1分,无计0分;

(3)舌象、脉象正常计0分,异常计1分;

以上14个参数进行总计积分为患者症候积分分值。积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严重程度越高,重度>15分;轻度≤10分。

1.3.2中医证型分类

(1)风寒阻滞证

主症:膝关节疼痛,重着。

次症:屈伸不利,痛势阵作,遇天气变化症状加重,昼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淡,苔白,脉沉细缓。

(2)气虚血瘀证

主症:膝关节刺痛,痛处固定。

次症:关节畸形,活动不利,或腰弯背驼,面色晦暗,唇舌紫暗,脉沉或细涩。

(3)肝肾不足证

主症: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

次症:腰腿俯仰转侧活动不利,头晕耳鸣,目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1.4纳入标准

(1)符合退行性膝关节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年龄≥40岁。

(2)符合退行性膝关节炎中医肝肾不足证,或风寒阻络证、气虚血瘀证的证型分类。

1.5排除标准

(1)伴有心、肝、肾等其他严重脏器性疾病;

(2)合并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3)膝关节积液、肿胀较为严重;

(4)因其他疾病引发的膝部疼痛。

1.6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退行性关节炎的“综合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症候积分进行评定,即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终点时症状总积分的降低百分率(改善率),根据其改善率来判断疗效,疗效分为临床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级。

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1)临床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膝关节无不适感,改善率为≥90%;

(2)显效:症状及体征缓解明显,膝关节活动不受限,70%≤改善率≤90%;

(3)有效:症状及体征缓解较明显,但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30%≤改善率≤70%;

(4)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改善率≤30%。

1.7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x

2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2.1患者治疗前情况分析

本次临床研究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共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45例,其中男患者17例,女患者28例;西药治疗组(以下简称对照组)23例,其中男患者8例,女患者15例。二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结果见表1。

表1治疗前患者中医证型情况分布

注:表中两组证型分布率无显著差异(P>0.05)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中医证型分布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在二组68例患者中,中医肝肾不足、气虚血瘀和风寒湿阻三型的分布率接近,二组间各证型的分布率无显著差异。从各组间的中医证型分布来看,肝肾不足患者占主导(两组均>60%),气虚血瘀证患者次之(两组均>30%),而风寒湿阻证型患者(两组均<10%),提示中医肝肾不足证和气虚血瘀证可能是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主要致病病机。

2.2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分析

按照中医症候积分分级量化评分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各证型的主症和次症积分,症状随分值升高而严重,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评分分析

注:与治疗前各证型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匀有明显的降低(

2.3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分析

两组均按照疗程完成治疗,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退行性关节炎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分析结果如下表3:

表3退行性膝关节炎治疗后患者总体疗效分析[例(%)]

注:与阳性组比较*P<0.05。

由表3与图1可知,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中药复方汤剂治疗组的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阳性药组(P<0.05)。

2.4患者治疗后同一中医证型总体疗效比较分析

两组均按照疗程完成治疗,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退行性关节炎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中医证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分析结果如下表4:

表4退行性膝关节炎治疗后患者疗效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例(%)]

注:与阳性组肝肾不足证型比较*P<0.05,与阳性组气虚血瘀证型比较

由表4与图2退行性膝关节炎治疗后患者疗效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可知,与阳性组同一中医证型比较,中药治疗组中肝肾不足证型和气虚血瘀证型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阳性组同一中医证型(

典型案例

欧阳进,男,47岁,慢性膝关节炎五年,双膝关节酸软,屈伸不利,伴有骨质退行性改变,行动困难,舌淡白,脉濡。证属:肝肾不足型。方药:熟地20g,山萸肉15g,桑寄生15g,附子9g,生米仁30g,补骨脂12g,骨碎补12g,独活10g,三七10g。服药四个月,诸症缓解。

蒋烈民,男,46岁,慢性膝关节炎五年余,膝关节疼痛,行动困难,伴头痛(头部有外伤史),舌质红舌体胖,舌底脉络瘀紫,苔薄,脉濡缓。证属: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方药:熟地20g,山萸肉15g,桑寄生15g,附子9g,生米仁30g,补骨脂12g,骨碎补12g,独活10g,三七10g,黄芪15g,党参9g,白芍6g。服药半年,痊愈。

傅欣瑜,女,58岁,慢性膝关节炎两年,双膝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左膝关节肿胀变形,面色苍白,形体瘦弱,舌质淡体略胖,脉濡数。证属: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熟地20g,山萸肉15g,桑寄生15g,附子9g,生米仁30g,补骨脂12g,骨碎补12g,独活10g,三七10g,当归15,黄芪15,党参9g,白芍6g。服药三个月,诸症消失。

张影,女,60岁,慢性膝关节炎3年,形体偏瘦,伴头胀痛,舌淡紫,脉涩弱。证属:肝肾不足,气虚血瘀。熟地20g,山萸肉15g,桑寄生15g,附子9g,生米仁30g,补骨脂12g,骨碎补12g,独活10g,三七10g,黄芪20g,党参9g,白芍6g。服药半年,诸症缓解。

田月霞,女,53岁,慢性膝关节酸胀痛十余年,伴胃脘闷痛8个月,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略弦,证属:肝肾不足,气虚血瘀。熟地20g,山萸肉15g,桑寄生15g,附子9g,生米仁30g,补骨脂12g,骨碎补12g,独活10g,三七10g,黄芪20g,党参9g,白芍6g。服药8个月,诸症缓解。

赵培华,男,68岁,慢性膝关节炎十年,双膝关节冷痛,遇寒加重,活动膝关节有轻微摩擦音,面色晦暗,舌淡紫体胖,苔白,脉紧。证属:肝肾不足,风寒湿阻型。方药:熟地20g,山萸肉15g,桑寄生15g,附子9g,生米仁30g,补骨脂12g,骨碎补12g,独活10g,三七10g,防风10g,羌活9g,白术15g,茯苓10g。服药一年,诸症消失。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