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方法及机房

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方法及机房

摘要

本文属于机房设备领域,适用于金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方法及机房,所述装置包括机柜和带外管理器;所述机柜上安装有服务器,每个服务器上设有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用于存储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所述带外管理器设置在所述机柜上,用于向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配置内网地址,并建立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带外管理器通过所述内网地址获取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以及通过带外网络将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发送至外部客户端。本文通过设置带外管理器实现服务器上基板管理控制器调用地址的自动配置,减少了带外地址的配置数量,提高了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061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112394.6

  • 发明设计人 徐思远;

    申请日2021-09-23

  • 分类号G06F11/30(20060101);H04L29/1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平

  • 地址 100140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5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5: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1/30 专利申请号:2021111123946 申请日:202109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文属于机房设备领域,适用于金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方法及机房。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机房设备中,服务器的网络地址段被预先规划为两个类型,用于服务器对外服务器的地址段称为带内地址,而用于管理服务器的地址段被称为带外地址,将服务器的管理网口配置好带外地址后,便可通过带外网络对服务器进行管理。

当前常见的服务器设备均配置带外管理网口,通过网络连接该带外管理网口可以访问服务器上搭载的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BMC独立于服务器硬件运行,无论服务器是否开机,该BMC的管理功能都能够使用并且充分支持智能平台管理接口协议(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IPMI)。服务器首次上线时,将网线连接至该服务器上的带外管理网口,对BMC进行IP地址配置后即可以访问和管理该服务器。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因为要满足机房带外网络管理的需求,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将机柜位置(编号)和相应服务器所配置的带外IP地址相匹配,这样便可通过IP直接定位到机柜,有利于巡检和问题排查。但当设备数量较大后,IP地址分配的工作量上升,每个机柜新上架服务器后,都需要自行配置地址,人工实施存在错误的可能性,因此如何提高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的管理效率,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方法及机房,能提高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的管理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文提供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机柜和带外管理器;

所述机柜上安装有服务器,每个服务器上设有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用于存储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

所述带外管理器设置在所述机柜上,用于向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配置内网地址,并建立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带外管理器通过所述内网地址获取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以及通过带外网络将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发送至外部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带外管理器包括第一端口和多个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端口配置有带外地址,并通过带外网络与所述客户端连接;

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服务器上的基板控制管理器连接,所述第二端口的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机柜承载服务器的最大数量;

所述带外管理器通过所述第二端口向所述服务器上的基板控制管理器配置内网地址,所述带外管理器通过所述内网地址获取所述基板控制管理器中存储的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带外管理器还包括认证模块和服务器信息管理模块;

所述认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端口向所述服务器上的基板管理控制器进行认证,以建立所述带外管理器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的通信连接;

所述服务器信息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服务器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并建立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与所述第二端口对应的内网地址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口配置有动态主机配置DHCP协议,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动态配置内网地址。

另一方面,本文还提供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带外管理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管理指令;

根据所述管理指令,确定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标识信息;

根据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标识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对应的内网地址,并通过所述内网地址提取所述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

通过带外网络将提取的资产信息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带外管理器包括第一端口和多个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客户端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服务器上的基板控制管理器连接;

所述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管理指令之前包括:

通过第一端口和带外网络接收所述客户端配置的带外地址,所述带外地址用于建立所述带外管理器和所述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过第二端口向所述服务器上的基板控制管理器配置内网地址,所述带外管理器通过所述内网地址获取所述基板控制管理器中存储的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第二端口向所述服务器上的基板控制管理器配置内网地址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端口向所述服务器上的基板管理控制器发送认证口令,以使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其内部预存初始认证口令与所述认证口令进行匹配;

接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反馈的认证结果,并判断认证是否成功;

若认证成功,则建立所述内网地址与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反馈的认证结果,并判断认证是否成功,包括:

在指定时间段内接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的反馈报文;

解析所述反馈报文,判断所述反馈报文中是否存在认证成功标识;

若存在,则确定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认证成功。

进一步地,若在指定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的反馈报文,则确定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认证不成功。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第二端口向所述服务器上的基板控制管理器配置内网地址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的服务器,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端口对应的内网地址以及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建立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与所述服务器的内网地址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建立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与所述服务器的内网地址的对应关系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号,以及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的服务器;

确定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的服务器的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号和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建立所述端口号和所述定位信息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端口号和所述定位信息的对应关系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另一方面,本文还提供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管理指令;

标识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管理指令,确定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标识信息;

提取模块,用于根据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标识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对应的内网地址,并通过所述内网地址提取所述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带外网络将提取的资产信息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另一方面,本文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方法。

最后,本文还提供一种机房,所述机房包括上述所述的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文所述的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方法及机房,通过在机柜上设置带外管理器,所述带外管理器用于向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配置内网地址,并建立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带外管理器通过所述内网地址获取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以及通过带外网络将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发送至外部客户端,本文通过设置带外管理器实现服务器上基板管理控制器调用地址的自动配置,避免人工录入设备分配时可能发生的错误,同时减少了带外地址的配置数量,提高了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效率。

为让本文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文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中带外管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中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的控制逻辑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中内网地址和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建立步骤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文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机柜;

20、服务器;

30、带外管理器;

31、第一端口;

32、第二端口;

40、客户端;

100、指令接收模块;

200、标识信息确定模块;

300、提取模块;

400、发送模块;

702、计算机设备;

704、处理器;

706、存储器;

708、驱动机构;

710、输入/输出模块;

712、输入设备;

714、输出设备;

716、呈现设备;

718、图形用户接口;

720、网络接口;

722、通信链路;

724、通信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文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文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文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文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文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现代机房设备管理中,对机柜内服务器的管理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机房带外网络管理的需求,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将机柜位置(编号)和相应服务器所配置的带外IP地址相匹配,这样便可通过IP直接定位到机柜,有利于巡检和问题排查。但当设备数量较大后,IP地址分配的工作量上升,每个机柜新上架服务器后,都需要自行配置地址,人工实施存在错误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可以提高对机柜上副武器的管理效率。如图1所示,为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可以包括机柜10和带外管理器30,在所述机柜10上安装有服务器20,所述带外管理器30与所述机柜10的每个服务器20建立通讯连接,从而可以获取每个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同时所述带外管理器30与外部的客户端40通信连接,通过所述客户端40想所述带外管理器30分配带外地址,进而实现对所述机柜10内每个服务器20的带外管理。

所述服务器20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40可以结合其后台的配置管理服务器实现机房内服务器的管理,所述配置管理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40的管理指令,并发送给所述带外管理器30,同时接收并存储所述带外管理器30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配置管理服务器和所述带外管理器30通过带外网络连接,所述客户端40和所述配置管理服务器通过公用网络连接,在配置管理数据库服务器上安装带外管理器的服务端程序并完成配置。当新的带外管理器加入带外网络后,配置管理数据库服务器上会有新带外管理器更新,并显示该管理器所在的机柜位置。具体的,客户端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音箱、数字助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类型的电子设备。可选的,电子设备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安卓(Android)系统、IOS系统、Linux、Windows等。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仅仅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应用环境,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详细的说,所述装置包括机柜10和带外管理器30;

所述机柜10上安装有服务器20,每个服务器20上设有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用于存储所述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

所述带外管理器30设置在所述机柜10上,用于向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配置内网地址,并建立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带外管理器30通过所述内网地址获取所述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以及通过带外网络将所述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发送至外部客户端。

可以理解为,本文通过在机柜10上设置带外管理器30,并通过所述带外管理器30实现对机柜10上服务器20的管理,因此只需客户端对每个带外管理器30分配带外地址就能实现对每个服务器20的管理,从而减少了带外地址的分配,降低了带外地址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对服务器20的带外信息的管理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针对每个机柜10,由于只设置一个带外管理器30,因此只需部署一根带外网线到所述机柜10,通过该带外网线将所述带外管理器30和所述客户端建立通信连接,通过所述客户端向所述带外管理器30分配带外网址,即每个机柜10对应一个带外网址,在机柜10内使用短网线将带外管理器30和服务器20建立通信连接,相对于传统方式下,每个服务器20都会部署一个带外网线连接到客户端,每个服务器20都会被配置到一个带外网址,本文可以极大的降低了布线成本,减少带外地址的使用量,降低了带外地址的使用成本。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机柜10可以通过一个带外管理器30统一管理,比如通过相邻的两个机柜10通过设置一个带外管理器30,所述带外管理器30与该两个机柜10上的服务器20进行通信连接和管理,并与外部客户端通过带外网线连接,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减少机房内带外网线的布置,但是这也需要在带外管理器30上设置更多的端口去连接更多的服务器20,因此一个带外管理器30能够管理的服务器20数量有限,导致其能够管理的机柜10数量也有限,具体的管理数量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由于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是存储在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中,因此是通过所述带外管理器30与每个服务器20中的基板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包括服务器20的硬件参数、状态参数以及标识参数,其中所述硬件参数可以为服务器20的CPU、内存和硬件信息,所述状态参数可以为服务器20的温度、电压等信息,所述标识参数可以为服务器20的网络标识信息、端口号、产品序列号(Serial Number,SN)、MAC地址等信息。对其中的常量部分(如标识参数),可以在所述服务器20安装到机柜10之后,通过获取并保存在BMC中,无需更新,对其中的变量部分,可以通过BMC实时获取并更新其中的属于变量部分的资产信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也有其他的采集方式,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其中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理解为,通过确定所述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中标识信息,即可确定所述服务器20对应的内网地址,这样就能通过调用该内网地址提取所述BMC中的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因此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为: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20的对应关系,因此只需通过服务器20的标识信息(比如网络标识信息)就能确定并提取所述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带外管理器30包括第一端口31和多个第二端口32;

所述第一端口31配置有带外地址,并通过带外网络与所述客户端连接;

所述第二端口32与所述服务器20上的基板控制管理器连接,所述第二端口32的数量大于等于所述机柜10承载服务器20的最大数量;

所述带外管理器30通过所述第二端口32向所述服务器20上的基板控制管理器配置内网地址,所述带外管理器30通过所述内网地址获取所述基板控制管理器中存储的所述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

如图3所示,为所述装置实施过程的线路连接示意图,图3中服务器的圆圈为基板控制管理器,所述带外管理器通过第二端口32连接所述基板控制管理器,在所述带外管理器30上设置不同功能端口,并配置不同的地址实现了对机柜10中服务器20的管理,同时还能通过第一端口31受到客户端的控制,在机房内设置多个机柜10时,相应的需要设置多个带外管理器30,每个带外管理器30通过配置不同的带外地址受到客户端的控制,同时每个带外管理器30也会给与其连接的服务器20分配内网地址,进而具备了一定的处理能力,比如建立内网地址和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进而实现对服务器20的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所述第一端口31可以为所述带外管理器30的带外管理口,配置有带外地址后,通过配置预设通信协议(比如采用IPMI通信协议)接入到机房的带外网络中,用户可以通过该带外地址管理访问所述带外管理器30,访问该带外管理器30后便可管理和它连接的所有服务器20设备。所述第二端口32可以为DHCP端口,即支持DHCP协议,用于和机柜10内的服务器20设备的带外网口(即BMC网口)连接并自动配置机柜10内网地址,通过这些自动配置的内网地址,所述带外管理器30可以管理与其所连接的服务器设备。

IPMI通信协议是智能平台管理接口(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Interface)协议的缩写,它是采用Intel架构的企业系统的周边设备所采用的一种工业标准,也是一个开放的免费标准,能够跨越不通的操作系统、固件和硬件平台采集设备的各类特征信息、自动回报大量服务器的运作情况以降低服务器系统成本。动态主机配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由服务器控制一段IP地址范围,给内部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本文中可以通过带外管理器自动给连接到的服务器分配内网地址,从而可以通过所述内网地址提取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带外管理器30还包括认证模块和服务器20信息管理模块;

所述认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端口32向所述服务器20上的基板管理控制器进行认证,以建立所述带外管理器30与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的通信连接;

所述服务器20信息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服务器20确定所述服务器20的定位信息,并建立所述服务器20的定位信息与所述第二端口32对应的内网地址的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为,通过对所述带外管理器30和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的通信认证,可以保证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所述带外管理器30对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管理的可靠性。

所述服务器20的定位信息为所述服务器20在所述机柜10中的位置信息,比如在机柜10第几层。所述位置信息可以在服务器20在安装部署时确定,可以通过人为确定,或者通过所述带外管理器30中第二端口32的端口号确定,比如在安装部署服务器20时,可以从下到上依次布置,同时服务器20与带外管理器30连接时,可以按照端口号从小到大依次连接,这样就能通过第二端口32的端口号确定与其连接的服务器20的位置信息。将所述服务器20的定位信息与所述内网地址建立对应关系,即可以实现通过定位信息提前相应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增加了检索的条件,提高了服务器20资产信息的管理效率。

进一步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服务器20的定位信息与所述第二端口32对应的内网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这样可以在客户端实现服务器20资产信息的管理和以及通过更多方式查询所述服务器20的资产信息。

为了更好的说明上述提供的装置,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装置的配置过程,具体描述如下:

1)将带外管理器固定在机柜顶部,根据机柜实际计划装机数量,带外管理器DHCP网口预置若干短网线用于本机柜内带外管理互联。

2)新上架的服务器设备自机柜从下向上逐步部署,将该服务器上BMC的带外网口设置为DHCP方式自动获取内网地址,并确保访问口令和带外管理器所配置的访问口令相一致,然后将机柜内短网线与服务器的带外网口连接完成内网地址自动配置。此时带外管理器上通过带外网线与外部配置管理服务器连接,并通过配置相应的程序通过IPMI协议将新服务器设备的厂商、序列号、硬件规格等信息(即资产信息)自动同步到配置管理服务器。

3)当发生设备故障时,可以通过配置管理数据库服务器中迅速查询到指定序列号服务器(或服务器标识)所在的带外管理器,从而立刻获得相应机柜位置,以便进行快速定位。

4)当发生设备替换时,将新设备替换老设备装入机柜,并连接带外网线配置好带外地址,带外管理器会自动更新设备的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通过设置带外管理器,只需设置短网线连接机柜上的服务器,并通过带外网线连接所述带外管理器,可以大大减少带外网线的布置数量,节省了带外网址的开销,通过对服务器的内网地址通过自动分配,避免人工录入设备分配时可能发生的错误,另外只需内网地址就能实现对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管理,可以提高了服务器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方法,能够实现机柜内服务器的高效管理。图4是本文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方法的步骤示意图,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系统或装置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1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管理指令;

S102:根据所述管理指令,确定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标识信息;

S103:根据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标识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对应的内网地址,并通过所述内网地址提取所述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

S104:通过带外网络将提取的资产信息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可以理解为,本文通过将机柜内的服务器连接到带外管理器中,通过对其内网地址的自动配置,就能通过客户端实现对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管理,其中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为:通过确定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中标识信息,即可确定所述服务器对应的内网地址,这样就能通过调用该内网地址提取所述BMC中的服务器的资产信息,因此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为: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的对应关系,因此只需通过服务器的标识信息(比如网络标识信息)就能确定并提取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带外管理器包括第一端口和多个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客户端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服务器上的基板控制管理器连接;

所述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管理指令之前包括:

通过第一端口和带外网络接收所述客户端配置的带外地址,所述带外地址用于建立所述带外管理器和所述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通过第二端口向所述服务器上的基板控制管理器配置内网地址,所述带外管理器通过所述内网地址获取所述基板控制管理器中存储的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

所述带外地址为所述客户端管理所述带外管理器的地址,所述客户端可以通过所述带外地址向所述带外管理器发送管理指令,进而所述带外管理器通过接收并解析所述管理指令,从而确定相应的服务器,并通过服务器对应的内网地址提取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

为了提高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通过第二端口向所述服务器上的基板控制管理器配置内网地址之后还包括:

S201:通过所述第二端口向所述服务器上的基板管理控制器发送认证口令,以使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通过其内部预存初始认证口令与所述认证口令进行匹配;

S202:接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反馈的认证结果,并判断认证是否成功;

S203:若认证成功,则建立所述内网地址与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为,通过认证口令可以确保所述带外管理器和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的通信连接的安全性,实现了数据的安全传输,所述认证口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采用字母、数字、字符的组合形式设置,也有其他的设置方式,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内部预存初始认证口令可以为通过预设加密算法加密得到的,比如可以为通过机柜标识结合服务器标识通过预设加密算法加密得到初始认证口令,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数据加密得到,相应地,所述带外管理器也需要通过获取机柜标识和所述内网地址对应的服务器的标识通过预设加密算法加密得到认证口令,进而将所述认证口令发送至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进行匹配,这样可以提高服务器资产信息的安全性,减少了基板管理控制器中数据的泄露,特别是适应一些安全要求较高的金融行业等,所述预设加密算法可以为AES加密算法、RSA加密算法、哈希算法等,具体的算法形式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反馈的认证结果,并判断认证是否成功,包括:

在指定时间段内接收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的反馈报文;

解析所述反馈报文,判断所述反馈报文中是否存在认证成功标识;

若存在,则确定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认证成功。

进一步实施例中,若在指定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的反馈报文,则确定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认证不成功。

本文通过对基板管理器发送的反馈报文的解析可以快速确定是否认证成功,当认证失败时,可以向用户发出认证失败提醒,以使用户及时进行调整,其中所述认证成功标识可以为所述反馈报文中的特殊字段,比如“true”或“success”等,所述指定时间段为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的理论最大反馈时间,可以人为设置,比如1s,2s等,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通过第二端口向所述服务器上的基板控制管理器配置内网地址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的服务器,确定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端口对应的内网地址以及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建立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与所述服务器的内网地址的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为,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为所述服务器在所述机柜中的位置信息,比如在机柜第几层。所述位置信息可以在服务器在安装部署时确定,可以通过人为确定,或者通过所述带外管理器中第二端口的端口号确定,比如在安装部署服务器时,可以从下到上依次布置,同时服务器与带外管理器连接时,可以按照端口号从小到大依次连接,这样就能通过第二端口的端口号确定与其连接的服务器的位置信息。将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与所述内网地址建立对应关系,即可以实现通过定位信息提前相应服务器的资产信息,增加了检索的条件,提高了服务器资产信息的管理效率。

进一步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与所述第二端口对应的内网地址的对应关系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这样可以在客户端实现服务器资产信息的管理和以及通过更多方式查询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

在本说明书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建立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与所述服务器的内网地址的对应关系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号,以及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的服务器;

确定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的服务器的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号和所述服务器的定位信息,建立所述端口号和所述定位信息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端口号和所述定位信息的对应关系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可以理解为,在服务器连接到所述带外管理器后,通过建立所述端口号和所述定位信息的对应关系,即对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号设置相应的标签,可以通过第二端口对服务器在机柜中的位置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了服务器管理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文还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的稳定性判断所述服务器连接的稳定性,比如当第二端口连接不稳定时,则会导致数据传输的泄露,因此所述带外管理器可以实时检测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线路的稳定性(比如端口是否连接成功),当出现不稳定时,可以通过端口号快速确定相应的服务器,进而断开所述服务器的数据传输,保护了该服务器的资产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方法,适应于带外管理器,通过建立的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客户端只需通过带外网络控制带外管理器,就能实现对机柜内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管理,减少了带外地址的分配,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可靠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100,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管理指令;

标识信息确定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管理指令,确定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标识信息;

提取模块300,用于根据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标识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内网地址和所述服务器的资产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对应的内网地址,并通过所述内网地址提取所述待提取服务器的资产信息;

发送模块400,用于通过带外网络将提取的资产信息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通过上述装置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和上述方法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一致,本说明书实施例不做赘述。

在上述提供的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及方法的基础上,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房,所述机房设置有上述提供的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方法及机房可用于金融领域的机房设备领域,也可以用于除金融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方法及机房的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如图7所示,为本文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本文中的机房服务器带外信息管理装置可以为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本文的方法,所述计算机设备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4,诸如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每个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硬件线程。计算机设备702还可以包括任何存储器706,其用于存储诸如代码、设置、数据等之类的任何种类的信息。非限制性的,比如,存储器706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种组合:任何类型的RAM,任何类型的ROM,闪存设备,硬盘,光盘等。更一般地,任何存储器都可以使用任何技术来存储信息。进一步地,任何存储器可以提供信息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保留。进一步地,任何存储器可以表示计算机设备702的固定或可移除部件。在一种情况下,当处理器704执行被存储在任何存储器或存储器的组合中的相关联的指令时,计算机设备702可以执行相关联指令的任一操作。计算机设备702还包括用于与任何存储器交互的一个或多个驱动机构708,诸如硬盘驱动机构、光盘驱动机构等。

计算机设备702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模块710(I/O),其用于接收各种输入(经由输入设备712)和用于提供各种输出(经由输出设备714))。一个具体输出机构可以包括呈现设备716和相关联的图形用户接口(GUI)718。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包括输入/输出模块710(I/O)、输入设备712以及输出设备714,仅作为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70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720,其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722与其他设备交换数据。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724将上文所描述的部件耦合在一起。

通信链路722可以以任何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局域网、广域网(例如,因特网)、点对点连接等、或其任何组合。通信链路722可以包括由任何协议或协议组合支配的硬连线链路、无线链路、路由器、网关功能、名称服务器等的任何组合。

对应于图4-图5中的方法,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其中的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如图4至图5所示的方法。

应理解,在本文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文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文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文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文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文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文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文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文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文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文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文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