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效藻水分离资源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一种高效藻水分离资源化利用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藻水分离资源化利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依次由下列设备组成:沉淀池、一级混凝设备、一级混凝设备、水藻分离机、分离水池、藻渣缓存器、离心机、发酵池、料仓。整个生产在自动化过程中完成,尤其是通过对藻浆进行一级、二级混凝处理后,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水藻分离效果,减少分离时间,完成高效分离,降低能耗,分离的水出水连续,水质能达标排放,分离的藻渣经离心脱水后,进行发酵处理成藻渣缓释有机肥,让藻渣实现废物利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605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昆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124870.6

  • 申请日2021-09-25

  • 分类号C02F9/04(20060101);C02F11/127(20190101);C05F17/20(20200101);C05G3/40(20200101);

  • 代理机构53100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徐玲菊;蒋文睿

  • 地址 650236 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昆船工业区401大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30:5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及系统,特别是一种高效藻水分离资源化利用系统及方法,属于水体净化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体的富营养化容易导致某些特征性藻类(如蓝藻)的异常增殖,致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含量降低,水质变差,进而影响鱼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同时由于占80%的藻类都会分泌藻毒素,从而对人、动物、生物造成严重危害,加上近几年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藻类频繁爆发,使湖库水体失去了作为饮用水的利用价值,并且给环境带来难以逆转的伤害。

就目前对藻类的控制方法而言,主要有物理除藻法、化学除藻法、生物控藻法等,并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然而收效甚微,原因如下:物理除藻法中的引水换水、吸附、过滤及机械打捞等,存在投资大、处理周期长、效果差等不足,其中的过滤吸附法操作方便,吸附剂天然无毒,但吸附剂中残留大量的藻毒素容易造成潜在的环境、经济、公共卫生风险;机械打捞效率高,但去水率较低(<10%),增加后续工艺的能耗,同时设备投入较大;引水换水操作工艺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干净水源,耗费巨大;化学除藻法主要是投加化学杀藻剂、絮凝剂等,与物理方法相比,化学除藻法设备投入少,但某些杀藻剂或絮凝剂能够使藻细胞发生胞溶,向水体中释放藻毒素,增加后续污水处理难度,同时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水体藻类处理所采用的物理除藻法、化学除藻法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藻水分离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高效藻水分离资源化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依次由下列设备组成:沉淀池、一级混凝设备、一级混凝设备、水藻分离机、分离水池、藻渣缓存器、离心机、发酵池、料仓。

所述一级、一级混凝设备均包括其内带空腔、其上带进料和出料口、其空腔内带搅拌叶的筒体,以便通过搅拌叶对藻浆和混凝剂、药剂进行混凝。

所述一级、一级混凝设备进料口分别与螺旋输送机相连,以便在用螺旋输送机输送藻浆时,将对应的混凝剂、药剂投放到螺旋输送机中,再送入一级、一级混凝设备完成混凝。

所述水藻分离机为常规振动筛分机。

所述分离水池底部设有过滤网。

所述藻渣缓存器内设有过滤网。

所述离心机为常规设备,其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相连,以便将离心分离的灌渣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出。

所述发酵池的进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相连,以便用螺旋输送机将发酵剂送入发酵池内进行发酵。

所述发酵池出料口与料仓进料口之间连接有螺旋输送机。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高效藻水分离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体中的藻浆送入沉淀池内沉淀,让藻浆内的泥沙及重杂质沉淀,将沉淀后的上部藻浆送入一级混凝设备中,按混凝剂∶藻浆=5~15∶100的质量比,向藻浆中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得一级混凝藻浆;

2)将步骤1)的一级混凝藻浆送入二级混凝设备中,按药剂∶藻浆=0.5~10∶100的质量比,加入药剂进行二级混凝,得二级混凝藻浆;

3)将步骤2)的二级混凝藻浆自高位自流进低位的水藻分离机中,进行一次过滤分离,得一次滤网下方的水和一次滤网上的藻渣液;

4)将步骤3)的分离出的水流入分离水池中,进行二次过滤分离后,得二次滤网上的含藻液和二次滤网下方的水,二次滤网下方的水排出,二次滤网上的含藻液回流至步骤3)的藻水分离设备中进行藻水分离;

5)将步骤3)的一次滤网上的藻渣液送入藻渣缓存器中缓存;

6)将步骤5)的藻渣送入离心机内脱水,脱水后的尾水返回到步骤1)的沉淀池内循环使用,脱水后的藻渣送入发酵池中;

7)在步骤6)的藻渣中加入适量发酵剂,在55℃~70℃下发酵7~20天,得藻渣缓释有机肥;

8)将步骤7)的藻渣缓释有机肥送料仓,即完成高效藻水分离资源化利用。

所述步骤(1)中的混凝剂为市购产品。

所述步骤(1)中的药剂为市购产品。

所述步骤(3)中的发酵剂为市购产品。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使整个生产在自动化过程中完成,尤其是通过对藻浆进行一级、二级混凝处理后,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水藻分离效果,减少分离时间,在通过水藻分离机进行水藻分离时,完成高效分离,并显著降低能耗,分离出来的分离水出水连续,水质能达标排放,分离后的藻渣经离心脱水后,进行发酵处理成藻渣缓释有机肥,让藻渣实现废物利用,避免二次污染。整个水藻分离及资源化处理过程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减少人为干扰,稳定地控制产品质量和均一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收率,降低能源消耗,以满足水域水藻分离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在水域治理能力、水质稳定性、配方适用性、节能减耗等技术和工艺方面的要求。实为一理想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及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高效藻水分离资源化利用的系统,依次由下列设备组成:沉淀池、一级混凝设备、一级混凝设备、水藻分离机、分离水池、藻渣缓存器、离心机、发酵池、料仓;

所述一级、一级混凝设备均包括其内带空腔、其上带进料和出料口、其空腔内带搅拌叶的筒体,以便通过搅拌叶对藻浆和混凝剂、药剂进行混凝;

所述一级、一级混凝设备进料口分别与螺旋输送机相连,以便在用螺旋输送机输送藻浆时,将对应的混凝剂、药剂投放到螺旋输送机中,再送入一级、一级混凝设备完成混凝;

所述水藻分离机为常规振动筛分机;所述分离水池底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藻渣缓存器内设有过滤网;所述离心机为常规设备,其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相连,以便将离心分离的灌渣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出;所述发酵池的进料口与螺旋输送机相连,以便用螺旋输送机将发酵剂送入发酵池内进行发酵;所述发酵池出料口与料仓进料口之间连接有螺旋输送机。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的高效藻水分离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体中的藻浆通过第一水泵送入沉淀池内沉淀,让藻浆内的泥沙及重杂质沉淀,将沉淀后的上部藻浆通过第二水泵送入第一螺旋输送机中,按混凝剂∶藻浆=5~15∶100的质量比,向第一螺旋输送机的藻浆中加入混凝剂,一同送入一级混凝设备中进行一级混凝,得一级混凝藻浆;

2)将步骤1)的一级混凝藻浆自高位自流进低位的第二螺旋输送机中,按药剂∶藻浆=0.5~10∶100的质量比,向第二螺旋输送机的藻浆中加入药剂,一同送入二级混凝设备中进行二级混凝,得二级混凝藻浆;

3)将步骤2)的二级混凝藻浆自高位自流进低位的水藻分离机中,进行一次过滤分离,得一次滤网下方的水和一次滤网上的藻渣液;

4)将步骤3)的分离出的水流入分离水池中,进行二次过滤分离后,得二次滤网上的含藻液和二次滤网下方的水,二次滤网下方的水排出,二次滤网上的含藻液通过第三水泵回送至步骤3)的藻水分离设备中进行藻水分离;

5)将步骤3)的一次滤网上的藻渣液自流进藻渣缓存器中缓存;

6)将步骤5)的藻渣经过第四水泵送入离心机内脱水,脱水后的尾水通过第五水泵返回到步骤1)的沉淀池内循环使用,脱水后的藻渣通过第三螺旋输送机送入发酵池中;

7)将适量发酵剂通过第四螺旋输送机送入步骤6)的藻渣中,在55℃~70℃下发酵7~20天,得藻渣缓释有机肥;

8)将步骤7)的藻渣缓释有机肥通过第五螺旋输送机送入料仓,即完成高效藻水分离资源化利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