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

一种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设有多层楼板,所述墙体的顶端设有屋面板,所述屋面板的顶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中空加强板,所述中空加强板的顶端均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块。有益效果为:通过再竖向安装槽内设置抗震加强筋,且抗震加强筋内设置有加强筋、加强凸条、内钢筋连接套、弧形条、镂空填充层和外钢筋连接套,不但提高抗震加强筋中心部的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抗震加强筋外部的弹性,在发生地震时,抗震加强筋外部由于为弹性钢材料制成,可以产生细微的偏移,同时抗震加强筋内部为加强筋设置,可避免抗震加强筋出现倾斜过度现象,有效的的对墙体进行抗震加固保护。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0271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新华友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173298.2

  • 发明设计人 高原;李堂飞;郗猛;

    申请日2021-10-09

  • 分类号E04B1/98(20060101);E04H9/02(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株洲路10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5: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5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E04B 1/98 专利申请号:2021111732982 变更事项:发明人 变更前:高原李堂飞郗猛 变更后:郗猛高原李堂飞

    著录事项变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抗震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许多早期老旧的房屋由于技术的落后及建设成本的较低导致其抗震强度不足,为了使早期老旧的房屋的抗震强度满足当地的抗震标准,通过对早期老旧的房屋进行建筑抗震鉴定和建筑抗震韧性评价,通过建筑抗震加固技术对早期老旧房屋的加固,再通过建筑抗震施工验收,而验收包括基槽验收、地下部分验收、主体验收、竣工验收和抗震加固后验收五大步聚,从而保证改造后房屋的抗震强度和安全性。

现有的老旧的房屋的抗震加固方式工序相对复杂,工期较长,质量较难控制,同时现有的抗震加固方式破坏性强,影响了房屋的外观和内部部件,极易导致房屋倒塌,由于破坏性强且抗震固定机构较为暴露安装,导致抗震固定机构隐秘性降低,大大影响了该改造房屋的美观性,已不满足用户的需求。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设有多层楼板,所述墙体的顶端设有屋面板,所述屋面板的顶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中空加强板,所述中空加强板的顶端均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块,两组所述固定块均通过加强条相连接,所述墙体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竖向安装槽,所述竖向安装槽内均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抗震加强筋,且最顶端所述抗震加强筋均延伸至所述中空加强板内并贯穿所述加强条,上下两组所述抗震加强筋均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上均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固定机构一和固定机构二,所述墙体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横向安装槽,所述横向安装槽均与所述竖向安装槽垂直交叉连接,所述横向安装槽内均填充有与其相匹配的填充层。

优选的,所述抗震加强筋的顶端和底端的直径相同,且直径均大于中部直径,所述抗震加强筋直径较大部分的表面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凸块。

优选的,所述抗震加强筋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外壁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加强凸条,所述加强筋的外侧包裹有与其相匹配的内钢筋连接套,所述内钢筋连接套的外壁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弧形条,所述弧形条的一端均设有连接头,所述内钢筋连接套的外侧套设有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接的外钢筋连接套,所述内钢筋连接套和所述外钢筋连接套之间填充有镂空填充层,所述外钢筋连接套、所述弧形条和所述镂空填充层均为弹性钢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两侧外壁均设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的顶端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孔,两组所述固定套相连接的表面均设有与所述抗震加强筋顶端和底端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远离相连接表面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抗震加强筋中部相匹配的通槽,所述固定套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墙体的一侧均设有梯形插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一包括与所述限位块紧密接触的H型固定架,所述H型固定架靠近所述墙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梯形插槽相匹配的梯形插块,所述H型固定架通过安装条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所述H型固定架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卡杆。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二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弹性滑杆,所述弹性滑杆均与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且所述弹性滑杆均延伸至所述楼板内,所述弹性滑杆均套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加强套,两组所述加强套均通过连接凸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横向安装槽相匹配的加强杆,两组所述加强杆均通过螺纹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墙体的内侧和外侧的底端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钢板,所述安装钢板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固定球,所述固定球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弧形倒刺,所述墙体的底端设有墙基。

优选的,所述填充层包括耐变形填充层一,所述耐变形填充层一的外侧设有弹性填充层一,所述弹性填充层一的外侧设有耐变形填充层二,且弹性滑杆的外侧包裹有弹性填充层二。

优选的,所述中空加强板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填充槽,所述中空加强板的外侧均包裹有混凝土填充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再竖向安装槽内设置抗震加强筋,且抗震加强筋内设置有加强筋、加强凸条、内钢筋连接套、弧形条、镂空填充层和外钢筋连接套,不但提高抗震加强筋中心部的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抗震加强筋外部的弹性,在发生地震时,抗震加强筋外部由于为弹性钢材料制成,可以产生细微的偏移,同时抗震加强筋内部为加强筋设置,可避免抗震加强筋出现倾斜过度现象,有效的的对墙体进行抗震加固保护;抗震加强筋长度为每层楼高度,且在每层楼板高度的墙体上的抗震加强筋上设置连接机构,可以使上下两组抗震加强筋固定连接,设置固定机构一,提高连接后抗震加强筋的牢固性,设置固定机构二,通过将弹性滑杆延伸缩到楼板内,增大抗震加强筋弹性变形的难度力度,有效的提高抗震加强筋的抗震能力;设置填充层,在强烈地震时,便于抗震加强筋的轻微来回移动,且可以限制抗震加强筋轻微移动范围,进一步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同时由于改造范围小,对结构破坏性,且隐秘性高,保证墙体外表面的美观性,且施工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中横向安装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中固定套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中中空加强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中抗震加强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中填充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墙体;2、楼板;3、屋面板;4、竖向安装槽;5、抗震加强筋;6、横向安装槽;7、填充层;8、中空加强板;9、固定块;10、加强条;11、限位凸块;12、加强筋;13、加强凸条;14、内钢筋连接套;15、弧形条;16、连接头;17、外钢筋连接套;18、镂空填充层;19、固定套;20、安装片;21、安装孔;22、凹槽;23、通槽;24、限位块;25、梯形插槽;26、梯形插块;27、安装条;28、限位卡杆;29、弹性滑杆;30、加强套;31、连接凸条;32、加强杆;33、安装钢板;34、固定球;35、弧形倒刺;36、耐变形填充层一;37、弹性填充层一;38、耐变形填充层二;39、弹性填充层二;40、填充槽;41、H型固定架;42、墙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上设有多层楼板2,所述墙体1的顶端设有屋面板3,所述屋面板3的顶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中空加强板8,所述中空加强板8的顶端均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块9,两组所述固定块9均通过加强条10相连接,所述墙体1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竖向安装槽4,所述竖向安装槽4内均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抗震加强筋5,且最顶端所述抗震加强筋5均延伸至所述中空加强板8内并贯穿所述加强条10,上下两组所述抗震加强筋5均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上均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固定机构一和固定机构二,所述墙体1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横向安装槽6,所述横向安装槽6均与所述竖向安装槽4垂直交叉连接,所述横向安装槽6内均填充有与其相匹配的填充层7。

实施例二;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上设有多层楼板2,所述墙体1的顶端设有屋面板3,所述屋面板3的顶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中空加强板8,所述中空加强板8的顶端均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块9,两组所述固定块9均通过加强条10相连接,所述墙体1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竖向安装槽4,所述竖向安装槽4内均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抗震加强筋5,且最顶端所述抗震加强筋5均延伸至所述中空加强板8内并贯穿所述加强条10,上下两组所述抗震加强筋5均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上均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固定机构一和固定机构二,所述墙体1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横向安装槽6,所述横向安装槽6均与所述竖向安装槽4垂直交叉连接,所述横向安装槽6内均填充有与其相匹配的填充层7,所述抗震加强筋5的顶端和底端的直径相同,且直径均大于中部直径,所述抗震加强筋5直径较大部分的表面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凸块11,防止抗震加强筋5与固定套19分离,增大抗震加强筋5与固定套19之间的紧密性和牢固性,从而保证安装后多个抗震加强筋5之间的牢固性,所述抗震加强筋5包括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的外壁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加强凸条13,所述加强筋12的外侧包裹有与其相匹配的内钢筋连接套14,所述内钢筋连接套14的外壁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弧形条15,所述弧形条15的一端均设有连接头16,所述内钢筋连接套14的外侧套设有与所述连接头16相连接的外钢筋连接套17,所述内钢筋连接套14和所述外钢筋连接套17之间填充有镂空填充层18,所述外钢筋连接套17、所述弧形条15和所述镂空填充层18均为弹性钢材料制成,设置加强筋12、加强凸条13、内钢筋连接套14、弧形条15、镂空填充层18和外钢筋连接套17,不但提高抗震加强筋5中心部的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抗震加强筋5外部的弹性,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固定套19,所述固定套19的两侧外壁均设有安装片20,所述安装片20的顶端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孔21,两组所述固定套19相连接的表面均设有与所述抗震加强筋5顶端和底端相匹配的凹槽22,所述凹槽22远离相连接表面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抗震加强筋5中部相匹配的通槽23,所述固定套19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限位块24,所述限位块24远离墙体1的一侧均设有梯形插槽25,抗震加强筋5长度为每层楼高度,且在每层楼板2高度的墙体1上的抗震加强筋5上设置连接机构,可以使上下两组抗震加强筋5固定连接,且可以适宜不同高度的墙体1。

实施例三;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上设有多层楼板2,所述墙体1的顶端设有屋面板3,所述屋面板3的顶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中空加强板8,所述中空加强板8的顶端均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块9,两组所述固定块9均通过加强条10相连接,所述墙体1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竖向安装槽4,所述竖向安装槽4内均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抗震加强筋5,且最顶端所述抗震加强筋5均延伸至所述中空加强板8内并贯穿所述加强条10,上下两组所述抗震加强筋5均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上均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固定机构一和固定机构二,所述墙体1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横向安装槽6,所述横向安装槽6均与所述竖向安装槽4垂直交叉连接,所述横向安装槽6内均填充有与其相匹配的填充层7,所述固定机构一包括与所述限位块24紧密接触的H型固定架41,所述H型固定架41靠近所述墙体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梯形插槽25相匹配的梯形插块26,所述H型固定架41通过安装条27与所述墙体1固定连接,所述H型固定架41远离所述墙体1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卡杆28,提高连接后抗震加强筋5的牢固性,所述固定机构二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弹性滑杆29,所述弹性滑杆29均与所述固定套19固定连接,且所述弹性滑杆29均延伸至所述楼板2内,所述弹性滑杆29均套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加强套30,两组所述加强套30均通过连接凸条31固定连接,通过将弹性滑杆29延伸缩到楼板2内,增大抗震加强筋5弹性变形的难度力度,有效的提高抗震加强筋5的抗震能力,所述固定套19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横向安装槽6相匹配的加强杆32,两组所述加强杆32均通过螺纹套固定连接,使横向分布的多个固定套19固定连接,间接的提高横向分布的多个抗震加强筋5的强度。

实施例四;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砌体建筑竖向无粘结预应力抗震加固结构,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上设有多层楼板2,所述墙体1的顶端设有屋面板3,所述屋面板3的顶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中空加强板8,所述中空加强板8的顶端均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块9,两组所述固定块9均通过加强条10相连接,所述墙体1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竖向安装槽4,所述竖向安装槽4内均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抗震加强筋5,且最顶端所述抗震加强筋5均延伸至所述中空加强板8内并贯穿所述加强条10,上下两组所述抗震加强筋5均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上均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固定机构一和固定机构二,所述墙体1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横向安装槽6,所述横向安装槽6均与所述竖向安装槽4垂直交叉连接,所述横向安装槽6内均填充有与其相匹配的填充层7,所述墙体1的内侧和外侧的底端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钢板33,所述安装钢板33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固定球34,所述固定球34互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弧形倒刺35,所述墙体1的底端设有墙基42,可以对墙体1底部进一步加固,在地震时,防止墙体1出现倾斜现象,有效的对墙体1进行保护,所述填充层7包括耐变形填充层一36,所述耐变形填充层一36的外侧设有弹性填充层一37,所述弹性填充层一37的外侧设有耐变形填充层二38,且弹性滑杆29的外侧包裹有弹性填充层二39,填充层7内部的具体结构,强震时,便于抗震加强筋5的轻微来回移动,同时可以限制抗震加强筋5的移动范围,所述中空加强板8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填充槽40,所述中空加强板8的外侧均包裹有混凝土填充层,进一步提高中空加强板8与屋面板3之间的牢固性,同时避免中空加强板8露出,受到外界的干扰,且隐秘性高,不影响屋面板3表面的美观。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发明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在墙体1内侧和外侧均开设多个横向安装槽6和竖向安装槽4,将两组竖直分布的抗震加强筋5均插入对应的固定套19内,并通过安装片20和安装孔21对两组固定套19进行固定,且固定套19均与楼板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将弹性滑杆29插进对应的楼板2内,且弹性滑杆29通过多个加强套30和连接凸条31连接,同时弹性滑杆29的外侧包裹有弹性填充层二39,并对弹性填充层二39进行混凝土密封处理,通过H型固定架41、梯形插槽25和限位卡杆28进一步提高抗震加强筋5的牢固性,横向安装槽6放置与固定套19固定连接的限位块24,并通过混凝土进行填充,而竖向安装槽4先填充耐变形填充层一36,再填充弹性填充层一37,再填充耐变形填充层二38,最后填充混凝土填充层,从而保证墙体1表面的整洁性。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再竖向安装槽4内设置抗震加强筋5,且抗震加强筋5内设置有加强筋12、加强凸条13、内钢筋连接套14、弧形条15、镂空填充层18和外钢筋连接套17,不但提高抗震加强筋5中心部的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抗震加强筋5外部的弹性,在发生地震时,抗震加强筋5外部由于为弹性钢材料制成,可以产生细微的偏移,同时抗震加强筋5内部为加强筋12设置,可避免抗震加强筋5出现倾斜过度现象,有效的的对墙体1进行抗震加固保护;抗震加强筋5长度为每层楼高度,且在每层楼板2高度的墙体1上的抗震加强筋5上设置连接机构,可以使上下两组抗震加强筋5固定连接,设置固定机构一,提高连接后抗震加强筋5的牢固性,设置固定机构二,通过将弹性滑杆29延伸缩到楼板2内,增大抗震加强筋5弹性变形的难度力度,有效的提高抗震加强筋5的抗震能力;设置填充层7,在强烈地震时,便于抗震加强筋5的轻微来回移动,且可以限制抗震加强筋5轻微移动范围,进一步提高墙体1的抗震能力,同时由于改造范围小,对结构破坏性,且隐秘性高,保证墙体1外表面的美观性,且施工简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