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温合金四通法兰的浇注系统及熔模铸造工艺

一种高温合金四通法兰的浇注系统及熔模铸造工艺

摘要

本发明一种高温合金四通法兰的浇注系统及熔模铸造工艺,属于熔模铸造的领域,其特点是该浇注系统的主横浇道与内浇道相连接;内浇道设置在铸件法兰的四个端口;其中设置在铸件法兰水平端口的内浇道与竖浇道相连接;竖浇道截面设置为曲线形,并在竖浇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热节;竖浇道上端与主横浇道上端通过排气筋相连接。优点是使得钢水在凝固收缩时,具有塑性或弹性形变,不会影响到法兰收缩,从而有效地解决法兰端面变形的技术问题;整个浇注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都由排气筋排出,以提高铸件的质量,减少气泡、缩孔等问题。采用该熔模铸造工艺的工艺出品率从原来的45%提高到了55%,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产品了生产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287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金诺炉辊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083458.4

  • 发明设计人 吴光来;朱敏;

    申请日2021-09-16

  • 分类号B22C9/08(20060101);B22C9/04(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新桥镇飞跃路6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51: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2C 9/08 专利申请号:2021110834584 申请日:2021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模铸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合金四通法兰的浇注系统及熔模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高温合金四通法兰,在熔模铸造行业一直没有很成熟的工艺,传统的工艺是采用多浇口、顶注+侧注、再在底部设置二内浇道加以反补缩,铸件在冷却凝固过程中,产生收缩应力而变形。正常情况下,都会存在1.5-2.0mm的变形量,后续校正比较复杂;另外,由于法兰端有浇道,制壳时,操作起来不方便,型壳也不容易干燥,导致型壳强度不足,而引起浇注钢水时漏钢水;浇注系统复杂,钢水利用率低,法兰厚度大于管壁厚度,浇棒在收缩时,产生应力使铸件的法兰端面变形。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浇注系统及熔模铸造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温合金四通法兰的浇注系统及熔模铸造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合金四通法兰的浇注系统,特点是一种高温合金四通法兰的浇注系统,包括浇杯,浇杯设置有主横浇道,主横浇道与内浇道相连接;所述的内浇道设置在铸件法兰的四个端口;其中设置在铸件法兰水平端口的内浇道与竖浇道相连接;所述的竖浇道截面设置为曲线形,并在竖浇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热节;所述的竖浇道上端与浇杯上端通过排气筋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浇杯内的浇道设置为对称的人字形,并与主横浇道相连通;主横浇道的两侧通过过桥与竖浇道上端相连通;过桥对称设置形成倒置的八字形;主横浇道设置为拱形,并在底部设置有缓冲包。

优选地:所述的排气筋设置为曲线形。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四通法兰的熔模铸造工艺,其特点是:采用上述浇注系统,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一,根据所需铸件的形状组焊蜡模组;步骤二,型壳制作:在蜡模组表面涂覆型壳材料,型壳面层采用锆英砂粉,过渡层与背层采用莫来砂粉,过渡层砂为30-60目,加固层砂为16-30目;步骤三,蒸汽脱蜡:对涂覆好型壳材料的蜡模进行脱蜡,脱蜡的温度设置为120℃,脱蜡时间设置为30min;步骤四,焙烧型壳:将脱蜡后的型壳放入焙烧炉,焙烧温度为1150-1175℃,保温45min;步骤五,浇注:浇注时控制型壳温度在800-1000℃,钢水从主横浇道流向内浇口,进入形成铸件的型壳内,一直流到型壳底部再进入带热节竖浇道,后与过桥汇合,最终钢水流入排气筋,同时到达浇杯顶部;步骤六,去除型壳,得到铸件法兰。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五中浇注时型壳温度设置为9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水平方向的内浇道两侧的竖浇道设置为曲线形,具体可设置为蛇形,并在竖浇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热节,使得钢水在凝固收缩时,具有塑性或弹性形变,不会影响到法兰收缩,从而有效地解决法兰端面变形的技术问题;通过在竖浇道上端与主横浇道上端之间设置排气筋,并将排气筋设置为曲线形,具体可设置为蛇形,使得整个浇注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都由排气筋排出,以提高铸件的质量,减少气泡、缩孔等问题。采用该浇注系统的熔模铸造工艺,由于该浇注系统中的竖浇道设置有若干热节,使得竖浇道的大直径段、小直径段间隔分布,方便了制壳的操作与干燥,增强了型壳强度,解决了漏壳的问题。采用该熔模铸造工艺的工艺出品率从原来的45%提高到了55%,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产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浇注系统与铸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B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A-A剖视图;

图中:1、主横浇道;1-1、缓冲包;2、内浇道;3、铸件;4、竖浇道;4-1、热节;5、过桥;6、排气筋;7、浇杯;箭头方向为钢水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一种高温合金四通法兰的浇注系统,包括浇杯,浇杯下方设置有主横浇道1,主横浇道1与内浇道2相连接;所述的内浇道2设置在铸件法兰的四个端口;其中设置在铸件法兰水平端口的内浇道2与竖浇道4相连接;所述的竖浇道4截面设置为曲线形,具体可设置为蛇形、S形、螺旋形、波浪形、折线形等;延长了钢水的流经通道,控制了钢水的流速,保温效果更好,提高了铸件成型的稳定性,并在竖浇道4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热节4-1;热节4-1的直径大于竖浇道4本体的直径,使得浇道的大直径段与小直径段相间隔分布,方便了制壳的操作与干燥,增强了型壳强度,解决了漏壳的问题。热节的设置使得钢水在凝固收缩时,具有塑性或弹性形变,不会影响到法兰收缩,从而有效地解决法兰端面变形的技术问题;所述的竖浇道4上端与主横浇道1上端通过排气筋6相连接,所述的排气筋6设置为曲线形,具体可设置为蛇形、S形、螺旋形、波浪形、折线形等;使得整个浇注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都由排气筋排出,以提高铸件的质量,减少气泡、缩孔等问题。

具体的,所述的浇杯7的浇道设置为对称的人字形,并与主横浇道相连通,使钢水均匀流入主横浇道;主横浇道1的两侧通过过桥5与竖浇道4上端相连通;过桥5对称设置形成倒置的八字形;主横浇道1的底部设置为拱形,提高钢水的注入效率,减少钢水注入过程中的滞留;并设置有缓冲包1-1,降低钢水注入的冲击力,减少钢水注入时的冲刷力对内浇道2产生损坏,有效避免内浇道产生钢水泄漏现象,提高钢水利用率,提高铸件的质量。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高温合金四通法兰的熔模铸造工艺,采用上述浇注系统,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一,根据所需铸件的形状组焊蜡模组:参照图2所示;步骤二,型壳制作:在蜡模组表面涂覆型壳材料,型壳面层采用锆英砂粉,过渡层与背层采用莫来砂粉,过渡层砂为30-60目,加固层砂为16-30目;步骤三,蒸汽脱蜡:对涂覆好型壳材料的蜡模进行脱蜡,脱蜡的温度设置为120℃,脱蜡时间设置为30min;步骤四,焙烧型壳:将脱蜡后的型壳放入焙烧炉,焙烧温度为1150-1175℃,保温45min;步骤五,浇注:浇注时控制型壳温度在800-1000℃,钢水从主横浇道1流向内浇口,进入形成铸件的型壳内,一直流到型壳底部再进入带热节的竖浇道4,后与过桥5汇合,最终钢水流入排气筋6,同时到达浇杯顶部;步骤六,去除型壳,得到铸件法兰。

具体实施时,步骤四中的焙烧温度设置为1150-1175℃,使得型壳的硬度更大,稳定性更好;将步骤五中浇注时型壳温度设置为950℃,使得钢水流动性更好,成型性更好;采用该熔模铸造工艺的工艺出品率从原来的45%提高到了55%,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产品了生产成本。

浇注的工作原理:钢水从浇杯7的浇道进入主横浇道 1,流向内浇口2,进入形成铸件法兰3的型壳,一直流到型壳底部再通过下方的内浇口2进入蛇形带热节竖浇道4,后与过桥5汇合,这样在整个浇注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都由蛇形工艺筋6排出;最终钢水流入蛇形工艺筋,同时到达浇杯顶部。

该浇注系统及铸造工艺不仅适用于高温合金四通法兰,对于其它高颈法兰、三通法兰等铸件使用此浇注系统,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