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及工程车辆

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及工程车辆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及工程车辆,用于缓解转运困难的问题。其中,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包括:底座,被配置为设于所述工程车辆的车架;壳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底座;以及操作系统,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壳体内。驾驶室为可拆卸式,可将驾驶室的壳体快速地从底座上拆除,降低了整车高度,实现工程车辆的快速转运,且操作系统高度集中在底座上,不影响整车的行驶和作业操作功能,保证整车稳定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840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99670.2

  • 发明设计人 武煜爽;孟祥伟;管越;

    申请日2021-05-08

  • 分类号B62D3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038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宋少娜

  • 地址 221004 江苏省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驮蓝山路2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4:0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及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车辆驾驶室通常采用整体式结构,整车的高度要受到道路运输高度的限制,从而无法实现工程车辆的快速转运。目前需要一种能够快速降低整车高度的结构形式,既要满足高度限制的要求,又满足车辆的正常使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及工程车辆,用于缓解转运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其包括:

底座,被配置为设于所述工程车辆的车架;

壳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底座;以及

操作系统,设于所述底座,且位于所述壳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包括螺栓,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螺栓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

骨架,被配置为形成所述驾驶室的外部轮廓;

蒙皮,设于所述骨架;

第一连接板,设于所述骨架的沿车辆行驶方向的上游,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连接;以及

第二连接板,设于所述骨架的沿车辆行驶方向的下游,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

第一座板,水平设置;以及

第二座板,设于所述第一座板,且与所述第一座板垂直;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座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座板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位于车辆行驶方向上游的前侧面,所述前侧面的中部、中部的左侧、中部的右侧、中部的左下侧及中部的右下侧均设有玻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位于车辆行驶方向下游的后侧面,所述后侧面设有玻璃。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程车辆的驾驶室还包括防护网,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将所述壳体的后侧面的玻璃罩设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壳体,所述防护网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壳体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相互配合限位,以避免所述防护网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沿车辆行驶方向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均设有玻璃窗,且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置的玻璃窗被配置为可至少90度开启。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包括两个条形梁,所述两个条形梁间隔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两个条形梁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车辆的行驶方向一致。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其包括上述的工程车辆的驾驶室。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驾驶室为可拆卸式,可将驾驶室的壳体快速地从底座上拆除,降低了整车高度,实现工程车辆的快速转运,且操作系统高度集中在底座上,不影响整车的行驶和作业操作功能,保证整车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的壳体与底座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的骨架与底座的第一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的骨架与底座的第二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的骨架与底座的第三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的右侧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的后侧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后侧的防护网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底座;11-第一座板;12-第二座板;13-加强梁;

2-壳体;21-骨架;211-横梁;212-纵梁;22-蒙皮;23-第一连接板;24-第二连接板;25-玻璃窗;201-前侧面;202-后侧面;203-左侧面;204-右侧面;

3-操作系统;

4-防护网;

7-条形梁;

81-第一限位件;82-第二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其包括底座1、壳体2和操作系统3。

底座1被配置为设于工程车辆的车架。

壳体2可拆卸地设于底座1。

操作系统3设于底座1,且位于壳体2内。操作系统3固定在底座1上,即使拆卸壳体2,也不影响司机驾驶车辆。

驾驶室为可拆卸式,可将驾驶室的壳体2快速地从底座1上拆除,降低整车高度,实现工程车辆的快速转运,且操作系统3高度集中在底座1上,不影响整车的行驶和作业操作功能,保证整车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包括螺栓,壳体2与底座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采用螺栓固定,根据运输需求,可随时将壳体2进行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壳体2包括骨架21、蒙皮22、第一连接板23和第二连接板24。

骨架21被配置为形成驾驶室的外部轮廓。蒙皮22设于骨架21。

第一连接板23设于骨架21的沿车辆行驶方向的上游,第一连接板23与底座1可拆卸地连接。

第二连接板24设于骨架21的沿车辆行驶方向的下游,第二连接板24与底座1可拆卸地连接。

壳体2通过骨架21上的第一连接板23和第二连接板24安装在底座1上。

骨架21的主要型材包括矩形钢,骨架21与底座1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连续的受力体。

可选地,骨架21的顶部通过若干横梁211焊接形成,例如:骨架21的顶部通过四根横梁211焊接成封闭的四边形。横梁211与其下部焊接的纵梁212形成骨架21的侧部,例如:横梁211和纵梁212焊接形成骨架21的四个侧部,每个侧部与底座1配合,形成封闭的环形。

可选地,骨架21的外侧焊接有蒙皮22,形成了稳定的六面体结构,增加了驾驶室整体的强度,能够抗击车体倾翻产生的能量冲击,使驾驶室具有防翻滚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底座1包括第一座板11和第二座板12。

第一座板11水平设置。第二座板12设于第一座板11,且与第一座板11垂直。其中,第一连接板23与第一座板11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连接板24与第二座板12可拆卸地连接。

操作系统3设于第一座板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底座1还包括加强梁13,第一座板11和第二座板12上均设有加强梁1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2包括位于车辆行驶方向上游的前侧面201,前侧面201的中部、中部的左侧、中部的右侧、中部的左下侧及中部的右下侧均设有玻璃。

驾驶室的前侧面201的中部、中部的左侧、中部的右侧、中部的左下侧及中部的右下侧均设有玻璃,消除了驾驶人员的视野障碍,开阔了驾驶人员的视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壳体2包括位于车辆行驶方向下游的后侧面202,后侧面202设有玻璃,在车辆作业或倒车时便于观察车体后方的状况,而且保障了驾驶人员的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工程车辆的驾驶室还包括防护网4,防护网4设于壳体2的外侧,且将壳体2的后侧面202的玻璃罩设在内。

驾驶室的后侧面设置了玻璃及防护网4,不仅便于观察车体后方的状况,而且防止后玻璃破碎造成驾驶人员受到伤害,保障了驾驶人员的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防护网4可转动地连接壳体2,防护网4设有第一限位件81,壳体2设有第二限位件82,第一限位件81与第二限位件82相互配合限位,以避免防护网4相对于壳体2转动。

在需要更换或清洗后侧玻璃时,可将第一限位件81与第二限位件82分离,转动防护网4,更换或清洗后侧玻璃。

可选地,第一限位件81与第二限位件82相互配合限位,将防护网4固定在驾驶室后玻璃安装的橡胶块上,具有固定防护网4的作用。

可选地,第一限位件81包括卡扣,第二限位件82包括卡槽,通过卡扣和卡槽的相互配合固定防护网4,防止防护网4相对于壳体1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壳体2包括沿车辆行驶方向的左侧面203和右侧面204,左侧面203和右侧面204均设有玻璃窗25,且左侧面203和右侧面204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置的玻璃窗25被配置为可至少90度开启。

驾驶座的左侧面203和右侧面204分别设置了玻璃窗25,消除了驾驶人员侧方视野障碍,且驾驶室的前侧面201的中部、中部的左侧、中部的右侧、中部的左下侧及中部的右下侧均设有玻璃,在车辆行驶和作业时,保证了司机前方和侧方作业视野的开阔性,有效防止因视野障碍对驾驶人员造成的人身伤害。

且驾驶座的左侧面203和右侧面204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置的玻璃窗25可至少90度开启,不仅起到通风换气的效果,而且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在车门无法打开的时候,能够迅速开启侧面窗户进行逃生,保障驾驶人员的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工程车辆的驾驶室还包括两个条形梁7,两个条形梁7间隔设于壳体2的顶部,两个条形梁7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车辆行驶方向一致。

壳体2的顶部设置的条形梁7具有支撑和加固驾驶室顶部结构的作用,使驾驶室顶部能够抵御落物对其的冲击,使驾驶室具备防落物功能,有效的保护了驾驶人的安全。并且,两个条形梁7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车辆行驶方向一致,能够起到导雨作用,使雨水在驾驶室的顶部沿从前至后的方向流出。

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其包括上述的工程车辆的驾驶室。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座1和壳体2,可根据需要快速地将壳体2从底座1上拆卸,降低了整车高度,实现驾驶室的快速转运,且操作系统3高度集中在底座1上,不影响整车的行驶和作业操作功能,整体驾驶室又具有防翻滚和防落物功能,有效保护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程车辆的驾驶室的前方、侧方及后方设置挡风玻璃,消除驾驶人员视野障碍,开阔驾驶人员视野。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程车辆包括车架,驾驶室的底座1设于工程车辆的车架上。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在没有明确否定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可以有益地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互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