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自适应管径的钢管内壁高效除锈机

一种自适应管径的钢管内壁高效除锈机

摘要

本发明涉及金属除锈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管径的钢管内壁高效除锈机,包括均匀分布的三个总框架,所述总框架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本发明的一种自适应管径的钢管内壁高效除锈机,本设备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在进入钢管时,能够进行内径校准工作,快速的对准中心,使得清理效率能够得到提高;同时装置前侧设有自适应管径的刮块,同时装置前端设有周期性的覆盖式摩擦清理头,其能够周期性的前后移动,从而使得前端的刮块上粘连的碎屑能够被清理下来,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刮块的工作温度,提高其寿命,同时提升其清理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181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珠豪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35318.2

  • 发明设计人 熊锦荣;

    申请日2021-04-22

  • 分类号B08B9/027(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8081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宋彩道大梅沙村20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54:1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除锈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适应管径的钢管内壁高效除锈机。

背景技术

钢管作为建筑领域的原材料之一,因其特殊的外形结构和性能被广泛使用,在建筑工地使用时大多会选择叠加堆放在地面上,使其裸漏在空气中,钢管长时间放置会使表面与空气接触氧化,使钢管表面生锈,若碰到阴雨天气,不仅会加速钢管生锈速度,经雨水浸泡后还会让钢管表面起皮,降低钢管使用寿命,现有的钢管除锈只是针对钢管表面的锈迹处理,或者对于各种内径不同的钢管不能快速的清理,清理效果不佳的同时,强行使用不同管径的清理装置,也会造成清理头的寿命降低,且现阶段的刮除式的清理头在工作时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寿命不长。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进行了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管径的钢管内壁高效除锈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自适应管径的钢管内壁高效除锈机,包括均匀分布的三个总框架,所述总框架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下侧两个所述总框架之间滑动设有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左侧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于所述总框架的内壁,所述滑动底座上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左侧动力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上设有主皮带轮,所述主皮带轮后侧通过皮带连接有副皮带轮,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设有伸缩箱,所述副皮带轮左侧延伸至所述伸缩箱内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侧连有凸轮,所述凸轮外侧滑动连接有凸轮框,所述凸轮框左端延伸至所述伸缩箱左侧,所述主轴上位于所述伸缩箱左侧滑动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一端设有清理头,所述主轴左侧设于适应箱,所述适应箱上均匀设有刮块杆,所述刮块杆一端设有刮块,所述移动杆右侧连接所述凸轮框的左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总框架上下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液压箱,所述液压箱内滑动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右侧延伸至所述液压箱右侧连接所述滑动底座及所述电机,所述液压箱左侧连接有推力箱,所述适应箱内侧旋转设有升降杠杆,所述升降杠杆左端铰接所述刮块杆的下端,所述升降杠杆右端铰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上端延伸至所述推力箱的下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总框架右端均匀旋转设有手动杆,所述手动杆下端左侧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左侧铰接有杠杆,所述杠杆旋转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杠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底座,所述手动杆外端连接有握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总框架上均匀设有轮胎箱,所述轮胎箱上端连接有动力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总框架上均匀设有压力箱,所述压力箱右端连接所述手动杆的上侧,所述压力箱左端连接所述轮胎箱内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清理头左端为倾斜设计,同时所述清理头内侧为摩擦材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清理头右侧铰接于所述移动杆的一端,所述清理头内侧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一侧凸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自适应管径的钢管内壁高效除锈机,本设备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在进入钢管时,能够进行内径校准工作,快速的对准中心,使得清理效率能够得到提高;同时装置前侧设有自适应管径的刮块,同时装置前端设有周期性的覆盖式摩擦清理头,其能够周期性的前后移动,从而使得前端的刮块上粘连的碎屑能够被清理下来,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刮块的工作温度,提高其寿命,同时提升其清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C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D-D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E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结合附图 1-6 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管径的钢管内壁高效除锈机,包括均匀分布的三个总框架10,所述总框架10之间通过连接轴18连接,下侧两个所述总框架10之间滑动设有滑动底座22,所述滑动底座22左侧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于所述总框架10的内壁,所述滑动底座22上固定设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左侧动力连接有主轴25,所述主轴25上设有主皮带轮24,所述主皮带轮24后侧通过皮带31连接有副皮带轮32,所述连接轴18上固定设有伸缩箱26,所述副皮带轮32左侧延伸至所述伸缩箱26内连接有连接件33,所述连接件33上侧连有凸轮34,所述凸轮34外侧滑动连接有凸轮框35,所述凸轮框35左端延伸至所述伸缩箱26左侧,所述主轴25上位于所述伸缩箱26左侧滑动设有移动杆27,所述移动杆27一端设有清理头28,所述主轴25左侧设于适应箱30,所述适应箱30上均匀设有刮块杆36,所述刮块杆36一端设有刮块29,所述移动杆27右侧连接所述凸轮框35的左端。

当装置启动时,电机20启动通过主轴25、主皮带轮24、皮带31、副皮带轮32、连接件33、凸轮34使得凸轮框35周期性的左右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杆27移动,同时移动杆27与主轴25仅为滑动连接,主轴25通过适应箱30、刮块杆36带动刮块29旋转,从而使得装置能够通过刮块29刮除钢管内壁的铁锈,此时的清理头28周期性的左右移动能够使得刮块29短暂的脱离工作表面,从而达到降温提高刮块29寿命的目的,同时将刮块29上粘连的铁锈一并刮下,提高了刮块29运行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总框架10上下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液压箱23,所述液压箱23内滑动设有连杆21,所述连杆21右侧延伸至所述液压箱23右侧连接所述滑动底座22及所述电机20,所述液压箱23左侧连接有推力箱37,所述适应箱30内侧旋转设有升降杠杆38,所述升降杠杆38左端铰接所述刮块杆36的下端,所述升降杠杆38右端铰接有铰接轴39,所述铰接轴39上端延伸至所述推力箱37的下侧。

当滑动底座22被弹簧拉动向左侧移动时,滑动底座22通过连杆21将其内部的压力向左推入推力箱37内部,此时铰接轴39下降通过升降杠杆38就能够将刮块杆36顶起,从而达到改变刮块29适应钢管内径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总框架10右端均匀旋转设有手动杆14,所述手动杆14下端左侧铰接有铰接杆16,所述铰接杆16左侧铰接有杠杆17,所述杠杆17旋转设于所述连接轴18上,所述杠杆17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板19上,所述固定板19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底座22,所述手动杆14外端连接有握把15。

装置放入管道之前,通过手持握把15旋转手动杆14,从而将滑动底座22拉动至最左侧,从而将装置运动至最小状态,放入完成之后,在滑动底座22左侧弹簧的拉动下,滑动底座22左移开始锁定管道内径,完成自适应过程。

优选的,所述总框架10上均匀设有轮胎箱11,所述轮胎箱11上端连接有动力轮12。

装置在动力轮12的旋转下能够除锈的同时不断前进,且动力轮12的三角形布置能够有效的减少因前端旋转带来的震动问题,同时下侧动力轮12的分开设置能够减少掉落管底的铁屑对装置前进的阻碍。

优选的,所述总框架10上均匀设有压力箱13,所述压力箱13右端连接所述手动杆14的上侧,所述压力箱13左端连接所述轮胎箱11内部。

当通过手动控制手动杆14进行旋转时,通过压力箱13及轮胎箱11的压力变化能够控制动力轮12的升降,放开手动杆14后,动力轮12能够自动回弹,从而达到自适应快速校准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清理头28左端为倾斜设计,同时所述清理头28内侧为摩擦材质。

移动杆27持续左移时,能够在清理头28倾斜设计的情况下,将清理头28插入刮块29与管壁之间,在刮块29与清理头28摩擦中将粘连的铁锈出去。

优选的,所述清理头28右侧铰接于所述移动杆27的一端,所述清理头28内侧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移动杆27的一侧凸起。

当清理头28处于刮块29右侧时,在弹簧的拉力下,清理头28不接触管壁,当清理头28左移至刮块29外侧时,清理头28发生旋转,其前端翘起能够在装置不断前进的情况下,代替一部分刮块29的功能刮除这一道的铁锈。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