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两个座椅单元之间的通道的关闭装置

用于两个座椅单元之间的通道的关闭装置

摘要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位于飞行器机舱中的通道的关闭装置(19),其包括:门板(21);和第一托架(24),其包括用于平移地引导所述第一托架(24)的第一引导装置(2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24)包括:第二引导装置(29),其用于平移地引导门板(21);和第一锁定系统(33),其能够呈现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第一锁定系统(33)在门板(21)和第一托架(24)之间提供机械连接;所述第一锁定系统(33)能够转变到解锁状态,在解锁状态,门板(21)与托架(24)脱离。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428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赛峰座椅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980083987.9

  • 发明设计人 M·托马;L·佩兰;J·拉耶;

    申请日2019-12-10

  • 分类号B64D11/00(20060101);B64D11/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56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苏娟;杨涛

  • 地址 法国布雷西尔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0:1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两个座椅单元之间的通道的关闭装置。本发明特别有利地应用于飞行器领域。

背景技术

“商务舱”和“头等舱”类型的座椅为乘客提供从“就座”位置到“躺卧”位置的不同舒适位置,在“躺卧”位置,座椅限定基本水平的睡眠表面,以便乘客可以躺下。

还可以提供中间舒适位置(诸如座椅靠背很大程度地倾斜的“放松”位置)。通常,这些中间位置是通过使靠背围绕水平轴线并垂直于座椅的延伸部的轴线枢转而倾斜获得的。乘客然后可以在不同位置之间转换期间停留在座椅中。

座椅通常由靠背和就座表面形成,并且可以包括可以固定或约束到运动学座椅的搁腿部和/或搁脚部。

“商务舱”和“头等舱”类型的飞行器机舱座椅的组件包括位于沿着飞行器机舱的纵向轴线彼此前后布置的两个座椅单元之间的通道,从而允许所有乘客直接进入过道。因此,乘客可以容易地进入过道,特别是当座椅处于“躺卧”位置时。

因此,当乘客或机组人员在相对于座椅的横向过道中行走时,可能与就座在座椅中的乘客有直接的视觉接触。这种情况会给就座的乘客带来不适感,即她/他感到缺乏隐私。

文献US2018/0281963描述了一种用于在彼此前后布置的两个座椅单元之间的通道的关闭装置。这种关闭装置包括滑动门,该滑动门安装在储存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在储存位置,门使通道畅通,在伸出位置,门关闭通道。这种配置使得可以在座椅周围限定封闭的内部空间,这为乘客提供隐私感。根据现有技术的这种配置允许座椅中的乘客不会直接看到在过道中行走的其他乘客和/或机组人员。文献EP3225548和GB2548901描述了类似的关闭装置。

在这种装置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乘客可以沿着竖向铰链旋转门,以清空座椅之间的空间并进入过道。然而,在这种配置中,当门相对于其常用位置枢转时,门易于堵塞通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特别是用于飞行器机舱中的通道的关闭装置来有效地弥补这些缺点,所述关闭装置包括:

-门板,和

-第一托架,其包括第一引导装置,第一引导装置用于沿滑动方向相对于固定元件平移所述第一托架,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包括:第二引导装置,第二引导装置用于沿所述滑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托架平移门板,和

-第一锁定系统,其能够进入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第一锁定系统在门板和第一托架之间提供机械连接,使得门板能够经由所述第一引导装置与第一托架一起平移,

-所述第一锁定系统能够特别是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进入解锁状态,在解锁状态,门板与第一托架脱离,使得门板能够经由所述第二引导装置单独地平移。

本发明可以实现第一锁定系统和第二锁定系统,第一锁定系统和第二锁定系统在被乘客使用时处于锁定状态,以便分别将门板固定到移位托架并允许阻尼小齿轮与齿条啮合。这些锁定系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进入解锁状态,以允许门板以平移运动从通道移除。此外,当座椅处于TTL(滑行、起飞、着陆)位置时,机组人员可以使用的阻挡系统将能够阻挡门板的展开。

因此,当在关闭装置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允许门板滑动时,本发明能够防止在疏散程序的情况下乘客通道被阻塞。此外,第二引导装置使门板在紧急情况下的运动以及门板在正常操作模式下的重新组装更容易。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引导装置包括滑动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引导装置包括位于托架和门板中的一个元件中的引导槽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托架和门板中的另一个元件中的具有互补形状的凸形部分。

根据一个实施例,引导槽具有燕尾(dovetail)形截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锁定系统包括旋转凸轮,所述凸轮布置在壳体中,释放槽通向壳体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凸轮能够在以下位置之间运动:

-锁定位置,在锁定位置,所述凸轮抵靠释放槽的一个端部,以及

-解锁位置,在解锁位置,凸轮的轴线与释放槽的轴线对齐以允许门板相对于第一托架的相对运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关闭装置包括设置有阻尼小齿轮的第二托架,阻尼小齿轮用于阻尼和控制门板的运动速度并与安装在固定元件上的齿条协作。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托架包括竖向引导装置和第二锁定系统,竖向引导装置用于相对于门板竖向地平移所述第二托架,第二锁定系统能够进入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所述锁定系统将第二托架保持在上部位置,使得阻尼小齿轮的齿与齿条协作,在解锁状态,所述第二托架可以移动到下部位置,使得阻尼小齿轮的齿从齿条移除。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锁定系统包括凸轮和位于门板中的对应凹口,所述凸轮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在第一位置,凸轮的第一外周部分抵靠凹口的上端,使得第二托架处于上部位置,在第二位置,凸轮的第二外周部分抵靠凹口的上端,使得第二托架处于下部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关闭装置包括特别是设有线缆和运动控制装置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凸轮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运动。控制装置可以重新初始化系统并返回到初始展开模式。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关闭装置包括用于处于储存位置的门板的阻挡系统。

根据一个实施例,阻挡系统包括电动线性致动器,电动线性致动器包括杆,杆能够在释放位置和阻挡位置之间转换,在释放位置,杆与第一托架的一部分中的对应壳体脱离,在阻挡位置,杆与第一托架的壳体协作以防止门板的任何运动。这种系统可以阻止门板的展开,但在任何情况下允许重新打开门板并将其保持在打开(储存)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关闭装置包括用于将门板从储存位置自动展开到展开位置的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自动展开装置包括弹性带以及用于所述带的多个引导装置、诸如滑轮,多个引导装置布置在所述带的固定到门板的第一端和所述带的固定到固定部件的第二端之间。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附图阅读包括作为说明性示例给出的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将被更好地理解,并且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附图可以用于完全理解本发明及其实现的描述并且(如果需要)可以有助于其定义,在附图中:

图1a和图1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别处于储存位置和展开位置的关闭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可与根据本发明的关闭装置一起使用的座椅单元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关闭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关闭装置的第一托架的详细透视图;

图5a和图5b分别是示出关闭装置的第一托架的锁定系统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透视图;

图6示出了示出锁定系统的凸轮在释放槽内的运动的详细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关闭装置的设有与齿条协作的阻尼小齿轮的第二托架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关闭装置的第二托架的透视图;

图9a和图9b是沿着装置的第二托架的两个不同侧面的视图,示出了从托架的上部位置到下部位置以使小齿轮的齿与齿条脱离;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门板的锁定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1a和图1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门板的锁定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分别处于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的透视图;

图12a和图12b示出了示出用于门板的自动展开系统从储存位置到展开位置的操作的侧视图;

图13是集成在把手中的用于门板的解锁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注意,在附图中,不同实施例共用的结构元件和/或功能元件可以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此类元件具有相同的结构特性、尺寸特性和材料特性。

图1a和图1b示出了由通道11隔开的两个连续座椅单元10。注意,座椅单元10包括座椅12,座椅12具有就座表面13、靠背14和可选的搁腿部15,如图所示2。座椅单元10还包括至少部分地包围座椅12的私密罩壳16以及特别为乘客形成储存空间的控制台17。通道11被布置成允许乘客从座椅移动到过道。

关闭装置19能够关闭通道11。这种关闭装置19因此可以特别地与前座椅单元10的固定罩壳16和/或控制台17协作而在座椅12周围限定封闭空间。

当关闭装置19展开时,两个连续座椅单元10之间的通道11被关闭装置19关闭。关闭装置19能够沿直线滑动方向D移动。

因此,座椅12中的乘客被关闭装置19与在过道中行走的任何乘客和/或机组人员分开。乘客因此就座在被由此产生的封闭空间限定的隐私区域中。

更具体地,关闭装置19包括门板21,门板21可沿方向D在储存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运动。在储存位置,门板21主要位于形成在座椅单元10的罩壳16中的壳体22中,以开放通道11,如图1a所示。在展开位置,门板21的主要部分位于壳体22的外部以关闭通道11,如图1b所示。

在图3并且更具体地在图4中可以看出,第一托架24包括第一引导装置25,第一引导装置25用于沿滑动方向D相对于座椅单元10的固定部件平移所述托架24。第一引导装置25包括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具有纵向滑块26,纵向滑块26固定到座椅单元的特别是在壳体22内部的固定元件并且与托架24中的互补形状部件27协作。

托架24还包括第二引导装置29,第二引导装置用于沿滑动方向D相对于托架24平移门板21。第二引导装置29包括托架24中的引导槽30和门板21中的互补形状的凸形部分31。作为变型,当然,该结构可以颠倒,也就是说,引导槽30可以设置在门板21中并且互补的凸形部分31可以设置在托架24中。

引导槽30具有燕尾形截面,也就是大致梯形截面,以将凸形部分31保持在引导槽30内。作为变型,可以设想适合于该应用的任何其他形状的槽30。

第一锁定系统33适于进入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所述锁定系统33在门板21和第一托架24之间提供机械连接,使得门板21可以经由所述第一引导装置25与第一托架24一起平移。因此,门板21可以经由托架24的运动在储存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运动。然后第二引导装置29被锁定系统33阻挡。

锁定系统33能够特别是在关闭装置19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进入解锁状态,在解锁状态,门板21与托架24脱离,使得门板21只能经由所述第二引导装置29从展开位置平移到储存位置。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图5a、图5b和图6中可见,锁定系统33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门板21上的凸轮34。凸轮34设置在壳体35内,细长形状的释放槽36通向壳体中。凸轮34可以在锁定位置(对应于系统33的锁定状态)和解锁位置(对应于系统33的解锁状态)之间旋转。替代地,凸轮34可以安装在托架24或与门板21和/或托架24具有相同的直线运动的任何其他部件上。

在锁定位置,凸轮34抵靠释放槽36的端部(见图5a)。凸轮34的沿其最大尺寸延伸的轴线Xl然后不与释放槽36的轴线X2对齐。凸轮34的平移在一侧被槽36的端部锁定并且在另一侧被壳体35的侧向面锁定,门板21可以与托架24一起一体地平移。

在被并入到把手50中的解锁构件50'启动的解锁位置,凸轮34的轴线Xl与释放槽36的轴线X2对齐,从而能够沿着箭头F1在槽36内滑动(见图5b和图6)。这确保了门板21相对于托架24的相对运动,使得门板21可在展开位置和储存位置之间单独运动。

在图7和图8中可以看出,第二托架38设有针对门板21的运动的阻尼小齿轮39,阻尼小齿轮39旨在与安装在座椅单元10的固定元件上的齿条40协作。阻尼小齿轮39可以具有已知类型的摩擦小齿轮的形式。

第二托架38包括竖向引导装置41和第二锁定系统42,竖向引导装置41用于相对于门板21竖向地平移第二托架38。竖向引导装置41包括托架38中的引导槽43和设置在门板21中的互补形状的凸形部分44。作为变型,当然,该结构可以颠倒,也就是说,引导槽43可以设置在门板21中,并且互补形状部件44可以设置在托架38中。竖向引导装置41使得可以沿垂直于滑动方向D的方向移动托架38。引导槽43具有燕尾形截面,也就是说具有大致梯形形状的截面,以便将凸形部分44保持在引导槽43内。作为变型,可以设想适合于该应用的任何其他形状的槽30。

第二锁定系统42能够进入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所述锁定系统42将第二托架38保持在上部位置,使得阻尼小齿轮39的齿与齿条40协作,在解锁状态,允许第二托架38经由第二引导装置41移动到下部位置,使得阻尼小齿轮39的齿与齿条40脱离。这消除了摩擦力以允许托架38在紧急情况下从展开位置容易移动到储存位置。

为此目的,第二锁定系统42包括凸轮46和位于门板21中的对应凹口47。凸轮46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在第一位置,凸轮46的第一外周部分支承抵靠凹口47的上端,使得托架38处于上部位置,如图7和图8所示,在第二位置,凸轮46的第二外周部分支承抵靠凹口47的上端,使得托架38处于下部位置,如图9b所示。因此,凸轮46在控制臂48的帮助下沿箭头F2的旋转(见图9a)致使托架38沿箭头F3竖向向下移动。

控制装置49(特别是设有线缆和运动控制装置)允许通过操作集成到门板21一侧的把手50中的解锁构件50'(诸如沿箭头F滑动的按钮或的杠杆)来控制凸轮从一个位置移位到另一位置,如图3、图4和图13所示。

因此,在正常操作模式下,托架24和门板21可沿直线滑动方向D移动,同时由于阻尼小齿轮39与齿条40接合,在行程结束时,门板21的运动受到阻尼作用。然后两个锁定系统33、42处于锁定状态。

在紧急操作模式下,乘客可以致动解锁构件50',使得第一锁定系统33的凸轮34可以经由对应线缆从锁定位置运动到解锁位置,在解锁位置,凸轮34的轴线Xl与释放槽36的轴线X2对齐,以允许门板21相对于第一托架24移动,如图5b和图6所示。应注意,线缆可以固定到凸轮34的控制臂51的一端。

同时,第二解锁系统42的凸轮46也经由对应线缆移动,从而将第二托架38从上部位置移动到下部位置并使阻尼小齿轮39的齿与齿条40脱离,如图9a和图9b所示。门板21的运动因此可以在方向D上进行而不受小齿轮39的摩擦力的阻碍。

应注意,本发明是可逆的,在这种意义上,逆向操作使得可以通过门板21沿滑动方向D朝向托架24的运动将门板21重新组装在托架24上。为此目的,锁定凸轮34穿过释放槽36的朝向座椅后部开口的端部插入释放槽36内,然后移动直到凸轮34与其壳体35协作。解锁构件50'的致动使得可以致使凸轮34旋转到锁定位置,在锁定位置,凸轮34的轴线X1相对于释放槽36的轴线X2倾斜或甚至是横向的。

第二引导装置29通过确保在系统复位期间凸轮34与释放槽36对齐而使锁定系统33更容易恢复。

解锁构件50'的逆向致动进一步致使凸轮46向上旋转,从而将托架38升高到上部位置。这确保了阻尼小齿轮39与齿条40的齿协作。

此外,关闭装置19包括用于处于储存位置的门板21的阻挡系统54。这种阻挡系统54旨在由机组人员使用以特别确保在飞行器停止、起飞和着陆阶段期间当座椅处于TTL位置(滑行、起飞、着陆)时门板21处于储存位置。

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阻挡系统54包括具有杆56的电动线性致动器55,杆56可在释放位置和阻挡位置之间转换,在释放位置,杆56与第一托架24的一部分中的对应壳体57脱离,在阻挡位置,杆21与托架24的壳体57协作以防止门板21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的任何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致动器55的杆56垂直于门板21定向。杆56可以在其端部承载有轮子59以使其更容易插入壳体57内。

替代地,如图11a和图11b所示,致动器55的杆56平行于门板21定向。在这种情况下,致动器55的杆经由复位装置与销58联接,复位装置由布置在杆56一端的轮子59与销58的斜面形状60协作而形成。

电动致动器55可由集中系统控制,允许机组人员在单个控制操作中将所有门板21阻挡在储存位置。

有利地,提供了用于门的自动展开装置63,如图12a和图12b所示。自动展开装置63包括弹性带64以及用于带64的多个引导装置(诸如滑轮65),所述多个引导装置布置在所述带64的固定到门板21的第一端64.1和所述带64的固定到固定部件(例如固定到壳体22的内部部分)的第二端64.2之间。当门板21处于储存位置时,带64被拉伸(见图12a)。乘客对座椅12的一侧的控制按钮66的动作允许带64被释放并且门板21自动进入展开位置(见图12b)。

作为变型,自动展开装置63包括弹簧卷轴,弹簧卷轴设置有线缆,线缆的一端固定到门。

当然,本发明的不同特征、变型和/或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彼此相关联,只要它们彼此兼容或不排斥即可。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以示例的方式提供。本发明涵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可以考虑的各种修改、替代形式和其他变型、特别是上述各种操作模式的任意组合,这些修改、替代形式和其他变型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采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