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百脉根在昆虫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及其昆虫调控方法

百脉根在昆虫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及其昆虫调控方法

摘要

本发明“百脉根在昆虫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及其昆虫调控方法”属于害虫防控技术领域。本发明一方面提供百脉根在昆虫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百脉根的昆虫调控方法,即,在需要调控苜蓿蓟马的目标区域种植百脉根。百脉根可使蓟马天敌小花蝽的密度显著提升,可为蓟马天敌小花蝽提供一个良好的庇护所,苜蓿区返青后的蓟马密度有所回升,此时可依赖百脉根庇护所保有的高密度天敌小花蝽来控制蓟马密度不会反弹至最初收割前的高密度,从而实现蓟马调控目的。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生态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百脉根在昆虫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及其昆虫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蓟马是昆虫纲缨翅目的统称。该类昆虫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食性复杂,主要有植食性、菌食性和捕食性,其中植食性占一半以上,是重要的经济害虫之一。蓟马主要有蓟马科和管蓟马科。在瓜果、蔬菜上发生为害的主要种类有瓜蓟马、葱蓟马等,此外还有稻蓟马、西花蓟马、葡萄蓟马等。

小花蝽,为半翅目,花蝽科小花蝽属的一类昆虫。分布在北京、河南、湖北、上海等地区。寄主昆虫有棉蚜、蓟马、棉叶螨、棉盲蝽若虫、棉红铃虫、棉铃虫、小造桥虫、金刚钻等,这些昆虫主要危害牧草、棉花、黄瓜等作物,因此小花蝽是一类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害虫天敌。

蓟马由于虫体微小,具强趋触性,常生活于花、芽等隐蔽处,高繁殖性,短生活期,而且产卵于植物组织中,所以给化学防治带来很大的难度。一种药剂或一次喷药很难将其各个虫态全部或大部分杀死,多次或高浓度用药很容易使其产生抗药性。所以近年主张对该虫的控制主要采用下列综合防控的方法。

(1)加强检疫:植物检疫是防治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首要措施。

(2)生物防治:释放其天敌钝绥蛾和小花蝽。

(3)合理施药:拟菊酯类、有机氮类、有机磷类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如卡死克、抑太保、虱螨脲等。

但上述防控手段存在如下问题:加强检疫只能预防并不能完全杜绝,人工释放天敌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造成一定的物种失衡;施药会让害虫产生抗性同时污染环境。

因此本领域亟需开发全新的蓟马防控方法。

百脉根(学名:Lotus corniculatus Linn.)是豆科、百脉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西北、西南和长江中上游各省区。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均有分布。生于湿润而呈弱碱性的山坡、草地、田野或河滩地。该种茎叶柔软多汁,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是良好的饲料,百脉根有改良土壤的功能。也是优良的蜜源植物之一。百脉根有补虚、清热、止渴之功效;主治虚劳、阴虚发热、口渴。

本领域尚未报道百脉根在昆虫调控方面的应用,而百脉根在蓟马、小花蝽等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密度调控方面的用途本领域更是从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本领域存在的上述需求和空白,本发明提供百脉根在昆虫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及其昆虫调控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无需额外施药或人工释放天敌,仅通过在目标区域种植百脉根的方式即可达到调控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密度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百脉根在昆虫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

所述昆虫生态调控指昆虫种群密度的调控。

所述昆虫种群密度的调控指通过种植百脉根增加害虫天敌的种群密度进而控制害虫的种群密度。

所述害虫指蓟马;优选地,所述蓟马选自苜蓿蓟马,或,牛角花齿蓟马;

优选地,所述害虫天敌选自小花蝽。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昆虫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要调控昆虫的目标区域种植百脉根。

在目标区域将苜蓿和百脉根间作。

所述的一种昆虫调控方法包括:在目标区域将苜蓿、百脉根成带状种植分别形成苜蓿种植带、百脉根种植带;苜蓿种植带与百脉根种植带相邻且相互间隔设置。

所述苜蓿种植带的宽度与所述百脉根种植带的宽度比值为1∶2-1∶4;

优选地,所述苜蓿种植带的苜蓿的播种量为1.2-1.8kg/亩优选1.5kg/亩,百脉根种植带的百脉根的播种量为2.5-3.5kg/亩优选3kg/亩。

所述百脉根种植带设置在两个苜蓿种植带之间。

所述昆虫选自害虫、和/或,害虫天敌;

优选地,所述害虫为蓟马;所述蓟马选自苜蓿蓟马,或,牛角花齿蓟马;

优选地,所述害虫天敌为小花蝽。

本发明第三个具体的方面,提供了百脉根在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

所述生物防治指害虫调控。

所述害虫调控指通过种植百脉根增加害虫天敌进而控制害虫。

所述害虫指蓟马;所述蓟马选自苜蓿蓟马,或,牛角花齿蓟马。

一种蓟马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要调控苜蓿蓟马的目标区域种植百脉根。其作用是通过种植百脉根吸引蓟马天敌小花蝽,提高天敌种群密度,进而控制害虫的种群密度。

在目标区域将苜蓿和百脉根间作。

所述的一种蓟马调控方法包括:在目标区域将苜蓿、百脉根成带状种植分别形成苜蓿种植带、百脉根种植带;苜蓿种植带与百脉根种植带相邻且相互间隔设置。

所述苜蓿种植带的宽度与所述百脉根种植带的宽度比值为1∶2-1∶4;

优选地,所述苜蓿种植带的苜蓿的播种量为1.2-1.8kg/亩优选1.5kg/亩,百脉根种植带的百脉根的播种量为2.5-3.5kg/亩优选3kg/亩。

所述百脉根种植带设置在两个苜蓿种植带之间。

所述蓟马选自苜蓿蓟马,或,牛角花齿蓟马。

本发明意外发现蓟马的天敌小花蝽对百脉根这一植物的食性,种植百脉根可以有效吸引小花蝽的栖息繁殖从而在目标区域引入苜蓿蓟马的天敌并有效调控目标区域蓟马的密度。本发明通过动态观察苜蓿种植区收割前后蓟马和其天敌小花蝽的对比实验,以及百脉根挥发物对蓟马吸引趋性测定,验证了百脉根的种植可对蓟马密度的变化起到显著的调控作用。苜蓿收割1周后百脉根种植区域小花蝽的密度相比苜蓿收割前的1.84倍、2.10倍和2.00倍,百脉根种植区可为蓟马天敌小花蝽提供一个良好的庇护所,等苜蓿返青后,苜蓿区的蓟马密度有所回升,此时可依赖百脉根庇护所保有的高密度天敌小花蝽来控制蓟马密度不会反弹至最初收割前的高密度,从而实现蓟马调控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验例中苜蓿品种与功能植物百脉根不同间作比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验例中苜蓿与百脉根不同间作模式对苜蓿蓟马及天敌小花蝽种群的调控作用。

图3为本发明的实验例中苜蓿及百脉根挥发物对牛角花齿蓟马活性测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做进一步具体说明,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第1组实施例、本发明的百脉根的新应用

本组实施例提供百脉根在昆虫生态调控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首次发现百脉根与昆虫生态调控二者之间的关联,具体地,是百脉根与昆虫种群密度调控之间的关联,并验证了百脉根在调控蓟马、小花蝽等昆虫的种群密度方面的显著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启示,可对蓟马、小花蝽以外的昆虫进行生态调控、种群密度调控,任何出于昆虫生态调控目的的使用、种植百脉根的行为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昆虫生态调控指昆虫种群密度的调控。

在进一步的实例中,所述昆虫种群密度的调控指通过种植百脉根增加害虫天敌的种群密度进而控制害虫的种群密度。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害虫指蓟马;优选地,所述蓟马选自苜蓿蓟马,或,牛角花齿蓟马;

优选地,所述害虫天敌选自小花蝽。

第2组实施例、本发明的昆虫调控方法

本组实施例提供一种昆虫调控方法。在本组所有的实施例中,所述昆虫调控方法都具备如下共同特征:在需要调控昆虫的目标区域种植百脉根。

具体地,所述昆虫调控指昆虫的种群密度调控。本发明验证了百脉根在调控蓟马、小花蝽等昆虫的种群密度方面的显著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启示,可对蓟马、小花蝽以外的昆虫进行生态调控、种群密度调控,任何出于昆虫生态调控目的的使用、种植百脉根的行为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目标区域将苜蓿和百脉根间作。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昆虫调控方法包括:在目标区域将苜蓿、百脉根成带状种植分别形成苜蓿种植带、百脉根种植带;苜蓿种植带与百脉根种植带相邻且相互间隔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苜蓿种植带的宽度与所述百脉根种植带的宽度比值为1∶2-1∶ 4;

优选地,所述苜蓿种植带的苜蓿的播种量为1.2-1.8kg/亩优选1.5kg/亩,百脉根种植带的百脉根的播种量为2.5-3.5kg/亩优选3kg/亩。

所述百脉根种植带设置在两个苜蓿种植带之间。

所述昆虫选自害虫、和/或,害虫天敌;

优选地,所述害虫为蓟马;所述蓟马选自苜蓿蓟马,或,牛角花齿蓟马;

优选地,所述害虫天敌为小花蝽。

第3组实施例、百脉根的生物防治应用

本组实施例提供百脉根在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

在本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生物防治指害虫调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害虫调控指通过种植百脉根增加害虫天敌进而控制害虫。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害虫指蓟马;所述蓟马选自苜蓿蓟马,或,牛角花齿蓟马。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的启示,将百脉根用于其它蓟马的生态调控,例如:瓜蓟马、葱蓟马、稻蓟马、大姜蓟马、葡萄蓟马等,其调控效果可预期。

任何以害虫防控目的的种植百脉根的行为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第4组实施例、本发明的蓟马调控方法

本组实施例提供一种蓟马调控方法。本组所有的实施例都具备如下共同特征:在需要调控苜蓿蓟马的目标区域种植百脉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的内容,将百脉根种植在任何需要调控蓟马的地区,并将百脉根与任何植物进行混种、间作。任何以蓟马调控为目的的种植百脉根、或将百脉根与其它任何植物间作、互作的行为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具体的实例中,在目标区域将苜蓿和百脉根间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蓟马调控方法包括:在目标区域将苜蓿、百脉根成带状种植分别形成苜蓿种植带、百脉根种植带;苜蓿种植带与百脉根种植带相邻且相互间隔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苜蓿种植带的宽度与所述百脉根种植带的宽度比值为1∶2-1∶ 4;

优选地,所述苜蓿种植带的苜蓿的播种量为1.2-1.8kg/亩优选1.5kg/亩,百脉根种植带的百脉根的播种量为2.5-3.5kg/亩优选3kg/亩。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百脉根种植带设置在两个苜蓿种植带之间。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蓟马选自苜蓿蓟马,或,牛角花齿蓟马。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将百脉根用于其它蓟马的生态调控,例如:瓜蓟马、葱蓟马、稻蓟马、大姜蓟马、葡萄蓟马等,其调控效果可预期。

实验例、本发明的昆虫调控方法的效果验证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

所选苜蓿品种为中苜1号,其和百脉根具体来源见表1。

表1所选品种来源

1.2田间试验设计及种植管理

将百脉根与苜蓿品种中苜1号分别按比例为2m:4m、2m:6m、2m:8m三种模式进行间作(见图1),即百脉根与苜蓿品种分别按1:2、1:3和1:4的比例进行间作,建成苜蓿蓟马生态调控技术试验区。

播种量及小区面积:苜蓿品种中苜1号播量为1.5kg/亩,百脉根播量为3kg/亩。

1.3苜蓿田及功能植物百脉根区蓟马和天敌小花蝽调查

于苜蓿蓟马发生期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分别于收割前、收割1周、2周、3周后采用百枝条法和网捕法分别调查苜蓿草田及功能植物百脉根区苜蓿蓟马及天敌小花蝽的种群数量,具体如下:

蓟马:采用百枝条法,于田间害虫发生期间,五点取样,对苜蓿草田及百脉根区田间蓟马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每样点调查5个样方,每个样方调查20株,共100株,调查时用A4白纸做托盘,将苜蓿或百脉根植株放在纸上抖动,然后统计纸上蓟马数量,并计算百枝条虫口密度。虫量单位为:头/百枝条。

小花蝽:采用网捕法,于蓟马同期进行调查,五点取样,利用捕虫网对每个采样点扫网采集调查小花蝽,每个采样点扫10复网(使用捕虫网贴近植物水平180°左右各扫1次为1 复网),采集的昆虫装入一个网袋,5个采样点分别装入5个网袋。对网袋内的小花蝽进行统计并制作标本。

1.4功能植物挥发物对苜蓿害虫行为调控

供试虫源:将采自苜蓿地的牛角花齿蓟马接种在室内苜蓿上进行饲养,两天后去掉接种的蓟马,选择个体大小和虫态一致的蓟马作为试虫。

供试植物:苜蓿、百脉根。

1.4.1苜蓿害虫蓟马行为测定

参照Sun等方法,用“Y”型嗅觉仪测定成虫对芳香植物植株趋性反应。“Y”型管A、B两臂用直径为1.0cm Teflon管分别连接植物植株和对照(洁净空气)后再连接气泵。开启气泵后,调整流量计使气流以500mL/min的平稳流速通过每个味源进入“Y”型管两臂。气流进入气味源前需通过活性碳过滤器过滤和洗瓶加湿。用照度计测试A、B两臂光照强度,并调整位置,保证“Y”型管各部位受光一致。嗅觉仪置于暗箱内,暗箱顶部平行安装两支40W 日光灯管。室内温度保持25±1℃。

选择个体大小基本一致、触角完整且行为较活跃的成虫用于试验。由释放管管口将单头成虫放至“Y”型管基部观察。当成虫处于释放管1/2处开始计时,成虫越过A或B臂1/2处且停留1min以上时,记为作出选择反应;当放入5min后无明显选择趋向,记为无反应。每头成虫只测试1次,每种植物测60头,每测10头后,用95%的乙醇擦洗Y管内外壁,烘干,调换嗅觉仪两臂与味源瓶、对照瓶的连接位置,以消除Y管两臂不对称所产生的误差,再测另外10头。

1.4.2成虫趋性反应用

检验进行显著性差异检测,无选择行为的成虫不计入统计分析。

选择率=选择臂蚜虫数量/(选择臂成虫数量+对照臂成虫数量)×100%

1.5数据处理

利用Microsoft Excel、DPS和Origin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制图。

2、结果与分析

2.1苜蓿品种与功能植物百脉根不同间作比例对苜蓿蓟马及天敌小花蝽的调控作用

由图2可知,收割前,苜蓿草田内害虫蓟马及天敌小花蝽的数量均显著高于功能植物百脉根区内;苜蓿收割1周后,苜蓿草田内害虫蓟马和天敌小花蝽种群密度均显著下降(图2a 和图2c),功能植物百脉根区内害虫蓟马和天敌小花蝽数量均显著上升(图2b和图2d),与苜蓿以1:2、1:3、1:4比例间作的百脉根功能植物区内小花蝽密度是收割前的1.84倍、2.10 倍和2.00倍(图2d);收割2-3周后,随着苜蓿返青苜蓿草田内蓟马种群密度的上升(图2a),其内天敌小花蝽数量显著增加(图2c),功能植物百脉根区内的小花蝽密度显著下降(图2d)。

苜蓿品种与百脉根分别以1:2、1:3、1:4三种不同比例间作后,不同间作比例对苜蓿蓟马和天敌小花蝽的影响不同。其中,以1:4的比例进行间作后,对天敌小花蝽的吸引作用最为显著(图2c),从而对苜蓿蓟马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其与百脉根以4:1间作的苜蓿草田内蓟马种群密度显著低于与百脉根以3:1和2:1比例间作的苜蓿草田(图2a),即对蓟马的调控效果显著高于1:2和1:3两个间作比例。

2.2苜蓿及百脉根挥发物对牛角花齿蓟马的行为影响

由图3可知,苜蓿牛角花齿蓟马具有极显著的吸引作用,而百脉根则对其具有一定的趋避作用,说明该害虫比较喜好苜蓿挥发气味。因此,将苜蓿与百脉根进行间作对苜蓿害虫蓟马具有较好的调控作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