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加工电机机座的一次性装夹夹具

加工电机机座的一次性装夹夹具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电机机座的一次性装夹夹具,平行于轴向的悬臂的一端连接在卡盘本体上,所述的悬臂的悬置端有定位卡块,定位卡块两端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卡爪,两端的卡爪分别卡箍在电机机座A两端的耳搭子外圆加工出的工艺台阶A1上,定位卡块的里端与卡盘本体之间的轴向方向上为间距布置。这样就可以实现该里端端面的止口、端面部位的车削加工了,当然悬置端的止口、端面部位的车削加工同样可以在该次装夹状态完成加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3193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同华新能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697117.X

  • 申请日2021-06-23

  • 分类号B23B31/103(20060101);B23B31/10(20060101);B23B31/16(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09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汤茂盛

  • 地址 242500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经济开发区新昌路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25:5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机座车削加工的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机座车削加工工装采用的工字型止口模,通过一端止口和机座安装孔装夹固定,精车加工完一端止口和铁心档后,必须掉头实施二次装夹,才能精车另一端的止口;由于精车加工时需二次装夹,难以保证两端止口及铁心档的同轴度;且止口模与机座止口采用间隙配合,精车加工时可能产生偏移或配合间隙过大等因素都会加大同轴度的误差,严重影响电机质量。名称为“一种电机机壳加工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03679810 U)的中国专利文献,其目的是一次性加工两端面止口和机壳内表面的电机机壳加工,以改善两端止口的同轴度和两端端面的平行度,其技术方案中提供了的夹合体装置,其包括两块夹板(2)和距离调节机构,上述夹板(2)上设有机壳端面套接通套(6),而距离调节机构设在两夹板(2)间,用于伸缩两夹板(2)的相对距离,所述的距离调节机构包括四根调节螺杆(3)。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技术缺陷包括,周向分布的四根调节螺杆(3)围成的约束区域无法实现电机机座从两根调节螺杆(3)之间的区域置入两块夹板(2)之间,所以装夹过程极为耗时;同时夹板(2)施予电机机座两端的约束力是依赖于四根调节螺杆(3)外端螺母的逐个拧紧实现的,不仅无法实现四根调节螺杆(3)的均匀受力,预紧时耗时耗力,电机机座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电机机座的一次性装夹夹具,一次装夹即可完成机座两端止口及铁心档的加工,提高了两端止口的同轴度及两端面的平行度同时提高装夹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加工电机机座的一次性装夹夹具,其特征在于:平行于轴向的悬臂的一端连接在卡盘本体上,所述的悬臂的悬置端有定位卡块,定位卡块两端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卡爪,两端的卡爪分别卡箍在电机机座A两端的耳搭子外圆加工出的工艺台阶A1上,定位卡块的里端与卡盘本体之间的轴向方向上为间距布置。

由定位卡块两端有的卡爪卡置在电机机座的两端,电机机座便被可靠地固定了,装夹调节时卡爪分布在同一个圆柱面上,同时由于卡爪卡置在电机机座A两端的耳搭子外圆加工出的工艺台阶A1上,所以电机机座A便被轴向限位固定、径向定心定位了,加之定位卡块的里端与卡盘本体之间为间距布置所预留出的轴向空间,方便刀具可以抵达电机机座A靠近卡盘本体一端的端面处,这样就可以实现该里端端面的止口、端面部位的车削加工了,当然悬置端的止口、端面部位的车削加工同样可以在该次装夹状态完成加工。

附图说明

图1、5分别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6分别是图1、5的右视图;

图3、7分别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8分别是图3、7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加工电机机座的一次性装夹夹具包括平行于轴向的悬臂20的一端连接在卡盘本体10上,卡盘本体10与主轴箱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的悬臂20的悬置端连接有定位卡块30,定位卡块30两端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卡爪31,两端的卡爪31分别卡箍在电机机座A两端的耳搭子外圆加工出的工艺台阶A1上,定位卡块30的里端与卡盘本体10之间的轴向方向上为间距布置。

上述方案中的定位卡块30与悬臂20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分体再连接成一体的。上述卡盘本体10可以理解为一般车床上的卡接工件的卡盘,并由主轴箱的动力输出驱动座回转运动。作为常规的三爪或四爪卡盘来讲只能卡接在电机机座A的一端对悬置端实施加工,然后调向重新装夹方能完成另一悬置端的加工。本发明则是提供了足够长的悬臂20利用悬臂20的长度优势实现一次性卡接住电机机座A的两端,并且保证电机机座A靠近卡盘本体10的一端与卡盘10之间预留有足够的轴向间距,使刀具可以顺利抵达电机机座A的里端实施车削加工。本发明设置了定位卡块30与悬臂20相连,这样可以降低部件的加工难度。

作为优选方案,悬臂20在卡盘本体10上周向对称布置3~4个。这样可以利用现有技术中的三爪或四爪卡盘的连接方式连接悬臂20,也就是说本发明中将悬臂20安装在现有技术中的三爪或四爪卡盘上就可以使用了,而可以不必独立提供卡盘本体10。当然若待加工的电机机座A尺寸过大,则可以提供专门的卡盘本体10并与车床上的原有卡盘配合连接即可。

在将悬臂20和定位卡块30加工成独立部件再连接方案中,所述的悬臂20的悬置端位于定位卡块30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且两者之间构成拆卸式连接。该方案方便电机机座A轴长尺寸存在差异、径向尺寸差异的情况使用,只要更换相应长度的定位卡块30与电机机座轴长尺寸适配即可,这样可以提高夹具的适用性。

为了提高定位卡块30的抗弯强度并有利于实现轻量化,本发明采用了以下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卡爪31周向方向的旁侧有齿形条板32,其齿峰向轴芯所在侧延伸且与电机机座A上的散热片A2构成嵌置式容纳配合。齿形条板32与电机机座A上的散热片A2呈互容式配合且不会造成定位配合部位的干涉,齿形条板32的设置不仅提高了定位卡块30自身的抗弯性能,同时还辅助提高了悬臂20的抗弯能力。

结合图2、4所示四爪卡置方案,即悬臂20在卡盘本体10上周向对称布置4个,居于中部高位的定位卡块30上的卡爪31居中布置,其两侧对称布置齿形条板32,位于左、右位的定位卡块30上的卡爪31居于下位布置,左、右位的定位卡块30上的齿形条板32位于卡爪31的上部,居于中部低位的定位卡块30上的齿形条板32周向均匀分布。居于左、右和高中位的三个定位卡块30上的三个卡爪31在周向方向上基本间隔为120°,这与电机机座A两端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耳搭子的间隔范围吻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