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自动建模的钢板梁桥放样方法

一种基于自动建模的钢板梁桥放样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桥梁放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自动建模的钢板梁桥放样方法,包括步骤100,将钢板梁桥进行构件划分;步骤200,生成主梁基准线和辅助轴线;步骤300,计算出各构件建模所需的三维坐标点数据;步骤400,进行主梁自动建模,得到主梁模型;步骤500,分别生成其它各构件的三维模型;生成钢板梁桥设计图模型;步骤600,根据设计图中的桥梁预拱度数据,对各坐标进行校正计算;步骤700,使用新的主梁基准线和辅助轴线,重新计算各点三维坐标,并重新建模,得到钢板梁桥放样模型;步骤800,使用钢板梁桥放样模型,将构件的三维模型转化为二维图形,得到构件的放样用图形。本发明能够提高放样工作效率、缩短设计时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366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百特利德(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134398.4

  • 发明设计人 朱杰伟;关键;

    申请日2021-09-27

  • 分类号G06F30/13(20200101);G06T17/10(20060101);

  • 代理机构21244 大连大工智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崔雪;梁左秋

  • 地址 116085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贤路133号智业广场D1大厦3层323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9:3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放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动建模的钢板梁桥放样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钢材有强度高、材质均匀、塑性及韧性良好和可焊性好等优点,因此,钢结构桥有着跨越能力大、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工期短等特点。

在没有三维模型时,放样图形主要靠二维图人工绘制。相对于模型直接生成,人工绘制有效率低,准确率低的缺点。并且图纸质量受作图人员技术能力影响很大,受经验影响,人员的培养也需要数年时间。

另外,在工厂焊接加工中,焊接变形产生的收缩量是必须考虑的部分。现阶段焊接收缩量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很多时候依靠经验判断,存在不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放样图形主要靠二维图人工绘制,人工绘制有效率低,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动建模的钢板梁桥放样方法,以提高放样工作效率、缩短设计时间;优化加工流程,提高加工精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自动建模的钢板梁桥放样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100,将钢板梁桥进行构件划分,划分至放样生产时的最小构件单元;

步骤200,根据钢板梁桥的设计图,生成主梁基准线和辅助轴线;

步骤300,根据主梁基准线、辅助轴线以及设计图中的结构参数信息,计算出各构件建模所需的三维坐标点数据;

步骤400,根据各构件建模所需的三维坐标点数据,结合设计图中各构件的基本信息,进行主梁自动建模,得到主梁模型;

步骤500,依次增加其它构件的基本信息,分别生成其它各构件的三维模型;再利用主梁模型和其它各构件的三维模型,生成钢板梁桥设计图模型;

步骤600,根据设计图中的桥梁预拱度数据,对各坐标进行校正计算,生成新的主梁基准线和辅助轴线;

步骤700,使用新的主梁基准线和辅助轴线,重新计算各点三维坐标,并重新建模,得到钢板梁桥放样模型;

步骤800,使用钢板梁桥放样模型,将构件的三维模型转化为二维图形,得到构件的放样用图形。

进一步的,步骤200,根据钢板梁桥的设计图,生成主梁基准线和辅助轴线,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201,根据钢板梁桥的设计图,确定主梁的主节点的三维坐标数据,生成主梁基准线:根据钢板梁桥的设计图,以各桥梁支点位置作为主节点;根据设计图中支点的三维坐标数据,确定主梁的主节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在桥梁三维坐标系中,沿桥轴方向,用直线依次连接主节点,生成主梁基准线;

步骤202,根据钢板梁桥的设计图,在主梁基准线上,追加桥梁的辅节点,并在主梁基准线上添加辅助轴线:将主梁上纵肋板和节点的位置确定为辅节点;根据钢板梁桥的设计图,确定各辅节点相对于主节点的位置信息,计算出各辅节点的三维坐标;并在主梁基准线上生成辅节点,在以直线连接各辅节点,生成辅助轴线,完成在主梁基准线上添加辅助轴线。

进一步的,步骤600,根据设计图中的桥梁预拱度数据,对各坐标进行校正计算,生成新的主梁基准线和辅助轴线,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601,使用桥梁的主节点(C1,C2,C3……)数据以及桥梁预拱度数据,采用B-Spline样条曲线函数,建立主节点曲线;

步骤602,利用得到的主节点曲线,对各辅节点坐标进行校正计算;

步骤603,使用直线依次连接各主节点和辅节点,生成新的主梁基准线和辅助轴线。

进一步的,步骤800,使用钢板梁桥放样模型,将构件的三维模型转化为二维图形,得到构件的放样用图形,包括以下过程:

对于加工变形可以忽略的构件,使用步骤700得到的钢板梁桥实际三维模型,将构件的三维模型转化为二维图形,得到构件的放样用图形;

对于加工变形不可忽略的构件,使用焊缝收缩量的经验公式对腹板的起始点三维坐标进行校正计算;

双面件断角(T形)焊缝横向收缩量公式:

Y=0.001t

对接焊缝横向收缩量公式:

Y=0.5(√t-1.16)

其中,Y表示焊缝横向收缩量,t表示板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自动建模的钢板梁桥放样方法,使用三维模型生成放样图形,速度快,准确率高,对人员的要求也降低了,大大节省了成本。而且在处理复杂结构和多倾斜构造时,优势更加明显。在对应结构修改时,可以更快速的对应,同时避免遗漏。本发明基于桥梁的线性坐标,建立桥梁的空间坐标点群,基于桥梁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可以实现可视化管理,提高放样工作效率、缩短设计时间;优化加工流程,提高加工精度。另外,本发明引入了几种常见的焊接收缩量公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公式或设置焊接收缩系数,进而生成带伸缩量的模型数据,在加工时提供一种新思路,可以优化焊接顺序,提高焊接强度、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自动建模的钢板梁桥放样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主梁基准线及辅助轴线的示意图。

图3是主梁模型的示意图。

图4是横联模型的示意图。

图5是下横撑模型的示意图。

图6是钢板梁桥整体模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自动建模的钢板梁桥放样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100,将钢板梁桥进行构件划分,划分至放样生产时的最小构件单元。

将钢板梁桥根据各部分结构特点和建模方法不同,进行构件划分。比如划分为主梁、肋板和联结系等构造,其中,各部分还需要进一步划分至放样生产时的最小构件单元。比如,主梁需要细分为上翼缘板、下翼缘板、腹板;肋板细分为纵肋板、横肋板;联结系细分为横联斜撑、横撑等等。

每部分都建立以桥梁三维坐标和结构参数为已知条件,建模用空间坐标为结果的运算模块。由于桥梁的结构多种多样,桥梁结构越复杂,需要的运算量越多。

步骤200,根据钢板梁桥的设计图,生成主梁基准线和辅助轴线。

步骤201,根据钢板梁桥的设计图,确定主梁的主节点的三维坐标数据,生成主梁基准线。

具体的,根据钢板梁桥的设计图,以各桥梁支点位置作为主节点,各主节点沿桥轴方向依次命名为(C1,C2,C3……Cn)。根据设计图中支点的三维坐标数据,确定主梁的主节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在桥梁三维坐标系中,沿桥轴方向,用直线依次连接主节点,生成主梁基准线(图4)。

步骤202,根据钢板梁桥的设计图,在主梁基准线上,追加桥梁的辅节点,并在主梁基准线上添加辅助轴线。

具体的,根据设计图,将主梁上纵肋板和节点的位置,确定为辅节点,沿桥轴方向依次命名为:

其中,辅节点包括焊接节点和螺栓节点等便于加工、处理、定位的节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根据钢板梁桥的设计图,确定各辅节点相对于主节点的位置信息,计算出各辅节点的三维坐标;并在主梁基准线上生成辅节点,在以直线连接各辅节点,生成辅助轴线,完成在主梁基准线上添加辅助轴线(如图2)。

步骤300,根据主梁基准线、辅助轴线以及设计图中的结构参数信息,计算出各构件建模所需的三维坐标点数据。

具体的,以主梁为例:根据设计图中主梁上翼缘板截面与主梁基准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上侧、下侧、中心,内偏等)以及板厚、板幅等参数,计算出每段主梁上翼缘板起始点和终点的三维坐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计算出主梁腹板和主梁下翼缘板的三维坐标数据,以及其它所有构件的三维坐标信息。

步骤400,根据各构件建模所需的三维坐标点数据,结合设计图中各构件的基本信息,进行主梁自动建模,得到主梁模型(如图3)。

其中,基本信息包括构件名称、构件编号、构件分类、材质信息等能够最低限度描述构件特征的信息。

在本步骤中,建模时也可以增加构件的辅助信息,辅助信息是将构件假想为立方体,对其上侧、下侧、左侧、右侧、起点侧、终点侧六个方位信息进行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连接件编号、本构件相应位置加工信息等。

步骤500,依次增加其它构件的基本信息,分别生成其它各构件的三维模型;再利用主梁模型和其它各构件的三维模型,生成钢板梁桥设计图模型。

本步骤中,其它各构件的三维模型包括:横联模型(如图4)和下横撑模型(如图5)。其它各构件的建模方法与主梁的建模方法一致(如步骤300-步骤400)。另外,所述钢板梁桥设计图模型是与设计图一致的钢板梁桥三维模型。

步骤600,根据设计图中的桥梁预拱度数据,对各坐标进行校正计算,生成新的主梁基准线和辅助轴线。

步骤601,使用桥梁的主节点(C1,C2,C3……)数据以及桥梁预拱度数据,采用B-Spline样条曲线函数,建立主节点曲线。

步骤602,利用得到的主节点曲线,对各辅节点坐标进行校正计算。

步骤603,使用直线依次连接各主节点和辅节点,生成新的主梁基准线和辅助轴线。

需要注意的是,本步骤的主梁基准线和步骤200中的主梁基准线是有区别的:步骤200中是沿桥轴方向直接用直线连接主节点和下一个主节点,生成基准线,同一根主梁上的两个主节点之间的辅节点,全部都在主梁基准线这条直线上;由于步骤600的运算使用了B-Spline样条曲线函数,所以辅节点不在主节点连线上,需要沿桥轴方向,用直线依次连接主节点、辅节点及下一个主节点,以最终生成的多段线作为主梁基准线。

其中,桥梁的预拱度可以使用曲线、弧线、按比例分配的多种方式添加。具体添加方法以设计图为准,选取适当的函数进行计算。

步骤700,使用新的主梁基准线和辅助轴线,重新计算各点三维坐标,并重新建模,得到钢板梁桥放样模型(图6)。

所述放样模型是与钢板梁桥实际情况一致的模型。

步骤800,使用钢板梁桥放样模型,将构件的三维模型转化为二维图形,得到构件的放样用图形。

在本步骤中,对于加工变形可以忽略的构件,可直接使用步骤700得到的钢板梁桥实际三维模型,将构件的三维模型转化为二维图形,得到构件的放样用图形。

对于加工变形不可忽略的构件,如腹板。根据工厂的放样基准,从设计图中,提取主要焊接变形构件--腹板的焊接样式、工艺、脚长等焊接信息。使用焊缝收缩量的经验公式对腹板的起始点三维坐标进行校正计算。

双面件断角(T形)焊缝横向收缩量公式:

Y=0.001t

对接焊缝横向收缩量公式:

Y=0.5(√t-1.16)

Y表示焊缝横向收缩量,t表示板厚,单位是mm。

其中,收缩变形涉及多个因素,很难准确计算。所使用的公式通常为近似计算的经验公式。也可以根据工厂的实际需求,更改算法。

使用上述校正计算结果,再次创建加工用模型。然后转化为二维图纸,得到最终的放样用图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