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

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光圈;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并满足下列条件:‑1.60<(f1×CT1×R1)/(f3×CT3×R5)<2.43。由此,本发明则提供一种具广视角、具高解析能力、短镜头长度、小歪曲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351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新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0577435.8

  • 发明设计人 黄靖昀;

    申请日2020-06-23

  • 分类号G02B13/00(20060101);G02B13/06(20060101);G02B13/18(20060101);G02B13/14(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11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戴广志

  •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外埔区甲东路35、3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9: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20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五片式镜片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的小型化五片式红外线单 焦点镜片组。

背景技术

现今数位图技术不断创新、变化,特别是在数字相机与移动电话等的数字载体皆朝小型 化发展,而使感光组件如CCD或CMOS亦被要求更小型化,在红外线聚焦镜片应用,除了运 用于摄影领域中,近年来亦大量转用于游戏机的红外线接收与感应领域,且为使其游戏机感 应使用者的范围更宽广,目前接收红外线波长的镜片组,多半以画角较大的广角镜片组为主 流。

其中,申请人先前亦提出多件有关红外线波长接收的镜片组,唯目前游戏机以更具立体、 真实及临场感的3D游戏为主,故就目前或申请人先前的镜片组,皆以2D的平面游戏侦测为要 求,以致于无法满足3D游戏侧重的纵深感应功效。

再者,有关游戏机专用的红外线接收、感应镜片组,为追求低廉而采用塑料镜片,一来 材质透光性较差是影响游戏机纵深侦测精度不足关键要素之一,二来塑料镜片容易于环境温 度过热或过冷,以致镜片组的焦距改变而无法精确对焦侦测,如上所述,乃目前红外线波长 接收的镜片组无法满足3D游戏纵深距离精确感应的两大技术课题。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精确纵深距离侦测、接收,以及防止镜片组焦距改变影响纵深 侦测效果,遂为红外线波长接收的镜片组目前急欲克服的技术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尤指一种提升画角、具高解析 能力、短镜头长度、小歪曲的四片式红外单波长镜片组。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包含光圈和 由五片透镜所组成的光学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所述光圈;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 为非球面;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 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第四 透镜,具有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近 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以及第五透镜, 具有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 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表 面及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 度为CT1,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 所述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并满足下列条件:-1.60<(f1×CT1×R1)/(f3×CT3×R5)< 2.43。

较佳地,其中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 f1,并满足下列条件:0.9

较佳地,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并满足下列条件: 0.74

较佳地,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为f12,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 并满足下列条件:0.28

较佳地,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为f12,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 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合成焦距为f1234,并满足下列条件:0.70

较佳地,其中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 与第三透镜的合成焦距为f123,并满足下列条件:0.36

较佳地,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并满 足下列条件:0.98

较佳地,其中所述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所述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 径为R3,并满足下列条件:0.71

较佳地,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所述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 径为R8,并满足下列条件:0.38

较佳地,其中所述第五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 径为R10,并满足下列条件:0.66

较佳地,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并满 足下列条件:-15.0

较佳地,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所述第二透镜于 光轴上的厚度为CT2,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所述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为CT4,并满足下列条件:2.5

较佳地,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所述五片式红外 线单焦点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并满足下列条件:1.06

较佳地,其中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FL,所述第一透镜 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并满足下列条件:0.15

较佳地,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所述五片式红外 线单焦点镜片组在成像面可撷取的成像高度的一半为IMH,并满足下列条件:1.4

较佳地,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所述第 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并满足下列条 件:-1.72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1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 曲线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2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 曲线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3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 曲线图。

图4A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4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 曲线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5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 曲线图。

图6A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6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 曲线图。

图7A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7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 曲线图。

图8A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8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八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 曲线图。

图9A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示意图。

图9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九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及歪曲收差 曲线图。

附图中符号标记说明: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光圈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第一透镜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物侧表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像侧表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第二透镜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物侧表面

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像侧表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第三透镜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1:物侧表面

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2:像侧表面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第四透镜

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1:物侧表面

142、242、342、442、542、642、742、842、942:像侧表面

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0:第五透镜

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1:物侧表面

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52:像侧表面

160、260、360、470、570、670、770、870、970:红外线带通组件

180、280、380、480、580、680、780、880、980:成像面

190、290、390、490、590、690、790、890、990:光轴

f: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焦距

Fno: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光圈值

FOV: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最大视场角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f3:第三透镜的焦距

f1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

f123: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合成焦距

f1234: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合成焦距

R1: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3: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5: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7: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8: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9:第五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R10: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CT2: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3: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CT4: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TL: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IMH: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在成像面可撷取的成像高度的一半

BFL: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 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如图1A及图1B所示,其中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 片组的示意图,图1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 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1A可知,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包含有光圈100和光学组, 所述光学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 第五透镜150、红外线带通组件170、以及成像面180,其中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 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光圈100设置在所述被摄物与第一透镜110之间。

第一透镜1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111近光轴1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112近光轴1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111及像侧表面1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121近光轴1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122近光轴1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121及像侧表面1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131近光轴1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132近光轴1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131及像侧表面1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1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141近光轴1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142近光轴1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141及像侧表面1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1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151近光轴1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152近光轴1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151及像侧表面152皆为非球面,且物侧表面151及像侧表面1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带通组件1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150及成像面180间且不影响所述 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焦距。

上述各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z为沿光轴190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以表面顶点作参考的位置值;c是透镜表面靠 近光轴190的曲率,并为曲率半径(R)的倒数(c=1/R),R为透镜表面靠近光轴190的曲率半径, h是透镜表面距离光轴190的垂直距离,k为圆锥系数(conic constant),而A、B、C、D、 E、F、G……为高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焦距为f,五 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最大视场 角(画角)为FOV,其数值如下:f=3.64(毫米);Fno=1.45;以及FOV=73.0(度)。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第三透镜130 的焦距为f3,第一透镜110于光轴190上的厚度为CT1,第三透镜130于光轴190上的厚度为CT3,第一透镜110物侧表面111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三透镜130物侧表面131的曲率半 径为R5,并满足下列条件:(f1×CT1×R1)/(f3×CT3×R5)=0.50。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整体焦 距为f,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并满足下列条件:f1/f=1.26。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第三透镜130 的焦距为f3,并满足下列条件:f3/f1=3.58。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的合成焦距 为f12,第三透镜130的焦距为f3,并满足下列条件:f12/f3=0.50。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第一透镜110与第二透镜120的合成焦距 为f12,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与第四透镜140的合成焦距为f1234,并满足下列条件:f12/f1234=1.33。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整体焦 距为f,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与第三透镜130的合成焦距为f123,并满足下列条件: f/f123=0.60。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第一透镜110 物侧表面111的曲率半径为R1,并满足下列条件:f1/R1=1.67。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第二透镜120像侧表面122的曲率半径为 R4,第二透镜120物侧表面121的曲率半径为R3,并满足下列条件:R4/R3=2.10。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第四透镜140物侧表面141的曲率半径为 R7,第四透镜140像侧表面142的曲率半径为R8,并满足下列条件:R7/R8=0.94。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第五透镜150物侧表面151的曲率半径为 R9,第五透镜150像侧表面152的曲率半径为R10,并满足下列条件:R9/R10=0.93。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第三透镜130的焦距为f3,第三透镜130 物侧表面131的曲率半径为R5,并满足下列条件:f3/R5=3.59。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80 于光轴190上的距离为TL,第二透镜120于光轴190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130于光轴 190上的厚度为CT3,第四透镜140于光轴190上的厚度为CT4,并满足下列条件: TL/(CT2+CT3+CT4)=6.15。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80 于光轴190上的距离为TL,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整体焦距为f,并满足下列条 件:TL/f=1.44。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第五透镜150的像侧表面152至成像面180 于光轴190上的距离为BFL,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80于光轴190上的距 离为TL,并满足下列条件:BFL/TL=0.32。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第一透镜110的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80 于光轴190上的距离为TL,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在成像面180可撷取的成像高度 的一半为IMH,并满足下列条件:TL/IMH=1.91。

第一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2,第二透镜120 于光轴190上的厚度为CT2,第二透镜120物侧表面121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120像侧表面122的曲率半径为R4,并满足下列条件:f2×CT2/(R3×R4)=-0.19。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1及表2。

表1为图1A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mm,且 表面0-15依序表示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并同时包含了测试面(即表面1)。表2为第一实施 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表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B、C、D、E、F、G… 为高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面弯曲及歪曲收 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1、及表2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赘述。

第二实施例

如图2A及图2B所示,其中图2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 片组的示意图,图2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 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2A可知,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包含有光圈200和光学组, 所述光学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 第五透镜250、红外线带通组件280,其中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具屈折力的透镜 为五片。光圈200设置在被摄物与第一透镜210之间。

第一透镜2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11近光轴2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212近光轴2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211及像侧表面2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2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21近光轴2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222近光轴2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221及像侧表面2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2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31近光轴2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232近光轴2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231及像侧表面2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2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41近光轴2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242近光轴2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241及像侧表面2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2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251近光轴2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252近光轴2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251及像侧表面252皆为非球面,且物侧表面251及像侧表面2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带通组件2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250及成像面280间且不影响所述 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3、以及表4。

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 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3、以及表4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三实施例

如图3A及图3B所示,其中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 片组的示意图,图3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 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3A可知,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包含有光圈300和光学组, 所述光学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第四透镜340、 第五透镜350、红外线带通组件370、以及成像面380,其中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 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光圈300设置在被摄物与第一透镜310之间。

第一透镜3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11近光轴3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312近光轴3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311及像侧表面3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3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21近光轴3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322近光轴3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321及像侧表面3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3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31近光轴3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332近光轴3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331及像侧表面3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3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41近光轴3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342近光轴3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341及像侧表面3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3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351近光轴3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352近光轴3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351及像侧表面352皆为非球面,且物侧表面351及像侧表面3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带通组件3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350及成像面380间且不影响所述 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5、以及表6。

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 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5、以及表6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四实施例

如图4A及图4B所示,其中图4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 片组的示意图,图4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 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4A可知,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包含有光圈400和光学组, 所述光学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第四透镜440、 第五透镜450、红外线带通组件470、以及成像面480,其中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 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光圈400设置在被摄物与第一透镜410之间。

第一透镜4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411近光轴4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412近光轴4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411及像侧表面4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4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421近光轴4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422近光轴4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421及像侧表面4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4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431近光轴4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432近光轴4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431及像侧表面4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4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441近光轴4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442近光轴4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441及像侧表面4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4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451近光轴4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452近光轴4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451及像侧表面452皆为非球面,且物侧表面451及像侧表面4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带通组件4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450及成像面480间且不影响所述 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7、以及表8。

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 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7、以及表8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五实施例

如图5A及图5B所示,其中图5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 片组的示意图,图5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 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5A可知,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包含有光圈500和光学组, 所述光学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510、第二透镜520、第三透镜530、第四透镜540、 第五透镜550、红外线带通组件570、以及成像面580,其中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 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光圈500设置在被摄物与第一透镜510之间。

第一透镜5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511近光轴5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512近光轴5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511及像侧表面5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5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521近光轴5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522近光轴5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521及像侧表面5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5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531近光轴5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532近光轴5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531及像侧表面5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5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541近光轴5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542近光轴5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541及像侧表面5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5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551近光轴5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552近光轴5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551及像侧表面552皆为非球面,且物侧表面551及像侧表面5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带通组件5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550及成像面580间且不影响所述 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9、以及表10。

第五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 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9、以及表10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六实施例

如图6A及图6B所示,其中图6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 片组的示意图,图6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 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6A可知,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包含有光圈600和光学组, 所述光学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610、第二透镜620、第三透镜630、第四透镜640、 第五透镜650、红外线带通组件670、以及成像面680,其中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 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光圈600设置在被摄物与第一透镜610之间。

第一透镜6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11近光轴6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612近光轴6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611及像侧表面6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6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21近光轴6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622近光轴6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621及像侧表面6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6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31近光轴6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632近光轴6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631及像侧表面6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6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41近光轴6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642近光轴6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641及像侧表面6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6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651近光轴6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652近光轴6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651及像侧表面652皆为非球面,且物侧表面651及像侧表面6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带通组件6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650及成像面680间且不影响所述 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11、以及表12。

第六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 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11、以及表12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七实施例

如图7A及图7B所示,其中图7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 片组的示意图,图7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 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7A可知,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包含有光圈700和光学组, 所述光学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710、第二透镜720、第三透镜730、第四透镜740、 第五透镜750、红外线带通组件770、以及成像面780,其中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 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光圈700设置在被摄物与第一透镜710之间。

第一透镜7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711近光轴7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712近光轴7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711及像侧表面7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7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721近光轴7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722近光轴7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721及像侧表面7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7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731近光轴7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732近光轴7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731及像侧表面7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7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741近光轴7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742近光轴7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741及像侧表面7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7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751近光轴7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752近光轴7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751及像侧表面752皆为非球面,且物侧表面751及像侧表面7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带通组件7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750及成像面780间且不影响所述 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13、以及表14。

第七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 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13、以及表14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八实施例

如图8A及图8B所示,其中图8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 片组的示意图,图8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八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 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8A可知,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包含有光圈800和光学组, 所述光学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810、第二透镜820、第三透镜830、第四透镜840、 第五透镜850、红外线带通组件870、以及成像面880,其中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 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光圈800设置在被摄物与第一透镜810之间。

第一透镜8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811近光轴8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812近光轴8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811及像侧表面8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8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821近光轴8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822近光轴8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821及像侧表面8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8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831近光轴8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832近光轴8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831及像侧表面8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8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841近光轴8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842近光轴8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841及像侧表面8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8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851近光轴8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852近光轴8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851及像侧表面852皆为非球面,且物侧表面851及像侧表面8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带通组件8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850及成像面880间且不影响所述 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15、以及表16。

第八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 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15、以及表16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第九实施例

如图9A及图9B所示,其中图9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 片组的示意图,图9B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九实施例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像面弯曲 及歪曲收差曲线图。由图9A可知,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包含有光圈900和光学组, 所述光学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910、第二透镜920、第三透镜930、第四透镜940、 第五透镜950、红外线带通组件970、以及成像面980,其中所述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 中具屈折力的透镜为五片。光圈900设置在被摄物与第一透镜910之间。

第一透镜9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911近光轴9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912近光轴9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911及像侧表面912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92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921近光轴9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922近光轴9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921及像侧表面922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9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931近光轴9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932近光轴9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931及像侧表面932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9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941近光轴990处为凹面,其 像侧表面942近光轴990处为凸面,且物侧表面941及像侧表面942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9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951近光轴990处为凸面,其 像侧表面952近光轴990处为凹面,且物侧表面951及像侧表面952皆为非球面,且物侧表面951及像侧表面95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红外线带通组件97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五透镜950及成像面980间且不影响所述 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焦距。

再配合参照下列表17、以及表18。

第九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参数的定义 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配合表17、以及表18可推算出下列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透镜的材质可为塑料或玻璃,当透镜材质为 塑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当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以增加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 片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此外,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 可为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制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状,获得较多的控制变量,用以消减像差, 进而缩减透镜使用的数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发明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的总长度。

本发明提供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中,就以具有屈折力的透镜而言,若透镜表面 为凸面且未界定所述凸面位置时,则表示所述透镜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 面且未界定所述凹面位置时,则表示所述透镜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本发明提供的五片式红外线单焦点镜片组更可视需求应用于移动对焦的光学系统中,并 兼具优良像差修正与良好成像质量的特色,可多方面应用于3D(三维)影像撷取、数字相机、 行动装置、数字绘图板或车用摄影等电子影像系统中。

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皆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