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楼层施工方法及楼层

一种楼层施工方法及楼层

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科技硅集成电路厂房等工业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采用Cheese板的楼层施工方法及楼层,所述方法包括:将T型柱固定在基础上,所述T型柱包括支撑杆和柱帽,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基础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柱帽连接,支撑杆为柱帽提供合适的支撑高度,柱帽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提供足够的支撑面积;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安装在所述柱帽上;将成型模具板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上,并在成型模具内摆放钢筋;向所述成型模具内浇注混凝土。该方法中无需搭建或拆除脚手架和模板,可降低工艺难度,节约成本,提高施工速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637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313840.X

  • 申请日2021-11-08

  • 分类号E04H5/02(20060101);E04B5/43(20060101);E04C3/3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91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晓萍

  • 地址 100142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60号玲珑天地大厦C座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29: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科技硅集成电路厂房等工业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采用Cheese板的楼层施工方法及楼层。

背景技术

传统的硅集成电路厂房工艺楼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Cheese板方案,与竖向构件钢筋混凝土柱连为一体,提供很好的抗侧刚度和竖向刚度。此类方案需要在楼盖下先设置模板和脚手架,用于支承上部浇筑的钢筋混凝土Cheese板,钢筋混凝土Cheese板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再拆脚手架和模板。而搭建支脚手架和模板,以及,拆脚手架和模板,既浪费时间、增加这部分费用,又造成现场的管理杂乱、难度。

楼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Cheese板方案,要求在Cheese板下先设置模板和脚手架,用于支承上部浇筑的钢筋混凝土Cheese板,钢筋混凝土Cheese板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再拆脚手架和模板,支脚手架和模板、拆脚手架和模板既浪费时间、增加这部分费用,又造成现场的管理杂乱、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层施工方法及楼层,用于降低施工难度,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楼层施工方法,包括:将T型柱固定在基础上,所述T型柱包括支撑杆和柱帽,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基础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柱帽连接,支撑杆为柱帽提供合适的支撑高度,柱帽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提供足够的支撑面积,支撑杆内的钢筋露出在柱帽的预留穿筋洞口内;将开有洞口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安装在所述柱帽上;将成型模具板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上,并在成型模具间摆放钢筋;向所述各成型模具间浇注混凝土,将支撑杆内露出在柱帽上的钢筋与各成型模具间摆放的钢筋浇筑在混凝土内。该方法中无需搭建或拆除脚手架和模板,可降低工艺难度,节约成本,提高施工速度。

可选地,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柱帽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将T型柱固定在基础上,具体包括:将预制成型的所述T型柱安装于所述基础上,或者,在所述基础上依次浇注形成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柱帽。

可选地,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柱帽为分体式结构,其中,所述将T型柱固定在基础上,具体包括:先将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基础上,再将所述带有预留穿筋洞口的柱帽安装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基础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具有多个孔洞,所述成型模具板具有与所述多个孔洞一一对应的孔管。

可选地,所述在成型模具内摆放钢筋,具体包括:将所述钢筋放置于每相邻的两排孔管之间。

可选地,所述成型模具板为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

可选地,所述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安装在所述柱帽上,具体包括:将多个方形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阵列排布于多个柱帽上方,其中,相邻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的角部安装于同一个柱帽上。

可选地,每相邻两个所述T型柱的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介于3.6m至6m之间。

可选地,每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间距介于25mm至35mm之间。

可选地,所述将成型模具板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上,具体包括:利用射钉将成型模具板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上。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楼层,包括一层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以及,位于该层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上的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内填充有混凝土,混凝土内分布有钢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楼层可以利用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楼层施工方法制备,因此,可以简化制备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施工速度,且从受力性能上,可达到与现浇钢筋混凝土Cheese板一致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楼层施工方法中T型柱固定于基础上后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楼层施工方法中楼层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楼层施工方法中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与安装于T型柱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楼层施工方法包括:将T型柱10固定在基础上,T型柱10包括支撑杆12和柱帽11,支撑杆12的一端与基础固定,另一端与柱帽11连接,支撑杆12为柱帽11提供合适的支撑高度,柱帽11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提供足够的支撑面积,支撑杆12内的钢筋露出在柱帽11的预留穿筋洞口内;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安装在柱帽11上,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带有洞口,柱帽11安装在该洞口内,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应能承受现浇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能力;将成型模具30板固定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上,并在成型模具30内摆放钢筋;向各成型模具30间浇注混凝土,将支撑杆12内露出在柱帽11上的钢筋与各成型模具30间摆放的钢筋浇筑在混凝土内。该方法中无需搭建或拆除脚手架和模板,可降低工艺难度,节约成本,提高施工速度。该方法适用于硅集成电路厂房的工艺楼层的制备。

然后,可以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养护,达到混凝土强度;待强度达到后,完成微振控制的钢筋混凝土平台。在完成后,也可以拆除T型柱,以腾出空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支撑杆12和柱帽11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将T型柱10固定在基础上,具体包括:将预制成型的T型柱10安装于基础上,T型柱10可以在工厂批量预制,批量运到现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或者,也可以在基础上依次浇注形成支撑杆12和柱帽11,以便于充分适应施工环境的空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支撑杆12和柱帽11为分体式结构,其中,将T型柱10固定在基础上,具体包括:先将支撑杆12固定于基础上,再将柱帽11安装于支撑杆12远离基础的一端;降低支撑杆12和柱帽11分别加工的难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具有多个孔洞21,成型模具30板具有与多个孔洞21一一对应的孔管31,以便于减轻重量和通气。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成型模具30间摆放钢筋,具体包括:将钢筋放置于每相邻的两排孔管31之间,以便于在成型模具30强化浇注混凝土后的结构强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成型模具30板为单筒SMC(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模塑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成型模具板;,是一种带流动性能的预浸材料,其原材料为玻璃纤维高分子材料,以高温模压成型,是热固型之强化复合成型材料。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安装在柱帽11上,具体包括:将多个方形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阵列排布于多个柱帽11上方,其中,相邻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的角部安装于同一个柱帽11上,以便于在保证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提供充分支撑的情况下,减少T型柱10的布置密度,降低工艺难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T型柱10的支撑杆12之间的距离介于3.6m至6m之间,可以是3.6m、4.2m、4.8m、5.4m和6m等,以避免间距过大造成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因支撑密度不够造成的容易塌陷等问题,或者,因间距过小造成的成本浪费和施工难度增加。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之间的间距介于25mm至35mm之间,可以是25mm、30mm和35mm等,避免缝隙过大造成漏混凝土或者支撑强度差,保留该间隙的下限值可以兼顾热胀冷缩造成的尺寸差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将成型模具30板固定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上,具体包括:利用射钉32将成型模具30板固定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上;以便于以便捷且牢固的方式将成型模具30和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结合。

上述方法可以满足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需要;改变以往的高科技电子厂房设计模式和建造方式,提高工业建筑科技含量、性能和质量;解决了建筑市场劳动力资源短缺及劳动力成本增加的问题;完成构配件生产工厂化,实现工业建筑工业化;满足施工装配化是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要求,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楼层,包括一层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以及,位于该层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0上的成型模具30,成型模具30内填充有混凝土,混凝土内分布有钢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楼层可以利用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楼层施工方法制备,因此,可以简化制备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施工速度,且从受力性能上,可达到与现浇钢筋混凝土Cheese板一致的性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