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对从用户端获取的第一订单数据进行识别并匹配对应的返现规则,获得计划返现数据,且基于从产品供应商端获取的第二订单数据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返现校验,根据校验结果输出结果返现数据并基于所述结果返现数据执行返现操作,通过对第一订单数据进行识别并匹配对应的返现规则,提高了实现返现模式的多样性,通过第二订单数据实现对计划返现的校验,提高了返现结果的准确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917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异乡旅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27591.0

  • 发明设计人 张亮;

    申请日2021-04-20

  • 分类号G06Q30/02(20120101);

  • 代理机构11541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卜荣丽;李志刚

  • 地址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银科大厦7层710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2:2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返现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业务运营手段,在酒店和公寓等租住业务的实现过程中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存在多种业务订单,而返现规则较为单一,难以根据不同的订单实现不同的返现,且现有技术中缺乏对订单有效状态的校验,导致返现结果存在准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返现准确率较低及返现模式较为单一的技术问题。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以提高租住订单返现的准确率和丰富返现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装置。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第一订单数据,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为用户入住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基于对所述第一订单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的结果,匹配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返现规则;基于所述返现规则,获取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计划返现数据;获取第二订单数据,基于所述第二订单数据,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结果返现数据,其中,所述第二订单数据为经确认有效的用户订单数据;输出所述结果返现数据并执行返现操作。

进一步地,基于对所述第一订单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的结果,匹配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返现规则,包括:识别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中的产品特征数据,基于所述产品特征数据,匹配与所述产品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一返现规则;识别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中的团队数据,基于所述团队数据,匹配与所述团队数据对应的第二返现规则;以及结合所述第一返现规则和所述第二返现规则,生成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返现规则。

进一步地,获取第二订单数据,基于所述第二订单数据,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结果返现数据,包括:将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与所述第二订单数据进行对比,获得所述对比结果;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结果返现数据。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结果返现数据,包括:若所述对比结果满足预设条件,获取所述结果返现数据,其中,所述结果返现数据为计划返现金额数据;若所述对比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二订单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结果返现数据,其中,所述结果返现数据为所述第二订单数据对应的修正返现金额数据。

进一步地,获取第二订单数据,基于所述第二订单数据,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结果返现数据,包括:基于预设订单校验周期,获取所述第二订单数据。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一订单数据,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为用户入住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计划返现模块,基于对所述第一订单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的结果,匹配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返现规则;基于所述返现规则,获取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计划返现数据;返现校验模块,用于获取第二订单数据,基于所述第二订单数据,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结果返现数据,其中,所述第二订单数据为经确认有效的用户订单数据;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结果返现数据并执行返现操作。

进一步地,计划返现模块,包括:第一规则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中的产品特征数据,基于所述产品特征数据,匹配与所述产品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一返现规则;第二规则模块,识别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中的团队数据,基于所述团队数据,匹配与所述团队数据对应的第二返现规则;以及结合所述第一返现规则和所述第二返现规则,生成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返现规则。

进一步地,返现校验模块,获取第二订单数据,基于所述第二订单数据,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结果返现数据,包括:将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与所述第二订单数据进行对比,获得所述对比结果;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结果返现数据。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结果返现数据,包括:若所述对比结果满足预设条件,获取所述结果返现数据,其中,所述结果返现数据为计划返现金额数据;若所述对比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二订单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结果返现数据,其中,所述结果返现数据为所述第二订单数据对应的修正返现金额数据。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中,通过获取用户的第一订单数据,其中,第一订单数据为用户在入住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通过对所述第一订单数据进行识别,根据第一订单的识别结果,匹配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返现规则,基于所述返现规则,对所述订单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计划返现规则,获取第二订单数据,基于所述第二订单数据,其中,所述第二订单数据为经租住产品供应商确认有效的用户订单数据,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所述处理结果,获得结果返现数据,基于所述结果返现数据,输出所述返现结果数据,并基于所述返现结果数据执行返现操作。通过对从用户端获取的第一订单数据进行识别并匹配对应的返现规则,获得计划返现数据,且基于从产品供应商端获取的第二订单数据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返现校验,根据校验结果输出结果返现数据并基于所述结果返现数据执行返现操作,通过对第一订单数据进行识别并匹配对应的返现规则,提高了实现返现模式的多样性,通过第二订单数据实现对计划返现的校验,提高了返现结果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用户的第一订单数据,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为用户入住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获取用户的第一订单数据,所述第一订单数据至少包括:用户入住过程中通过预定产生的订单数据,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为用户入住过程中基于用户行为生成的订单数据,如用户通过预定行为生成的第一订单数据。

S102:基于对所述第一订单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的结果,匹配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返现规则;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识别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中的产品特征数据,基于所述产品特征数据,匹配与所述产品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一返现规则;

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中的产品特征数据,基于所述产品特征数据,在预设返现规则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产品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一返现规则,所述预设返现规则数据库中存储有所述产品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一返现规则的映射关系。

所述产品特征数据是基于产品的供应商类型、租住房源类型所形成的特征数据。

S202:识别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中的团队数据,基于所述团队数据,匹配与所述团队数据对应的第二返现规则;

识别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中的团队数据,包括:识别所述第一订单是否参与拼团活动,识别所述拼团活动中的人数阶梯,以及识别所述用户在所述拼团活动中的参与顺序,基于识别得到的团队数据,匹配所述团队数据对应的第二返现规则。

举例说明,识别用户A的第一订单数据中的团队数据,用户A参与拼团返现活动,为五人团中第三位参与拼团的用户,基于识别得到的用户A的第一订单数据中的团队数据,匹配与所述团队数据对应的第二返现规则。

S203:结合所述第一返现规则和所述第二返现规则,生成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返现规则。

S103:基于所述返现规则,获取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计划返现数据;

基于所述返现规则,对所述第一订单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计划返现金额数据与所属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计划返现周期数据。

S104:获取第二订单数据,基于所述第二订单数据,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结果返现数据,其中,所述第二订单数据为经确认有效的用户订单数据;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基于预设订单校验周期,获取所述第二订单数据;

所述第二订单数据为基于所述预设订单校验周期,从供应商端获得的有效订单数据。

S302:将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与所述第二订单数据进行对比,获得所述对比结果;

若所述对比结果符合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与所述第二订单数据相同,即确认所述用户的第一订单数据有效;

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与所述第二订单数据的差异数据满足预设条件,也认为所述用户的第一订单数据有效;

若所述对比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判断所述第一订单数据无效。

S303: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所述结果返现数据。

若所述对比结果符合预设条件,获取所述结果返现数据,其中,所述结果返现数据为计划返现金额数据;

若所述对比结果不满足预设条件,对所述第二订单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结果返现数据,其中,所述结果返现数据为所述第二订单数据对应的修正返现金额数据。识别所述第二订单数据对应的团队数据,基于第二订单数据对应的修正团队数据,匹配与所述修正团队数据对应的修正第二返现规则,结合所述第一返现规则和所述修正第二返现规则,对所述第二订单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结果返现数据,其中,所述结果返现数据为所述第二订单数据对应的修正返现金额数据。

S105:输出所述结果返现数据并执行返现操作。

输出所述结果返现数据,并基于所述结果返现数据执行返现操作。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述,该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41,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一订单数据,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为用户入住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计划返现模块42,基于对所述第一订单数据进行识别得到的结果,匹配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返现规则;

基于所述返现规则,获取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计划返现数据;

返现校验模块43,用于获取第二订单数据,基于所述第二订单数据,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结果返现数据,其中,所述第二订单数据为经确认有效的用户订单数据;

结果输出模块44,用于输出所述结果返现数据并执行返现操作。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用于返现的数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述,该装置包括:

计划返现模块43,包括:

第一规则模块51,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中的产品特征数据,基于所述产品特征数据,匹配与所述产品特征数据对应的第一返现规则;

第二规则模块52,识别所述第一订单数据中的团队数据,基于所述团队数据,匹配与所述团队数据对应的第二返现规则;

规则生成模块53,结合所述第一返现规则和所述第二返现规则,生成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返现规则。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各单元的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中,通过获取用户的第一订单数据,其中,第一订单数据为用户在入住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通过对所述第一订单数据进行识别,根据第一订单的识别结果,匹配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返现规则,基于所述返现规则,对所述订单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所述第一订单数据对应的计划返现规则,获取第二订单数据,基于所述第二订单数据,其中,所述第二订单数据为经租住产品供应商确认有效的用户订单数据,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所述处理结果,获得结果返现数据,基于所述结果返现数据,输出所述返现结果数据,并基于所述返现结果数据执行返现操作。通过对从用户端获取的第一订单数据进行识别并匹配对应的返现规则,获得计划返现数据,且基于从产品供应商端获取的第二订单数据对所述计划返现数据进行返现校验,根据校验结果输出结果返现数据并基于所述结果返现数据执行返现操作,通过对第一订单数据进行识别并匹配对应的返现规则,提高了实现返现模式的多样性,通过第二订单数据实现对计划返现的校验,提高了返现结果的准确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单元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