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智慧环保碳排放管理服务平台

一种智慧环保碳排放管理服务平台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环保碳排放管理服务平台,属于碳排放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模块、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处理模块、扫码查询模块和结果处理模块;本发明平台能够实时有效的掌控高能耗重点企业的碳排放与新能源消纳情况;监测企业碳配额的使用进度,以“碳和码”的形式通过“自动对标”方式,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分级可视化预警提示,通过“绿能码”程序,可以直观、快捷的统计、显示新能源消纳量的完成情况,有效促进政府对可再生能源消纳量的跟踪监测与监管,因此,本平台的开发,对实时掌控重点企业碳排放、新能源消纳、能效提升空间以及未来对碳中和愿景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915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国网(衢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55314.0

  • 发明设计人 毛志斌;周俊;万伟江;王威力;

    申请日2021-04-26

  • 分类号G06Q10/04(20120101);G06Q10/06(20120101);G06Q50/26(20120101);

  • 代理机构11740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改平

  • 地址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信安东路49号10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2:2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排放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环保碳排放管理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的进步,许多企业都建设起了自己的工厂,企业工厂是生产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在企业工厂进行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带来的大量的碳排放,环境逐渐产生了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温度升高,且近年来,温室效应效果加剧,为了便于对于碳排放进行有效控制,出现了碳排放和新能源消纳监测技术,用于对于碳排放进行监管。

当前存在的碳排放和新能源消纳监测技术,仅仅是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展示,而并未对于数据进行集中整理分析,无法对于碳排放数据进行管控,导致该监测技术使用效果并不好,同时,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碳排放管理数据平台(CN201910527382.6),包括碳排放数据获取模块、碳排放数据分析模块、碳排放对标分析模块和挖潜分析模块,实现了对企业碳排放数据的分析,建立包括碳排放综合指标、碳排放结构指标和工序指标的科学、有效、符合钢铁企业需求的节能低碳指标体系。同时,依据碳排放数据分析模块与碳排放对标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确定企业的碳排放优化路径,并对相应的预期效果进行预测,指导钢铁企业进行碳排放路径优化,实现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目的,但该碳排放管理数据平台并未创造性地使用二维码设计,在进行审查时,政府无法对企业数据有一个快速且直观的掌握和了解,需要进行一定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碳排放管理数据平台并未创造性地使用二维码设计,在进行审查时,政府无法对企业数据有一个快速且直观的掌握和了解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慧环保碳排放管理服务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环保碳排放管理服务平台,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模块、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处理模块、扫码查询模块和结果处理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的输出端与能源大数据中心的输入端之间通过5G网络连接,所述能源大数据中心的输出端与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建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建立模块的输出端与碳排放核算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碳排放核算模块及碳排放标准构建模块的输出端均与碳排放标准构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碳排放标准构建模块的输出端与一级对比分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消纳责任权重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二级对比分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一级对比分析模块及二级对比分析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判别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判别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结果处理模块及二维码生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扫码查询模块的输出端与二维码生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由气体排放源记录模块、燃料数据收集模块与碳排放因子收集模块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体排放源记录模块与燃料数据收集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燃料数据收集模块与碳排放因子收集模块双向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模块由大型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中小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与重点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大型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与中小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的输出端均与重点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大型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与中小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双向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消纳责任权重处理模块由消纳责任权重分解分配模块、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计算模块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计算模块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消纳责任权重分解分配模块的输出端与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计算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计算模块的输出端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计算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结果处理模块由碳排放水平评价模块、碳排放趋势预测预警模块、针对性决策模块与企业方针制定模块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碳排放水平评价模块的输出端与碳排放趋势预测预警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碳排放趋势预测预警模块的输出端与针对性决策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针对性决策模块的输出端与企业方针制定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平台能够实时有效的掌控高能耗重点企业的碳排放与新能源消纳情况;监测企业碳配额的使用进度,以“碳和码”的形式通过“自动对标”方式,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分级可视化预警提示,通过“绿能码”程序,可以直观、快捷的统计、显示新能源消纳量的完成情况,有效促进政府对可再生能源消纳量的跟踪监测与监管。因此,本平台的开发,对实时掌控重点企业碳排放、新能源消纳、能效提升空间以及未来对碳中和愿景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平台设置有最终数据处理过程,可对于最终判别后的碳排放水平进行评价,同时还可对于后续碳排放趋势进行预测,警示企业进行改进,同时,也可针对性地决议制定出适合不同企业的碳排放方针,使该平台不仅有监测管理功能,还具有有效地方针制定效果,可有效辅助企业进行整改,提高平台的整体功能性与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慧环保碳排放管理服务平台的系统模块结构结构图。

图2为一种智慧环保碳排放管理服务平台中数据获取模块子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智慧环保碳排放管理服务平台中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模块子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智慧环保碳排放管理服务平台中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处理模块子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智慧环保碳排放管理服务平台中结果处理模块子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数据获取模块;2、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模块;3、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处理模块;4、结果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慧环保碳排放管理服务平台,包括数据获取模块1、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模块2、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处理模块3、扫码查询模块和结果处理模块4,所述数据获取模块1的输出端与能源大数据中心的输入端之间通过5G网络连接,所述能源大数据中心的输出端与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模块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模块2的输出端与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建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建立模块的输出端与碳排放核算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碳排放核算模块及碳排放标准构建模块的输出端均与碳排放标准构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碳排放标准构建模块的输出端与一级对比分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消纳责任权重处理模块3的输出端与二级对比分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一级对比分析模块及二级对比分析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判别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判别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结果处理模块4及二维码生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扫码查询模块的输出端与二维码生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1由气体排放源记录模块、燃料数据收集模块与碳排放因子收集模块组成,所述气体排放源记录模块与燃料数据收集模块双向电性连接,所述燃料数据收集模块与碳排放因子收集模块双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数据获取模块1,数据获取模块1由气体排放源记录模块、燃料数据收集模块与碳排放因子收集模块组成,根据此些模块可对于碳足迹进行追踪与计算,其中排放源及燃料中天然气、原煤、蒸汽、水和用电量,用电产生的碳排放属于间接碳排放,其余属于直接碳排放,其中,直接碳排放量=每年的某能源用量×某能源的碳排放因子,间接碳排放量=年用电量×电的碳排放因子;

所述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模块2由大型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中小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与重点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组成,所述大型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与中小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的输出端均与重点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大型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与中小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双向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模块2,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模块2由大型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中小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与重点企业碳排放分类模块组成,可对于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碳排放进行分类,从而适用于不同的标准进行判别,同时可划分出一些重点企业,使数据更有代表性;

所述消纳责任权重处理模块3由消纳责任权重分解分配模块、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计算模块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计算模块组成,所述消纳责任权重分解分配模块的输出端与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计算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计算模块的输出端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计算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消纳责任权重处理模块3,消纳责任权重处理模块3由消纳责任权重分解分配模块、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计算模块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计算模块组成,其中,地市级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预计地市级生产且消纳年可再生能源电量+预计年净输入可再生能源电量÷预计地市级年全社会用电量,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企业内生产且消纳的可再生能源电量+企业外输入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其他企业消纳量净受让量之和+绿证认购量之和-免于考核电量对应的可再生能源电量)÷企业用电量-免于考核电量);

所述结果处理模块4由碳排放水平评价模块、碳排放趋势预测预警模块、针对性决策模块与企业方针制定模块组成,所述碳排放水平评价模块的输出端与碳排放趋势预测预警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碳排放趋势预测预警模块的输出端与针对性决策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针对性决策模块的输出端与企业方针制定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结果处理模块4,结果处理模块4由碳排放水平评价模块、碳排放趋势预测预警模块、针对性决策模块与企业方针制定模块组成。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一级对比分析模块与二级对比分析模块进行说明:

其中,一级对比分析模块为,按照工业总产值比例分配规模以上企业碳排放总量=2021年碳排放总量*工业排放占比*规上企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根据各企业综合能耗(吨标煤)分配碳排放量与碳排放标准进行对比;

其中,二级对比分析模块为,测算出的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与国家下达的市级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进行对比,若地市级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市级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则地市级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可选择采用市级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若地市级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市级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则地市级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采用实际测算出的权重值,所得的企业完成消纳责任权重与地市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进行对比,若企业完成消纳责任权重<地市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则企业未达标;若企业完成消纳责任权重>地市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则企业达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