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及调控方法

一种用于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及调控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及调控方法,构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体系;由评价结果制定合理性的调控方案;实施调控以解决目标边坡生态修复中实时存在的问题。所述评价体系包括:建立边坡生态修复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制定优选的评价指标权重及指标评价标准,并据此对边坡生态修复效益作出综合评价。经循环式评价与调控,达到边坡生态系统的最优化。本发明充分考虑了高山地区的差异性、地域性特征,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提供实时的定量、定性评价与科学的调控方案,有利于提高工程扰动边坡植被修复技术的科学理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5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三峡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1052175.3

  • 申请日2021-09-08

  • 分类号G06F17/11(20060101);G06Q10/06(20120101);G06Q50/26(20120101);

  • 代理机构42103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李登桥

  • 地址 443002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大学路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29: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生态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 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及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西南部,包括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高山地区,水电资源丰富,为水电 项目等综合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作为生态脆弱的关键区域,大量的工程 扰动会破坏原始的边坡生态系统,如土壤侵蚀、植被退化、水土保持和稳定性下 降。与地震滑坡作为山脉自我调节的一部分,能够促进边坡地形的演化不同,工 程建设将给高山地区的边坡生态系统留下永久性的创伤。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 就是以退化的边坡生态系统为对象,在诊断破坏机理的基础上,修复其功能、结 构,并使其最终达到自我维持的状态。该技术为边坡加固与植被保护提供了新思 想和新机遇,现仍处于理论研究的前沿。针对高山地区地势陡峭、气候严寒、生 物生产量低等差异性特点,如何对影响边坡生态修复的主要因素作出合理评价, 及时对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实施人工调控,保证边坡修复过程中的恢复效果,求得 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最优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程扰动边坡的生态修复评价较复杂,围绕如何提出一个客观的框架以及更 好地对其定量测量存在着广泛的争论。有学者曾定义该客观框架包括目标和方法, 并有多数研究者提出,该框架不仅涉及生态学,还应包括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环 境的影响。工程扰动边坡生态恢复的目的是修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多个方面,包括 其组成、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较多边坡生态恢复的评价方法,如经 验评估、长期监测、概念框架、特征指标分析等。后两种方法属于选取客观事实 的指标评价方法,在边坡生态修复评价的相关文献中指出,尽管这些方法的描述 较合理,但尚未在具体的人工修复技术评价中进行系统的检验。现有研究从大量 基础资料中综合关键指标,并基于模糊AHP模型从中选取了客观指标对边坡进 行定量评价,全面反映了生态恢复效果。相比之下,经验类方法需要较少的经验 统计关系数据,但没有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与其他影响。对恢复期的长期监测方式 广泛用于工程扰动生态修复的评价,此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往往限制 于有限的边坡生态评价。然而,边坡生态修复是复杂、综合性的工程,科学合理 的评价体系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综合考虑。

人工调控指人类在与自然共同创造原则的指导下,利用生态工程对破坏的生 态系统进行修补与完善的措施。对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 需求,起着巨大的作用。现阶段的边坡生态人工调控途径主要有生物调控及系统 结构调控等,两者均采用了客土喷播与外来物种引入的方式对原生边坡进行调控。 虽治理速度快,促进了样地内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植物覆盖效果直观,但未深 层考虑目标治理区土壤及岩石背景,易造成植被退化、可持续性低、生物入侵等 弊端。在边坡生态系统方面,如何多种人工调控相结合、自然与人工调控相结合, 通过自然机制实现边坡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此,针对高山地区差异性、区域性特点,建立一套有效的边坡生态修复效 益动态评价及调控方法,来定量评估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的影响,弥补科学知 识与实际需求的差距,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的植被修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对践行国家碳中和生态文明的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 及调控方法,通过建立简化的框架,对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进行实时 的定量评价,从而有针对性的优化调整后续调控方案,直至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 调控成效达到预期。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高山地区 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及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体系:确定准则 层与指标层指标,建立适用于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四级 标准,分别为:I级、Ⅱ级、Ⅲ级和IV级;

步骤2:基于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现场监测及室内试验数据,采用步骤 1建立的评价体系对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进行评价,将指标层各指标的评价结 果记录为C

A

步骤3:若评价结果A

步骤4:研判步骤3发现的问题,选取调控方法:若现有调控技术的一种或 多种组合可以解决步骤3发现的问题,则采取现有调控技术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若现有调控技术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不能解决步骤3发现的问题,则针对步骤3 发现的问题研发若干新调控技术,并确保新调控技术切实可行;

步骤5:围绕步骤4选取的调控方法,制定调控方案;

步骤6:对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步骤5制定的调控方案;

步骤7:基于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现场监测及室内试验数据,采用步骤 1建立的评价体系对调控后的目标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进行评价,将目标层各指标 的评价结果记录为C

步骤8:将A

所述步骤1中,构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体系的方 法为:

步骤1-1:建立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步骤1-2:确定步骤1-1选取的准则层和指标层评价指标权重;

步骤1-3:建立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的指标评价标准;

步骤1-4: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的综合评价。

所述步骤1-1的具体操作为:以地形地貌、侵蚀性、土壤质量、植被状况作 为评价体系的准则层指标,以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指标筛选 的地域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确定指标层指标;

所述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共 分三个层次,即目标层A、准测层B和指标层C,其中:

目标层A代表层次结构的最高级别,反映生态修复效益综合评价指数;

准则层B代表生态修复效益的主要系统层次,从不同方面反映高山地区工 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的水平,包括地形地貌B1、侵蚀性B2、土壤质量B3、 植被状况B4;

指标层C是基础层次结构,包括海拔C1、坡度C2、坡面C3、土壤侵蚀量 C4、土壤侵蚀速率C5、地下径流量C6、土壤pHC7、硝态氮C8、速效磷C9、 速效钾C10、叶绿素相对含量C11、比叶面积C12、地上生物量C13、地下生物 量C14、植被覆盖度C15、外来物种覆盖率C16、物种多样性C17,直接反映高 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

各层次对应评价因素集合,表示为:B1={C1,C2,C3};B2={C4,C5, C6};B3={C7,C8,C9,C10};B4={C11,C12,C13,C14,C15,C16,C17}; A1={B1,B2,B3,B4}。

所述步骤1-2的具体操作为:以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层 次结构模型中的指标层开始,通过专家调查权重法,依据Delphi原理由多方专 家选取指标权数,并利用两两指标对准则层的基本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标度分析, 求出各指标层指标的权重值,进行归一化运算;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得到指标层对 应准则层的权重集,表示为:W

以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果评价层次结构模型中的准则层开始, 通过专家调查权重法,依据Delphi原理由多方专家选取指标权数,并利用两两 指标对目标层的基本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标度分析,求出各准则层指标的权重值, 进行归一化运算;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得到准则层对应目标层的权重集,表示为: W

将指标层相对于准则层的权重值同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值相乘,得到 每个评价指标在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中所占的权重,建立层 次总排序列表。

所述步骤1-3的具体操作为:根据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系统原始受损 状态和修复目标之间的差距,将各修复效益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划分三个等级, 其中:

一级标准:指各评价指标的预期或超预期目标修复状态,评价值为1.0;

二级标准:指各评价指标的修复目标过程状态,评价值为0.5;

三级标准:指各评价指标的未修复状态,评价值为0;

以此为基准,对指标监测值进行数据统计,并结合APH分析和专家评判法, 确定修复效益评价指标的评价值,用分值表示。

所述步骤1-4的具体操作为:根据步骤1-2指标权重与步骤1-3指标标准化 评价值,得到修复后边坡生态修复质量指数及评价:

生态修复效益综合评价标准:将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质量指数0~100分为 四个等级标准,I级:修复效果优秀;Ⅱ级:修复效果良好;Ⅲ级:修复效果一 般;IV级:修复效果差,其中:

I级:修复效果优秀:此时SERQI>80,表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系 统的结构性、功能性完整统一;边坡生态达到自然演替的效果,与周边自然环境 融为一体;

Ⅱ级:修复效果良好:此时60<SERQI≤80,表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 态系统结构性、功能性基本完整,生态景观效果一般,需要加强人工监测并提高 养护标准;

Ⅲ级:修复效果一般:此时40<SERQI≤60,表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 态生态系统部分功能尚未得到修复,少量评价标准未能达到修复目标,需要进一 步消除工程扰动造成的影响,制定适宜的调控方案;

IV级:修复效果差:此时SERQI≤40,表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系统 仍处于原始受损状态,部分丧失的生态功能未得到有效修复,大部分指标未能达 到该生态系统的修复目标,需要大量消除工程扰动造成的影响,制定高强度的调 控方案。

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质量指数SERQI的具体计算公式:

式中:SI为指标层指标评价值;W为指标层各边坡指标权重总排序;n为指 标层边坡指标总数;x为指标层单个边坡指标;

完成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体系的构建。

所述步骤8中,当A

步骤8-1:重复步骤3~步骤5,制定后续调控方案;

步骤8-2:将A

所述步骤8中的调控方案包括含:

土壤肥力调控:通过制备一种由前期、中期和后期肥料混合配制而成的缓释 掺混肥,来更好地保障植被在生长全周期得到必需的肥料养分;通过制备一种由 植生土、水泥、腐殖质、混凝土绿化添加剂、硅粉和棕纤维均匀混合而成的抗冻 型生态护坡基材,来营造结构合理、抗水力冲刷性和抗冻性好、肥效高的植被生 境,以修复高山地区被毁损的边坡植被;

坡面灌溉调控:通过制备一种由多个喷灌单元组合而成的水力驱动式喷灌系 统,来达到凹凸坡面灌溉满覆盖的效果;通过制备一种喷头高度、喷水嘴出水射 流角度可调的边坡喷灌系统,将其均布于四个相邻框格梁正中央,可满足坡面整 体灌溉,可适应框格梁边坡的多种工况;

边坡及植被稳定性调控:通过在岩体陡坡面设置防护层、贴合板和种植槽, 岩体内部设置锚杆、锚头、锚索与导水管道和蓄水腔,提供一种岩质陡边坡生境 构筑与植被用水补给系统,能够防患地质灾害、修复岩体陡坡面植被,并保持坡 面植被灌溉;

通过记录仿真模型植被体的破坏情况及对应的降雨、风载模拟信息,并同现 场降雨、风载自然信息相比较,进行分析评测边坡植被体稳定性,以为野外边坡 植被体的人工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减少失稳破坏灾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基于APH分析与专家评判法等理论,并结合文献基础,提出高山 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体系,综合选取了地形地貌、侵蚀性、 土壤质量、植被状况作为准则层指标,客观全面的选取了指标层代表性指标,开 展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质量评价,充分考虑了高山地区的差异性、地域性特征, 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对进一步完善高山地区生态修 复建设与环境保护提供指导。

2、本发明对目标边坡生态修复作出科学有效的评价后,通过制定合理性的 调控方案或研发调控新技术,来解决目标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中实时存在的问 题。调控后的评价结果较调控前大幅提高,与工程实际吻合,表明所构建的评价 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经循环式评价与调控,不仅对调控措施的阶段性成 效进行判定,同时为后续的调控措施的选择和实施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3、本发明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提供实时的定量与定性反 馈,并有针对性的优化调整后续调控方案直至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调控成效达到 预期,有利于提高边坡生态系统在碳中和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 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体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以西藏DG水电站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工程为例进行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西藏DG水电站,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过渡带,属雅鲁藏布 江干流中游,地形地貌特征为研究区典型的高山与河谷。区域气候属于高原温带 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冬季雨量少、干旱少,夏季降水充沛。据气象统计数据,当 地年平均温度、降水、蒸发和相对湿度分别为9.2℃、540.5mm、2084.1mm和 51%,多年来最大冻土深度约为19cm。项目区主要土壤类型为草地土、风积土、 粗骨土等,其中草地土为项目区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所选取的岩质边坡为方形 区域,坡度约30°、长约20m、斜高约20m,总面积约400m

二、工程措施:

一种用于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及调控方法,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体系:确定准则 层与指标层指标,建立适用于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四级 标准,分别为:I级、Ⅱ级、Ⅲ级和IV级;

步骤2:基于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现场监测及室内试验数据,采用步骤 1建立的评价体系对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进行评价,将指标层各指标的评价结 果记录为C

步骤3:评价结果A

步骤4:研判步骤3发现的问题,选取调控方法。针对上述目标边坡出现的 问题,研发出“一种抗冻型生态护坡基材”(中国专利号为201310469088.7,授权 公告号为CN103510488B),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基材由植生土、水泥、 腐殖质、混凝土绿化添加剂、硅粉和棕纤维均匀混合而成,基材的抗冻融循环次 数≥80次,当冻融循环次数为80次时,质量损失率≤15%,相对横向激振频率 ≥77.5%,可为高山地区岩石裸露边坡营造结构合理、抗水力冲刷性和抗冻性好、 肥效高的植被生境,以修复被毁损的边坡植被。

步骤5:围绕步骤4选取的调控方法,制定调控方案;采用干喷法将抗冻型 生态护坡基材补喷于岩质坡面,保持8~10cm厚度;

步骤6:对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步骤5制定的调控方案;采用干喷方 式将抗冻型生态护坡基材经喷浆设备直接补喷于岩质坡面,保持8~10cm厚度;

步骤7:经一年修复期,于2021年6月进行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现场 监测及室内试验,采用步骤1建立的评价体系对调控后的目标边坡生态修复效益 进行评价,将目标层各指标的评价结果记录为C

步骤8:将A

表1岩质边坡生态修复调控前后评价结果

实施例二:西藏DG水电站施工硬化边坡生态修复工程: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区与实施例一所处工区相同。所选取的施工硬化边坡为方形区域, 坡度约35°、长约41m、斜高约12m,总面积约500m

二、工程措施:

一种用于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及调控方法,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体系: 确定准则层与指标层指标,建立适用于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 评价四级标准,分别为:I级:修复效果优秀;Ⅱ级:修复效果良好;Ⅲ级:修 复效果一般;IV级:修复效果差;

步骤2:基于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现场监测及室内试验数据,采用步骤 1建立的评价体系对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进行评价,将指标层各指标的评价结 果记录为C

步骤3:评价结果A

步骤4:研判步骤3发现的问题,选取调控方法。针对上述目标边坡出现的 问题,研发出“一种护坡植物三级缓释掺混肥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号为 CN201510392492.8,授权公告号为CN105036909A),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该肥料由前期肥料、中期肥料和后期肥料混合配制而成,将其掺入生境基材能更 好地保障植被在生长全周期得到必需的肥料养分,达到活化基材养分的目的。

步骤5:围绕步骤4选取的调控方法,制定调控方案:将前期肥料10~20, 中期肥料20~40,后期肥料30~45的重量份混合配制成三级缓释掺混肥,并按 10g/m2的用量在边坡坡面上喷射肥料的方法实施调控。

步骤6:对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步骤5制定的调控方案:将前期肥料 10~20,中期肥料20~40,后期肥料30~45的重量份混合配制成三级缓释掺混肥, 并按10g/m2的用量在边坡坡面上喷射肥料的方法实施调控。

步骤7:经一年修复期,于2021年6月进行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现场 监测及室内试验,采用步骤1建立的评价体系对调控后的目标边坡生态修复效益 进行评价,将目标层各指标的评价结果记录为C

步骤8:将A

表2施工硬化边坡生态修复调控前后评价结果

实施例三:以西藏DG水电站土石混合边坡生态修复工程为例: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项目区与实施例一所处工区相同。所选取的土石混合 边坡为方形区域,坡度约46°、长约22m、斜高约18m,总面积约400m

二、工程措施:

一种用于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及调控方法,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体系: 确定准则层与指标层指标,建立适用于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 评价四级标准,分别为:I级:修复效果优秀;Ⅱ级:修复效果良好;Ⅲ级:修 复效果一般;IV级:修复效果差;

步骤2:基于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现场监测及室内试验数据,采用步骤 1建立的评价体系对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进行评价,将指标层各指标的评价结 果记录为C

步骤3:评价结果A

步骤4:研判步骤3发现的问题,选取调控方法。针对上述目标边坡出现的 问题,研发出“一种岩质陡边坡生境构筑与植被用水补给系统及方法”(中国专利 号为CN201911039370.5,授权公告号为CN110761303A),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清理岩体的陡坡面,尽量使其平整;第二步:在岩体内开设导水管道以 及蓄水腔,安装支护层、加强层和过滤盖板,形成蓄水、导水系统;第三步:在 岩体内打孔形成锚孔,将锚头与锚杆固定连接,在锚孔内安装灌注锚杆;第四步: 在岩体的陡坡面铺挂防护网,喷射混凝土,并使防护网完全镶嵌在混凝土中,以 形成防护层;第五步:设置贴合板,将贴合板与防护层贴合连接;第六步:安装、 固定种植槽,在种植槽内填充有机土,栽种适宜植物。步骤5:围绕步骤4选取 的调控方法,制定调控方案:在土石混合坡面使用岩质陡边坡生境构筑与植被用 水补给的方法实施调控。步骤6:对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步骤5制定的调 控方案:在岩体坡面使用岩质陡边坡生境构筑与植被用水补给的方法实施调控。

步骤7:经一年修复期,于2021年6月对目标边坡生态修复工程的现场监 测及室内试验,采用步骤1建立的评价体系对调控后的目标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进 行评价,将目标层各指标的评价结果记录为C

表3土石混合边坡生态修复调控前后评价结果

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中,步骤1中,构建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 动态评价体系的方法为:

步骤1-1:以地形地貌、侵蚀性、土壤质量、植被状况作为评价体系的准则 层指标,以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指标筛选的地域性、科学性、 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确定指标层指标;

所述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共 分三个层次,即目标层A、准测层B和指标层C,其中:

目标层A代表层次结构的最高级别,反映生态修复效益综合评价指数;

准则层B代表生态修复效益的主要系统层次,从不同方面反映高山地区工 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的水平,包括地形地貌B1、侵蚀性B2、土壤质量B3、 植被状况B4;

指标层C是基础层次结构,包括海拔C1、坡度C2、坡面C3、土壤侵蚀量 C4、土壤侵蚀速率C5、地下径流量C6、土壤pHC7、硝态氮C8、速效磷C9、 速效钾C10、叶绿素相对含量C11、比叶面积C12、地上生物量C13、地下生物 量C14、植被覆盖度C15、外来物种覆盖率C16、物种多样性C17,直接反映高 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

所述各层次对应评价因素集合,表示为:B1={C1,C2,C3};B2={C4, C5,C6};B3={C7,C8,C9,C10};B4={C11,C12,C13,C14,C15,C16, C17};A1={B1,B2,B3,B4}。

上述各评价指标的说明如表4所示:

表4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指标及说明

步骤1-2:确定步骤1-1选取的准则层和指标层评价指标权重:

以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层次结构模型中的指标层开始, 通过专家调查权重法,依据Delphi原理由多方专家选取指标权数,并利用两两 指标对准则层的基本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标度分析,求出各指标层指标的权重值, 进行归一化运算;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得到指标层对应准则层的权重集,表示为: W

以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果评价层次结构模型中的准则层开始, 通过专家调查权重法,依据Delphi原理由多方专家选取指标权数,并利用两两 指标对目标层的基本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标度分析,求出各准则层指标的权重值, 进行归一化运算;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得到准则层对应目标层的权重集,表示为: W

将指标层相对于准则层的权重值同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值相乘,得到 每个评价指标在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中所占的权重,建立层 次总排序列表。如表5所示:

表5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综合质量评价指标权重

步骤1-3:建立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的指标评价标准:

根据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系统原始受损状态和修复目标之间的差距, 将各修复效益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划分三个等级,其中:

一级标准:指各评价指标的预期或超预期目标修复状态,评价值为1.0;

二级标准:指各评价指标的修复目标过程状态,评价值为0.5;

三级标准:指各评价指标的未修复状态,评价值为0。

以此为基准,对指标监测值进行数据统计,并结合APH分析和专家评判法, 确定修复效益评价指标的评价值,用分值表示。如表6所示:

表6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指标评价标准

步骤1-4: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的综合评价:

根据步骤1-2指标权重与步骤1-3指标标准化评价值,得到修复后边坡生态 修复质量指数及评价:

1)生态修复效益综合评价: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标准如下:

表7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标准表

2)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质量指数(SERQI)计算:

计算结果见表1;表2;表3。

完成高山地区工程扰动边坡生态修复效益动态评价体系的构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