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配线轴套组件外圆面车削加工方法

一种配线轴套组件外圆面车削加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轴套组件外圆面车削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工件,工件两端分别固连有轴盘和导线;提供车床、支承轴和护线筒,护线筒外径小于工件外径,支承轴的一端固连有定位挡盘,先将工件套装于支承轴上并且使轴盘与定位挡盘抵靠在一起,再将导线缠绕于支承轴的另一端以后,再将护线筒套装于支承轴上并且使导线容纳于护线筒内,然后将支承轴另一端装夹在车床主轴上;启动车床对工件外圆面进行切削加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支承轴对工件进行间接支承装夹,通过护线筒保护导线,防止导线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受损,并使工件获得稳定的轴向定位,为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144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华烽电器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211344.3

  • 申请日2021-10-18

  • 分类号B23B1/00(20060101);B23B25/00(20060101);B23Q3/06(20060101);B23Q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52114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龙超峰

  • 地址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12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8:0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切削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线轴套组件外圆面车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切削加工方法仍然是制造和生产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常见加工方法,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主要有铣削、车削、磨削等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各种工业产品的使用性能需求越来越高,各种工业产品的外形形状和结构日趋复杂,增加了切削加工难度,为此,人们从切削加工工艺方法、切削刀具、切削设备等方面着受展开研究,开发设计了各种针对不同零部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扩大了切削加工工艺方法的适用范围,例如,公开号为:“CN209157160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削刀具,涉及一种外圆精车刀片,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刀片本体包括刀尖、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位于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相交形成的主切削刃以及位于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相交形成的副切削刃,所述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之间形成的刀尖夹角为23~26。该专利文献的技术方案从车削刀具方面入手,改进了车削刀具,提高了切削加工效率,然而,长期以来,切削加工工艺方法主要适用于对单件的机械零件进行加工,对于采用多种不同材质的零件组装而成的混成零部件的加工适用能力较差,由于这类零部件中包含异种材料的零件,在对其中金属材料进行切削加工时,很容易使其他零部件受到破坏,影响该零部件的使用性能,现有技术中若遇到对这类零部件进行切削加工时,往往先对其中的金属零件进行切削加工后,再重新组装使其成型,即通过改变工艺顺序的方法改进加工方法,然而,由于组装工序安排在后,对组装装配操作的要求较高,由于切削加工工序中存在误差,致使组装装配误差也变大,影响了最终成品的装配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线轴套组件外圆面车削加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轴套组件外圆面车削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工件,所述工件的一端固连有轴盘,所述工件的另一端固连有导线;

步骤二:提供车床、支承轴和护线筒,所述护线筒外径小于所述工件外径,所述支承轴的一端固连有定位挡盘,先将所述工件套装于所述支承轴上并且使所述轴盘与所述定位挡盘抵靠在一起,再将所述导线缠绕于所述支承轴的另一端以后,再将所述护线筒套装于所述支承轴上并且使所述导线容纳于所述护线筒内,然后将所述支承轴另一端装夹在所述车床主轴上;

步骤三:启动车床,车削去除所述工件外周面部分材料后,制得配线轴套组件。

所述定位挡盘上还设置有沉槽,当使所述轴盘与所述定位挡盘抵靠在一起时,所述轴盘套合于该沉槽内。

所述轴盘厚度与所述沉槽深度一致。

所述轴盘整体为矩形。

所述定位挡盘整体是圆形。

所述护线筒上还螺接有锁紧螺栓A,当将所述护线筒套装于所述支承轴上时,锁紧螺栓A末端抵靠在所述支承轴外周面上。

所述支承轴上还套装有柄杆,柄杆上螺接有锁紧螺栓B,锁紧螺栓B末端抵靠在所述支承轴外周面上并且使该柄杆与所述护线筒分列于所述定位挡盘的两侧。

所述支承轴与定位挡盘是一体制造成型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预先装配有导线的配线轴套组件的外圆面直接进行切削加工,通过设置支承轴使工件通过该支承轴间接装夹在车床上,从而使车床装夹装置没有直接对工件施加额外的夹持力,为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奠定了基础,通过设置护线筒使导线容纳于护线筒内部,有效保护了配线轴套组件上的导线,避免导线被车削刀具误切破坏,同时防止飞溅的高温铁屑对导线表皮造成灼伤或烫伤,另外,通过护线筒与支承轴上的定位挡盘相互配合对工件进行夹持,使工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获得稳定的轴向定位,并通过沉槽与轴盘的配合结构限制工件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自由度,使工件始终装夹夹持稳定,进一步为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件,2-轴盘,3-导线,4-支承轴,5-护线筒,6-定位挡盘,7-沉槽,8-锁紧螺栓A,9-柄杆,10-锁紧螺栓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轴套组件外圆面车削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工件1,工件1的一端固连有轴盘2,工件1的另一端固连有导线3;导线3的一端通过灌封材料嵌埋于工件1内部,导线3的另一端则延伸出工件1外部。

步骤二:提供车床、支承轴4和护线筒5,护线筒5外径小于工件1外径,支承轴4的一端固连有定位挡盘6,先将工件1套装于支承轴4上并且使轴盘2与定位挡盘6抵靠在一起,再将导线3缠绕于支承轴4的另一端以后,再将护线筒5套装于支承轴4上并且使导线3容纳于护线筒5内,然后将支承轴4另一端装夹在车床主轴上;

步骤三:启动车床,车削去除工件1外周面部分材料后,制得配线轴套组件。

进一步地,定位挡盘6上还设置有沉槽7,当使轴盘2与定位挡盘6抵靠在一起时,轴盘2套合于该沉槽7内。优选轴盘2厚度与沉槽7深度一致。轴盘2整体为矩形。定位挡盘6整体是圆形。

另外,护线筒5上还螺接有锁紧螺栓A8,当将护线筒5套装于支承轴4上时,锁紧螺栓A8末端抵靠在支承轴4外周面上。锁紧螺栓A8用于限定护线筒5沿着支承轴4轴向的窜动,从而通过护线筒与支承轴上的定位挡盘相互配合对工件进行夹持,使工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获得稳定的轴向定位,为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奠定了基础。

此外,支承轴4上还套装有柄杆9,柄杆9上螺接有锁紧螺栓B10,锁紧螺栓B10末端抵靠在支承轴4外周面上并且使该柄杆9与护线筒5分列于定位挡盘6的两侧。优选支承轴4与定位挡盘6是一体制造成型的。从而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柄杆9对工件迎向车削刀具的表面进行调整,方便操作人员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预先装配有导线的配线轴套组件的外圆面直接进行切削加工,通过设置支承轴使工件通过该支承轴间接装夹在车床上,从而使车床装夹装置没有直接对工件施加额外的夹持力,为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奠定了基础,通过设置护线筒使导线容纳于护线筒内部,有效保护了配线轴套组件上的导线,避免导线被车削刀具误切破坏,同时防止飞溅的高温铁屑对导线表皮造成灼伤或烫伤,另外,通过护线筒与支承轴上的定位挡盘相互配合对工件进行夹持,使工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获得稳定的轴向定位,并通过沉槽与轴盘的配合结构限制工件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自由度,使工件始终装夹夹持稳定,进一步为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奠定了基础。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导线与工件预先组装,再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能够避免在工件切削加工中产生的误差累积至装配工序中,并且使装配工序难度降低,简化了生产工艺,为提高生产效率奠定了基础。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