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锅炉对流管束下灰斗的防堵灰装置

一种用于锅炉对流管束下灰斗的防堵灰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锅炉对流管束下灰斗的防堵灰装置,包括喷吹结构,与锅炉本体底部连通相接的集灰箱,集灰箱的底部连通设有多个排灰管,各排灰管上均安装有重力阀;喷吹结构包括空气炮、及多个排气流化风帽,各排灰管内均安装有排气流化风帽,排气流化风帽位于排灰管的顶端上方,排气流化风帽的底部连通设有供气管,供气管贯穿排灰管的侧壁、且多条供气管与汇流管连通,汇流管的进气口与空气炮的出气口连通,空气炮供入的气流经排气流化风帽喷射而出,高压气流对排灰管的顶端进行清灰;其结构新颖,可通过喷吹高压气流的方式,对积灰进行喷吹清理、加速排出,有效防止积灰长时间的堆积架桥,避免影响锅炉的正常工作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194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绿壳新能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112925.1

  • 发明设计人 沈静;赵红波;

    申请日2021-09-18

  • 分类号F23J3/02(20060101);F23J3/0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376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高雁

  • 地址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经济开发区试验区16号小区马路边商住楼第五卡铺位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8:0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堵结构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锅炉对流管束下灰斗的防堵灰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链条锅炉的上下锅筒之间安装有对流管束,烟气流动与对流管束外壁进行换热,加热管内的炉水,同时烟气中飞灰在对流管束外堆积,目前通过蒸汽吹灰手段可将堆积在对流管束上的飞灰吹入锅筒下方的尾部集灰斗,通过积灰斗下方积灰管中间的重力卸灰阀排入尾部炉排后落入出渣机。由于飞灰的温度高,尾部集灰斗的表面需要涂耐火浇注料,导致飞灰在耐火材料的表面滑动性不佳,易在尾部集灰斗锥口处堆积架桥,飞灰达到一定高度会掩埋住部分对流管束,影响热传递,降低锅炉效率。为保证最大效率利用热能,需要定期停炉进行人工清理,但人工清理劳动强度大,并易造成锅炉现场飞灰飘散,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锅炉对流管束下灰斗的防堵灰装置,其结构新颖,可通过喷吹高压气流的方式,对积灰进行喷吹清理、加速排出,有效防止积灰长时间的堆积架桥,避免影响锅炉的正常工作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锅炉对流管束下灰斗的防堵灰装置,包括喷吹结构,与锅炉本体底部连通相接的集灰箱,集灰箱的底部连通设有多个排灰管,各排灰管上均安装有重力阀;喷吹结构包括空气炮、及多个排气流化风帽,各排灰管内均安装有排气流化风帽,排气流化风帽位于排灰管的顶端上方,排气流化风帽的底部连通设有供气管,供气管贯穿排灰管的侧壁、且多条供气管与汇流管连通,汇流管的进气口与空气炮的出气口连通,空气炮供入的气流经排气流化风帽喷射而出,高压气流对排灰管的顶端进行清灰,并于排气流化风帽上方形成流化飞灰以防堆积架桥。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排灰管的顶端呈锥斗状结构。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排气流化风帽包括第一罩体及第二罩体,第一罩体位于第二罩体的上方,且第一罩体及第二罩体拼接呈球状结构;第二罩体的底端连通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与供气管的顶端螺纹连接配合;第一罩体的内部固定设有支撑杆,第二罩体的顶部架设有支架,支架的中部安装有轴承,支撑杆的底端卡于轴承上;第一罩体可绕轴承的轴线进行转动;第一罩体的侧壁设有多层第一出气孔,处于同一层的多个第一出气孔绕支撑杆呈圆周阵列分布,第一出气孔的轴线均不途径支撑杆的轴线,第一出气孔的出气口朝下设置、且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统一倾斜,高压气流经第一出气孔喷出、可带动第一罩体进行旋转。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支撑杆的底部侧壁固定设有限位环及卡槽,卡槽位于限位环的下方,支撑杆的底部贯穿轴承时,限位环抵持于轴承的顶面,卡槽位于轴承的下方,卡槽处安装有卡簧,所述卡簧用以防止支撑杆的底端从轴承处松脱。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罩体的侧壁开设有多层第二出气孔,处于同一层的多个第二出气孔绕进气管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第二出气孔的轴线均途径第二罩体的球心点,且第二出气孔均朝下喷吹。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罩体的底端内壁固定设有凸环,第二罩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设有凹槽,凹槽与凸环形状适配、且插接转动配合。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排灰管的侧壁开设有槽口,槽口的宽度大于排气流化风帽的直径,槽口的外侧安装有挡板,挡板对槽口进行封堵,供气管贯穿所述挡板、且于贯穿连接处密封焊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汇流管上沿输送方向依次安装有手动阀及电磁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锅炉对流管束下灰斗的防堵灰装置,其结构新颖,喷吹结构中的空气炮,可提供瞬时的高压气流,空气炮供入的气流进入排灰管内部、经排气流化风帽喷射而出,高压气流对排灰管的顶端进行有效的冲击喷吹,促使积灰的掉落、加速排出,还可使得飞灰维持流化状态,有效防止积灰长时间的堆积架桥,避免影响锅炉的正常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锅炉对流管束下灰斗的防堵灰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排灰管与排气流化风帽的位置配合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排气流化风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第一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第一罩体的喷气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第二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喷吹结构;110、空气炮;120、供气管;130、汇流管;140、挡板;150、手动阀;160、电磁阀;200、集灰箱;300、排灰管;310、槽口;400、重力阀;500、排气流化风帽;510、第一罩体;511、支撑杆;512、第一出气孔;513、限位环;514、卡槽;520、第二罩体;521、进气管;522、轴承;523、第二出气孔;530、凸环;540、凹槽;600、锅炉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锅炉对流管束下灰斗的防堵灰装置,包括喷吹结构100,与锅炉本体底部连通相接的集灰箱200,集灰箱200的底部连通设有多个排灰管300,各排灰管300上均安装有重力阀400;

喷吹结构100包括空气炮110、及多个排气流化风帽500,各排灰管300内均安装有排气流化风帽500,排气流化风帽500位于排灰管300的顶端上方,排气流化风帽500的底部连通设有供气管120,供气管120贯穿排灰管300的侧壁、且多条供气管120与汇流管130连通,汇流管130的进气口与空气炮110的出气口连通,空气炮110供入的气流经排气流化风帽500喷射而出,高压气流对排灰管300的顶端进行清灰,并于排气流化风帽上方形成流化飞灰以防堆积架桥。

上述的一种用于锅炉对流管束下灰斗的防堵灰装置,其结构新颖,喷吹结构中的空气炮,可提供瞬时的高压气流,空气炮供入的气流进入排灰管内部、经排气流化风帽喷射而出,高压气流对排灰管的顶端进行有效的冲击喷吹,促使积灰的掉落、加速排出,还可使得飞灰维持流化状态,有效防止积灰长时间的堆积架桥,避免影响锅炉的正常工作效率;重力阀的设计,可方便集灰达到开启重量后就会掉落排出,使用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排灰管300的顶端呈锥斗状结构,以便飞灰往排灰管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6所示,排气流化风帽500包括第一罩体510及第二罩体520,第一罩体510位于第二罩体520的上方,且第一罩体510及第二罩体520拼接呈球状结构;第二罩体520的底端连通设有进气管521,进气管521与供气管120的顶端螺纹连接配合;第一罩体510的内部固定设有支撑杆511,第二罩体520的顶部架设有支架,支架的中部安装有轴承522,支撑杆511的底端卡于轴承522上;第一罩体510可绕轴承522的轴线进行转动;第一罩体510的侧壁设有多层第一出气孔,处于同一层的多个第一出气孔512绕支撑杆511呈圆周阵列分布,第一出气孔512的轴线均不途径支撑杆511的轴线,第一出气孔512的出气口朝下设置、且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统一倾斜,如图5所示,高压气流经第一出气孔512喷出、形成顺时针方向的喷吹气流,可带动第一罩体510进行逆时针的旋转;在转动的过程中,可扩大喷吹的面积,覆盖更多的积灰区域,从而进一步的增强清灰效果;并且,喷出的气流可形成旋流,促使飞灰形成流化状态,进一步防止堆积架桥;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出气孔的方向反向设置时,形成逆时针方向的喷吹气流,可带动第一罩体510进行顺时针的旋转,效果相同。

进一步地,支撑杆511的底部侧壁固定设有限位环513及卡槽514,卡槽514位于限位环513的下方,支撑杆511的底部贯穿轴承522时,限位环513抵持于轴承522的顶面,卡槽514位于轴承522的下方,卡槽514处安装有卡簧,所述卡簧用以防止支撑杆511的底端从轴承522处松脱;该结构设计可方便支撑杆底部与轴承进行转动卡接配合,防止在高压气流冲击或第一罩体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松脱。

进一步地,第二罩体520的侧壁开设有多层第二出气孔,处于同一层的多个第二出气孔523绕进气管521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第二出气孔523的轴线均途径第二罩体520的球心点,使第二出气孔的方向倾斜,且第二出气孔523均朝下喷吹,更好的适配排灰管顶部的锥斗状结构,更好的喷吹冲击斗状部位的内壁,加速清灰。

进一步地,第一罩体510的底端内壁固定设有凸环530,第二罩体520的顶部内壁固定设有凹槽540,凹槽540与凸环530形状适配、且插接转动配合,该结构设计可进一步加强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之间的连接,增强转动配合,并且也可防止从连接处排气。

进一步地,排灰管300的侧壁开设有槽口310,槽口310的宽度大于排气流化风帽500的直径,槽口310的外侧安装有挡板140,挡板140对槽口310进行封堵,供气管120贯穿所述挡板140、且于贯穿连接处密封焊接;该结构设计,可方便对排气流化风帽的拆装,以便进行检修或替换。

进一步地,汇流管130上沿输送方向依次安装有手动阀150及电磁阀160,通过电磁阀远程控制压缩空气进入,手动阀应用于电磁阀远程控制故障时起临时调节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