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肿瘤内科急诊用带有防护结构的心电监护装置

一种肿瘤内科急诊用带有防护结构的心电监护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急诊用带有防护结构的心电监护装置,包括心电监护器主体和防护壳,心电监护器主体设置在防护壳的内部,防护壳的内部且位于心电监护器主体的下方安装有缓冲组件,防护壳的上方设有防护盖,防护盖的底部且靠近前侧边缘处设有固定组件,防护壳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组件;本发明中通过将心电监护器主体设置在防护壳的内部,通过固定组件将防护盖与防护壳固定连接,可使防护壳和防护盖在心电监护器主体的外侧进行防护,从而防止心电监护器主体与其他物体产生碰撞,避免心电监护器主体损坏影响对病人的心电监护,方便对病人进行急救。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内科急诊用带有防护结构的心电监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肿瘤内科急诊时,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对急诊病人进行紧急治疗,需要通过心电监护仪对病人的心电信息进行实时观察。心电监护仪是医院使用的精密医学仪器,具有心电信息的采集、存储、智能分析预警等功能,方便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治疗。

现有技术中心电监护装置不具备防护结构,外出急诊过程中通常需要在救护车内使用心电监护仪并病人的心电信息进行观察,而车辆行驶过程中易使心电监护仪产生移动,导致心电监护仪掉落或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从而造成心电监护仪损坏,使病人的心电监护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对急诊病人的急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内科急诊用带有防护结构的心电监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心电监护装置不带有防护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内科急诊用带有防护结构的心电监护装置,包括心电监护器主体和防护壳,所述心电监护器主体设置在防护壳的内部,所述防护壳的内部且位于心电监护器主体的下方安装有缓冲组件,所述防护壳的顶部铰接设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设有固定组件,所述防护盖通过固定组件与防护壳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心电监护器主体的外边缘套设有硅胶套,所述心电监护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心电监护器主体的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心电监护器主体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接线孔和充电孔。通过硅胶套可在心电监护器主体的边缘进行防护,避免心电监护器主体损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心电监护器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部设有第一把手,所述心电监护器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两端分别与心电监护器主体转动连接。通过第一把手可对心电监护器主体进行移动,从而方便将心电监护器主体放入防护壳的内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壳上开设有与显示屏相对应的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采用透明亚克力板材,所述防护壳还开设有与控制按键相对应的操作口,所述防护壳远离观察口的一侧安装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上开设有阵列分布的散热孔。通过防护板可对显示屏进行防护,并方便观察病人的心电信息,通过防护网可对心电监护器主体进行防尘和散热,从而方便进行心电监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壳还开设有与接线孔和充电孔相对应的有接线口和充电口,所述接线口的内部设有方形护套,所述方形护套与防护壳卡接配合,所述充电口的内部设有圆形护套,所述圆形护套与防护壳卡接配合。通过方形护套可对接线孔进行防护,通过圆形护套可对充电孔进行防护,并避免灰尘进入心电监护器主体内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壳的内壁设有防护气囊,所述防护壳顶端处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与防护壳转动连接。通过防护气囊可在心电监护器主体的两侧进行防护和缓冲,降低碰撞对心电监护器主体造成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第一阻尼垫,所述第一阻尼垫的底部与底板粘接配合,顶部与心电监护器主体相连接,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固定管,各个所述固定管的底部均与防护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的内部均设有伸缩管,所述固定管与伸缩管套接配合,所述伸缩管的顶部均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缓冲组件可在心电监护器主体的底部与防护壳之间进行缓冲,从而降低心电监护器主体掉落时产生的影响,避免心电监护器主体损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盖的底部且位于心电监护器主体的上方设置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底部设有第二阻尼垫。通过防护盖可对心电监护器主体的顶部进行防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块和活动块,所述卡块与活动块卡接配合,所述卡块的顶部与防护盖一体成型,所述防护壳靠近固定组件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活动块安装在固定槽的内部,所述活动块与防护壳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通过第二弹簧与固定槽连接。通过固定组件可使防护盖与防护壳固定连接,从而方便防护盖进行防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梯形底座,所述梯形底座的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上方均设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活动柱通过固定块与固定孔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柱的顶部为开口结构,各个所述活动柱的内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活动柱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部与防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支撑组件可调整防护壳的倾斜度,使防护壳保持水平,方便心电监护器主体运转。

综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将心电监护器主体设置在防护壳的内部,通过固定组件将防护盖与防护壳固定连接,可使防护壳和防护盖在心电监护器主体的外侧进行防护,从而防止心电监护器主体与其他物体产生碰撞,避免心电监护器主体损坏影响对病人的心电监护,方便对病人进行急救。

2、本发明中通过设有防护气囊和缓冲组件,可在防护壳与心电监护器主体之间进行缓冲,当防护壳掉落或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防护气囊和缓冲组件加强对心电监护器主体的防护,并使碰撞产生的能量快速消耗,从而避免心电监护器主体受到损坏,方便进行心电监护。

3、本发明中通过设有支撑组件,转动活动柱,使活动柱与螺纹杆相对运动,可使螺纹杆带动防护壳移动,从而调整防护壳的倾斜度,使防护壳保持水平,方便对防护壳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心电监护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中心电监护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中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中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中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心电监护器主体;11、硅胶套;12、显示屏;13、控制按键;14、接线孔;15、充电孔;16、收纳槽;17、第一把手;2、防护壳;21、观察口;211、防护板;22、操作口;23、防护网;231、散热孔;24、接线口;241、方形护套;25、充电口;251、圆形护套;26、防护气囊;27、第二把手;3、缓冲组件;31、底板;32、第一阻尼垫;33、固定管;34、伸缩管;35、第一弹簧;4、防护盖;41、收纳盒;42、第二阻尼垫;5、固定组件;51、卡块;52、活动块;53、第二弹簧;6、支撑组件;61、梯形底座;62、固定孔;63、活动柱;631、固定块;64、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参照图1-2,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包括心电监护器主体1和防护壳2,心电监护器主体1设置在防护壳2的内部,防护壳2的内部且位于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下方安装有缓冲组件3,防护壳2的上方设有防护盖4,防护盖4的后侧与防护壳2的侧壁铰接配合,防护盖4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设有固定组件5,防护盖4通过固定组件5与防护壳2固定连接,防护壳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6,通过防护壳2和防护盖4可在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外侧进行防护,从而防止心电监护器主体1与其他物体产生碰撞,避免心电监护器主体1损坏。

参照图3-4,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外侧边缘设有硅胶套11,硅胶套11与心电监护器主体1套接配合,硅胶套11可在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边缘进行防护,避免心电监护器主体1损坏,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12,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前侧且位于显示屏12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控制按键13,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左侧底端处设置有接线孔14,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右侧底端处设置有充电孔15。

上述方案中,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16,收纳槽16的内部设有第一把手17,第一把手17的两端分别与心电监护器主体1转动连接,通过第一把手17可对心电监护器主体1进行移动,从而方便将心电监护器主体1放入防护壳2的内部。

参照图5-6,防护壳2上开设有与显示屏12相对应的观察口21,观察口21的内部安装有防护板211,防护板211采用透明亚克力板材,通过防护板211可对显示屏12进行防护,并方便观察病人的心电信息,防护壳2上还开设有与控制按键13相对应的操作口22,通过操作口22可对控制按键13进行操作,防护壳2后侧的外壁上安装有防护网23,防护网23上开设有阵列分布的散热孔231,通过防护网23可对心电监护器主体1进行防尘和散热,从而方便进行心电监护。

上述方案中,防护壳2上还开设有分别与接线孔14和充电孔15相对应的接线口24和充电口25,接线口24的内部设有方形护套241,方形护套241与防护壳2卡接配合,通过方形护套241可对接线孔14进行防护,充电口25的内部设有圆形护套251,圆形护套251与防护壳2卡接配合,通过圆形护套251可对充电孔15进行防护,并避免灰尘进入心电监护器主体1内部。

上述方案中,防护壳2的左右两侧内壁均设有防护气囊26,防护气囊26与防护壳2的内壁粘接配合,防护气囊26可在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两侧进行防护和缓冲,降低碰撞对心电监护器主体1造成的影响,防护壳2上其靠近顶端处设有第二把手27,第二把手27的两端均通过转动轴与防护壳2转动连接,通过第二把手27方便对防护壳2进行搬运。

缓冲组件3包括底板31,底板31的顶部设有第一阻尼垫32,第一阻尼垫32的底部与底板31粘接配合,顶部与心电监护器主体1相连接,底板31的下方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固定管33,各个固定管33的底部均与防护壳2焊接固定,各个固定管33的内部均设有伸缩管34,固定管33与伸缩管34套接配合,各个伸缩管34的顶部均与底板31焊接固定,各个固定管33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35,缓冲组件3可在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底部与防护壳2之间进行缓冲,从而降低心电监护器主体1掉落时产生的影响,避免心电监护器主体1损坏。

防护盖4的底部且位于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收纳盒41,收纳盒41的前侧为开口结构,收纳盒41可对电极贴片进行收纳,方便心电监护器主体1进行携带,收纳盒41的底部设有第二阻尼垫42,第二阻尼垫42与收纳盒41粘接配合,通过第二阻尼垫42可对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顶部进行防护。

固定组件5包括卡块51和活动块52,卡块51与活动块52卡接配合,卡块51的顶部与防护盖4一体成型,防护壳2靠近固定组件5处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活动块52安装在固定槽的内部,活动块52贯穿防护壳2前侧的侧壁,且与防护壳2的侧壁滑动连接,活动块52通过第二弹簧53与固定槽连接,第二弹簧53与活动块52焊接固定,第二弹簧53弹性作用可使卡块51与活动块52卡接配合,从而使防护盖4与防护壳2固定连接,从而方便防护盖4进行防护。

支撑组件6包括梯形底座61,梯形底座6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棱,通过梯形底座61可增加支撑组件6底部的表面积,并增强防滑性能,避免防护壳2产生滑动,从而进一步防止防护壳2产生碰撞,梯形底座61的顶部四角处均开设有固定孔62,各个固定孔62的上方均设有活动柱63,活动柱6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631,活动柱63通过固定块631与固定孔62转动连接,活动柱63的顶部为开口结构,各个活动柱63的内部设有螺纹杆64,螺纹杆64与活动柱63的内壁螺纹连接,各个螺纹杆64的顶部均防护壳2的底部焊接固定,通过支撑组件6可调整防护壳2的倾斜度,使防护壳2保持水平,方便心电监护器主体1运转。

本发明的肿瘤内科急诊用带有防护结构的心电监护装置在使用时:

进行心电监护器主体1安装时,首先,按动活动块52,使活动块52脱离卡块51,使防护盖4打开,然后,通过第一把手17移动心电监护器主体1,将心电监护器主体1放入防护壳2的内部,之后,转动防护盖4,使卡块51靠近活动块52,第二弹簧53的弹性作用使卡块51与活动块52卡接配合,将防护盖4固定,然后,通过第二把手27对防护壳2进行移动,将梯形底座61放置在固定面上,转动活动柱63,使螺纹杆64与活动柱63相对运动带动防护壳2移动,调整防护壳2的倾斜度,方便进行防护;

当发生碰撞时,防护壳2在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外侧进行防护,避免心电监护器主体1直接发生碰撞,缓冲组件3在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底部进行缓冲,使伸缩管34在固定管33中滑动,第一弹簧35不断做弹性运动将碰撞的能量快速消耗,第一阻尼垫32在底板31与心电监护器主体1之间进一步缓冲,增强对心电监护器主体1底部的防护,防护气囊26在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两侧进行防护,第二阻尼垫42在心电监护器主体1的顶部进行防护,从而对心电监护器主体1进行全方位防护,避免碰撞导致心电监护器主体1损坏。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