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包含落新妇苷和/或其异构体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一种包含落新妇苷和/或其异构体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摘要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落新妇苷和/或其异构体的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含选自以下的多酚:黄杞苷或其异构体、花旗松素、柚皮素、槲皮素、白藜芦醇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和小鼠尾部鳞片模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中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将落新妇苷和/或其异构体与多酚组合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落新妇苷,并且所述药物组合物安全无不良反应,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落新妇苷和/或其异构体的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

背景技术

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由T细胞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出现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红斑和肥厚的白色鳞屑,多发于四肢、头部和背部,严重皮损可泛发于全身皮肤,并出现高热、脓疱、红皮病样改变以及全身大小关节病变,银屑病以淋巴细胞浸润、角质细胞异常增生、细胞因子分泌异常为主要病理表现。银屑病受年龄、性别、种族、地理位置、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地不同人群的患病率差异较大,例如,与欧美地区相比,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银屑病的患病率相对较低。我国发病率约为0.47%,患病人数约为650万。但据统计,我国银屑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多为青壮年。银屑病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由遗传、免疫、感染及多种环境共同作用导致。虽然临床治疗方法较为广泛,但效果欠佳,疗程长,易反复,给患者的精神和身体造成重大压力和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也为我国的医疗保健系统造成沉重负担。可见,开展对银屑病治疗药物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银屑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其可以被多种因素所激活,如创伤、感染、遗传、药物、环境因素等,研究表明这是一种由多种基因、免疫系统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银屑病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各种治疗方法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局限性。对于轻度银屑病主要采用局部外用药物,如卡泊三醇、维甲酸、外用糖皮质激素、来氟米特等,而中度、重度银屑病则必须采用系统性治疗,常用的系统治疗药物有甲氨蝶呤(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推荐一线用药)、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等细胞毒类和免疫抑制类药物,这类药大多数在剂量稍大、疗程稍长时均会有严重的毒副反应,因此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对于中度、重度银屑病患者也开始采用单克隆抗体和靶向药物全身给药,如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抗TNF-α);苏金单抗(抗IL-17);乌司奴单抗 (抗IL-12/IL-23),这些药物疗效非常好,但是价格极其昂贵,并不是我国工薪阶层的患者所能承受的,且存在导致感染和恶性肿瘤的风险,因此需要谨慎地权衡风险收益。并且,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患者对上述药物不产生应答,或者有些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耐受。

因此,仍迫切需求开发疗效显著、毒性较小、价格低廉的银屑病系统治疗用药。近年来,我国医学工作者用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天然来源寻找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公认为是研发此类药物的有效途径。

有文献报道落新妇苷和白藜芦醇具有治疗银屑病作用(参见,例如,张春红等,落新妇苷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J].山东医药.2015,55(46):20-22;毛艳菲等,白藜芦醇纳米粒联合丝素凝胶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J].医药导报,2019,12,38(12):1590-1596)。经文献检索,暂未见将落新妇苷和多酚联用用于治疗银屑病且产生协同增效作用的相关研究报道。中国专利申请201910056951.3公开了一种落新妇苷与有机酸的组合物在治疗银屑病中的应用,但是此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落新妇苷与有机酸的组合,但不包含黄杞苷、白藜芦醇等多酚类活性成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采用现代药物研究方法对天然产物进行开发利用,结合大量药效学实验筛选,提供了一种包含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落新妇苷和/或其异构体和多酚的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

具体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本发明:

在第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落新妇苷和/或其异构体和多酚,其中所述落新妇苷和/或其异构体与多酚的重量比为10:1-1:10。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药物组合物中,所述银屑病是寻常型银屑病、红皮型银屑病、关节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所述银屑病处于进行期、静止期或消退期。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药物组合物中,所述落新妇苷的异构体选自新异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或新落新妇苷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酚选自黄杞苷或其异构体、花旗松素、柚皮素、槲皮素、白藜芦醇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黄杞苷的异构体选自异黄杞苷、新黄杞苷或新异黄杞苷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落新妇苷和/或其异构体与多酚的重量比为9:1-1:9、8:1-1:8、7: 1-1:7、6:1-1:6、5:1-1:5、4:1-1:4、3:1-1:3或2:1-1:2。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药物组合物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落新妇苷和异黄杞苷;或者,落新妇苷和白藜芦醇;或者,落新妇苷和柚皮素;或者;异落新妇苷和花旗松素;或者,落新妇苷、黄杞苷和白藜芦醇;或者,落新妇苷、黄杞苷和柚皮素;或者,异落新妇苷、异黄杞苷和花旗松素;或者,新落新妇苷、白藜芦醇和花旗松素;或者,新异落新妇苷、槲皮素和花旗松素。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药物组合物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以重量比计包含落新妇苷:异黄杞苷=5:1;或者,落新妇苷:白藜芦醇=5:1;或者,落新妇苷:柚皮素=10:1;或者,异落新妇苷:花旗松素=10:1;或者,落新妇苷:黄杞苷:白藜芦醇=5:1:1;或者,落新妇苷:黄杞苷:柚皮素=5:1:1;或者,异落新妇苷:异黄杞苷:花旗松素=5:1:1;或者,新落新妇苷:白藜芦醇:花旗松素=10:1:1;或者,新异落新妇苷:槲皮素:花旗松素=10:1:1。

在第二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由治疗有效量的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药物制剂中,所述药物制剂为粉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注射剂、乳膏剂或软膏剂。

优选地,所述药物制剂选自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乳膏剂或软膏剂。

在第三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或者上述第二个方面所述的药物制剂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用途中,所述银屑病是寻常型银屑病、红皮型银屑病、关节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所述银屑病处于进行期、静止期或消退期。

作为可选方式,在上述用途中,所述药物抑制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所述药物减轻皮肤炎症反应,降低皮损程度,缓解皮肤红斑、鳞屑和浸润。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是由天然产物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这些天然产物之间在治疗银屑病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药效优于原单一成分,并且进一步优化了组合配比,实现了更好药效。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多个天然产物组合而成的组合物,相较目前已上市的药物,其具有多靶点发挥药效的特点,增强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多个天然产物组合而成的组合物,与中药提取物相较,组合物中化学成分明确,可使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和生产质量的控制更加具有针对性,药品质量稳定可控,同时便于各种剂型制备和制剂水平提高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在对落新妇苷和/或其异构体治疗银屑病药理机制的深入研究中,通过大量筛选,首次发现通过将落新妇苷和/或其异构体与多酚联合使用,在治疗银屑病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对本发明中涉及的各种主要活性成分进行描述。

落新妇苷和黄杞苷均属于二氢黄酮醇苷类化合物,结构如下所示:

落新妇苷(Astilbin)的化学名为(2R,3R)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3-O-α-L-吡喃鼠李糖苷。落新妇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种植物中,世界范围内有12科15属26种植物中均可分离出落新妇苷,均可作为提取落新妇苷的原料药材。落新妇苷药理活性广泛,具有抗炎、抑制免疫、抑制排异反应、保肝护肾、抗氧化、镇痛、抗水肿、抗菌,降血糖及调节脂肪代谢等多种药理活性。

黄杞苷(Engelitin)的化学名为(2R,3R)5,7,4′-三羟基二氢黄酮醇-3-O- α-L-吡喃鼠李糖苷。黄杞苷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多种植物中,具有抗炎、抗癌、抗氧化、治疗骨质疏松、保肝、治疗慢性肾损伤、抗糖尿病、降尿酸等多种药理活性。

落新妇苷异构体是指落新妇苷在C-2和C-3位上存在立体异构现象,分别有(2R,3R):落新妇苷、(2S,3S):新落新妇苷、(2S,3R):新异落新妇苷、 (2R,3S):异落新妇苷,四种顺、反异构体。

黄杞苷异构体是指黄杞苷在C-2和C-3位上存在立体异构现象,(2R,3R):黄杞苷、(2S,3S):新黄杞苷、(2S,3R):异黄杞苷、(2R,3S):新异黄杞苷。

花旗松素(Taxifolin),分子式C

槲皮素(Quercetin),分子式C

柚皮素(Naringenin),分子式C

白藜芦醇(Resveratrol),分子式C

如本文所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各种活性成分可以在同一药物制剂中施用,也可以在不同药物制剂中施用。在不同药物制剂中施用的情况下,各种活性成分的剂型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并且,各种活性成分可以同时或顺序施用。

如本文所用,本发明药物制剂的剂型为粉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或注射剂。优选地,本发明的剂型为片剂或胶囊剂。

如本文所用,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物制剂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选自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润湿剂、色素、矫味剂、溶剂、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填充剂包括但不限于淀粉、微晶纤维素、蔗糖、糊精、乳糖、糖粉、葡萄糖等;所述润滑剂包括但不限于硬脂酸镁、硬脂酸、氯化钠、油酸钠、月桂醇硫酸钠、泊洛沙姆等;所述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水、乙醇、淀粉浆、糖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所述崩解剂包括但不限于淀粉泡腾混合物即碳酸氢钠和枸橼酸、酒石酸、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所述助悬剂包括但不限于多糖如金合欢胶、琼脂、藻酸、纤维素醚和羧甲基甲壳酯等;所述溶剂包括但不限于水、平衡的盐溶液等。

优选地,可以将本发明的药物制成各种固体口服制剂、液体口服制剂等。药剂学可接受的口服剂固体制剂有:粉剂、普通片剂、分散片、肠溶片、颗粒剂、胶囊剂、滴丸、散剂等,口服液体制剂有口服液、乳剂等。或者,也可以将本发明的药物制成注射剂。

上述各种剂型可以根据药物制剂领域的常规工艺制备而成。

如本文所用,本发明的各种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可以采用常规生物提纯方法从含有该活性成分的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也可以购自市售产品。

在上文所述的医药用途中,对于各种活性成分的给药时间、给药次数和给药频率等等,需要根据病情的具体诊断结果而定,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掌握的技术范围之内。例如,将对小鼠或大鼠的治疗方案应用于人体上,所有药物对人的有效剂量可以通过该药物对小鼠或大鼠的有效剂量进行换算,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也是容易实现的。

下面参照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下面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产品。

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本发明中涉及的百分比和份数均为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数。

效果实施例:

1.细胞实验

细胞的培养:HaCaT细胞(HaCaT细胞是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具有相似的增殖、分化特性,且具有永生性,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的病理特征具有相似性,已广泛用于银屑病的研究),将 HaCaT细胞以4×10

维甲酸用DMSO溶解配制成125μmol/L溶液,落新妇苷、新落新妇苷、黄杞苷、花旗松素、白藜芦醇、柚皮素、槲皮素、落新妇苷+异黄杞苷(5:1)、落新妇苷+白藜芦醇(5:1)、落新妇苷+柚皮素(10:1)、异落新妇苷+花旗松素(10:1)、黄酮组合物1组:落新妇苷+黄杞苷+白藜芦醇(5:1:1)、落新妇苷+黄杞苷+柚皮素(5:1:1)、黄酮组合物2组:异落新妇苷+异黄杞苷+花旗松素(5:1:1)、新落新妇苷+白藜芦醇+花旗松素(10:1:1)、新异落新妇苷+槲皮素+花旗松素(10:1:1)用DMSO溶解配制成100μmol/L溶液。

待细胞生长达对数生长期时,经消化后计数,以4.0×10

表1: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x±s)

注释:与空白组比较,

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可见表1,单一成分均显示不同程度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落新妇苷活性最好,落新妇苷或其异构体与多酚组分中各单一成分组成的二元组合的分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均优于单一成分,并且优于阳性对照维甲酸的活性,体现了组合增效作用。

落新妇苷或其异构体与多酚组分中成分组成三元组合分细胞增殖抑制活性最好,并且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元组合物均显示相似的组合增效作用,优于单一成分,并且三元组合物的组合增效作用优于相关二元组合物。进一步表明落新妇苷或其异构体与多酚组分钟各成分所构成的组合物均产生相似的组合增效作用。

2.动物实验

2.1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模型:

实验前,60只18-22g Balb/c雄性小鼠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80 mg/kg),背部去毛,裸露约2cm×2cm大小光滑皮肤,单笼饲养。随机分为落新妇苷组,黄杞苷组,白藜芦醇组,黄酮组合物1组:落新妇苷:黄杞苷:白藜芦醇(5:1:1),黄酮组合物2组:异落新妇苷:异黄杞苷:花旗松素(5:1:1),阳性药(雷公藤多苷片)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

对照组小鼠每日在背部涂抹凡士林,纯净水灌胃处理,其余各组小鼠背部每日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42mg。给药组给予纯净水灌胃,黄酮组合物1组,黄酮组合物2组,落新妇苷组,黄杞苷组,白藜芦醇组分别给予25mg/kg相应溶液灌胃0.2mL/次,2次/日,阳性对照组给予10mg/kg雷公藤多昔片溶液灌胃0.2mL/次,2次/日。造模7天后,80%小鼠出现红肿甚至皮损现象,即造模成功。造模当天药,连续7日,于第8日取材。

实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耳部红肿、皮损严重,还覆盖部分鳞屑,对皮损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 进行评分。红斑、鳞屑及浸润增厚程度各为0-4(0,无;1,轻度;2,中度; 3,重度;4,极重度),将3种评分累计得到总评分,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组合物对银屑病样小鼠皮损变化程度的影响(x±s,n=10)

注释:与空白组比较,

实验结论:由表2可见,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落新妇苷组,黄杞苷组,白藜芦醇组,黄酮组合物1组,黄酮组合物2组均可有效缓解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病变,改善小鼠耳部红肿和皮损等病理形态,其PASI评分显著下降(P<0.01),其中黄酮组合物1组和黄酮组合物2组药效最佳,均优于单一组分组以及阳性对照组。

2.2小鼠尾部鳞片模型:

小鼠尾部鳞片模型:鼠尾鳞片因表皮正常角化缺乏颗粒层,其天然的角化形成与人类银屑病表皮相似,故可模拟银屑病角化不全的特点。可利用此模型评价了药物促进颗粒层形成的作用,认为药物如能促进鼠尾颗粒层形成,则可能具有抗银屑病作用。

取体重为18-22g Balb/c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落新妇苷组,黄杞苷组,白藜芦醇组,黄酮组合物1组(落新妇苷:黄杞苷:白藜芦醇=5:1:1),黄酮组合物2组(异落新妇苷:异黄杞苷:花旗松素=5:1:1),阳性药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黄酮组合物1组,黄酮组合物2组,落新妇苷组,黄杞苷组分别给予25mg/kg相应溶液灌胃0.2mL/次,2次/日,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14天。末次给药24小时后处死小鼠,取距尾根约1.5cm的背部表皮,进行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鼠尾皮肤角化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细胞层、真皮层和毛囊等变化,并计数100 个鳞片中有颗粒层形成的鳞片数(凡两个毛囊口之间的鳞片表皮有排列成行的颗粒层者计为有颗粒层形成),以计算有颗粒层的鳞片数%。

表3:各组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比较(x±s,n=10)

注释: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由表3可见,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黄酮组合物1组和黄酮组合物2组有颗粒层的鳞片数比例最多,与阳性对照雷公藤多苷片组相当。实验结果表明,落新妇苷组,黄杞苷组,白藜芦醇组,黄酮组合物1组,黄酮组合物2组均对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颗粒层的鳞片数显著增多,说明落新妇苷组,黄杞苷组,白藜芦醇组,黄酮组合物1组,黄酮组合物2组均可能对银屑病模型有治疗作用,而且黄酮组合物 1组和黄酮组合物2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组分组。

此外,在上述动物实验中,未观察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实验动物对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制剂实施例:

实施例1:

落新妇苷15g,黄杞苷3g;微晶纤维素75g;95%乙醇50mL;羟丙基纤维素15g;25%淀粉浆120mL;硬酸镁5g,制粒,50℃真空干燥,30-100目筛整粒,压成片剂。

实施例2:

落新妇苷15g,黄杞苷3g,白藜芦醇3g;微晶纤维素75g;95%乙醇50mL;羟丙基纤维素15g;20%淀粉浆120mL;硬酸镁5g,制粒,50℃真空干燥,60-100 目筛整粒,灌胶囊。

实施例3:

落新妇苷15g,异落新妇苷5g,黄杞苷3g,白藜芦醇3g;糊精20g;乳糖10g,25%淀粉浆120mL;糖粉20g;100目筛制粒,50℃干燥,14目筛整粒,分装成袋。

实施例4:

新异落新妇苷15g,槲皮素3g,花旗松素3g;单硬脂酸甘油酯10g,液状石蜡9g,白凡士林6g、氮酮2g,司盘-806g,十二烷基硫酸钠2g,甘油16g,纯化水50g;在500r/min条件下,80℃水浴溶解,混合,搅拌15min,冷却至室温,即可得软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