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手柄和方向节头,所述手柄的一侧设置有伸长头,所述方向节头设置于的一端,且方向节头的外侧设置有缝合弯针,所述缝合弯针的外侧贯穿连接有线皮层,所述手柄的另一侧设置有胶垫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安装有磁条,能够搭载吸收脓血的药物,使得缝合后的伤口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感染的风险,而且能够提升医护人员的作业效率,而且拥有更长的保质期,而且能够自主的根据患者伤口的愈合进行降解起来,使得后期不需要医护人员再次拆卸缝合线,而且缝合线不会进一步的伤害其他皮肤,使得患者伤口愈合后能够起到降低不美观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7969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工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1172822.4

  • 发明设计人 叶雅静;侯亚波;许艺凡;尹大川;

    申请日2021-10-08

  • 分类号A61B17/06(20060101);A61L17/08(20060101);A61L17/10(20060101);A61L17/12(20060101);

  • 代理机构41176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轩丽杰

  • 地址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6: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缝合线临床手术中使用广泛,在缝合伤口、连接损伤组织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技术发展,缝合线所用材料也不断进步,功能进一步加强,一般来说,药物在患者体内病灶部位,必须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浓度才能发挥良好效果,目前一些临床药物需要通过静脉注射较大剂量才能发挥作用,不仅存在药物过度摄入的危险以及副作用较强的缺点,而且通过血液循环的方式到达病灶相对缓慢,从而导致较差的治疗效果,因此局部给药是提高药物作用和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生物可降解材料多数在人体内可通过与水、酶等作用,降解为人体可代谢的产物排出体外,无毒害、副作用等,实际降解时间可以通过改变材料体系、制备状态、物理形状等条件进行良好调控,如果在可降解材料中负载特定药物,就可以在材料降解时将药物逐步释放到人体中去,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

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2011306632.2,一种医用手术缝合线的制备方法,该医用手术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具有吸收完全、抗拉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能促进细胞生长,同时具备杀菌消炎、止血的功效的优点,可是这样使用寿命短,拆卸比较麻烦难以进行维修保养,影响了作业的效率,处理危险事故的时候不够安全,会对设备及产品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厚度不均匀,结合强度难以保证,性能不稳定。

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2011207467.5,一种可控降解手术缝合线的制备方法,该可控降解手术缝合线的制备方法,达到了临床应用的要求,且能在伤口组织愈合的合适时期实现缝合线的迅速降解,降解的缝合线能被人体吸收,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可是这样使用寿命短,拆卸比较麻烦难以进行维修保养,影响了作业的效率,处理危险事故的时候不够安全,会对设备及产品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厚度不均匀,结合强度难以保证,性能不稳定。

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存在的使用寿命短,拆卸比较麻烦难以进行维修保养,影响了作业的效率,处理危险事故的时候不够安全,会对设备及产品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厚度不均匀,结合强度难以保证,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手柄和方向节头,所述手柄的一侧设置有伸长头,所述方向节头设置于的一端,且方向节头的外侧设置有缝合弯针,所述缝合弯针的外侧贯穿连接有线皮层,所述手柄的另一侧设置有胶垫片,且胶垫片的一端设置有药液筒,所述药液筒的内侧设置有活塞,且活塞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滑块,且滑块的内侧设置有滑条,所述滑块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杆,所述药液筒的一端设置有针头座,且针头座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条,并且螺纹条的一侧设置有针管,所述线皮层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节头,且活动节头的一侧设置有多层粘合片,所述线皮层的内部设置有多糖架,且多糖架的内部设置有线芯。

可选的,所述活塞与连接块通过滑块与滑条、移动杆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与滑条之间为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聚己内酯45-48份、聚羟基乙酸15-25份、苯丙氨酸5-9份、蚕蛹壳粉5-6份、蜂胶5-7份、卡波姆5-6份、聚氧化乙烯2-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聚乙烯醇3-6份、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7-11份、聚六亚甲基双胍2-6份、山梨醇5-12份、吐温60 2-5份,所述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包括积雪草、延胡索和穿鱼藤提取物,所述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包括重量比为5:3:1的积雪草、延胡索和穿鱼藤提取物,所述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为乙醇或甲醇提取液,具体提取步骤为:将含积雪草的植物干燥并分别粉碎,加入20-50倍重量的80-95%质量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溶液,浸泡36-72小时,过滤离心,取上清液,旋蒸浓缩至浓度分别为1g/ml,浓缩液经微孔滤膜器除菌,即得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

可选的,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包含:聚己内酯46份、聚羟基乙酸21份、苯丙氨酸7份、蚕蛹壳粉4份、蜂胶5份、卡波姆4份、聚氧化乙烯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4份、聚乙烯醇4份、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9份、聚六亚甲基双胍4份、山梨醇11份、吐温60份。

可选的,所述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将聚己内酯、聚羟基乙酸、苯丙氨酸、山梨醇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15℃,搅拌50min,然后加入蚕蛹壳粉、蜂胶、卡波姆、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聚六亚甲基双胍,搅拌均匀;降温至95℃,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吐温50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30-120min,得到混合物I;(2)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I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190-230℃挤出造粒,得到母料;(3)将上述母料加热融化、脱泡,通过喷丝板,进行第一次拉伸,再置于45℃水浴中进行第二次拉伸;用γ射线照射灭菌,包装即得抗感染高强可吸收医用缝合线,所述步骤(3)中所述第一次拉伸的牵引倍率为7,所述步骤(3)中所述第二次拉伸的牵引倍率为1.5。

可选的,所述聚乙醇酸30~50份、胶原15~20份、壳聚糖2.5~3份、抑菌剂1~5份、稳定剂1~5份、生物交联剂2~6份,聚乙醇酸的分子量为10000~90000,抑菌剂为桂醛或茴香醛,按上述重量份比称取所需组分,置于搅拌器中,于70~90℃下密封搅拌15~30min,得预混物;将预混物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温度225~240℃、转速350~400rpm下经挤出、水冷、风干、切粒后得前体物;将所得前体物加热至225~240℃下熔融脱泡,经2~15mm熔纺喷丝板喷丝,将所得喷丝纤维水浴拉伸制得不同规格缝合线。

可选的,所述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份:50~55份聚乙交酯、32~35份聚谷氨酸、25~27份提取液、15~22份蒸馏水、18~25份聚己内酯、11~15份茴香醛、6~9份甘露醇、5~8份乙酸酐及4~6份过硫酸钾,所述提取液是将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45~50份蒸馏水、32~36份植物萃取物、22~25份鲈鱼鱼籽、21~23份食用蝇蛆及8~11份桃胶,放入捣碎机中捣碎,过滤,收集过滤液而得。

可选的,所述植物萃取物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50~55份苦瓜、40~45份当归、33~36份黄芪、22~25份三七、18~25份冬凌草及12~15份赤芍,通过超声震荡,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而得,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为:温度45~50℃,萃取压力20~22MPa,二氧化碳流量21~23kg/h,萃取时间1~2h,(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各组份;(2)将聚乙交酯、聚谷氨酸、提取液、蒸馏水及甘露醇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使用氮气保护,在70~75℃下搅拌预热1~2h;(3)在预热结束后,加入聚己内酯、茴香醛、乙酸酐及过硫酸钾,升高温度至105~110℃,反应7~9h,冷却至室温,进行冷冻干燥,收集冷冻干燥物;(4)将冷冻干燥物放入熔融纺丝机中,设定温度为190~230℃,进行熔融脱泡,再经8~10mm熔纺喷丝板喷丝,将所得的喷丝纤维水浴拉伸,得成品纤维,并将成品纤维经紫外线灭菌灯进行杀菌消毒,即可得可吸收多功能医用缝合线。

可选的,所述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羟基乙酸40~50份,聚乳酸20~25份,鲑鱼胶原10~15份,丝素蛋白1~5份,壳聚糖1~5份,交联剂3~5份,稳定剂1~3份及抗菌剂2~5份,聚羟基乙酸43~46份,聚乳酸22~24份,鲑鱼胶原12~14份,丝素蛋白2~5份,壳聚糖2~4份,交联剂4份,稳定剂2份及抗菌剂3份,聚羟基乙酸44份,聚乳酸23份,鲑鱼胶原13份,丝素蛋白3份,壳聚糖3份,交联剂3份,稳定剂2份及抗菌剂3份,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2)将各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80~100℃,在300~500r/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共混2~3h,得到共混物;(3)将步骤(2)制得的共混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温度160~180℃,螺杆转速20~35Hz,双螺杆挤出样条经水冷、风干、切粒,得到母粒;(4)将步骤(3)制得的母粒加热至90~110℃使其融化,脱泡,通过孔径为1~25mm喷丝板,形成初级纤维,再将初级纤维在10~25℃的水浴中二次拉伸,即得不同规格的医用可吸收缝合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搭载吸收脓血的药物,使得缝合后的伤口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感染的风险,而且能够提升医护人员的作业效率,而且拥有更长的保质期,而且能够自主的根据患者伤口的愈合进行降解起来,使得后期不需要医护人员再次拆卸缝合线,而且缝合线不会进一步的伤害其他皮肤,使得患者伤口愈合后能够起到降低不美观的效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对组织无刺激,无毒副作用,且伤口愈合后无明显针脚痕迹,而且由于缝合线较为柔软,从而达到了降低患者疼痛的效果,减少了痛苦的程度,当然缝合线具备不易沾染细菌真菌的效果,起到了可以阻止细菌在编织孔洞中藏匿,增加缝合线的抑菌性,而且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操作方便,对于厂家来说能够方便进行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的线皮层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伸长头;3-方向节头;4-缝合弯针;5-线皮层;6-胶垫片;7-药液筒;8-活塞;9-连接块;10-滑块;11-滑条;12-移动杆;13-针头座;14-螺纹条;15-针管;16-活动节头;17-多层粘合片;18-多糖架;19-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包括但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聚己内酯45-48份、聚羟基乙酸15-25份、苯丙氨酸5-9份、蚕蛹壳粉5-6份、蜂胶5-7份、卡波姆5-6份、聚氧化乙烯2-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聚乙烯醇3-6份、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7-11份、聚六亚甲基双胍2-6份、山梨醇5-12份、吐温60 2-5份,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包括积雪草、延胡索和穿鱼藤提取物,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包括重量比为5:3:1的积雪草、延胡索和穿鱼藤提取物,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为乙醇或甲醇提取液,具体提取步骤为:将含积雪草的植物干燥并分别粉碎,加入20-50倍重量的80-95%质量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溶液,浸泡36-72小时,过滤离心,取上清液,旋蒸浓缩至浓度分别为1g/ml,浓缩液经微孔滤膜器除菌,即得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

原料按重量份数包含:聚己内酯46份、聚羟基乙酸21份、苯丙氨酸7份、蚕蛹壳粉4份、蜂胶5份、卡波姆4份、聚氧化乙烯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4份、聚乙烯醇4份、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9份、聚六亚甲基双胍4份、山梨醇11份、吐温60份。

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将聚己内酯、聚羟基乙酸、苯丙氨酸、山梨醇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15℃,搅拌50min,然后加入蚕蛹壳粉、蜂胶、卡波姆、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聚六亚甲基双胍,搅拌均匀;降温至95℃,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吐温50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30-120min,得到混合物I;(2)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I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190-230℃挤出造粒,得到母料;(3)将上述母料加热融化、脱泡,通过喷丝板,进行第一次拉伸,再置于45℃水浴中进行第二次拉伸;用γ射线照射灭菌,包装即得抗感染高强可吸收医用缝合线,步骤(3)中第一次拉伸的牵引倍率为7,步骤(3)中第二次拉伸的牵引倍率为1.5。

聚乙醇酸30~50份、胶原15~20份、壳聚糖2.5~3份、抑菌剂1~5份、稳定剂1~5份、生物交联剂2~6份,聚乙醇酸的分子量为10000~90000,抑菌剂为桂醛或茴香醛,按上述重量份比称取所需组分,置于搅拌器中,于70~90℃下密封搅拌15~30min,得预混物;将预混物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温度225~240℃、转速350~400rpm下经挤出、水冷、风干、切粒后得前体物;将所得前体物加热至225~240℃下熔融脱泡,经2~15mm熔纺喷丝板喷丝,将所得喷丝纤维水浴拉伸制得不同规格缝合线。

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份:50~55份聚乙交酯、32~35份聚谷氨酸、25~27份提取液、15~22份蒸馏水、18~25份聚己内酯、11~15份茴香醛、6~9份甘露醇、5~8份乙酸酐及4~6份过硫酸钾,提取液是将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45~50份蒸馏水、32~36份植物萃取物、22~25份鲈鱼鱼籽、21~23份食用蝇蛆及8~11份桃胶,放入捣碎机中捣碎,过滤,收集过滤液而得。

植物萃取物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50~55份苦瓜、40~45份当归、33~36份黄芪、22~25份三七、18~25份冬凌草及12~15份赤芍,通过超声震荡,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而得,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为:温度45~50℃,萃取压力20~22MPa,二氧化碳流量21~23kg/h,萃取时间1~2h。

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各组份;(2)将聚乙交酯、聚谷氨酸、提取液、蒸馏水及甘露醇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使用氮气保护,在70~75℃下搅拌预热1~2h;(3)在预热结束后,加入聚己内酯、茴香醛、乙酸酐及过硫酸钾,升高温度至105~110℃,反应7~9h,冷却至室温,进行冷冻干燥,收集冷冻干燥物;(4)将冷冻干燥物放入熔融纺丝机中,设定温度为190~230℃,进行熔融脱泡,再经8~10mm熔纺喷丝板喷丝,将所得的喷丝纤维水浴拉伸,得成品纤维,并将成品纤维经紫外线灭菌灯进行杀菌消毒,即可得可吸收多功能医用缝合线。

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羟基乙酸40~50份,聚乳酸20~25份,鲑鱼胶原10~15份,丝素蛋白1~5份,壳聚糖1~5份,交联剂3~5份,稳定剂1~3份及抗菌剂2~5份,聚羟基乙酸43~46份,聚乳酸22~24份,鲑鱼胶原12~14份,丝素蛋白2~5份,壳聚糖2~4份,交联剂4份,稳定剂2份及抗菌剂3份,聚羟基乙酸44份,聚乳酸23份,鲑鱼胶原13份,丝素蛋白3份,壳聚糖3份,交联剂3份,稳定剂2份及抗菌剂3份。

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2)将各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80~100℃,在300~500r/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共混2~3h,得到共混物;(3)将步骤(2)制得的共混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温度160~180℃,螺杆转速20~35Hz,双螺杆挤出样条经水冷、风干、切粒,得到母粒;(4)将步骤(3)制得的母粒加热至90~110℃使其融化,脱泡,通过孔径为1~25mm喷丝板,形成初级纤维再将初级纤维在10~25℃的水浴中二次拉伸,即得不同规格的医用可吸收缝合线。

实施例2

一种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聚己内酯45-48份、聚羟基乙酸16-26份、苯丙氨酸6-9份、蚕蛹壳粉6-6份、蜂胶5-7份、卡波姆5-6份、聚氧化乙烯2-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聚乙烯醇3-6份、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7-11份、聚六亚甲基双胍2-6份、山梨醇5-12份、吐温2-5份,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包括积雪草、延胡索和穿鱼藤提取物,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包括重量比为5:3:1的积雪草、延胡索和穿鱼藤提取物,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为乙醇或甲醇提取液,具体提取步骤为:将含积雪草的植物干燥并分别粉碎,加入20-50倍重量的80-95%质量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溶液,浸泡36-72小时,过滤离心,取上清液,旋蒸浓缩至浓度分别为1g/ml,浓缩液经微孔滤膜器除菌,即得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

原料按重量份数包含:聚己内酯49份、聚羟基乙酸21份、苯丙氨酸7份、蚕蛹壳粉4份、蜂胶5份、卡波姆4份、聚氧化乙烯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4份、聚乙烯醇4份、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10份、聚六亚甲基双胍11份、山梨醇15份、吐温65份。

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将聚己内酯、聚羟基乙酸、苯丙氨酸、山梨醇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15℃,搅拌50min,然后加入蚕蛹壳粉、蜂胶、卡波姆、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聚六亚甲基双胍,搅拌均匀;降温至95℃,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吐温50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30-120min,得到混合物I;(2)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I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190-230℃挤出造粒,得到母料;(3)将上述母料加热融化、脱泡,通过喷丝板,进行第一次拉伸,再置于45℃水浴中进行第二次拉伸;用γ射线照射灭菌,包装即得抗感染高强可吸收医用缝合线,步骤(3)中第一次拉伸的牵引倍率为7,步骤(3)中第二次拉伸的牵引倍率为1.5。

聚乙醇酸35~55份、胶原15~25份、壳聚糖2.5~3份、抑菌剂1~5份、稳定剂1~5份、生物交联剂2~6份,聚乙醇酸的分子量为10000~90000,抑菌剂为桂醛或茴香醛,按上述重量份比称取所需组分,置于搅拌器中,于70~90℃下密封搅拌15~30min,得预混物;将预混物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温度225~240℃、转速350~400rpm下经挤出、水冷、风干、切粒后得前体物;将所得前体物加热至225~240℃下熔融脱泡,经2~15mm熔纺喷丝板喷丝,将所得喷丝纤维水浴拉伸制得不同规格缝合线。

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份:50~55份聚乙交酯、32~35份聚谷氨酸、25~27份提取液、15~22份蒸馏水、18~25份聚己内酯、11~15份茴香醛、6~9份甘露醇、5~8份乙酸酐及4~6份过硫酸钾,提取液是将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45~50份蒸馏水、32~36份植物萃取物、22~25份鲈鱼鱼籽、21~23份食用蝇蛆及8~11份桃胶,放入捣碎机中捣碎,过滤,收集过滤液而得。

植物萃取物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50~55份苦瓜、40~45份当归、33~36份黄芪、22~25份三七、18~25份冬凌草及12~15份赤芍,通过超声震荡,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而得,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为:温度45~50℃,萃取压力20~22MPa,二氧化碳流量21~23kg/h,萃取时间1~2h。

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各组份;(2)将聚乙交酯、聚谷氨酸、提取液、蒸馏水及甘露醇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使用氮气保护,在70~75℃下搅拌预热1~2h;(3)在预热结束后,加入聚己内酯、茴香醛、乙酸酐及过硫酸钾,升高温度至105~110℃,反应7~9h,冷却至室温,进行冷冻干燥,收集冷冻干燥物;(4)将冷冻干燥物放入熔融纺丝机中,设定温度为190~230℃,进行熔融脱泡,再经8~10mm熔纺喷丝板喷丝,将所得的喷丝纤维水浴拉伸,得成品纤维,并将成品纤维经紫外线灭菌灯进行杀菌消毒,即可得可吸收多功能医用缝合线。

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羟基乙酸40~50份,聚乳酸20~25份,鲑鱼胶原10~15份,丝素蛋白1~5份,壳聚糖1~5份,交联剂3~5份,稳定剂1~3份及抗菌剂2~5份,聚羟基乙酸43~46份,聚乳酸22~24份,鲑鱼胶原12~14份,丝素蛋白2~5份,壳聚糖2~4份,交联剂4份,稳定剂2份及抗菌剂3份,聚羟基乙酸44份,聚乳酸23份,鲑鱼胶原13份,丝素蛋白3份,壳聚糖3份,交联剂3份,稳定剂2份及抗菌剂3份。

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2)将各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80~100℃,在300~500r/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共混2~3h,得到共混物;(3)将步骤(2)制得的共混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温度170~180℃,螺杆转速20~35Hz,双螺杆挤出样条经水冷、风干、切粒,得到母粒;(4)将步骤(3)制得的母粒加热至90~110℃使其融化,脱泡,通过孔径为1~25mm喷丝板,形成初级纤维再将初级纤维在10~25℃的水浴中二次拉伸,即得不同规格的医用可吸收缝合线。

实施例3

一种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聚己内酯45-48份、聚羟基乙酸15-25份、苯丙氨酸5-9份、蚕蛹壳粉5-6份、蜂胶15-17份、卡波姆15-16份、聚氧化乙烯12-1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5份、聚乙烯醇3-6份、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7-11份、聚六亚甲基双胍2-6份、山梨醇5-12份、吐温60 2-5份,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包括积雪草、延胡索和穿鱼藤提取物,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包括重量比为5:3:1的积雪草、延胡索和穿鱼藤提取物,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为乙醇或甲醇提取液,具体提取步骤为:将含积雪草的植物干燥并分别粉碎,加入20-50倍重量的80-95%质量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溶液,浸泡36-72小时,过滤离心,取上清液,旋蒸浓缩至浓度分别为1g/ml,浓缩液经微孔滤膜器除菌,即得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原料按重量份数包含:聚己内酯46份、聚羟基乙酸21份、苯丙氨酸7份、蚕蛹壳粉4份、蜂胶5份、卡波姆4份、聚氧化乙烯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4份、聚乙烯醇4份、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9份、聚六亚甲基双胍4份、山梨醇11份、吐温60份。

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将聚己内酯、聚羟基乙酸、苯丙氨酸、山梨醇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20℃,搅拌55min,然后加入蚕蛹壳粉、蜂胶、卡波姆、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含积雪草的植物提取物、聚六亚甲基双胍,搅拌均匀;降温至95℃,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吐温50加入反应釜中,搅拌混合30-120min,得到混合物I;(2)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I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190-230℃挤出造粒,得到母料;(3)将上述母料加热融化、脱泡,通过喷丝板,进行第一次拉伸,再置于45℃水浴中进行第二次拉伸;用γ射线照射灭菌,包装即得抗感染高强可吸收医用缝合线,步骤(3)中第一次拉伸的牵引倍率为7,步骤(3)中第二次拉伸的牵引倍率为1.5。

聚乙醇酸30~50份、胶原15~20份、壳聚糖2.5~3份、抑菌剂1~5份、稳定剂1~5份、生物交联剂2~6份,聚乙醇酸的分子量为10000~90000,抑菌剂为桂醛或茴香醛,按上述重量份比称取所需组分,置于搅拌器中,于70~90℃下密封搅拌15~30min,得预混物;将预混物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温度225~240℃、转速350~400rpm下经挤出、水冷、风干、切粒后得前体物;将所得前体物加热至225~240℃下熔融脱泡,经2~15mm熔纺喷丝板喷丝,将所得喷丝纤维水浴拉伸制得不同规格缝合线。

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份:55~60份聚乙交酯、32~35份聚谷氨酸、25~27份提取液、15~22份蒸馏水、18~25份聚己内酯、11~15份茴香醛、6~9份甘露醇、5~8份乙酸酐及4~6份过硫酸钾,提取液是将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45~50份蒸馏水、32~36份植物萃取物、22~25份鲈鱼鱼籽、21~23份食用蝇蛆及8~11份桃胶,放入捣碎机中捣碎,过滤,收集过滤液而得。

植物萃取物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55~65份苦瓜、40~45份当归、33~36份黄芪、22~25份三七、18~25份冬凌草及12~15份赤芍,通过超声震荡,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而得,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为:温度45~50℃,萃取压力20~22MPa,二氧化碳流量21~23kg/h,萃取时间1~2h。

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各组份;(2)将聚乙交酯、聚谷氨酸、提取液、蒸馏水及甘露醇混合均匀,放入容器中,使用氮气保护,在70~75℃下搅拌预热1~2h;(3)在预热结束后,加入聚己内酯、茴香醛、乙酸酐及过硫酸钾,升高温度至115~120℃,反应7~9h,冷却至室温,进行冷冻干燥,收集冷冻干燥物;(4)将冷冻干燥物放入熔融纺丝机中,设定温度为190~230℃,进行熔融脱泡,再经8~10mm熔纺喷丝板喷丝,将所得的喷丝纤维水浴拉伸,得成品纤维,并将成品纤维经紫外线灭菌灯进行杀菌消毒,即可得可吸收多功能医用缝合线。

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聚羟基乙酸40~50份,聚乳酸20~25份,鲑鱼胶原10~15份,丝素蛋白1~5份,壳聚糖1~5份,交联剂4~5份,稳定剂1~4份及抗菌剂2~5份,聚羟基乙酸44~46份,聚乳酸22~24份,鲑鱼胶原12~14份,丝素蛋白2~5份,壳聚糖2~4份,交联剂4份,稳定剂2份及抗菌剂4份,聚羟基乙酸44份,聚乳酸24份,鲑鱼胶原14份,丝素蛋白4份,壳聚糖4份,交联剂4份,稳定剂2份及抗菌剂4份。

包括如下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2)将各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80~100℃,在300~500r/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共混2~3h,得到共混物;(3)将步骤(2)制得的共混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温度165~185℃,螺杆转速20~35Hz,双螺杆挤出样条经水冷、风干、切粒,得到母粒;(4)将步骤(3)制得的母粒加热至90~110℃使其融化,脱泡,通过孔径为1~25mm喷丝板,形成初级纤维再将初级纤维在15~30℃的水浴中二次拉伸,即得不同规格的医用可吸收缝合线。

工作原理;该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为,首先手柄1可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可在手柄1的一端设置好伸长头2,而安装在伸长头2的一端设置好方向节头3,使得方向节头3可配合上缝合弯针4达到调节方向的作用,可在缝合弯针4的内端设置好线皮层5可进行缝合,胶垫片6的一端设置好药液筒7可吸取药液,可在药液筒7的内侧设置好活塞8,使得活塞8可配合上连接块9,利用滑块10与滑条11的相互作用下用手动的方式推进移动杆12将药液推出设备,可在药液筒7的一端设置好针头座13利用螺纹条14将针管15螺纹固定起来,方便用户吸取药液,可在线皮层5的一端设置好活动节头16利用多层粘合片17将线皮层5打开与闭合,而安装在线皮层5的内部的多糖架18与线芯19也将随着患者伤口的愈合而逐步分解,这就是该载药高强度医用缝合线及其使用方法的工作原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