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球轴承接触应力计算的自动化处理方法

球轴承接触应力计算的自动化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轴承接触应力计算的自动化处理方法,采用VBA语言与Excel表单程序化形成用户界面和执行控件,用户界面包括与执行控件相配合的输入框和输出框,该输入框提供相关参数输入表单;执行控件内包含计算正应力的算法和绘制对应正应力的三维图,该计算过程如下:输入球轴承参数;计算综合曲率;数值积分,解椭圆积分;解超越方程,获得椭圆率;计算接触椭圆半宽;计算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判断是否需要构建三维图,如需要则继续下一步,否则输出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输入框提示输入长短半轴分割数;输出计算值到Excel表单,并绘制正应力三维图。本发明能够确保精度和通用性的同时,快速求解和绘制球轴承接触应力图纸。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499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940221.7

  • 发明设计人 阚文彬;李贤;强永席;杜帅;

    申请日2021-08-16

  • 分类号G06F30/17(20200101);G06F17/18(20060101);G06F40/18(20200101);G06F17/11(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11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继道

  •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五道51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26: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检测,具体为球轴承接触应力计算的自动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依靠滚道和滚动体的相互接触来支撑载荷,因此了解接触的状态尤为重要。通常对于轴承内部的接触问题,滚动轴承的接触在弹性极限内进行,赫兹弹性接触理论通常用于计算接触椭圆半宽,接触应力以及弹性趋近量等问题。但是通常计算过程非常繁复,在某些文献中对计算做了简化处理,但是简化的同时使得计算精度和通用性下降(比如只能适用于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一定的钢材,对于其他的材质就不适用)。如果不做简化处理,则需要求解代数超越方程,椭圆积分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轴承接触应力计算的自动化处理方法,能够确保精度和通用性的同时,快速求解和绘制球轴承接触应力图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轴承接触应力计算的自动化处理方法,采用VBA语言与Excel表单程序化形成用户界面和执行控件,用户界面包括与执行控件相配合的输入框和输出框,该输入框提供相关参数输入表单;执行控件内包含计算正应力的算法和绘制对应正应力的三维图,该计算过程如下:输入球轴承参数;计算综合曲率;数值积分,解椭圆积分;解超越方程,获得椭圆率;计算接触椭圆半宽;计算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判断是否需要构建三维图,如需要则继续下一步,否则输出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输入框提示输入长短半轴分割数;输出计算值到Excel表单,并绘制正应力三维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参数输入表单包括

钢球相关参数中的弹性模量、泊松比、钢球数目、钢球直径;

内外圈相关参数中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沟曲率、沟底直径;

外部径向载荷;

接触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椭圆积分采用辛普森数值积分法分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超越方程采用二分法分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输出计算值到Excel表单同时存储二维数组,并根据二维数组绘制三维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克服现有技术中计算过程复杂,容易出错并且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能够提高通用性,适应更多的轴承规格,不需要进行简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球轴承接触应力计算的自动化处理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球轴承赫兹接触应力的软件界面;

图3为本发明的某个计算案例的参数输入;

图4为本发明的某个计算案例的一键式计算结果;

图5为本发明的某个计算案例的球-内圈正应力三维显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5所示,

一种球轴承接触应力计算的自动化处理方法,采用VBA语言与Excel表单程序化形成用户界面和执行控件,用户界面包括与执行控件相配合的输入框和输出框,该输入框提供相关参数输入表单;执行控件内包含计算正应力的算法和绘制对应正应力的三维图,该计算过程如下:

1.输入球轴承参数;2.计算综合曲率;3.数值积分,解椭圆积分;4.解超越方程,获得椭圆率;5.计算接触椭圆半宽;6.计算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7.判断是否需要构建三维图,如需要则继续下一步,否则输出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8.输入框提示输入长短半轴分割数;9.输出计算值到Excel表单,并绘制正应力三维图。

上述方案利用Excel表单程序化结合VBA语言,能够实现计算的整合,计算结果更加方便,不需要人工进行。而且能够具备通用性,在不简化计算过程的同时,能够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而且所需的操作简单,只需要输入对应的参数即可,最终得到的三维图能够直接形象的获得,破解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

具体的来说:

(1)输入球轴承参数:对应图2所示的,在背景为白色的输入框中定义球轴承的参数,对于钢球而言,有“弹性模量”、“泊松比”、“钢球数目”、“钢球直径”四个数据需要输入;对于内圈和外圈而言,有“弹性模量”、“泊松比”、“沟曲率”和“沟底直径”需要输入;此外还需输入一个“外部径向载荷”以及接触角α(默认为0°)。在图2中还给出了计算示意图,显示轴承套圈和滚动体已经滚动方向,滚动体的滚动方向沿着y轴,x轴为轴向,z为径向,其中还示意了一个接触椭圆,其长半轴标记为a,短半轴标记为b。

(2)计算综合曲率:针对以上输入框中输入的数据,对综合曲率进行计算,其计算方法为:

以钢球和滚道接触为例,各自的主曲率(1/mm)表达式如下,

钢球:

内圈:

其中r

外圈与钢球的主曲率的计算相类似。

(3)数值积分,求解椭圆积分:在这一步中,会对第一类和第二类椭圆积分进行数值求解,主要积分公式如下所示,其具体积分过程采用辛普森积分法。

(4)求解超越方程,求椭圆率:在这一步中,主要将上述的椭圆积分代入到以下方程中,对以下方程进行求根,其中k为待求量,其具体求解使用二分法。

(5)计算接触椭圆半宽:计算出椭圆率k之后,可以确定接触椭圆的半宽,

其中,

F

其中,σ

(6)计算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最大接触应力和平均应力,

平均接触应力(MPa)

最大接触应力(MPa)

p

(7)输入长短半轴分割数:若需要作图,则在输入区将长短半轴分割数填入

(8)计算值存放二维数组并输出到Excel表格:这一步将根据长短半轴的分割数,计算每一个分割点上的应力计算公式为,

(9)绘制正应力三维图:将根据计算出的二维数组绘制三维图,更加直观地展现正应力的分布。

另外,结合附图所示,该方案中,

(1)输入球轴承参数:以图3所示的案例举例说明

(2)计算综合曲率

(3)数值积分,其主要实施代码如下:

Public Function IntEclipseK1(ByVal m As Double)As Double

Dim a,b,fa,fb,h,s1,s2,Sn,x As Double

Dim n As Integer

a=0

b=PI/2

fa=1

fb=1/Math.Sqr(1-m)

n=100

h=PI/2/n

s1=0

s2=0

Dim k As Integer

For k=0To(n-1)Step 1

x=a+k*h+h/2

s1=s1+1/Math.Sqr(1-m*(Sin(x))^2)

Next k

For k=1To(n-1)Step 1

x=a+k*h

s2=s2+1/Math.Sqr(1-m*(Sin(x))^2)

Next k

Sn=h/6*(fa+4*s1+2*s2+fb)

IntEclipseK1=Sn

End Function

(4)求解超越方程,求椭圆率,其主要实施代码如下:

(5)计算接触椭圆半宽,计算结果如图4所示

(6)计算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计算结果如图4所示

(7)输入长短半轴分割数,根据需要勾选是否绘图然后输入分割数

(8)计算值存放二维数组并输出到Excel表格

(9)绘制正应力三维图,如图5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