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的饲料配方及生产工艺及设备

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的饲料配方及生产工艺及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的饲料配方,包括麻黄2.5~3.5重量份、阿斯巴甜3~3.2重量份、肌苷酸1~1.5重量份、鸟苷酸1~1.5重量份、面包屑20~25重量份;植物性混合粉剂10~15重量份、脂肪酸2~3重量份、虾皮8~10重量份、麸皮15~30重量份、螺蚌粉剂5~7重量份、鸡粪30~35重量份、发酵剂10~13重量份,本发明在饲料中通过加入麻黄使得饲料在进行投放的过程中,通过麻黄的药性使得鱼类处于兴奋状态,同时通过混合阿斯巴甜抑制麻黄的苦味,同时在饲料中加入脂肪酸、同时与麻黄等其他饲料混合降低饲料的生产成本,降低消耗,同时将饲料制造为流食与膨化性饲料,使得投喂时饲料可更快被鱼类接触,散发和传播更加快速,避免出现投喂不均的情况。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4181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大昌盛饲料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923335.0

  • 发明设计人 郑心宇;陈帅;陈大照;林锋;陈烁;

    申请日2021-08-12

  • 分类号A23K50/80(20160101);A23K10/30(20160101);A23K20/158(20160101);A23K10/22(20160101);A23K10/26(20160101);A23K10/37(20160101);A23K10/12(20160101);A23K20/153(20160101);A23K20/111(20160101);A23N17/00(20060101);C12M1/34(20060101);C12M1/02(20060101);C12M1/04(20060101);C12M1/38(20060101);C12M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5226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明通

  • 地址 350313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山下1069-6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27: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5-17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A23K50/80 专利申请号:2021109233350 申请公布日:20211228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的饲料配方及生产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黄颡鱼是鲿科、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裸露。吻部背视钝圆。口大。眼中等大。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伸达或超过眼后缘。鳃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背鳍较小,具骨质硬刺,前缘光滑。脂鳍短,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前。腹鳍短,末端伸达臀鳍。肛门距臀鳍起点与距腹鳍基后端约相等。尾鳍深分叉,末端圆。活体背部黑褐色,至腹部渐浅黄色,在黄桑鱼的养殖过程中,有的人想要增加鱼的新陈代谢,这种情况很常见。人们可以通过让鱼多运动,多给鱼换水的方法来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加强黄桑鱼的肉质和口感。

现有的增加鱼类新陈代谢的方法大多为大量投放食物,控制水温和水体送氧等方法进行增加鱼类的新陈代谢,然而在大量投喂食物中很有可能出现有的鱼苗吃得很多,有的鱼苗吃的很少的情况,很难保证鱼苗同时增加新陈代谢的情况,而控制水温和送氧的方式可以很好解决均匀投喂增加新陈代谢的情况,但是对于鱼塘水温的控制和持续输送氧气的情况下资源效果较大;

且现有的鱼类饲料中配比大多通过人工根据鱼塘的大小进行配料,配料速度较慢,且饲料的原料投入量需要人工进行掌握投放度,并不便于饲料的投放,为此,提出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的饲料配方及生产工艺及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的饲料配方及生产工艺及设备,通过在黄桑鱼饲料中加入不同的原材料,使得黄桑鱼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增加黄桑鱼的代谢,降低资源消耗,增加黄桑鱼的整体口感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的饲料,饲料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组成:麻黄2.5~3.5重量份、阿斯巴甜3~3.2重量份、肌苷酸1~1.5重量份、鸟苷酸1~1.5重量份、面包屑20~25重量份;植物性混合粉剂10~15重量份、脂肪酸2~3重量份、虾皮8~10重量份、麸皮15~30重量份、螺蚌粉剂5~7重量份、鸡粪30~35重量份、发酵剂10~13重量份。

作为优选,植物性混合粉剂的主要成分为小麦、大麦和玉米的混合粉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的饲料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鸡粪30~35重量份、麸皮5~30重量份和植物性混合粉剂10~15重量份投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并加入水10~13重量份,得出鸡粪混合物;

S2、将鸡粪混合物和发酵剂10~13重量份投入发酵罐中进行好氧曝气发酵处理,鸡粪混合物堆积48小时后温度升至55~60℃,72小时后保持60℃对鸡粪混合物进行翻到,在四天后和五天后分别保持65℃的情况下进行翻倒一次,一周后得到鸡粪发酵物;

S3、将鸡粪发酵物与麻黄2.5~3.5重量份、阿斯巴甜3~3.2重量份、肌苷酸1~1.5重量份、鸟苷酸1~1.5重量份、虾皮8~10重量份和螺蚌粉剂5~7重量份投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得出鱼饲料混合物,混料机转速为100~150r/min,混料时间为10~15min;

S4、将鱼饲料混合物投放入膨化机中进行膨化处理,得出膨化鱼食;

S5、将鱼饲料混合物、水流30~50重量份,脂肪酸2~3重量份、投入混料机中,混合时间为15-20min,混料机转速为200~300r/min,得出流性混合鱼食。

本发明还提供了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饲料的制备设备,包括发酵结构、混合结构、膨化结构和支撑板;

其中,所述发酵结构、所述混合结构和所述膨化结构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

其中,所述发酵结构用于对黄桑鱼饲料中的鸡粪原料进行快速发酵混合,并进行储藏;

其中,所述混合结构用于将鸡粪原料与能够提高黄桑鱼代谢的原料进行按比例混合,同时将流食与需要进行膨化的饲料进行分离;

其中,所述膨化结构用于将混合完成后的黄桑鱼饲料进行膨化处理;

其中,所述发酵结构包括发酵罐、曝气机、环形加热管、第一盖板、温度传感器、第一伺服电机和粉碎刀,所述发酵罐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曝气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曝气机的出气端连通于所述发酵罐的内部,所述环形加热管安装于所述发酵罐的内部,所述第一盖板活动连接于所述发酵罐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外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发酵罐的底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发酵罐的内壁,所述粉碎刀通过联轴器安装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

其中,所述混合结构包括第一抽吸泵、第一输送管、混合罐、第二盖板、电子计量泵、放料盒、出料管、阀门、第二伺服电机和搅拌杆,所述第一抽吸泵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抽吸泵的进料口连通于所述发酵罐的内部,所述第一输送管的进料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抽吸泵的出料口,所述混合罐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盖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混合罐上,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出料口贯穿所述第二盖板的外壁且连通于所述混合罐的内部,所述电子计量泵安装于所述第二盖板上,所述电子计量泵的出料口贯穿所述第二盖板的外壁且与所述混合罐相连通,所述放料盒安装于所述电子计量泵的进料口,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混合罐相连通,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混合罐的底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混合罐的内壁,所述搅拌杆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

其中,所述膨化结构包括第二抽吸泵、第二输送管、出料斗和膨化机,所述第二抽吸泵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抽吸泵的进料端连通于所述混合罐的内部,所述第二输送管的进料端与所述第二抽吸泵的出料端连通,所述膨化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出料斗与所述第二输送管远离所述第二抽吸泵的一端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斗位于所述膨化机进料口的上方,所述出料斗与所述膨化机进料口的位置处相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发酵罐之间为通过销轴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盖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混合罐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放料盒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放料盒的一侧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子计量泵上。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管远离所述混合罐的一端安装有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盖板的外部粘接有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在饲料中通过加入麻黄使得饲料在进行投放的过程中,通过麻黄的药性使得鱼类处于兴奋状态,同时通过混合阿斯巴甜抑制麻黄的苦味,同时在饲料中加入脂肪酸、虾皮和螺蚌粉剂使得饲料更加符合杂食性黄桑鱼的食物口味,同时通过将麸皮与发酵后和鸡粪混合,同时与麻黄等其他饲料混合降低饲料的生产成本,降低消耗,同时将饲料制造为流食与膨化性饲料,使得投喂时饲料可更快被鱼类接触,散发和传播更加快速,避免出现投喂不均的情况;

2、本发明中,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粉碎刀对发酵罐内部的鸡粪进行粉碎,并通过曝气机对发酵罐的内部进行曝气好氧处理,同时在发酵罐的内部安装环形加热管,使得发酵罐内部的温度始终处于恒定温度,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温度,从而加快鸡粪的发酵过程,提高黄桑鱼饲料的配料速度,使得黄桑鱼饲料有更加稳定的原料输送;

3、本发明中,通过将发酵后的鸡粪通过第一抽吸泵抽入混合罐的内部,同时通过电子计量泵定量加入其他原材料,并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对黄桑鱼鱼饲料进行混合,同时通过第二抽吸泵和第二输送管将物料输送到膨化机当中进行膨化处理,形成膨化固体饲料,同时通过电子计量泵避免原料比例投放错误,提高鱼饲料的生产效率,同时可以将流性饲料通过出料管排出混合罐的内部,形成流食,使得鱼饲料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投喂,便于饲料的生产和投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饲料的生产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饲料的制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饲料的制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饲料的制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饲料的制备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饲料的制备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饲料的制备设备中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饲料的制备设备中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饲料的制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0是图9中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发酵结构;10、支撑板;11、发酵罐;12、曝气机;13、环形加热管;14、第一盖板;15、温度传感器;16、第一伺服电机;17、粉碎刀;

2、混合结构;20、第一抽吸泵;21、第一输送管;22、混合罐;23、第二盖板;24、电子计量泵;25、放料盒;26、出料管;27、阀门;28、第二伺服电机;29、搅拌杆;

3、膨化结构;30、第二抽吸泵;31、第二输送管;32、出料斗;33、膨化机;

41、限位块;42、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的饲料,饲料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组成:麻黄2.5重量份、阿斯巴甜3重量份、肌苷酸1重量份、鸟苷酸1重量份、面包屑20重量份;植物性混合粉剂10重量份、脂肪酸2重量份、虾皮8重量份、麸皮15重量份、螺蚌粉剂5重量份、鸡粪30重量份、发酵剂10重量份,植物性混合粉剂的主要成分为小麦、大麦和玉米的混合粉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饲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鸡粪30重量份、麸皮5重量份和植物性混合粉剂10重量份投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并加入水10重量份,得出鸡粪混合物;

S2、将鸡粪混合物和发酵剂10重量份投入发酵罐中进行好氧曝气发酵处理,鸡粪混合物堆积48小时后温度升至55℃,72小时后保持60℃对鸡粪混合物进行翻到,在四天后和五天后分别保持65℃的情况下进行翻倒一次,一周后得到鸡粪发酵物;

S3、将鸡粪发酵物与麻黄2.5重量份、阿斯巴甜3重量份、肌苷酸1重量份、鸟苷酸1重量份、虾皮8重量份和螺蚌粉剂5重量份投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得出鱼饲料混合物,混料机转速为100r/min,混料时间为10min;

S4、将鱼饲料混合物投放入膨化机中进行膨化处理,得出膨化鱼食;

S5、将鱼饲料混合物、水流30重量份,脂肪酸2重量份、投入混料机中,混合时间为15min,混料机转速为200r/min,得出流性混合鱼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的饲料配方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鸡粪35重量份、麸皮30重量份和植物性混合粉剂15重量份投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并加入水13重量份,得出鸡粪混合物;

S2、将鸡粪混合物和发酵剂13重量份投入发酵罐中进行好氧曝气发酵处理,鸡粪混合物堆积50小时后温度升至60℃,72小时后保持60℃对鸡粪混合物进行翻到,在四天后和五天后分别保持65℃的情况下进行翻倒一次,一周后得到鸡粪发酵物;

S3、将鸡粪发酵物与麻黄3.5重量份、阿斯巴甜3.2重量份、肌苷酸1~1.5重量份、鸟苷酸1.5重量份投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得出鱼饲料混合物,混料机转速为150r/min,混料时间为15min;

S4、将鱼饲料混合物投放入膨化机中进行膨化处理,得出膨化鱼食;

S5、将鱼饲料混合物、水流50重量份,脂肪酸3重量份、投入混料机中,混合时间为20min,混料机转速为300r/min,得出流性混合鱼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鸡粪混合物的发酵时间更长,使得鸡粪中发酵菌类更多,同时在鸡粪与其他材料进行混合时取消了虾皮和螺蚌粉剂的投入,使得饲料中鲜味减少,鸟苷酸含量和麻黄等原料量全部增加,使得黄桑鱼在吞入少量饲料的情况下加快黄桑鱼的代谢量。

实施例3

本发明还提供了可调节黄桑鱼糖代谢饲料的制备设备,包括发酵结构1、混合结构2、膨化结构3和支撑板10;

其中,发酵结构1、混合结构2和膨化结构3均安装在支撑板10上;

其中,发酵结构1用于对黄桑鱼饲料中的鸡粪原料进行快速发酵混合,并进行储藏;

其中,混合结构2用于将鸡粪原料与能够提高黄桑鱼代谢的原料进行按比例混合,同时将流食与需要进行膨化的饲料进行分离;

其中,膨化结构3用于将混合完成后的黄桑鱼饲料进行膨化处理;

其中,发酵结构1包括发酵罐11、曝气机12、环形加热管13、第一盖板14、温度传感器15、第一伺服电机16和粉碎刀17,发酵罐11固定安装于支撑板10上,曝气机12安装在支撑板10上,曝气机12的出气端连通于发酵罐11的内部,环形加热管13安装于发酵罐11的内部,第一盖板14活动连接于发酵罐11上,温度传感器15安装于第一盖板14的外部,第一伺服电机16固定安装于发酵罐11的底部,第一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贯穿发酵罐11的内壁,粉碎刀17通过联轴器安装于第一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

其中,混合结构2包括第一抽吸泵20、第一输送管21、混合罐22、第二盖板23、电子计量泵24、放料盒25、出料管26、阀门27、第二伺服电机28和搅拌杆29,第一抽吸泵20安装于支撑板10上,第一抽吸泵20的进料口连通于发酵罐11的内部,第一输送管21的进料口连通于第一抽吸泵20的出料口,混合罐22固定安装于支撑板10上,第二盖板23活动连接于混合罐22上,第一输送管21的出料口贯穿第二盖板23的外壁且连通于混合罐22的内部,电子计量泵24安装于第二盖板23上,电子计量泵24的出料口贯穿第二盖板23的外壁且与混合罐22相连通,放料盒25安装于电子计量泵24的进料口,出料管26的一端与混合罐22相连通,第二伺服电机28安装于混合罐22的底部,第二伺服电机28的输出轴贯穿混合罐22的内壁,搅拌杆29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于第二伺服电机28的输出轴;

其中,膨化结构3包括第二抽吸泵30、第二输送管31、出料斗32和膨化机33,第二抽吸泵30安装于支撑板10上,第二抽吸泵30的进料端连通于混合罐22的内部,第二输送管31的进料端与第二抽吸泵30的出料端连通,膨化机33固定安装于支撑板10上,出料斗32与第二输送管31远离第二抽吸泵30的一端相连通。

具体的,出料斗32位于膨化机33进料口的上方,出料斗32与膨化机33进料口的位置处相垂直,出料斗32与膨化机33进料口的位置处相垂直便于出料斗32中的物料垂直进入膨化机33中。

具体的,第一盖板14与发酵罐11之间为通过销轴铰接,通过销轴铰接的第一盖板14,便于工作人员打开第一盖板14对发酵罐11的内部进行查看。

具体的,第二盖板23滑动连接于混合罐22的内部,第二盖板23与混合罐22之间处理滑动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搬离第二盖板23查看混合罐22内部的情况。

具体的,放料盒2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多个限位块41,限位块41远离放料盒25的一侧固定安装于电子计量泵24上,通过限位块41对电子计量泵24进行支撑。

具体的,出料管26远离混合罐22的一端安装有阀门27,通过阀门27的设置,限制出料管26的开合。

具体的,第二盖板23的外部粘接有密封垫42,密封垫42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二盖板23的密封性。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发明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工作人员可以将鸡粪和其他原料投放入发酵罐11的内部,同时通过曝气机12向发酵罐11的内部进行好氧曝气处理,并通过环形加热管13保证发酵罐11内部的发酵温度,并通过启动第一伺服电机16带动粉碎刀17对鸡粪和其他原料粉碎,且通过温度传感器15的设置对发酵罐11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在鸡粪发酵完成后,通过启动第一抽吸泵20并通过第一输送管21将鸡粪混合物输送到混合罐22的内部,并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28带动搅拌杆29进行转动,搅拌杆29的转动会对鸡粪混合物进行搅拌,同时通过将其他原料放置入放料盒25的内部,并启动电子计量泵24将原料定量投放入混合罐22的内部进行混合,混合完成后通过启动第二抽吸泵30将物料通过第二输送管31输送到膨化机33当中进行膨化处理,也可以通过出料管26将流动性饲料直接排除排出。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