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电池充电隔离加热控制技术方法

电池充电隔离加热控制技术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充电隔离加热控制技术方法,结构上加热膜封装在电池组内;电路上电池正极与加热膜连接,电流经过加热膜流向负极的过程中被NMOS管开关电路控制通断;当电池接入充电器中,电池的负极和充电器负极相连,加热丝的电路就具有构成完整回路的条件;低温环境电池充电,打开隔离电路,通过充电机给加热膜供电,同时充电mos关闭,电池不充电;加热到电池温度可以充电时,关闭加热打开充电mos给电池充电;不连接充电电源时,通过同时打开充电mos和隔离电路可以通过电池供电,加热电路开启;控制信号控制光耦的led发光进而开启高压nmos,达到隔离控制的目的。本发明能够对加热模组进行隔离控制,保证充电安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9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智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54626.X

  • 发明设计人 刘颖;

    申请日2021-04-26

  • 分类号H02J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316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朱亮淞

  • 地址 200000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华隆路177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4:5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充电隔离加热控制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车动力电池作为整车动力输出,需要满足续航里程长、放电能量效率高等优势。电池性能与环境温度有很大关系,长期低温环境对电池使用寿命有严重影响,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低温环境需要给电池加热。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充电隔离加热控制技术方法,能够对加热模组进行隔离控制,保证充电安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池充电隔离加热控制技术方法;

控制技术方法如下:

结构上加热膜封装在电池组内;电路上电池正极与加热膜连接,电流经过加热膜流向负极的过程中被NMOS管开关电路控制通断;

当电池接入充电器中,电池的负极和充电器负极相连,加热丝的电路就具有构成完整回路的条件;

低温环境电池充电,打开隔离电路,通过充电机给加热膜供电,同时充电mos关闭,电池不充电;

加热到电池温度可以充电时,关闭加热打开充电mos给电池充电;

不连接充电电源时,通过同时打开充电mos和隔离电路可以通过电池供电,加热电路开启;

控制信号控制光耦的led发光进而开启高压nmos,达到隔离控制的目的。

光耦耐压在额定电压范围内;控制信号地与高压地不连接;低温充电时,充电mos关闭,只打开隔离电路。

结构包括电池组、加热控制模组和隔离控制模组,所述隔离控制模组电性通断加热控制模组的加热回路;所述加热控制模组包括加热组件和开关控制器,所述加热组件、开关控制器串联设置在电池组的电性回路上,所述加热控制模组并联设置在加热组件的两端,所述电池组的充电正极接口对应于电池组的正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组的充电负极接口对应于开关控制器的电流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控制模组包括光电耦合器和光耦控制器,所述隔离控制模组还包括NMOS晶体管,所述NMOS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开关控制器的电流输入端上,所述NMOS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于加热组件的电流输出端上,所述光电耦合器中的发光器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光耦控制器,且另一端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中的受光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池组的正极端和NMOS晶体管的栅极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外设置有供电池组容纳的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内设置有内撑架,所述内撑架上包含有若干容置槽,所述电池组包括若干节电池节,若干所述电池节分别对应设置在各容置槽内,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内撑架上。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容置槽之间的区域相互连通且构成加热通道,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加热通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为加热膜,所述加热组件贴附在内撑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撑架包含若干间距设置有的隔板和支撑设置在两两相邻的隔板之间的支撑杆,所述容置槽贯通开设在各隔板上。

有益效果:本发明电池充电隔离加热控制技术方法,通过隔离控制模组电性通断加热控制模组的加热回路,能够对加热组件进行选择性的通断,以保护充电电路,通过充电机来给电池组进行加热,同时隔离控制端和后级充电电路,避免了后级充电高压电路对前级控制电路的干扰,提升安全性,且保护电芯,避免了低温充电对电芯的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电池盒内部俯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电池盒内部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电池充电隔离加热控制技术方法;

控制技术方法如下:

结构上加热膜封装在电池组内;电路上电池正极与加热膜连接,电流经过加热膜流向负极的过程中被NMOS管开关电路控制通断;

当电池接入充电器中,电池的负极和充电器负极相连,加热丝的电路就具有构成完整回路的条件;

低温环境电池充电,打开隔离电路,通过充电机给加热膜供电,同时充电mos关闭,电池不充电;

加热到电池温度可以充电时,关闭加热打开充电mos给电池充电;

不连接充电电源时,通过同时打开充电mos和隔离电路可以通过电池供电,加热电路开启;

控制信号控制光耦的led发光进而开启高压nmos,达到隔离控制的目的。

技术关键点:光耦耐压在额定电压范围内;控制信号地与高压地不连接;低温充电时,充电mos关闭,只打开隔离电路。本发明的优点在隔离控制端和后级电路,避免了后级高压电路对前级控制电路干扰;保护电芯,避免了低温充电对电芯的伤害。

如附图1所示,结构包括电池组1、加热控制模组3和隔离控制模组4,所述隔离控制模组3电性通断加热控制模组3的加热回路;所述加热控制模组3包括加热组件5 和开关控制器2,所述加热组件5、开关控制器2在电流回路上依次串联设置在电池组1 的电性回路上,所述开关控制器位于电池组1的负极端,所述加热控制模组3并联设置在加热组件5的两端,所述电池组1的充电正极接口对应于电池组1的正极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组1的充电负极接口对应于开关控制器2的电流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隔离控制模组4电性通断加热控制模组3的加热回路,能够对加热组件5进行选择性的通断,以保护充电电路,通过充电机9来给电池组进行加热,同时隔离控制端和后级充电电路,避免了后级充电高压电路对前级控制电路的干扰,提升安全性。

所述隔离控制模组4包括光电耦合器7和光耦控制器8,所述隔离控制模组3还包括NMOS晶体管6,所述NMOS晶体管6的源极电性连接于开关控制器2的电流输入端上,所述NMOS晶体管6的漏极电性连接于加热组件5的电流输出端上,所述光电耦合器7中的发光器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光耦控制器,且另一端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7 中的受光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电池组1的正极端和NMOS晶体管6的栅极端。

电路上电池组1的正极与加热组件5连接,电流经过加热组件5流向负极的过程中被NMOS管开关电路控制通断。当电池组1接入充电机9中,电池组1的负极和充电机9的负极相连,加热组件5的电路就具有构成完整回路的条件。

低温环境电池充电:打开隔离控制模组4的电路,光电耦合器7通过光耦控制器8进行打开,通过充电机9给加热组件5供电,同时用于控制电池组1充电的开关控制器 2处于关闭状态,电池组1为不充电状态;在电池箱10内设置有电性连接于光耦控制器 8上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组被加热的温度,当加热到电池温度可以充电时,光电耦合器7断路,加热组件5的电性回路断开,此时再打开开关控制器2导通电池组1 的充电回路,以用于给电池组1充电。

在不连接充电机9时,通过同时打开开关控制器2和隔离控制模组4的电路可以通过电池组1本身进行供电,使得加热组件的电路开启。

光耦控制器8为微处理器,以用于控制信号控制光电耦合器中的发光器发光进而开启,所述开关控制器2为电控开关,以用于控制电池组1与充电机9负极接口之间的电路通断。

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所述电池组1外设置有供电池组1容纳的电池箱10,所述电池箱10内设置有内撑架11,所述内撑架11上包含有若干容置槽12,所述电池组1 包括若干节电池节13,若干所述电池节13分别对应设置在各容置槽12内,所述加热组件5设置在内撑架上,通过内撑架11对各电池节进行分隔隔离,保证加热组件5产生的热量能够充分的作用于各电池节。

若干所述容置槽之间的区域相互连通且构成加热通道,所述加热组件5设置加热通道内,保证加热组件5的热量的发射均匀,保证电池节的受热均匀,所述加热组件5为加热膜,所述加热组件5贴附在内撑架11上。减小加热组件整体的空间占用。

所述内撑架11包含若干间距设置有的隔板15和支撑设置在两两相邻的隔板15之间的支撑杆16,所述容置槽12贯通开设在各隔板15上,保证电池节的安装稳定性,以及保证加热模组的加热效率和热量扩散均匀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