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机械(门窗)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和生产方法。S1:工作人员通过上料模块中的自动上料传输台1;S2:完成步骤S1之后,控制系统根据门窗工艺和尺寸自动送料到铣削加工中心模块中的自动钻铣机,根据门窗工艺数字控制系统把型材进行自动铣削加工;S3:完成步骤S2之后,加工完成,型材通过定位模块中的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送料机械手自动送料到锯切模块的自动切割机,根据加工工艺数控系统实现定尺的切割;S4:完成步骤S3之后,切割完成后,自动送料机械手送料到端面削切模块的自动端铣机,根据加工工艺文件,数控系统实现端头自动加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110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斯图尔茨机器(济南)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702715.1

  • 发明设计人 王林;路则胜;

    申请日2021-06-24

  • 分类号B23P23/02(20060101);B23Q3/155(20060101);B23Q7/04(20060101);B23Q3/06(20060101);B23Q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35 汉中市铭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周沛臣

  • 地址 250102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汉峪金谷A5-5号楼4-43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8:4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门窗)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涨,目前门窗行业自动化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开始出现了自动化加工,用工业自动化和机械相结合,实现更高的自动化加工,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离不开其他行业的发展,目前门窗行业的专机较多,也倾向逐渐向自动化生产开始迈进步伐。

目前国内可开始实现自动化加工,但是生产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使用不灵活,为了提供加工质量和效率,减少人工,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我们特设计此方案,涉及一种新型在原材料(PVC型材或者铝合金型材)先进行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加工,端头铣削加工和物料分拣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效果更好的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和生产方法

,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该自动生产线先包含上料模块、铣削加工中心模块、锯切模块和下料模块;

上料模块能够进行上料,下料模块能够进行下料;

铣削加工中心模块先进行铣削,然后通过锯切模块进行锯切加工。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位于铣削加工中心模块和锯切模块之间的定位模块。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含位于下料模块之后的分拣模块。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料模块的输出端与铣削加工中心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铣削加工中心模块的输出端与定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锯切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锯切模块的输出端与下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下料模块的输出端与分拣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上料模块上设置有自动上料传输台1,所述铣削加工中心模块上设置有自动钻铣机2,所述定位模块上设置有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所述锯切模块上设置有自动切割机4,所述下料装置上设置有自动下料传输机5。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分拣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机器人分拣模块,所述机器人分拣模块上设置有自动分拣机器人6,所述自动分拣机器人6的一侧设置有计算机控制台。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分拣模块连接有人工分拣模块。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自动钻铣机,新型铣削装置包含铣削机架;铣削机架上布置有多向移动系统,多向移动系统包含前后移动电机208,前后移动电机208的动力螺纹轴能够带动前后移动滑块217前有移动,前后移动滑块217位于左右移动基础板上,在左右移动基础板上布置有左右移动电机205;左右移动电机205的动力螺纹轴上布置有左右移动滑块215;左右移动滑块215固定着边侧连接结构,边侧连接结构连接着刀盘框架202,左右移动电机205能够带动着左右移动滑块215进一步带动刀盘框架202左右移动;刀盘框架202的两侧布置有上下轨道221;刀盘框架202上布置有上下移动电机201;上下移动电机201的动力螺纹轴上布置有上下移动滑块203;上下移动滑块203固定连接着刀盘整体移动板;刀盘整体移动板上包含中部铣削空间212;还包含能够在刀盘整体移动板上整体转动的加工刀头转动盘225,加工刀头转动盘225上包含和刀盘整体移动板对应的中部铣削空间212;加工刀头转动盘225外部包含外齿圈220,刀盘整体移动板上固定有刀盘转动电机204,刀盘转动电机204的动力轴上的齿轮啮合外齿圈220进而能够带动加工刀头转动盘225整体转动;刀盘转动电机204上布置有一个以上的加工头219;加工头219的加工头动力部分224固定在刀盘转动电机204上且加工头219朝向中部铣削空间212;多向移动系统的前后移动电机208、左右移动电机205、上下移动电机201各自的动力螺纹轴均包含平行于该动力螺纹轴的轨道,多向移动系统的前后移动电机208、左右移动电机205、上下移动电机201及其对应的轨道和动力螺纹轴构成独立的直线运动副;加工刀头转动盘225底部可转动安装在刀盘整体移动板上;所述的加工头为铣头、钻头中的任意一种;

自动切割机:锯切装置包含切割机架404,切割机架404上布置有上下移动板401,上下移动板401上布置有上下伺服电机415,上下伺服电机415的螺纹轴能够带动滑块上下移动,滑块固定连接着上下移动板401,上下移动板401上布置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着角度旋转机头408,角度旋转机头408能够带动下方的板转动,下方的板上固定有切割电机4032,切割电机4032能够带动锯片4033转动,切割电机4032通过动力传动部分能够带动锯片转动,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切割;锯片4033为圆盘锯片,锯片4033能够被护罩4061保护;切割机架404上布置有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包含多个运输辊子,多个运输辊子能够对工件进行运输;

自动切割机: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上布置有切割定位部分405,切割定位部分405包含两个切割压定平台4052,两个切割压定平台4052之间包含切割间隙4055,两个切割压定平台4052各自对应一个下压板4051,下压板4051能够被气缸带动朝下压定,两个下压板4051之间也为切割间隙4055;在切割机架404上还布置有侧面定位系统,侧面定位系统包含侧面推动动力部分406和侧面推动压定头7,侧面推动动力部分406能够推动侧面推动压定头7对工件从侧面进行推动的压定;侧面推动压定头7为直角结构;机架的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下方包含废料运输部分413;废料运输部分413为运输皮带;上下伺服电机415的动力轴边侧包含平行于其的轨道,轨道、上下伺服电机415、动力轴以及滑块整体构成直线运动副;

自动推送定位机构:推送定位机构包含支撑架302,支撑架302上布置有顺着支撑架延伸的物料转运传输架303;支撑架302上布置有位置高于物料转运传输架303的运动机架导轨305,运动机架导轨305上包含能顺着运动机架导轨305移动的物料运输系统306;支撑架302上布置有电器系统301,电器系统301能够控制送定位机构的运行;物料运输系统306包含整体板,整体板下方布置有方轨运行滑块3061,方轨运行滑块3061能够顺着运动机架导轨305进行运动,整体板下方亦布置有直线电机系统3062,直线电机系统3062能够推动整体板顺着导轨进行运动;整体板上布置有机械伺服电机3064,机械伺服电机3064能够带动机械手指3063整体升降;物料转运传输架303包含多个辊子;机械手指3063即机械臂或者机器人,其能够夹持工件,工件底部托在物料转运传输架303上整体能够进行移动。

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所述的生产线,包含如下步骤:

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S1:工作人员通过上料模块中的自动上料传输台1,将原材料型材为整根的PVC型材或者铝合金型材600-6500mm或者更长的型材自动传输到位,其间数控结构根据控制系统自动送料;

S2:完成步骤S1之后,控制系统根据门窗工艺和尺寸自动原材料(型材)为整根的PVC型材或者铝合金型材(600-6500mm或者更长的型材)自动传输到铣削加工中心模块中的自动钻铣机2,根据门窗工艺数字控制系统把型材进行自动铣削加工;

S3:完成步骤S2之后,加工完成,型材通过定位模块中的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送料机械手将(型材)为整根的PVC型材或者铝合金型材(600-6500mm或者更长的型材)自动传输到位自动送料到锯切模块的自动切割机4,根据加工工艺数控系统实现定尺的切割;

S4:完成步骤S3之后,切割完成后,自动送料机械手送料到端面削切模块的自动端铣机7,根据加工工艺文件,数控系统实现端头自动加工;

S5:完成步骤S1-S3或者完成步骤S1-S4之后,切割完成后,自动送料机械手,把切割完成的型材,送到下料模块的自动下料传输机5,自动下料传输机5把型材自动传输到出料位置;

S6:完成步骤S5之后,分拣模块进行分拣,可采用机器人分拣模块或者人工分拣模块,分拣根据工艺文件自动实现把型材进行分拣,把物料放置到对应的料车的料仓内,完成自动加工到物料分拣工。

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所述的生产线,包含如下步骤:

通过上料模块中的自动上料传输台1;

通过自动上料传输台1上料后进入新型铣削装置进行自动铣削,工件在中部铣削空间212中,前后移动电机208启动进行前后移动定位,左右移动电机205启动进行左右移动定位,上下移动电机201启动进行上下移动定位,刀盘转动电机204启动带动加工刀头转动盘225转动,通过前后移动电机208、左右移动电机205、上下移动电机201和刀盘转动电机204进行三向机械定位和旋转定位;随后启动合适的加工刀头进行铣削;

铣削后对工件进行切割,切割采用一种锯切装置进行锯切;工件被切割定位部分405进行定位,下压板4051被气缸带动朝下压定工件;侧面推动动力部分406推动侧面推动压定头7对工件从侧面进行推动的压定;上下伺服电机415的螺纹轴能够带动滑块上下移动进一步带动切割锯的锯片进行上下移动,角度旋转机头408能够带动锯片进行转动;在切割间隙4055对工件进行切割,先铣削,再切割。

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进行端部铣削的步骤,端部铣削的步骤采用端面铣削机完成,端面铣削部分顺着导轨移动,导轨位于端面工作台705上,端面铣削部分包含铣刀整体移动板,铣刀整体移动螺纹套7036和端面铣削部分移动到刀库机构706的时候进行换刀;

垂直压紧机构702的端部加工上压板7021被气缸带动朝下压进而将工件压住;端面铣削部分对工件端部进行铣削;

在工件的运输过程中采用如下任意一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机械手夹持;

第二种方式:皮带运输机;

第三种方式:采用动推送定位机构进行运输,机械手指3063即机械臂或者机器人,其能够夹持工件,工件底部托在物料转运传输架303上整体能够进行移动;直线电机系统3062带动机械手指3063进行直线运动。

方案二:

自动钻铣机,其特征在于,

新型铣削装置包含铣削机架;

铣削机架上布置有多向移动系统,多向移动系统包含前后移动电机208,前后移动电机208的动力螺纹轴能够带动前后移动滑块217前有移动,前后移动滑块217位于左右移动基础板上,在左右移动基础板上布置有左右移动电机205;左右移动电机205的动力螺纹轴上布置有左右移动滑块215;左右移动滑块215固定着边侧连接结构,边侧连接结构连接着刀盘框架202,左右移动电机205能够带动着左右移动滑块215进一步带动刀盘框架202左右移动;刀盘框架202的两侧布置有上下轨道221;刀盘框架202上布置有上下移动电机201;上下移动电机201的动力螺纹轴上布置有上下移动滑块203;上下移动滑块203固定连接着刀盘整体移动板;刀盘整体移动板上包含中部铣削空间212;还包含能够在刀盘整体移动板上整体转动的加工刀头转动盘225,加工刀头转动盘225上包含和刀盘整体移动板对应的中部铣削空间212;加工刀头转动盘225外部包含外齿圈220,刀盘整体移动板上固定有刀盘转动电机204,刀盘转动电机204的动力轴上的齿轮啮合外齿圈220进而能够带动加工刀头转动盘225整体转动;刀盘转动电机204上布置有一个以上的加工头219;加工头219的加工头动力部分224固定在刀盘转动电机204上且加工头219朝向中部铣削空间212。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多向移动系统的前后移动电机208、

左右移动电机205、上下移动电机201各自的动力螺纹轴均包含平行于该动力螺纹轴的轨道,多向移动系统的前后移动电机208、左右移动电机205、上下移动电机201及其对应的轨道和动力螺纹轴构成独立的直线运动副。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加工刀头转动盘225底部可转动安装在刀盘整体移动板上。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加工头为铣头、钻头中的任意一种。

方案三:

一种铣削加工压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压定结构包含竖直布置的压定部分固定板214,压定部分固定板214中部包含通过孔,输送装置210穿过该通过孔,压定部分固定板214上布置有压定部分,压定部分包含下压气缸2111,下压气缸2111的气缸轴上布置有下压板2112;下压板2112朝下能够压定工件。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下压气缸2111包含一个以上且布置在压定部分固定板214的两侧。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压定部分固定板214上布置有水平压定气缸2113,水平压定气缸2113伸出的动力轴端部为水平压板2114,水平压板2114能够从侧面对工件进行压定。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输送装置210为多个运输辊子或者是皮带机。

方案四:

自动切割机,其特征在于,锯切装置包含切割机架404,切割机架404上布置有上下移动板401,上下移动板401上布置有上下伺服电机415,上下伺服电机415的螺纹轴能够带动滑块上下移动,滑块固定连接着上下移动板401,上下移动板401上布置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着角度旋转机头408,角度旋转机头408能够带动下方的板转动,下方的板上固定有切割电机4032,切割电机4032能够带动锯片4033转动,切割电机4032通过动力传动部分能够带动锯片转动,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切割。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锯片4033为圆盘锯片,锯片4033能够被护罩4061保护。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切割机架404上布置有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包含多个运输辊子,多个运输辊子能够对工件进行运输。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上布置有切割定位部分405,切割定位部分405包含两个切割压定平台4052,两个切割压定平台4052之间包含切割间隙4055,两个切割压定平台4052各自对应一个下压板4051,下压板4051能够被气缸带动朝下压定,两个下压板4051之间也为切割间隙4055。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在切割机架404上还布置有侧面定位系统,侧面定位系统包含侧面推动动力部分406和侧面推动压定头7,侧面推动动力部分406能够推动侧面推动压定头7对工件从侧面进行推动的压定。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侧面推动压定头7为直角结构。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机架的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下方包含废料运输部分413。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废料运输部分413为运输皮带。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上下伺服电机415的动力轴边侧包含平行于其的轨道,轨道、上下伺服电机415、动力轴以及滑块整体构成直线运动副。

方案五:

端面铣削机,其特征在于,铣削机包含基础机架704,基础机架704一侧布置有刀库机构706;基础机架704上布置有导轨,导轨上包含能够顺着导轨移动的端面铣削部分,导轨位于端面工作台705上,端面铣削部分包含铣刀整体移动板,铣刀整体移动板下方包含铣刀整体移动螺纹套7036,铣刀整体移动螺纹套7036能够被铣刀移动电机及其螺纹轴带动移动,铣刀整体移动板上方包含铣刀调整伺服系统7032,铣刀调整伺服系统7032的伺服电机能够带动铣刀主轴7031工作;当铣刀整体移动螺纹套7036和端面铣削部分移动到刀库机构706的时候能够进行换刀。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端面工作台705上布置有垂直压紧机构702,垂直压紧机构702包含端部加工上压板7021和端部加工下压板7022;端部加工上压板7021能够被气缸带动朝下压进而将工件压住。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端面工作台705上方包含料屑除尘机构708,料屑除尘机构708端部包含吸尘口,中部包含吸尘管道。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刀库机构706包含刀库连接板7063,刀库连接板7063固定在基础机架704上,刀库连接板7063上布置有刀库伺服系统7062,刀库伺服系统7062能够对成型铣刀刀库7061进行转动和换刀。

方案六:

自动推送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推送定位机构包含支撑架302,支撑架302上布置有顺着支撑架延伸的物料转运传输架303;支撑架302上布置有位置高于物料转运传输架303的运动机架导轨305,运动机架导轨305上包含能顺着运动机架导轨305移动的物料运输系统306;支撑架302上布置有电器系统301,电器系统301能够控制送定位机构的运行;

物料运输系统306包含整体板,整体板下方布置有方轨运行滑块3061,方轨运行滑块3061能够顺着运动机架导轨305进行运动,整体板下方亦布置有直线电机系统3062,直线电机系统3062能够推动整体板顺着导轨进行运动;整体板上布置有机械伺服电机3064,机械伺服电机3064能够带动机械手指3063整体升降。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物料转运传输架303包含多个辊子。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机械手指3063即机械臂或者机器人,其能够夹持工件,工件底部托在物料转运传输架303上整体能够进行移动。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生产线设计方法至少存在四种实施方案,这些方案中均包含有上料模块、铣削加工中心模块、送料定位模块、锯切模块、下料模块和分拣模块,可以根据产品的生产要求在其间添加端面铣削模块,同时在分拣模块中可选择使用自动分拣机器人,也可采用人工分拣;

2、本生产线方案可以有效的减少工作人员,将原来有7-8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1-2人完成,降低企业成本,使用自动化的生产线,设计灵活,提高加工效率和工厂经济效益,解决企业人工成本过高的问题;

3、这种新方法的指导下产生新型铣削、切割自动生产线,并且其中加工方法为先铣削,再切割的加工方法,新型铣削、切割自动生产线由7个部分组成:自动上料传输台,自动钻铣机构,自动推送定位机构,自动切割机构,自动端铣机构,自动下料传输台,自动分拣机人。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的模块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自动钻铣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旋转刀库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压紧机构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压紧机构的后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定位压紧机构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定位压紧机构的后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自动切割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自动切割机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自动切割机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切割工作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切割机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端面铣削模块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端面铣削模块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端面铣削机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刀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自动推送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物料运输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物料运输系统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自动上料传输台、2自动钻铣机、3自动推送定位机构、4自动切割机、5自动下料传输机、6自动分拣机器人、7自动端铣机。

201.上下移动电机;202.刀盘框架;203.上下移动滑块;204.刀盘转动电机;205.左右移动电机;206.前后移动轨道滑块;207.前后移动轨道;208.前后移动电机;209.限位龙门架;210.输送装置;211.压定部分;212.中部铣削空间;213.上下移动滑块;214.压定部分固定板;215.左右移动滑块;216.辊子;217.前后移动滑块;218.走线链条;219.加工头;220.外齿圈;221.上下轨道;222.左右移动轨道;223.辅助加力部分;224.加工头动力部分;225.加工刀头转动盘;2111.下压气缸;2112.下压板;2113.水平压定气缸;2114.水平压板;

301电器系统;302支撑架;303物料转运传输架;304支撑架底座;305运动机架导轨;306物料运输系统;3061方轨运行滑块;3062直线电机系统;3063机械手指;3064机械伺服电机;

上下移动板;402.整体固定板;403.整体切割系统;404.切割机架;405.切割定位部分;406.侧面推动动力部分;407.侧面推动压定头;408.角度旋转机头;409.运输部分动力部分;410.动力传动部分壳体;411.控制箱;412.切割升降电机;413.废料运输部分;414.轨道;415.上下伺服电机;4051.下压板;4052.切割压定平台;4053.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4.运输装置固定板;4055.切割间隙;4031.护罩;4032.切割电机;4033.锯片;4034.转动部分;

701电磁阀组;702垂直压紧机构;703端面铣削机头;704基础机架;705端面工作台;706刀库机构;707电器控制箱;708料屑除尘机构;7021.端部加工上压板;7022.端部加工下压板;7031铣刀主轴;7032铣刀调整伺服系统;7033驱动电机;7034电器连接箱;7035方导轨滑块;7036.铣刀整体移动螺纹套;7061成型铣刀刀库、7062刀库伺服系统、7063刀库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专利提供多种并列方案,不同表述之处,属于基于基本方案的改进型方案或者是并列型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文中未表述的固定方式,可以是螺纹固定,螺栓固定或者是胶水粘结等任意一种固定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包括:上料模块、铣削加工中心模块、定位模块、锯切模块、下料模块和分拣模块,上料模块的输出端与铣削加工中心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铣削加工中心模块的输出端与定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锯切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锯切模块的输出端与下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下料模块的输出端与分拣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上料模块上设置有自动上料传输台1,铣削加工中心模块上设置有自动钻铣机2,定位模块上设置有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锯切模块上设置有自动切割机4,下料装置上设置有自动下料传输机5,分拣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机器人分拣模块,机器人分拣模块上设置有自动分拣机器人6,自动分拣机器人6的一侧设置有计算机控制台,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废料吸收桶,自动上料传输台1和自动钻铣机2之间也设置有计算机控制台。

该生产线的生产方法的生产步骤如下:

S1:工作人员通过上料模块中的自动上料传输台1,将原材料型材为整根的PVC型材或者铝合金型材600-6500mm或者更长的型材自动传输到位,其间数控结构根据控制系统自动送料;

S2:完成步骤S1之后,控制系统根据门窗工艺和尺寸自动送料到铣削加工中心模块中的自动钻铣机2,根据门窗工艺数字控制系统把型材进行自动铣削加工;

S3:完成步骤S2之后,加工完成,型材通过定位模块中的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送料机械手自动送料到锯切模块的自动切割机4,根据加工工艺数控系统实现定尺的切割;

S4:完成步骤S1-S3,切割完成后,自动送料机械手,把切割完成的型材,送到下料模块的自动下料传输机5,自动下料传输机5把型材自动传输到出料位置;

S5:完成步骤S4之后,分拣模块进行分拣,可采用机器人分拣模块,分拣根据工艺文件自动实现把型材进行分拣,把物料放置到对应的料车的料仓内,完成自动加工到物料分拣工作,在整个生产线中只需要在自动上料传输台1一侧安置一个工作人员即可。

实施例2:

参照图1和图3,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包括:上料模块、铣削加工中心模块、送料定位模块、锯切模块、下料模块和分拣模块,所述上料模块的输出端与铣削加工中心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铣削加工中心模块的输出端与定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锯切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锯切模块的输出端与下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下料模块的输出端与分拣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上料模块上设置有自动上料传输台1,铣削加工中心模块上设置有自动钻铣机2,定位模块上设置有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锯切模块上设置有自动切割机4,下料装置上设置有自动下料传输机5,分拣模块连接有人工分拣模块,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废料吸收桶,自动上料传输台1和自动钻铣机2之间也设置有计算机控制台。

该生产线的生产方法的生产步骤如下:

S1:工作人员通过上料模块中的自动上料传输台1,将原材料型材为整根的PVC型材或者铝合金型材600-6500mm或者更长的型材自动传输到位,其间数控结构根据控制系统自动送料;

S2:完成步骤S1之后,控制系统根据门窗工艺和尺寸自动送料到铣削加工中心模块中的自动钻铣机2,根据门窗工艺数字控制系统把型材进行自动铣削加工;

S3:完成步骤S2之后,加工完成,型材通过定位模块中的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送料机械手自动送料到锯切模块的自动切割机4,根据加工工艺数控系统实现定尺的切割;

S4:完成步骤S1-S3,切割完成后,自动送料机械手,把切割完成的型材,送到下料模块的自动下料传输机5,自动下料传输机5把型材自动传输到出料位置;

S5:完成步骤S4之后,分拣模块进行分拣,可采用人工分拣模块,分拣根据工艺文件自动实现把型材进行分拣,把物料放置到对应的料车的料仓内,完成自动加工到物料分拣工作,在整个生产线中只需要在自动上料传输台1和人工分拣模块处各安置一个工作人员即可。

实施例3:

参照图1和图4,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包括:上料模块、铣削加工中心模块、送料定位模块、锯切模块、下料模块和分拣模块,所述上料模块的输出端与铣削加工中心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铣削加工中心模块的输出端与定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锯切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锯切模块的输出端与下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下料模块的输出端与分拣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上料模块上设置有自动上料传输台1,铣削加工中心模块上设置有自动钻铣机2,定位模块上设置有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锯切模块上设置有自动切割机4,下料装置上设置有自动下料传输机5,分拣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机器人分拣模块,机器人分拣模块上设置有自动分拣机器人6,自动分拣机器人6的一侧设置有计算机控制台,锯切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端面铣削模块,端面铣削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与下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端面铣削模块上设置有自动端铣机7,自动端铣机7的一侧也设置有计算机控制台,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废料吸收桶,自动上料传输台1和自动钻铣机2之间也设置有计算机控制台。

该生产线的生产方法的生产步骤如下:

S1:工作人员通过上料模块中的自动上料传输台1,将原材料型材为整根的PVC型材或者铝合金型材600-6500mm或者更长的型材自动传输到位,其间数控结构根据控制系统自动送料;

S2:完成步骤S1之后,数字控制系统根据门窗工艺和尺寸自动送料到铣削加工中心模块中的自动钻铣机2,根据门窗工艺,数字控制系统对型材进行自动铣削加工;

S3:完成步骤S2之后,加工完成,型材通过定位模块中的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送料机械手自动送料到锯切模块的自动切割机4,根据加工工艺数控系统实现定尺的切割;

S4:完成步骤S3之后,切割完成后,自动送料机械手送料到端面削切模块的自动端铣机7,根据加工工艺文件,数控系统实现端头自动铣削加工;

S5:完成步骤S1-S4之后,切割完成后,自动送料机械手,把切割完成的型材,送到下料模块的自动下料传输机5,自动下料传输机5把型材自动传输到出料位置;

S6:完成步骤S5之后,分拣模块进行分拣,可采用机器人分拣模块,分拣根据工艺文件自动实现把型材进行分拣,把物料放置到对应的料车的料仓内,完成自动加工到物料分拣工作,在整个生产线中只需要在自动上料传输台1一侧安置一个工作人员即可。

实施例4:

参照图1和图5,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包括:上料模块、铣削加工中心模块、送料定位模块、锯切模块、下料模块和分拣模块,上料模块的输出端与铣削加工中心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铣削加工中心模块的输出端与定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锯切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锯切模块的输出端与下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下料模块的输出端与分拣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上料模块上设置有自动上料传输台1,铣削加工中心模块上设置有自动钻铣机2,定位模块上设置有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锯切模块上设置有自动切割机4,下料装置上设置有自动下料传输机5,分拣模块连接有人工分拣模块,所述锯切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端面铣削模块,所述端面铣削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与下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端面铣削模块上设置有自动端铣机7,自动端铣机7的一侧也设置有计算机控制台,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废料吸收桶。

该生产线的生产方法的生产步骤如下:

S1:工作人员通过上料模块中的自动上料传输台1,将原材料型材为整根的PVC型材或者铝合金型材600-6500mm或者更长的型材自动传输到位,其间机械结构根据数字控制系统自动送料;

S2:完成步骤S1之后,控制系统根据门窗工艺和尺寸自动送料到铣削加工中心模块中的自动钻铣机2,根据门窗工艺数字控制系统把型材进行自动铣削加工;

S3:完成步骤S2之后,加工完成,型材通过定位模块中的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送料机械手自动送料到锯切模块的自动切割机4,根据加工工艺要求数控系统实现定尺的切割;

S4:完成步骤S3之后,切割完成后,自动送料机械手送料到端面削切模块的自动端铣机7,根据加工工艺文件,数控系统实现端头自动加工;

S5:完成步骤S1-S4之后,切割完成后,自动送料机械手,把切割完成的型材,送到下料模块的自动下料传输机5,自动下料传输机5把型材自动传输到出料位置;

S6:完成步骤S5之后,分拣模块进行分拣,可采用人工分拣模块,分拣根据工艺文件进行分拣,把物料放置到对应的料车的料仓内,完成自动加工到物料分拣工作,在整个生产线中只需要在自动上料传输台1和人工分拣模块处各安置一个工作人员即可,并且其中加工方法为先铣削,再切割的加工方法。

实施例5: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一种新型先铣削加工再进行切割的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该自动生产线先包含上料模块、铣削加工中心模块、锯切模块和下料模块;

上料模块能够进行上料,下料模块能够进行下料;

铣削加工中心模块先进行铣削,然后通过锯切模块进行锯切加工。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在整个生产线中只需要在自动上料传输台1和人工分拣模块处各安置一个工作人员即可,并且其中加工方法为先铣削,再切割的加工方法。

实施例6:结合全部附图,基于实施例5,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还包含位于铣削加工中心模块和锯切模块之间的定位模块。还包含位于下料模块之后的分拣模块。所述上料模块的输出端与铣削加工中心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铣削加工中心模块的输出端与定位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锯切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锯切模块的输出端与下料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下料模块的输出端与分拣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上料模块上设置有自动上料传输台1,所述铣削加工中心模块上设置有自动钻铣机2,所述定位模块上设置有自动推送定位机构3,所述锯切模块上设置有自动切割机4,所述下料装置上设置有自动下料传输机5。所述分拣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机器人分拣模块,所述机器人分拣模块上设置有自动分拣机器人6,所述自动分拣机器人6的一侧设置有计算机控制台。所述分拣模块连接有人工分拣模块,自动钻铣机,新型铣削装置包含铣削机架;铣削机架上布置有多向移动系统,多向移动系统包含前后移动电机208,前后移动电机208的动力螺纹轴能够带动前后移动滑块217前有移动,前后移动滑块217位于左右移动基础板上,在左右移动基础板上布置有左右移动电机205;左右移动电机205的动力螺纹轴上布置有左右移动滑块215;左右移动滑块215固定着边侧连接结构,边侧连接结构连接着刀盘框架202,左右移动电机205能够带动着左右移动滑块215进一步带动刀盘框架202左右移动;刀盘框架202的两侧布置有上下轨道221;刀盘框架202上布置有上下移动电机201;上下移动电机201的动力螺纹轴上布置有上下移动滑块203;上下移动滑块203固定连接着刀盘整体移动板;刀盘整体移动板上包含中部铣削空间212;还包含能够在刀盘整体移动板上整体转动的加工刀头转动盘225,加工刀头转动盘225上包含和刀盘整体移动板对应的中部铣削空间212;加工刀头转动盘225外部包含外齿圈220,刀盘整体移动板上固定有刀盘转动电机204,刀盘转动电机204的动力轴上的齿轮啮合外齿圈220进而能够带动加工刀头转动盘225整体转动;刀盘转动电机204上布置有一个以上的加工头219;加工头219的加工头动力部分224固定在刀盘转动电机204上且加工头219朝向中部铣削空间212;多向移动系统的前后移动电机208、左右移动电机205、上下移动电机201各自的动力螺纹轴均包含平行于该动力螺纹轴的轨道,多向移动系统的前后移动电机208、左右移动电机205、上下移动电机201及其对应的轨道和动力螺纹轴构成独立的直线运动副;加工刀头转动盘225底部可转动安装在刀盘整体移动板上;所述的加工头为铣头、钻头中的任意一种;

自动切割机:锯切装置包含切割机架404,切割机架404上布置有上下移动板401,上下移动板401上布置有上下伺服电机415,上下伺服电机415的螺纹轴能够带动滑块上下移动,滑块固定连接着上下移动板401,上下移动板401上布置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着角度旋转机头408,角度旋转机头408能够带动下方的板转动,下方的板上固定有切割电机4032,切割电机4032能够带动锯片4033转动,切割电机4032通过动力传动部分能够带动锯片转动,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切割;锯片4033为圆盘锯片,锯片4033能够被护罩4061保护;切割机架404上布置有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包含多个运输辊子,多个运输辊子能够对工件进行运输;

自动切割机: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上布置有切割定位部分405,切割定位部分405包含两个切割压定平台4052,两个切割压定平台4052之间包含切割间隙4055,两个切割压定平台4052各自对应一个下压板4051,下压板4051能够被气缸带动朝下压定,两个下压板4051之间也为切割间隙4055;在切割机架404上还布置有侧面定位系统,侧面定位系统包含侧面推动动力部分406和侧面推动压定头7,侧面推动动力部分406能够推动侧面推动压定头7对工件从侧面进行推动的压定;侧面推动压定头7为直角结构;机架的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下方包含废料运输部分413;废料运输部分413为运输皮带;上下伺服电机415的动力轴边侧包含平行于其的轨道,轨道、上下伺服电机415、动力轴以及滑块整体构成直线运动副;

自动推送定位机构:推送定位机构包含支撑架302,支撑架302上布置有顺着支撑架延伸的物料转运传输架303;支撑架302上布置有位置高于物料转运传输架303的运动机架导轨305,运动机架导轨305上包含能顺着运动机架导轨305移动的物料运输系统306;支撑架302上布置有电器系统301,电器系统301能够控制送定位机构的运行;物料运输系统306包含整体板,整体板下方布置有方轨运行滑块3061,方轨运行滑块3061能够顺着运动机架导轨305进行运动,整体板下方亦布置有直线电机系统3062,直线电机系统3062能够推动整体板顺着导轨进行运动;整体板上布置有机械伺服电机3064,机械伺服电机3064能够带动机械手指3063整体升降;物料转运传输架303包含多个辊子;机械手指3063即机械臂或者机器人,其能够夹持工件,工件底部托在物料转运传输架303上整体能够进行移动。

实施例7: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自动钻铣机,其特征在于,新型铣削装置包含铣削机架;铣削机架上布置有多向移动系统,多向移动系统包含前后移动电机208,前后移动电机208的动力螺纹轴能够带动前后移动滑块217前有移动,前后移动滑块217位于左右移动基础板上,在左右移动基础板上布置有左右移动电机205;左右移动电机205的动力螺纹轴上布置有左右移动滑块215;左右移动滑块215固定着边侧连接结构,边侧连接结构连接着刀盘框架202,左右移动电机205能够带动着左右移动滑块215进一步带动刀盘框架202左右移动;刀盘框架202的两侧布置有上下轨道221;刀盘框架202上布置有上下移动电机201;上下移动电机201的动力螺纹轴上布置有上下移动滑块203;上下移动滑块203固定连接着刀盘整体移动板;刀盘整体移动板上包含中部铣削空间212;还包含能够在刀盘整体移动板上整体转动的加工刀头转动盘225,加工刀头转动盘225上包含和刀盘整体移动板对应的中部铣削空间212;加工刀头转动盘225外部包含外齿圈220,刀盘整体移动板上固定有刀盘转动电机204,刀盘转动电机204的动力轴上的齿轮啮合外齿圈220进而能够带动加工刀头转动盘225整体转动;刀盘转动电机204上布置有一个以上的加工头219;加工头219的加工头动力部分224固定在刀盘转动电机204上且加工头219朝向中部铣削空间212。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通过自动上料传输台1上料后进入新型铣削装置进行自动铣削,工件在中部铣削空间212中,前后移动电机208启动进行前后移动定位,左右移动电机205启动进行左右移动定位,上下移动电机201启动进行上下移动定位,刀盘转动电机204启动带动加工刀头转动盘225转动,通过前后移动电机208、左右移动电机205、上下移动电机201和刀盘转动电机204进行三向机械定位和旋转定位;随后启动合适的加工刀头进行铣削。

实施例8: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多向移动系统的前后移动电机208、左右移动电机205、上下移动电机201各自的动力螺纹轴均包含平行于该动力螺纹轴的轨道,多向移动系统的前后移动电机208、左右移动电机205、上下移动电机201及其对应的轨道和动力螺纹轴构成独立的直线运动副。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直线运动副运动更稳定。

实施例9: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加工刀头转动盘225底部可转动安装在刀盘整体移动板上。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能够对刀头进行转动。

实施例10: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所述的加工头为铣头、钻头中的任意一种。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类似的实现结构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比如还可以是焊接机器人、激光加工头等。

实施例11: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加工刀头转动盘225通过滑轨可转动安装在刀盘整体移动板上。或者通过轴承安装在其上。

实施例12: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一种铣削加工压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压定结构包含竖直布置的压定部分固定板214,压定部分固定板214中部包含通过孔,输送装置210穿过该通过孔,压定部分固定板214上布置有压定部分,压定部分包含下压气缸2111,下压气缸2111的气缸轴上布置有下压板2112;下压板2112朝下能够压定工件。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能够实现朝下压定,实质上,不同的工件形状不同,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压定部分的含下压气缸2111的启动位置和启动个数。

实施例13: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下压气缸2111包含一个以上且布置在压定部分固定板214的两侧。

实施例14: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压定部分固定板214上布置有水平压定气缸2113,水平压定气缸2113伸出的动力轴端部为水平压板2114,水平压板2114能够从侧面对工件进行压定。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还能够从侧面进行压定。

实施例15: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输送装置210为多个运输辊子或者是皮带机。

实施例16: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自动切割机,锯切装置包含切割机架404,切割机架404上布置有上下移动板401,上下移动板401上布置有上下伺服电机415,上下伺服电机415的螺纹轴能够带动滑块上下移动,滑块固定连接着上下移动板401,上下移动板401上布置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着角度旋转机头408,角度旋转机头408能够带动下方的板转动,下方的板上固定有切割电机4032,切割电机4032能够带动锯片4033转动,切割电机4032通过动力传动部分能够带动锯片转动,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切割。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铣削后对工件进行切割,切割采用一种锯切装置进行锯切;工件被切割定位部分405进行定位,下压板4051被气缸带动朝下压定工件;侧面推动动力部分406推动侧面推动压定头7对工件从侧面进行推动的压定;上下伺服电机415的螺纹轴能够带动滑块上下移动进一步带动切割锯的锯片进行上下移动,角度旋转机头408能够带动锯片进行转动;在切割间隙4055对工件进行切割,先铣削,再切割。

实施例17: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锯片4033为圆盘锯片,锯片4033能够被护罩4061保护。切割机架404上布置有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包含多个运输辊子,多个运输辊子能够对工件进行运输。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上布置有切割定位部分405,切割定位部分405包含两个切割压定平台4052,两个切割压定平台4052之间包含切割间隙4055,两个切割压定平台4052各自对应一个下压板4051,下压板4051能够被气缸带动朝下压定,两个下压板4051之间也为切割间隙4055。在切割机架404上还布置有侧面定位系统,侧面定位系统包含侧面推动动力部分406和侧面推动压定头7,侧面推动动力部分406能够推动侧面推动压定头7对工件从侧面进行推动的压定。

实施例18: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侧面推动压定头7为直角结构。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直角结构主要用于压定门窗。

实施例19: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机架的切割部分运输装置4053下方包含废料运输部分413。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废弃的物料能够运输走。

实施例20: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废料运输部分413为运输皮带。上下伺服电机415的动力轴边侧包含平行于其的轨道,轨道、上下伺服电机415、动力轴以及滑块整体构成直线运动副。

实施例21: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端面铣削机,铣削机包含基础机架704,基础机架704一侧布置有刀库机构706;基础机架704上布置有导轨,导轨上包含能够顺着导轨移动的端面铣削部分,导轨位于端面工作台705上,端面铣削部分包含铣刀整体移动板,铣刀整体移动板下方包含铣刀整体移动螺纹套7036,铣刀整体移动螺纹套7036能够被铣刀移动电机及其螺纹轴带动移动,铣刀整体移动板上方包含铣刀调整伺服系统7032,铣刀调整伺服系统7032的伺服电机能够带动铣刀主轴7031工作;当铣刀整体移动螺纹套7036和端面铣削部分移动到刀库机构706的时候能够进行换刀。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端部铣削的步骤采用端面铣削机完成,端面铣削部分顺着导轨移动,导轨位于端面工作台705上,端面铣削部分包含铣刀整体移动板,铣刀整体移动螺纹套7036和端面铣削部分移动到刀库机构706的时候进行换刀;

垂直压紧机构702的端部加工上压板7021被气缸带动朝下压进而将工件压住;端面铣削部分对工件端部进行铣削。

实施例22: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端面工作台705上布置有垂直压紧机构702,垂直压紧机构702包含端部加工上压板7021和端部加工下压板7022;端部加工上压板7021能够被气缸带动朝下压进而将工件压住。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能够实现基本固定。

实施例23: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面工作台705上方包含料屑除尘机构708,料屑除尘机构708端部包含吸尘口,中部包含吸尘管道。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能够吸尘,创建干净的工作环境。

实施例24: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刀库机构706包含刀库连接板7063,刀库连接板7063固定在基础机架704上,刀库连接板7063上布置有刀库伺服系统7062,刀库伺服系统7062能够对成型铣刀刀库7061进行转动和换刀。

实施例25: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自动推送定位机构,推送定位机构包含支撑架302,支撑架302上布置有顺着支撑架延伸的物料转运传输架303;支撑架302上布置有位置高于物料转运传输架303的运动机架导轨305,运动机架导轨305上包含能顺着运动机架导轨305移动的物料运输系统306;支撑架302上布置有电器系统301,电器系统301能够控制送定位机构的运行;

物料运输系统306包含整体板,整体板下方布置有方轨运行滑块3061,方轨运行滑块3061能够顺着运动机架导轨305进行运动,整体板下方亦布置有直线电机系统3062,直线电机系统3062能够推动整体板顺着导轨进行运动;整体板上布置有机械伺服电机3064,机械伺服电机3064能够带动机械手指3063整体升降。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采用动推送定位机构进行运输,机械手指3063即机械臂或者机器人,其能够夹持工件,工件底部托在物料转运传输架303上整体能够进行移动;直线电机系统3062带动机械手指3063进行直线运动。

实施例26: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机械手指3063即机械臂或者机器人,其能够夹持工件,工件底部托在物料转运传输架303上整体能够进行移动。

实施例27: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在工件的运输过程中采用如下任意一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机械手夹持;

第二种方式:皮带运输机;

第三种方式:采用动推送定位机构进行运输,机械手指3063即机械臂或者机器人,其能够夹持工件,工件底部托在物料转运传输架303上整体能够进行移动;直线电机系统3062带动机械手指3063进行直线运动。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机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