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沥青混凝土填料制备装置及其制备工艺方法

一种沥青混凝土填料制备装置及其制备工艺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填料制备装置,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呈横向设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滑动连接有面板,所述壳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轴,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端和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本发明分隔板的上方的原料进行一次搅拌混合,之后将原料放入分隔板下方的空间内,进行二次搅拌混合,另一部分的原料也进行同样的混合,之后再放在一起搅拌,从而可以使得原料之间的搅拌更加均匀,搅拌的更加彻底,防止了沥青面层发生离析,避免了透水性增大,从而提高了铺设材料的使用寿命。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凝土填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填料制备装置及其制备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

目前有一种以炼铜炉渣尾砂为原料的沥青混泥土,同时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实用性能,往往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中加入填料,而填料主要以矿粉为主,在制备混泥土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混泥土的原料进行搅拌,但是现在对于混凝土的搅拌设备,对原料之间的搅拌不够彻底,容易造成原料搅拌的不均匀,进而导致之后的沥青面层发生离析,透水性增大,造成极其恶劣的水破坏,从而降低了铺设材料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现在对于混凝土的搅拌设备,对原料之间的搅拌不够彻底,容易造成原料搅拌的不均匀,进而导致之后的沥青面层发生离析,透水性增大,造成极其恶劣的水破坏,从而降低了铺设材料的使用寿命,而提出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填料制备装置及其制备工艺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混凝土填料制备装置,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呈横向设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滑动连接有面板,所述壳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轴,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端和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套,每个所述固定套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上均设有滑动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和滑动机构配合使用的弹性机构,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转动轴的固定机构,所述壳体上卡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分隔板上卡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块,每个所述转动块均和壳盖转动连接,所述壳盖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和固定块滑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搅拌原料的矩形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环绕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和连接杆以及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石。

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和壳体固定连接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用于滑动杆上下移动的安装腔,所述滑动杆上环绕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和安装块以及滑动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远离安装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横截面设置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移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和第一磁石配合使用的第二磁石,所述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相向面磁极相反。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和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凸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和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通过传动带和第二滑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通过安装杆和第二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杆以及第二转动轴均和安装杆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设有用于连接安装杆的通孔,所述安装杆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对称设有两个用于原料移动的进料管,每个所述进料管均和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其制备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钢渣处理:对炼铜炉渣尾砂进行筛选,将其中一些金属物质、瓦片等杂质筛选出来;

S2:标准原料准备:按照3:5的比例向粉碎设备中添加处理好的炼铜炉渣尾砂和石灰岩碎石,将炼铜炉渣尾砂和石灰岩碎石粉碎成2.25-13.75mm的粒径大小,粉碎完成之后将混合料进行烘干,最终得到粗集料;

S3:原料混合:将制得的粗集料和细集料、水泥、填料以及相变材料,从进料管加入壳体内进行搅拌,将各原料充分均匀的混合,搅拌完成之后得到混合料,然后取出备用;

S4:原料加工:先将沥青进行加热,使得沥青温度上升至155—165℃,然后再将制得的混合料加入沥青中,缓慢的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纤维稳定剂,继续搅拌混合,直至各原料混合均匀;

S5:成型:将混合均匀的混合料倒出,使用轮碾法碾压成型,先进行两次初步碾压,然后不断转换方向重复碾压,直至沥青混凝土表面呈平滑状态,然后自然冷却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先将一部分的原料放到壳体内,固定块上设置的连接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就会对原料进行搅拌,同时移动杆在连接杆转动的过程中,也会和安装块发生相对移动,对分隔板的上方的原料进行一次搅拌混合,之后将原料放入分隔板下方的空间内,进行二次搅拌混合,另一部分的原料也进行同样的混合,之后再放在一起搅拌,从而可以使得原料之间的搅拌更加均匀,搅拌的更加彻底,防止了沥青面层发生离析,避免了透水性增大,从而提高了铺设材料的使用寿命。

2、由于壳体上设置有两个进料管,并且两个进料管是对称设置的,将原料分别通过两个进料管,投入到壳体内,有利于原料比较均匀的进入壳体内,对原料之后混合的更加均匀具有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填料制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填料制备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填料制备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移动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C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料管、3固定套、4连接杆、5第一磁石、6移动杆、7面板、8第二转动轴、9凸块、10底板、11固定杆、12第一转动轴、13转动块、14第一固定板、15固定块、16壳盖、17第一弹簧、18第二弹簧、19第二磁石、20滑动杆、21分隔板、22安装块、23限位块、24安装杆、25传动带、26第一滑轮、27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8,一种沥青混凝土填料制备装置,包括底板10以及设置在底板10上的壳体1和壳盖16,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呈横向设置的分隔板21,分隔板21上滑动连接有面板7,壳体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2以及第二转动轴8,壳体1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端和第一转动轴12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1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套3,每个固定套3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块15,每个固定块15上均设有滑动机构,壳体1上设有和滑动机构配合使用的弹性机构,第二转动轴8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转动机构,第二转动轴8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转动轴12的固定机构,壳体1上卡接有第一固定板14,分隔板21上卡接有第二固定板,壳体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块13,每个转动块13均和壳盖16转动连接,壳盖16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滑动机构包括和固定块15滑动连接的连接杆4,连接杆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搅拌原料的矩形杆,第一转动轴12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发生转动时,固定块15以及固定块15上设置的连接杆4在转动过程中,就会和分隔板21上的原料接触,使得原料之间混合的更加均匀,连接杆4上环绕设有第一弹簧17,第一弹簧17两端分别和连接杆4以及固定块15固定连接,连接杆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石5,连接杆4随着第一转动轴12发生转动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连接杆4和固定块15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第一弹簧17发生形变,连接杆4一端和固定块15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可以对靠近壳体1内壁的原料进行搅拌。

弹性机构包括和壳体1固定连接的安装块22,安装块2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20,安装块22上设有用于滑动杆20上下移动的安装腔,滑动杆20上环绕设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两端分别和安装块22以及滑动杆20固定连接,滑动杆20远离安装块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6,移动杆6横截面设置为等腰三角形,移动杆6上固定连接有和第一磁石5配合使用的第二磁石19,第一磁石5和第二磁石19相向面磁极相反,随着连接杆4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杆4上设置的第一磁石5,与移动杆6上的第二磁石19相对,由于第一磁石5和第二磁石19相向面磁极相反,第一磁石5和第二磁石19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作用力作用下,使得滑动杆20和安装块22发生相对移动,移动杆6移动时,对分隔板21上的原料进行搅拌,由于移动杆6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移动杆6在和原料接触时,移动杆6上就不会存在原料堆积在上面。

转动机构包括和第二转动轴8固定连接的固定杆11,固定杆1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凸块9,固定杆11随着第二转动轴8转动时,固定杆11同时对原料进行搅拌,由于凸块9和原料接触的面积较小,有利于原料内的结块分散,固定机构包括和第二转动轴8转动连接的转动杆27,转动杆27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26,第一转动轴1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第一滑轮26通过传动带25和第二滑轮连接,在传动带25的传动作用下,第一转动轴12转动时,使得转动杆27也一起转动。

转动杆27通过安装杆24和第二转动轴8连接,转动杆27以及第二转动轴8均和安装杆24滑动连接,转动杆27上设有用于连接安装杆24的通孔,安装杆24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块23,利用安装杆24,将转动杆27和第二转动轴8连接在一起,通过在安装杆24两端利用限位块23固定,可以防止安装杆24发生脱离,壳体1上对称设有两个用于原料移动的进料管2,每个进料管2均和壳体1固定连接,通过对称设置的进料管2,将原料加入壳体1内,有利于原料均匀的进入壳体1内,使得原料搅拌后更加均匀。

一种沥青混凝土填料制备装置,其制备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钢渣处理:对炼铜炉渣尾砂进行筛选,将其中一些金属物质、瓦片等杂质筛选出来;

S2:标准原料准备:按照3:5的比例向粉碎设备中添加处理好的炼铜炉渣尾砂和石灰岩碎石,将炼铜炉渣尾砂和石灰岩碎石粉碎成2.25-13.75mm的粒径大小,粉碎完成之后将混合料进行烘干,最终得到粗集料;

S3:原料混合:将制得的粗集料和细集料、水泥、填料以及相变材料,从进料管2加入壳体1内进行搅拌,将各原料充分均匀的混合,搅拌完成之后得到混合料,然后取出备用;

S4:原料加工:先将沥青进行加热,使得沥青温度上升至155—165℃,然后再将制得的混合料加入沥青中,缓慢的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纤维稳定剂,继续搅拌混合,直至各原料混合均匀;

S5:成型:将混合均匀的混合料倒出,使用轮碾法碾压成型,先进行两次初步碾压,然后不断转换方向重复碾压,直至沥青混凝土表面呈平滑状态,然后自然冷却成型。

本发明中,使用时,通过先将一部分的原料通过进料管2,加入壳体1内,打开伺服电机的开关,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就会使得第一转动轴12发生转动,第一转动轴12上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5,在壳体1内做圆周运动,对分隔板21上的原料进行搅拌,固定块15上设置的连接杆4,在转动过程中,也会对原料进行搅拌,当连接杆4上设置的第一磁石5和移动杆6上的第二磁石19相对时,由于第一磁石5和第二磁石19相向面磁极相反,移动杆6在吸引力的作用下,就会和安装块22发生相对滑动,移动杆6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与分隔板21表面距离较近的原料进行混合,防止了分隔板21表面上的原料混合不均匀,之后停止搅拌,将面板7从分隔板21上取出,使得分隔板21上的原料掉到壳体1下内壁上,再将另一部分的原料放入分隔板21上,之后利用安装杆24,使得转动杆27和第二转动轴8连接,在传动带25的传动作用下,就会使得第二转动轴8也发生转动,分隔板21上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壳体1下内壁上的原料,在固定杆11转动的过程中,进行二次搅拌,之后再将所有的原料都放在壳体1内一起搅拌,使得原料之间的混合更加均匀,之后打开壳盖16,拿出第一固定板14以及第二固定板,就可以取出混合均匀后的原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