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逐孔架设连续钢桁梁合龙口杆件配切量的计算方法

一种逐孔架设连续钢桁梁合龙口杆件配切量的计算方法

摘要

本申请涉及逐孔架设连续钢桁梁合龙口杆件配切量的计算方法,获取A跨钢桁梁和B跨钢桁梁的测量数据,计算B跨钢桁梁长度理论变化量ΔL,利用B跨钢桁梁上游侧N+1号墩支座节点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支座节点横桥向中心线实测长度、N+1号墩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理论长度、B跨钢桁梁下游侧N+1号墩支座节点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支座节点横桥向中心线实测长度、N+1号墩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理论长度、焊接收缩预留量、合龙口下弦杆顶板焊接时预留缝隙、ΔL,计算合龙口下弦杆顶板切割量。本申请可一次精准计算合龙口杆件配切量,保证两孔钢桁梁合龙口杆件精准对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498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111506.6

  • 发明设计人 徐平安;耿树成;余本俊;潘军;

    申请日2021-09-18

  • 分类号G06F30/13(20200101);G06F17/18(20060101);

  • 代理机构42225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邱云雷

  • 地址 43005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3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26: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上部结构钢桁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逐孔架设连续钢桁梁合龙口杆件配切量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大跨度、大吨位连续钢桁梁桥在现代桥梁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比如某座大桥的主桥钢桁梁由多联钢桁梁组成,每一联钢桁梁包括5孔或6孔钢桁梁,钢桁梁为整体节点全焊钢桁梁结构。

对于这类桥梁的钢桁梁,采用如下架设方法:大跨度钢桁梁通过运梁台车纵移、横移至钢桁梁下河码头后,通过浮吊船运输至待架孔位,一联中的首跨钢桁梁采用大型浮吊船直接架设,除首跨外其余跨钢桁梁由钢桁梁吊架辅助逐孔安装,直至架设完成一联钢桁梁。

每联钢桁梁中相邻2孔钢桁梁在墩位处焊接之前,均需要对合龙口杆件进行配切,一般情况下,合龙口杆件进行二次配切,特殊情况进行三次配切。这涉及到钢桁梁精准对位和连续钢桁梁长度问题,如果配切量计算不准确,就会导致钢桁梁支座螺栓孔与支座顶板螺栓孔不能精确对位,支座顶板螺栓安装不上。

二次配切或三次配切,配切次数多、时间长、浪费工期,而且不经济,造成钢桁梁架设工期和经济成本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逐孔架设连续钢桁梁合龙口杆件配切量的计算方法,可以一次精准计算合龙口杆件配切量,保证两孔钢桁梁合龙口杆件精准对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逐孔架设连续钢桁梁合龙口杆件配切量的计算方法,连续钢桁梁包括已架A跨钢桁梁,所述已架A跨钢桁梁两端分别架设于N号墩和N+1号墩上;

所述计算方法包括计算钢桁梁合龙口下弦杆顶板配切量,其中,计算钢桁梁合龙口下弦杆顶板配切量,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已架A跨钢桁梁上安装钢桁梁吊架,利用浮吊船和钢桁梁吊架架设B跨钢桁梁后,获取已架A跨钢桁梁和B跨钢桁梁的测量数据,其中,所述B跨钢桁梁远离合龙口的一端架设于N+2号墩上;

结合所述测量数据,计算B跨钢桁梁的长度理论变化量ΔL;

确定焊接收缩预留量m1,以及合龙口下弦杆顶板焊接时预留缝隙m2;

结合所述测量数据,计算B跨钢桁梁上游侧N+1号墩支座节点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支座节点横桥向中心线实测长度L31,与N+1号墩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理论长度L21的差值,以及计算B跨钢桁梁下游侧N+1号墩支座节点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支座节点横桥向中心线实测长度L32,与N+1号墩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理论长度L22的差值;

根据L31、L21、L32、L22、m1和ΔL,计算B跨钢桁梁在N+2号墩支座节点横桥向中心线向小里程方向移动距离L41;

根据L41、m2以及所述测量数据,计算B跨钢桁梁上游侧合龙口下弦杆顶板切割量Q1、B跨钢桁梁下游侧合龙口下弦杆顶板切割量Q2,得到钢桁梁合龙口下弦杆顶板配切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量项目包括:

B跨钢桁梁的外表面温度T2;

上游侧下弦杆合龙口纵桥向间距D1、下游侧下弦杆合龙口纵桥向间距D2、上游侧N+1号墩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的实测距离D5、下游侧N+1号墩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的实测距离D6;

N+1号墩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X3、N+1号墩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X4。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长度理论变化量ΔL包括温差引起的B跨钢桁梁长度变化量ΔL1、B跨钢桁梁制造时的缩短量ΔL2和钢桁梁吊架在A跨钢桁梁上方架设B跨钢桁梁时B跨钢桁梁的长度变化量ΔL3。

一些实施例中,ΔL1=δ××/2

其中,δ为钢桁梁热膨胀系数,T2为B跨钢桁梁的外表面温度,T0为钢桁梁设计基准温度。

一些实施例中,L31=D5-X3,L32=D6-X4;

其中,D5为上游侧N+1号墩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的实测距离,D6为下游侧N+1号墩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的实测距离,X3为N+1号墩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X4为N+1号墩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

一些实施例中,L41=/2-m1-ΔL。

一些实施例中,Q1=L41-D1+m2,Q2=L41-D2+m2;

其中,D1为上游侧下弦杆合龙口纵桥向间距,D2为下游侧下弦杆合龙口纵桥向间距。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方法还包括计算钢桁梁合龙口斜杆配切量。

一些实施例中,利用钢桁梁合龙口下弦杆顶板配切量,按照B跨钢桁梁的几何尺寸对比关系,计算钢桁梁合龙口斜杆配切量。

一些实施例中,当已架A跨钢桁梁存在长度制造误差时,将该长度制造误差均分在N号墩和N+1号墩上。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配切量计算准确。按本申请方法计算的配切量进行合龙口杆件配切,合龙口杆件焊接后,钢桁梁长度和支座节点位置误差会严格控制在技术规范要求的公差范围内,避免二次配切或多次配切。

(2)因本申请方法推导公式逻辑严密,程序固定,按本申请方法计算速度快,不耽误工期。一般情况下,当天架设B跨钢桁梁,第二天早上测量已架A钢桁梁和B跨钢桁梁,提前准备的,第二天上午就可以计算出配切量以及开始合龙口杆件配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架设N+1号墩~N+2号墩的B跨钢桁梁2立面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号墩~N+1号墩的已架A跨钢桁梁与N+1号墩~N+2号墩的B跨钢桁梁合龙口下弦杆上游侧立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N号墩~N+1号墩的已架A跨钢桁梁与N+1号墩~N+2号墩的B跨钢桁梁合龙口下弦杆平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跨钢桁梁合龙口下弦杆与斜杆之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图。

图中:1、已架A跨钢桁梁;2、B跨钢桁梁;3、浮吊船;4、吊具;5、N号墩;6、N+1号墩;7、N+2号墩;8、支座;9、钢桁梁吊架;10、下弦杆;11、斜杆;12、上弦杆;13、竖杆;14、下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由于本申请中使用到的符号较多,为了便于理解,各个符号含义定义如下:

T1、环境温度;

T2、B跨钢桁梁的外表面温度;

D1、上游侧下弦杆合龙口纵桥向间距;

D2、下游侧下弦杆合龙口纵桥向间距;

D3、上游侧下弦杆合龙口两侧高差;

D4、下游侧下弦杆合龙口两侧高差;

D5、上游侧N+1号墩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的实测距离;

D6、下游侧N+1号墩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的实测距离;

X1、N号墩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

Y1、N号墩上游侧钢桁梁纵桥向支座轴线横向偏差;

X2、N号墩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

Y2、N号墩下游侧钢桁梁纵桥向支座轴线横向偏差;

Z1、N号墩支座处钢桁梁底实测高程;

X3、N+1号墩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

Y3、N+1号墩上游侧钢桁梁纵桥向支座轴线横向偏差;

X4、N+1号墩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

Y4、N+1号墩下游侧钢桁梁纵桥向支座轴线横向偏差;

Z2、N+1号墩支座处钢桁梁底实测高程;

X5、N+2号墩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

Y5、N+2号墩上游侧钢桁梁纵桥向支座轴线横向偏差;

X6、N+2号墩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

Y6、N+2号墩下游侧钢桁梁纵桥向支座轴线横向偏差;

Z3、N+2号墩支座处钢桁梁底实测高程;

L11、N号墩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1号墩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的理论长度;

L12、N号墩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1号墩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的理论长度;

L21、N+1号墩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的理论长度;

L22、N+1号墩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的理论长度;

m1、焊接收缩预留量;

m2、合龙口下弦杆顶板焊接时预留缝隙。

本申请所述的逐孔架设连续钢桁梁,是一联钢桁梁由多跨单孔跨经大于等于150m的钢桁梁焊接组成,且每联钢桁梁按照首跨或末跨开始架设的顺序依次逐孔架设。

为了便于理解,已在图1、图2和图3中对相关部件做了标记,其中,1为已架A跨钢桁梁,2为B跨钢桁梁,3为浮吊船,4为吊具,5为N号墩,6为N+1号墩,7为N+2号墩,8为支座,9为钢桁梁吊架,10为下弦杆,11为斜杆,12为上弦杆,13为竖杆,14为下横梁。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逐孔架设连续钢桁梁合龙口杆件配切量的计算方法,连续钢桁梁包括已架A跨钢桁梁1,已架A跨钢桁梁1的两端分别架设于N号墩5和N+1号墩6上。

计算方法包括:

步骤101:计算钢桁梁合龙口下弦杆顶板配切量。

其中,本步骤101计算钢桁梁合龙口下弦杆顶板配切量,包括如下步骤:

201:在已架A跨钢桁梁1上安装钢桁梁吊架9,利用浮吊船3和钢桁梁吊架9架设B跨钢桁梁2,从图1中可以看到,B跨钢桁梁2远离合龙口的一端架设于N+2号墩7上,获取已架A跨钢桁梁1和B跨钢桁梁2的测量数据,也就是说,在对已架A跨钢桁梁1和B跨钢桁梁2合龙口下弦杆10、斜杆11进行配切前,测量已架A跨钢桁梁1和B跨钢桁梁2,获得测量数据。

测量数据包括:

B跨钢桁梁2的外表面温度T2;

上游侧下弦杆合龙口纵桥向间距D1、下游侧下弦杆合龙口纵桥向间距D2、上游侧N+1号墩6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7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的实测距离D5、下游侧N+1号墩6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7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的实测距离D6;

N+1号墩6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X3、N+1号墩6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X4。

202:结合测量数据,计算B跨钢桁梁2的长度理论变化量ΔL;

具体地,长度理论变化量ΔL包括温差引起的B跨钢桁梁2长度变化量ΔL1、B跨钢桁梁2制造时的缩短量ΔL2和钢桁梁吊架9在已架A跨钢桁梁1上方架设B跨钢桁梁2时B跨钢桁梁2的长度变化量ΔL3。

也就是说,ΔL=ΔL1+ΔL2+ΔL3。

在计算ΔL时,测量数据中使用到的参数包括B跨钢桁梁2的外表面温度T2。

具体地,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ΔL1:

ΔL1=δ×(T2-T0)×(L21+L22)/2

其中,δ为钢桁梁热膨胀系数,比如在某大桥中,δ取值0.0000118/℃,T2为B跨钢桁梁2的外表面温度,T0为钢桁梁设计基准温度,比如在某大桥中,T0取值25℃,L21为N+1号墩6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7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之间的理论长度,L22为N+1号墩6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7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之间的理论长度。

每联钢桁梁按照首跨或末跨开始架设的顺序依次逐孔架设,钢桁梁的支座节点在各种荷载工况下会发生水平位移,根据计算的钢桁梁支座节点水平位移,可计算出每跨钢桁梁在各种荷载工况下的伸长量。在二期恒载完成的工况下,每跨钢桁梁的伸长量需要在钢桁梁制造时予以减掉,这种减掉的长度就是钢桁梁制造时缩短量。

B跨钢桁梁2制造时缩短量ΔL2、钢桁梁吊架9在A跨钢桁梁1上方架设B跨钢桁梁2时B跨钢桁梁2长度变化量ΔL3,是通过Midas+Civil桥梁工程软件建模计算而得。

203:确定焊接收缩预留量m1,以及合龙口下弦杆顶板焊接时预留缝隙m2;

本步骤,是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来确定m1和m2。

204:结合测量数据,计算B跨钢桁梁2上游侧N+1号墩6支座节点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7支座节点横桥向中心线实测长度L31,与N+1号墩6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7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理论长度L21的差值;计算B跨钢桁梁2下游侧N+1号墩6支座节点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7支座节点横桥向中心线实测长度L32,与N+1号墩6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7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理论长度L22的差值;

本步骤中,在计算L31和L32时,测量数据中使用到的参数包括:上游侧N+1号墩6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7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的实测距离D5、下游侧N+1号墩6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2号墩7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的实测距离D6、N+1号墩6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X3、N+1号墩6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X4。

具体地,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L31=D5-X3

L32=D6-X4。

205:根据L31、L21、L32、L22、m1和ΔL,计算B跨钢桁梁2在N+2号墩7支座节点横桥向中心线向小里程方向移动距离L41;

具体地,采用如下公式计算L41:

L41=(L31-L21+L32-L22)/2-m1-ΔL。

206:根据L41、m2以及测量数据,计算B跨钢桁梁2上游侧合龙口下弦杆顶板切割量Q1、B跨钢桁梁2下游侧合龙口下弦杆顶板切割量Q2,得到钢桁梁合龙口下弦杆顶板配切量。

本步骤中,在计算Q1和Q2时,测量数据中使用到的参数包括:上游侧下弦杆合龙口纵桥向间距D1和下游侧下弦杆合龙口纵桥向间距D2。

具体地,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Q1=L41-D1+m2

Q2=L41-D2+m2。

步骤102:计算钢桁梁合龙口斜杆配切量。

在本步骤102中,可以利用钢桁梁合龙口下弦杆顶板配切量,按照B跨钢桁梁2的几何尺寸对比关系,计算钢桁梁合龙口斜杆配切量。

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参见如下步骤:

301:划出下弦杆10中心线和斜杆11中心线;

302:以下弦杆10中心线和斜杆11中心线交点O为基点,沿B跨钢桁梁2下弦杆10方向比划钢桁梁合龙口下弦杆配切量,定位A点;

303:过A点做斜杆11中心线的垂线,得到垂足B,OB长度即为钢桁梁合龙口斜杆配切量。

本实施例是以N号墩5~N+1号墩6的已架A跨钢桁梁1与N+1号墩6~N+2号墩7的B跨钢桁梁2合龙口杆件配切量为例说明,如果需要计算其它墩位的相邻两跨钢桁梁合龙口杆件配切量,例如N+1号墩6~N+2号墩7的B跨钢桁梁2与N+2号墩7~N+3号墩的C跨钢桁梁、或者N+2号墩7~N+3号墩的C跨钢桁梁与N+3号墩~N+4号墩的D跨钢桁梁,则测量数据中相应增加:该墩位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该墩位上游侧钢桁梁纵桥向支座轴线横向偏差、该墩位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该墩位下游侧钢桁梁纵桥向支座轴线横向偏差、该墩位支座处钢桁梁底实测高程、上游侧该墩位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下一墩位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的实测距离、下游侧该墩位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下一墩位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的实测距离。

比如,计算N+1号墩6~N+2号墩7的B跨钢桁梁2与N+2号墩7~N+3号墩的C跨钢桁梁合龙口杆件配切量,那么就需要继续增加N+2号墩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X5、N+2号墩上游侧钢桁梁纵桥向支座轴线横向偏差Y5、N+2号墩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X6、N+2号墩下游侧钢桁梁纵桥向支座轴线横向偏差Y6、N+2号墩支座处钢桁梁底实测高程Z3、上游侧该墩位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下一墩位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的实测距离、下游侧该墩位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下一墩位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的实测距离。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进行步骤101之前,需要测量环境温度T1,一般情况下,B跨钢桁梁2的外表面温度T2=环境温度T1。如果T2<T1,则表明环境温度逐渐升高,环境温度未完全、同步浸泽到环境接触的钢桁梁外表面,钢桁梁外表面各处温度变形不一样;再加上测量已架A跨钢桁梁1和B跨钢桁梁2有一个时间过程,测得的已架A跨钢桁梁1和B跨钢桁梁2的数据不能准确的反映真实情况,这样情况下,测量数据是无效的。故需要等到T2=T1后才进行。

为了确定是否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合龙口杆件焊接之前,测量上游侧下弦杆合龙口两侧高差D3和下游侧下弦杆合龙口两侧高差D4,判断是否都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如果有不满足,则在合龙杆件配切后,再进行调整B跨钢桁梁2,直至D3和D4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同时,在合龙口杆件焊接之前,测量N号墩5上游侧钢桁梁纵桥向支座轴线横向偏差Y1、N号墩5下游侧钢桁梁纵桥向支座轴线横向偏差Y2、N+1号墩6上游侧钢桁梁纵桥向支座轴线横向偏差Y3、N+1号墩6下游侧钢桁梁纵桥向支座轴线横向偏差Y4、N号墩5支座处钢桁梁底实测高程Z1、N+1号墩6支座处钢桁梁底实测高程Z2、N+2号墩7支座处钢桁梁底实测高程Z3,判断是否都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如果有不满足的,则在合龙杆件配切后,通过钢桁梁吊架9或墩顶三向调整系统调整已架A跨钢桁梁1和B跨钢桁梁2,直至全部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已架A跨钢桁梁1存在长度制造误差时,将该长度制造误差均分在N号墩5和N+1号墩6上。

具体地,已架A跨钢桁梁1的长度制造误差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计算:

(1)上游侧已架A跨钢桁梁1的长度制造误差=N号墩5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与N+1号墩6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之间的实测长度-N号墩5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1号墩6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的理论长度L11-上游侧已架A跨钢桁梁1的长度理论变化量。

实际上,N号墩5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与N+1号墩6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之间的实测长度-N号墩5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1号墩6上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的理论长度L11,等于X1-X3;

其中,X1为N号墩5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X3为N+1号墩6上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

同时,上游侧已架A跨钢桁梁1的长度理论变化量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计算:

已架A跨钢桁梁1的长度理论变化量=温差引起的已架A跨钢桁梁1长度变化量+二期恒载工况下已架A跨钢桁梁1的长度变化量+已架A跨钢桁梁1架设后简支工况下的长度变化量。

其中,温差引起的已架A跨钢桁梁1长度变化量,其计算方式可以参照温差引起的B跨钢桁梁2长度变化量ΔL1的计算方式。

二期恒载工况下已架A跨钢桁梁1的长度变化量、已架A跨钢桁梁1架设后简支工况下的长度变化量可以利用madis建模计算。

(2)下游侧已架A跨钢桁梁1的长度制造误差=N号墩5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与N+1号墩6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之间的实测长度-N号墩5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1号墩6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的理论长度L12-下游侧已架A跨钢桁梁1的长度理论变化量。

实际上,N号墩5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与N+1号墩6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之间的实测长度-N号墩5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与N+1号墩6下游侧支座垫石横桥向中心线的理论长度L12,等于X2-X4;

其中,X2为N号墩5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X4为N+1号墩6下游侧钢桁梁横桥向支座轴线纵向偏差。

同时,下游侧已架A跨钢桁梁1的长度理论变化量可以参考上游侧已架A跨钢桁梁1的长度理论变化量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一方面,配切量计算准确。按本申请方法计算的配切量进行合龙口杆件配切,合龙口杆件焊接后,钢桁梁长度和支座节点位置误差会严格控制在技术规范要求的公差范围内,避免二次配切或多次配切。另一方面,因本申请方法推导公式逻辑严密,程序固定,按本申请方法计算速度快,不耽误工期。一般情况下,当天架设B跨钢桁梁,第二天早上测量已架A钢桁梁和B跨钢桁梁,提前准备的,第二天上午就可以计算出配切量以及开始合龙口杆件配切。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