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在医疗设备和患者侧的耦联单元之间建立流体连接结构的连接装置

用于在医疗设备和患者侧的耦联单元之间建立流体连接结构的连接装置

摘要

用于在医疗设备和患者侧的耦联单元之间建立流体连接结构的连接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以用于在医疗设备和患者侧的耦联单元之间建立流体连接结构。供给软管(3)与患者侧的连接件(2)相连接并且可以与所述医疗设备相连接。转接器(10.1)的转接器‑管(13.1)保持着所述流体测量软管(6.1)的患者侧的端部区段(EA)。所述转接器(10.1)的转接器‑管支架(12.1、12.2)包围所述转接器‑管(13.1)。所述转接器‑管支架(12.1、12.2)将所述流体测量软管(6.1)的端部区段保持在相对于患者侧的连接件(2)的预先给定的位置中。借助于所述流体测量软管(6.1)可以在医疗设备和预先给定的流体取出位置(X)之间建立测量‑流体连接结构。这个流体取出位置(X)处于患者侧的连接件(2)的内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3297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德尔格制造股份两合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80011258.5

  • 发明设计人 T·邓克尔;

    申请日2020-05-08

  • 分类号A61M16/08(20060101);A61B5/097(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安东;司昆明

  • 地址 德国吕贝克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24:2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借助于该装置可以在医疗设备和患者侧的耦联单元之间建立流体连接结构。所述医疗设备例如包括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或者支持其自然呼吸的人工呼吸器或者对患者进行麻醉的麻醉设备。所述耦联单元例如包括气管造口导管或气管内导管。

背景技术

US 5,284,160 说明了一种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能够将医疗设备(常规气体机器215)与患者侧的连接件(患者终端接头14)连接起来。流体测量软管(采样软管23、201)居中地穿过具有外部软管(柔韧的外部呼吸软管27)和内部软管(柔韧的内部呼吸软管29)的共轴软管。转接器(采样转接器12)与患者侧的连接件14相连接并且包括具有毂43和中心空隙的支架(带孔支架22),流体测量软管23、201被导引穿过所述中心空隙。

在US 5,722,391 中说明了一种用于麻醉设备(麻醉管设备)的共轴软管,该共轴软管具有外部软管(外部管12)和内部软管(内部管14)。该装置的患者侧的接头20包括气密地与外部软管12相连接的外部柱筒21和与内部软管14相连接的内部柱筒25。管路(延伸管40)能够在气体取出点(气体采样点42)处取出气体。气体测量软管(气体采样管38)穿过内部软管14的内部并且在内部柱筒25的附近用未示出的夹子固定在所述内部柱筒14上。

在DE 69815464 T2 中说明了一种用于支持呼吸的面罩1,该面罩在与患者的脸部3对置的一侧上包括管状的装置5。这个装置5具有一带有锥形壁8的内部通道7。在这面壁8与环形腔室12之间围绕着锥形部分8形成通道9。

在EP 2383008 B1 中说明的装置将用来给生物(主体8)进行人工呼吸的呼吸气体的体积保持在所期望的水平上。人工呼吸器(通风机2)通过第一软管(第一管6)对生物8进行供给并且通过第二软管(第二管7)来得到所呼出的气体。所述两根软管6、7能够平行并排地布置或者被构造为共轴软管。转接器4与所述两根软管6、7相连接并且在连接元件(采样输出连接器10)处将气体采样本分流。气体测量软管(采样管11)从连接元件10通到人工呼吸器2上的分析仪(气体分析仪12)。

在WO 2017/200929 A1中说明了一种方法和一种装置,以便借助于侧线电流-二氧化碳分析来测量患者201、301呼出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患者被连接到人工呼吸器250、350上。转接器220、320将呼吸空气分流到软管215、315中,所述软管通往测量设备210、310。

在EP 1551486 B1 中并且在US 20150343163 A1 中也说明了装置,用于从用于患者的呼吸空气循环中分支出有待检查的气体并且将其输送给测量设备。

在US 2014/0 018 691 A1中说明了一种用于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的装置。氧气源135通过软管136向患者供给氧气,其中呼吸面罩125被置于患者的面部上。由患者呼出的空气经由软管132被输送给气体测量设备13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医疗装置和患者侧的耦联单元之间建立流体连接结构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装置能够比已知的连接装置更加可靠地对所建立的流体连接结构中的流体流进行监控。

按本发明的连接装置被设计用于在医疗设备和患者侧的耦联单元之间建立流体连接结构。所述患者侧的耦联单元可以与患者相耦联或者以其它方式安放在患者身上。

所述按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包括

-供给软管,

-患者侧的连接件,

-流体测量软管和

-转接器。

所述供给软管与医疗设备相连接或者可以与医疗设备相连接。除此以外,所述供给软管与患者侧的连接件相连接。

当沿着从医疗设备到患者侧的耦联单元的流动方向看时,所述患者侧的连接件定位于供给软管的端部处或者以一定的间隔定位于所述供给软管的下游。所述供给软管和患者侧的连接件至少暂时地一起建立医疗设备与患者侧的耦联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流体连接结构或者能够建立至少一个这样的流体连接结构。借助于这种流体连接结构,可以向患者供给流体、尤其是呼吸空气。

所述转接器包括

-刚性的转接器-管和

-转接器-管支架。

所述患者侧的连接件保持着转接器-管支架。所述转接器-管支架完全或至少部分地包围转接器-管。

所述转接器-管保持着流体测量软管的患者侧的端部区段。所述转接器-管支架由此将流体测量软管的被转接器-管所保持的端部区段保持在相对于患者侧的连接件的预先给定的位置中、在一种设计方案中保持在连接件的患者侧的端部上。所述转接器-管是刚性的,而所述流体测量软管则是柔韧的,更详细地说:具有比所述转接器-管大的塑性。

所述连接装置建立在流体测量设备和预先给定的流体取出位置之间的测量-流体连接结构或者能够至少暂时建立这样的测量-流体连接结构。这个流体取出位置处于患者侧的连接件的内部。所提供的测量-流体连接结构包括所述流体测量软管。

在典型的应用中,所述医疗设备应当向患者供给正确量的气体、例如呼吸空气和/或麻醉气体。在所要求的量、例如所要求的流动速率与实际量、例如实际的流动速率之间存在偏差时,应该相应地操控所述医疗设备,以便其改变其工作方式,目的是提供所要求的量。在另一种应用中,所述医疗设备自动地监控患者的自发呼吸。为了实现这样的工作方式,需要可靠地测量气体的实际量、例如所输送的或者自发地吸入的呼吸空气的量或者由患者P呼出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量或份额或者所输送的气体中的麻醉气体的份额。所述测量必须是可靠的并且能再现的。所述流体测量设备能够测量至少一种气体的浓度并且与医疗设备处于数据连接之中。

根据本发明,除了可以用来在患者和医疗设备之间建立流体连接结构、例如流体循环的供给软管之外,还设置了流体测量软管。由于该流体测量软管,可以持久地或者也可以在需要时从所述连接装置的内部抽吸特定的有待检查的量的气体并且将其输送给流体测量设备,其中该流体测量设备与医疗设备处于数据连接之中并且处于所述连接装置的外部。

所述流体测量软管允许在预先给定的流体取出位置处取出、尤其是抽吸有待检查的量。根据本发明,这个流体取出位置处于患者侧的连接件的内部。因此,当沿着从医疗设备到患者的流动方向看时,所述流体取出位置处于供给软管的端部处或者下游并且比较靠近患者。因此,在患者侧的耦联单元和流体取出位置之间存在比较小的被包围的空间,流体可能积聚在该空间中,所述流体可能会歪曲测量。如果所述供给软管包含至少两个平行的管腔、尤其一个用于吸气(吸入)的管腔和另一个用于呼气(呼出)的管腔并且因此实现流体循环,那么以下按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就尤其重要,在所述设计方案中存在所述流体取出位置。所述流体取出位置可以布置在这两个管腔与患者侧的耦联单元之间。由此,所寻求的测量既可以在患者的吸气阶段中也可以在其呼气阶段中可靠地执行。

应该考虑的可能性是,所述连接装置以及由此所述流体取出位置相对于患者运动。例如,患者运动或者被动运动或者所述连接装置经受其它的从外部作用的力。此外,所谓的冲洗流或循环流经常通过连接装置持久地流动,所述冲洗流或循环流同样将力施加到流体测量软管上。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流体取出位置也应该尽可能不实施相对于患者侧的连接件的运动并且因此也不实施相对于患者侧的耦联单元的运动,因为这样的相对运动可能会歪曲测量结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流体测量软管的端部区段被转接器-管保持并且更确切地说被保持在相对于患者侧的连接件的预先给定的位置中。由此保证,所述流体取出位置相对于患者侧的连接件基本上不实施不受欢迎的相对运动。

根据本发明,所述患者侧的端部区段借助于管来保持、即面状地沿着流体测量软管的区段被保持。根据本发明,所述刚性的转接器-管的患者侧的端部处于流体取出位置处。这些特征相较于以下可能的设计方案降低了不受欢迎的相对运动的危险,在所述设计方案中所述柔韧的流体测量软管松动地处于供给软管或者患者侧的连接件中或者仅仅被保持在一个点上。

尤其以下两种作为替代方案的实施方式是可能的,以用于实现本发明:

1. 所述转接器-管的患者侧的端部处于流体取出位置处。所述流体测量软管的患者侧的端部相对于这个流体取出位置具有间隔。所述转接器-管跨接这个间隔、具有流体密封的罩面并且与流体测量软管处于流体连通之中;

2. 所述流体测量软管的患者侧的端部处于流体取出位置处并且在那里被转接器-管所保持。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器-管的患者侧的端部也处于流体取出位置处。

因此,根据第一种替代方案,所述刚性的转接器-管将柔韧的流体测量软管朝流体取出位置延长。能够如此设计所述转接器-管,使得其可以可靠地与转接器-管支架相连接并且因此与患者侧的连接件相连接,例如方法是:所述转接器-管由优选为刚性材料的相同材料、例如由刚性塑料来制成。可能的是,所述患者侧的连接件和整个转接器共同形成一个唯一的构件。而所述流体测量软管则可以由柔性的材料、例如PVC或硅树脂或橡胶制成。所述流体测量软管的患者侧的端部可以与转接器-管在相对于流体取出位置具有间隔的区域中连接。因此,所述流体测量软管与所述转接器-管之间的连接对流体取出位置的影响比在所述连接布置在流体取出位置处时小。

根据所述第二种替代方案,所述转接器-管基本上具有保持流体测量软管并且避免不受欢迎的相对运动的功能。由于转接器-管,所述流体测量软管的患者侧的端部留在流体取出位置处。在所述第二种替代方案中,所述转接器-管不需要必然被构造为流体密封的结构,这简化了制造。因为在这种设计方案中所述转接器-管的患者侧的端部也处于流体取出位置处,所以相较于所述转接器-管的其它定位而降低了不受欢迎的相对运动的危险。

根据本发明,所述连接装置能够在医疗设备和预先给定的流体取出位置之间建立测量-流体连接结构。优选这种测量-流体连接结构将流体取出位置与流体测量设备连接起来,所述流体测量设备则与医疗设备处于数据连接之中。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患者侧的连接件包围转接器-管支架并且因此也包围转接器-管。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沿着从医疗设备到患者侧的耦联单元的流动方向看,所述转接器-管的处于转接器-管支架中的部分的尺寸至少是所述患者侧的连接件的沿着这个流动方向的尺寸的一半大、优选至少三分之二大。因此,所述转接器-管至少跨接了患者侧的连接件的一半。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患者侧的连接件流体密封地包围转接器-管支架。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转接器-管支架流体密封地包围患者侧的连接件。这两种设计方案进一步降低了以下危险,即:流体从外部挤入到所述述测量-流体连接结构中并且歪曲借助于流体测量软管获得的测量结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转接器-管保持着流体测量软管的患者侧的端部区段。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转接器-管流体密封地包围被保持的端部区段。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流体测量软管的被保持的端部区段流体密封地包围转接器-管。这两种设计方案尤其可以与上面所描述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组合地实现,其中所述转接器-管跨接在流体取出位置与流体测量软管的患者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所述转接器-管流体密封地包围端部区段或者反过来的设计方案导致了特别可靠地夹持流体测量软管的结果并且降低了流体从外部挤入并且歪曲测量的危险。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供给软管的末端件与转接器-管支架流体密封地连接。这种设计方案也降低了测量被歪曲的危险。一方面,在没有这种流体密封的连接的情况下,气体可能会从供给软管中逸出、绕过转接器-管支架并且到达流体取出位置。另一方面,流体可能会从外部挤入到供给软管中。

优选所述转接器-管完全或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患者侧的连接件的内部。因此,所述患者侧的连接件至少部分地包围转接器-管并且保护所述转接器-管以免受从外部起作用的机械负荷。因此,所述转接器-管不需要被构造得比所需要的程度厚,以便保持流体测量软管并且实现运行可靠的流体取出。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流体测量软管的患者侧的端部区段被夹紧在转接器-管的内部。或者所述转接器-管被夹紧在端部区段的内部。所述转接器-管又固定地与转接器-管支架相连接。这种设计方案特别可靠地保持所述流体测量软管的患者侧的端部区段并且防止所述流体测量软管执行相对于流体取出位置的不受欢迎的运动。在这种设计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为了保持患者侧的端部区段,该患者侧的端部区段被夹紧在转接器-管的内部。所述转接器-管的内直径可以克服复位力而变大、比如由于该转接器-管的弹性和/或塑性而变大。所述复位力将患者侧的端部区段夹紧在转接器-管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预先给定的流体取出位置处于患者侧的连接件的内部或者转接器的内部。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流体取出位置处于患者侧的连接件的内部并且与这个连接件的患者侧的端部有间隔或者处于这个患者侧的端部上。通常,所述患者侧的连接件比转接器大并且经常也在机械上比其坚固,因而有利的是,相对于患者侧的连接件来固定所述流体取出位置。

优选所述流体取出位置处于供给软管的假想的中轴线上或者处于该中轴线朝向患者的假想的延长线上。所述转接器-管如何相对于供给软管布置的不同位置是可能的。

所述患者侧的连接件的中轴线优选在供给软管的中轴线中延续。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流体测量软管和转接器-管相对于供给软管并且由此也相对于患者侧的连接件定心地布置。

在一种作为替代方案的设计方案中,在所述供给软管的中轴线与所述转接器-管的中轴线和/或所述流体测量软管的中轴线之间出现间隔。在这种作为替代方案的设计方案的拓展方案中,所述转接器-管与连接管处于流体连通之中。这根连接管优选与流体测量软管处于流体连通之中。所述连接管垂直于或倾斜于供给软管的中轴线来定位。这种拓展方案可以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组合,在所述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器-管跨接流体取出位置与流体测量软管的患者侧的端部区段之间的间隔。所述流体测量软管借助于转接器-管和连接管一直延长至流体取出位置,所述流体取出位置能够定心地布置、即尤其是相对于患者侧的连接件的中轴线定心地布置。

优选所述连接侧的连接件保持着转接器。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转接器与患者侧的连接件固定地连接。这种设计方案提高了连接装置的机械稳定性和功能可靠性。在这种设计方案的一种拓展方案中,所述患者侧的连接件和所述转接器一体地构造、即形成一个唯一的构件。这进一步提高了机械稳定性。尤其优选所述患者侧的连接件和所述转接器甚至整体地构造,也就是说它们在制造连接装置时在一个唯一的过程步骤中例如通过注塑来制造。相较于其它可能的设计方案,这种设计方案降低了制造成本和/或所需要的制造时间。

优选所述转接器-管与流体测量软管的患者侧的端部区段固定地连接。在这种设计方案中,所述转接器-管保持着流体测量软管的整个端部区段,这相较于仅仅点状的保持而降低了流体测量软管的不受欢迎的相对运动的危险。特别优选所述连接通过粘合连接或焊接连接来建立。

所述流体测量软管能够处于连接软管的外部。而在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所述流体测量软管处于供给软管的内部并且被导引穿过该供给软管。在这种设计方案中,所述供给软管包围流体测量软管,这节省了位置空间并且降低了所述流体测量软管机械地受损或者被从所期望的位置中拔出的危险。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供给软管能够仅仅实现唯一的流体连接结构。而在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所述连接软管作为多管腔软管来实现,也就是说,至少两个流体连接结构可以同时借助于同一根供给软管来建立,所述流体连接结构例如朝不同的方向和/或用于不同的流体。所述供给软管的至少两个管腔流体密封地彼此分开。例如,用于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或麻醉的流体流(吸气流)通过其中一个管腔来流动,并且在病人呼出时出现的流体流(呼气流)则通过所述的或另一个管腔来流动。相较于具有多根平行的供给软管的可能的设计方案,作为多管腔软管的设计方案节省了位置空间。优选所述流体测量软管被导引穿过这些管腔之一。所述流体测量软管尤其能够通过吸气管腔或呼气管腔来导引。也可能的是,第三管腔实现或接收所述流体测量软管。

为了制造按本发明的连接装置,不同的设计方案是可能的。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按本发明的连接装置通过一种方法来制造,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流体测量软管从一侧插入到供给软管中。将所述流体测量软管如此插入,直至所述流体测量软管的患者侧的端部区段突出超过所述供给软管;

-从另一侧使所述转接器朝供给软管运动。在这种运动中将所述突出的患者侧的端部区段插入到转接器-管中;

-现在将所述转接器与所述患者侧的连接件连接起来;

-此外将所述转接器与所述供给软管连接起来。

这种设计方案允许彼此分开地制造所述连接装置的不同的组成部分并且只有在使用地点才将其组装起来。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一种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在此:

图1示意性示出了医疗设备与患者之间的连接装置;

图2以立体图示出了所述连接装置;

图3示出了气体测量软管的三种可能的走向,所述气体测量软管将气体导引至气体测量设备;

图4示出了四个不利的和一个优选的测量位置,在该测量位置处气体被导引到图3的气体测量软管中;

图5示出了转接器的在共轴软管与Y形件之间的可能的位置;

图6示出了所述转接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种设计方案,其将所述气体测量软管保持在内部的管腔中;

图7示出了所述转接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二种设计方案,其将所述气体测量软管保持在外部的管腔中;

图8示出了所述第二种设计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转接器和Y形件一起形成一个唯一的构件;

图9示出了所述转接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三种设计方案,其将所述气体测量软管保持在共轴软管的外部;

图10示出了所述转接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第一种设计方案,其将所述气体测量软管保持在内部的管腔中;

图11示出了所述转接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第二种设计方案,其将所述气体测量软管保持在外部的管腔中;

图12示出了所述转接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第三种设计方案,其将所述气体测量软管保持在共轴软管的外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了使用本发明的示例性的环境。图4示出了能够通过本发明来获得的优点,并且图5至图1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两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被使用在将患者与医疗设备连接起来的连接装置中,更准确地说:建立患者和医疗设备之间的流体循环。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医疗设备包括人工呼吸器。所述人工呼吸器尤其控制患者的呼吸阶段和/或支持和/或刺激其呼吸。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医疗设备包括麻醉设备,用它能够对患者进行麻醉。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患者侧的接头,该接头与在图1中未示出的患者侧的耦联单元连接或者能够连接,其中所述患者侧的耦联单元在本实施例中包括L形的连接件和嘴部件,

-设备侧的接头,该接头与所述医疗设备连接或能够连接并且例如包括T形件或末端件,和

-多管腔软管。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连接装置可以多次使用。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整个连接装置以及所述患者侧的耦联单元事先被连接成一个系统,并且该系统在合适的包套中被运输到使用地点、在那里从包套中取出、与患者侧的耦联单元并且与医疗设备相连接、用于建立一次流体连接结构并且然后被清除。

“多管腔软管”是指一种软管,其在软管的整个长度范围内提供至少两个管腔,其中每个管腔与所述的或每个其他的管腔流体密封地分开。由此,不同的流体流能够同时流动通过同一根软管,例如朝两个不同的方向和/或用不同的流体和/或以不同的流动速率来流动。特别是如果唯一的供给软管被构造为多管腔软管,则可以用该唯一的供给软管来实现用于患者的呼吸循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管腔软管被设计为共轴软管。也可能的是,膜片将所述软管沿着整个长度划分为至少两个管腔,其中每个管腔从内部与所述软管的外壁邻接并且与所述膜片邻接。

本实施例的共轴软管包括

-形成内部的管腔的内部软管,和

-形成外部的管腔的外部软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软管同轴地并且完全地包围内部软管。在本实施例中,将具有内部的管腔的内部软管用于吸入(吸气),而将具有外部的管腔的外部软管用于呼出(呼气)。也能够反过来使用所述两个管腔或者使用两根平行的软管。所述两根软管流体密封地彼此分开。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这个处于患者与包括人工呼吸器和/或麻醉设备的医疗设备之间的连接装置。在此示出了:

-患者P,

-所述医疗设备1,

-柔性的共轴软管3,

-由所述共轴软管3的内部软管形成的内部的管腔L.e,

-由所述共轴软管3的外部软管形成的外部的管腔L.a,

-所述内部的软管的刚性的或柔韧的内部的末端件9,

-所述外部的软管的刚性的或柔韧的外部的末端件8,该外部的末端件完全地且同轴地包围所述内部的末端件9并且突出超过所述内部的末端件8,

-Y形件2,它与患者侧的耦联单元连接或者能够连接并且具有患者侧的端部En,

-吸入时通过所述内部的管腔L.e流动的空气流S.e以及

-呼出时通过所述外部的管腔L.a流动的空气流S.a。

所述Y形件2在一侧不仅与内部软管而且与外部软管连接并且不仅接收内部的管腔L.e而且接收外部的管腔L.a。在另一侧,所述Y形件2将两个管腔L.e和L.a用连接件连接成患者侧的耦联单元。因此,使用Y形件这个名称。其中一侧的部件8和9与另一侧的部件2流体密封地彼此连接,并且更确切地说以固定的或能松开的方式来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Y形件2包括与共轴软管3相连接的具有较大直径的部件2.1和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的具有较小直径的轴向连接的部件2.2。例如,所述管状的连接件可以插入到较小部件2.2的相应的空隙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Y形件2属于连接装置的患者侧的连接件。

图2以立体图示出了包括所述连接装置和患者侧的耦联单元的连接系统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示出了

-所述具有外部的末端件8的共轴软管3,

-所述Y形件2,和

-L形连接件5,其属于患者侧的耦联单元并且被插入到部件2.2中或者被部件2.2所包围。

所述连接件5流体密封地与Y形件2相连接并且更确切地说以固定的或能松开的方式相连接。这根共轴软管3是柔韧的并且可以几乎制成每种所期望的形状。此外,示出了属于患者侧的耦联单元的嘴部件20和属于设备侧的接头的T形件7。

在对患者P进行人工呼吸和/或麻醉的期间,应当检查与患者P的人工呼吸和/或麻醉相关联的气体。例如应当检查被输送给患者P的空气中和/或由患者P呼出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份额或麻醉剂的浓度。在这种检查中必须在较长的时间段里存在同样的外部条件,特别是以便能够可靠地评估患者P的当前状态。

图3示出了多种可行方案,如何为了检查所输送的或所输出的气体而将这样的设备4与患者P连接起来。气体通过气体测量软管6流动至气体测量设备4。示出了三个如何能够敷设气体测量软管6的可能的位置,也就是:

-具有处于内部的管腔L.e中的吸气的走向6.1的气体测量软管6,

-具有处于外部的管腔L.a中的呼气的走向6.2的气体测量软管6和

-具有外部的走向6.3、即处于共轴软管3的外部的气体测量软管6。

在使用带有气体测量软管6的连接装置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由弯曲引起,通过制造和运输至使用地点的过程来给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施加弯曲。通常以长软管制造卷筒。将这根长的被卷起的软管的一分段切下并且用作气体测量软管6。尽管向气体测量软管施加弯曲,本发明也能够将该气体测量软管6保持在从这三种可能的走向6.1、6.2、6.3中选出的走向中。由于本发明,尽管存在所施加的弯曲,即使所述连接装置被动运动,有待检查的气体进入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中的位置相对于Y形件2也保持不变。

处于共轴软管3与医疗设备1之间的T形件7能够将共轴软管3的内部的具有走向6.1或6.2的气体测量软管6从共轴软管3中引出。有待检查的气体在患者侧的端部上进入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中。

在对患者P进行人工呼吸和/或麻醉的期间,气体流从医疗设备1经过共轴软管3一直流到患者侧的接头并且再次返回。这种气体流被称为冲洗流或循环流,防止所述连接装置中的气体堵塞并且优选具有恒定的体积流动速率。图4示出了这种冲洗流Sp。此外,图4在上面的图中示出了四个可能的测量位置M1至M4,它们具有不同的缺点并且在下面的图中示出了优选的测量位置X,该测量位置能够通过本发明运行可靠地来实现。这总共五个测量位置具有以下意义:

-在测量位置M1处,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在内部的管腔L.e中终止。由此,所述设备4能够仅仅检查新鲜的呼吸气体,该呼吸气体在空气流S.e中从医疗设备1流向患者P,但是在空气流S.a中没有呼出的呼吸气体;

-在测量位置M2处,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在吸气和呼气之间的直接的过渡中终止。这个位置的缺点是,所述冲洗流Sp可能会歪曲测量结果;

-在测量位置M3处,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在外部的管腔L.a.中终止。由此,所述设备4能够仅仅发现空气流S.a中的被呼出的呼吸气体,但是在空气流S.e中没有新鲜的呼吸气体;

-在测量位置M4处,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在Y形件2的边缘区域中终止。存在的危险是,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部分地或甚至完全地被封闭并且不能确保有效的测量;

-理想的测量位置X处于冲洗流Sp的外部并且与患者P有恒定的间隔y并且与Y形件2的外壁有恒定的间隔z。

下面参照图5至图12来描述本发明的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带有集成的管的转接器10,气体测量软管6可以插入到所述管中。第二种实施方式包括转接器11,该转接器将气体测量软管6接收并且保持在内部。在所述两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器10、11如此保持着气体测量软管6的患者侧的端部区段EA,使得有待检查的气体在期望的测量位置X处被接收。在所述两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器-管的患者侧的端部处于测量位置X处。在所述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患者侧的端部区段EA与测量位置X之间出现间隔,所述转接-管跨接该间隔。在所述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的患者侧的端部额外地处于测量位置X处。

图5示出,这种用于气体测量软管6的转接器10、11能够被安置在哪个空间位置PI上。在两种设计方案中,管或套管可以插入到转接器10、11的内部中,从而至少一个流体连接结构能够伸展穿过转接器10、11。可能的是,这个转接器10、11和Y形件2被实施为一个单个的构件。

图6至图9示出了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三种可能的设计方案、即三个不同设计的转接器10.1、10.2、10.3。按照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转接器10.1、10.2、10.3也能够具有两种或所有三种设计方案的组合。图10至图12示出了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三种可能的设计方案。在附图中示出了分别实现的理想的测量位置X。

按照在图6中所示出的第一种设计方案的转接器10.1能够保持着气体测量软管6,该气体测量软管布置在共轴软管3的内部的管腔L.e中、即具有吸气的走向6.1。所述转接器10.1包括

-具有较小的直径的第一套管12.1,

-具有较大直径的第二套管12.2,该第二套管固定地与所述第一套管12.1相连接,以及

-管13.1,该管被导引穿过所述两个套管12.1、12.2。

在所示出的设计方案中,所述管13.1朝Y形件2突出超过两根套管12.1、12.2。也可能的是,所述管13.1与套管12.2齐平地终结或者在套管12.1或12.2的内部终止。优选如此设计所述转接器10.1,使得两根套管12.1和12.2的与管13.1的中轴线相一致。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较小的套管12.1的外直径等于内部的末端件9的内直径。在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套管12.1的外直径稍大于末端件9的内直径并且更确切地说至少在与套管12.2邻接的端部处稍大于末端件的内直径。如果将所述套管12.1插入到末端件9中,则所述套管12.1被压缩或者所述末端件9被拉伸。

在所有实现方式中,所述内部的套管12.1流体密封地被内部的末端件9所接收。所述较大的套管12.2的外直径等于所述Y形件2的朝向软管3的分段的内直径或者稍大一些,使得所述第二套管12.2流体密封地被Y形件2所接收。优选所述第二套管12.2的外直径大致等于内部的末端件9的外直径,使得所述第二套管12.2与内部的末端件9齐平地终结。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转接器10.1与Y形件2固定地连接。可能的是,所述转接器10.1和Y形件2一体地构造。甚至可能的是,所述两个组成部分10.1和2整体地构造、即在制造时在唯一的过程步骤中并且由相同的材料制造。

也可能的是,所述转接器10.1以能松开的或不能松开的方式与Y形件2连接。在这种作为替代方案的实现方式中,已经存在的Y形件2能够与新颖的转接器10.1连接。可能的、不过由于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而不需要的是,改动所述Y形件2。

在图6所示的设计方案中,所述管13.1以及由此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在位置6.1中与通过内部的管腔L.e流动的吸气时的空气流处于流体连通之中。因此,所述空气流S.e的一部分到达气体测量软管6。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的末端件被插入到管13.1中。因此,所述转接件10.1将气体测量软管6保持在吸气的位置6.1中。所述转接器10.1由Y形件2保持着并且不能相对于该Y形件2运动。所述管13.1的患者侧的端部处于测量位置X处。所述管13.1流体密封地跨接测量位置X与气体测量软管6的患者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隔。

一方面所述套管12.1和12.2与另一方面所述管13.1之间的连接优选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所述间隔能够可逆地变化并且吸收能量。这降低了作用到所述连接装置上的机械脉冲损坏气体测量软管6或导致泄漏的危险。

所述管13.1优选流体密封地包围气体测量软管6的患者侧的端部区段。也可能的是,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在没有搭接的情况下流体密封地与管13.1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例如借助于粘合连接或者合适的焊接连接或者也借助于夹紧连接以固定的或能松开的方式与管13.1连接。然而,由于本发明,同样可能的是,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仅仅被插入到管13.1中并且例如由合适的咬合支架以能松开的方式被保持。由于能松开的连接而更容易清洁所述连接装置。这两种设计方案可靠地防止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从管13.1中滑出。

在所述两种设计方案中,所述连接装置优选进行如下组装:

-将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从设备侧的接头通过内部的管腔L.e朝患者侧的接头推移,直到所述气体测量软管足够远地突出超过内部的末端件9;

-将所述转接器10.1从另一侧朝气体测量软管6推移。在一种设计方案中,将所述转接器10.1连同Y形件2一起朝气体测量软管6推移;

-优选将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的突出的端部的一部分以固定的或能松开的方式与转接器10连接起来;

-将所述转接器10.1的第一套管12.1完全插入到内部的末端件9中并且在一种设计方案中与这个末端件9连接起来;

-现在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处于内部的管腔L.e中并且由所述管13.1保持在吸气的走向6.1中。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转接器10.1又可以例如为了清洁连接装置而从内部的末端件9中拉出并且重新加以固定。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不需要的是,将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的端部定位在图4所示的所期望的位置X处。相反,足够的是,如此设计所述转接器10.1,使得所述管13.1的患者侧端部处于测量位置X处。在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的患者侧的端部与所述测量位置X之间出现间隔d,所述管13.1跨接该间隔。有待检查的气体从测量位置X通过内部中空的管13.1流动至气体测量软管6的患者侧的端部并且通过该气体测量软管流动至气体测量设备4。

在所述第一种设计方案的所示出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13.1沿着从共轴软管3朝Y形件2的方向看变细。也可能的是,所述管13.1在整个长度范围内具有相同的直径或者朝另一个方向、即朝共轴软管3变细。也可能的是,所述管13.1被构造为凸出的结构并且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的患者侧的端部夹紧在管13.1的中间区域中。

图7示出了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二种设计方案、即转接器10.2。在倾斜的或垂直的位置中将连接管13.2插入到同轴布置的管13.1中,所述连接管在所示出的实现方式中是柱筒形的。所述连接管13.2被引导穿过第二套管12.2并且将第一管13.1与转接器10.2外部的连接点连接起来。气体测量软管6可以穿过外部的管腔L.a插入到连接管13.2中并且与以固定的或能松开的方式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接。所述转接器10.2然后将气体测量软管6保持在引起呼气的走向6.2的位置中。优选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与连接管13.2的设备侧的端部固定地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12.1和/或12.2的内部的分段13.4突出超过连接管13.2,参见图8上部。也可能的是,省略这个分段13.4并且将中间管13.1和连接管13.2共同构造为一体的弯折的管,参见图8下部。

所述具有转接器10.2的连接装置可以与所述具有转接器10.1的连接装置一样组装。又在位置X处取出气体,而不需要将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本身一直导引到这个位置X。更确切地说,有待检查的气体从测量位置X通过管13.1来流动、被连接管13.2转向并且然后通过气体测量软管6流动至气体测量设备4。

图8以立体图(左侧)和剖面图(右侧)示出了一种示例性的实现方式,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种设计方案的转接器10.2和所述Y形件2一体地构造。在该实例中,所述管13.1的患者侧的端部与Y形件2的较小部件2.2的患者侧的端部齐平地终结。所述管13.1和13.2形成一体的弯折的管。

图9示出了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三种设计方案、即转接器10.3。按照第二种设计方案的连接管13.2被较长的连接管13.3取代。这根较长的连接管13.2同样倾斜地或垂直地被导引穿过第二套管12.2并且将第一管13.1与外部的末端件8之外的连接点连接起来。气体测量软管6可以在共轴软管3的外部插入到较长的连接管13.3中。所述转接器10.2而后将气体测量软管6保持在引起外部的走向6.3的位置中。在所述第三种设计方案中,也能够省略所述分段13.4并且将中间管13.1和连接管13.3构造为一体的弯折的管。在所述第三种设计方案中在位置X处取出气体,而不需要将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本身保持在所期望的位置X处。

所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三种设计方案的共同点是,气体从位置X通过内部中空的管13.1并且可选通过连接管13.2、13.3流动至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所述管13.1的患者侧的端部始终处于测量位置X处。

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转接器11.1、11.2、11.3包括管状的导引元件14.1来代替内部中空的管13.1,其中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通过这根导引管14.1的内部被一直导引至测量位置X。相同的部件具有相一致的附图标记。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的患者侧的端部以及优选所述导引管14.1的患者侧的端部因此也处于测量位置X处。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的患者侧的分段与导引管14.1的内部相连接、例如通过粘接或焊接或夹紧或者通过咬合支架来连接。可能的是,所述导引管14.1由两根彼此连接的半管组成,所述半管将气体测量软管6的患者侧的端部夹紧在其之间。

所述第二种设计方案能够使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和导引管14.1在比所述第一种设计方案的气体测量软管6和管13.1长的距离范围内搭接。由此,更多的位置空间可供持久的或能松开的连接所用。所述导引管14.1对被施加给气体测量软管6的弯曲进行补偿。

所述转接器11.1引起气体测量软管6的吸气的走向6.1(图10),所述转接器11.2引起呼气的走向6.2(图11),并且所述转接器11.3引起外部的走向6.3(图12)。在所有三种设计方案中,所述导引管14.1优选具有多个环形的加固部,这些加固部包围着导引管14。所述导引管14.1能够具有慢慢变尖的患者侧的端部。

所述转接器11.1和转接器11.3具有改动的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具有朝患者侧的端部锥形地变细的内腔15。所述第一套管也能够与转接器10.1的第一套管12.1一样构造。

朝所述转接器11.2的导引管14.1中铣削了开口14.2。所述气体测量软管6被导引穿过这个开口14.2,以便引起呼气的走向6.2。也能够取代开口14.2而如在转接器10.2中一样设置连接管13.2。

附图标记列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