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防治步骤如下:a.首先将蟹味菇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b.再将灭菌后的蟹味菇培养基装入到菌袋进行打包;c.再将打包后的菌袋放入到灭菌箱内进行灭菌,并且进行冷却;d.再将冷却后的菌袋均匀的铺放到培养器中进行培养;e.待菌丝长满后,移至菇房催菇,菇房内的温度控制在12℃~14℃,向地面喷水,并且在菌袋上划开一条口子;f.再向菌袋的周围均匀铺设一层3%四聚乙醛颗粒剂,然后将菌袋拉直覆上地膜,每天早晚掀开地膜通风换气,并向菇房地面、四周喷水保湿。本发明有效的诱杀蛞蝓,避免了蛞蝓对培育过程中的蟹味菇进行咬食,提高了对蟹味菇在培育过程中的防护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799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嘉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56742.8

  • 发明设计人 崔会会;高原源;

    申请日2021-04-01

  • 分类号A01G18/20(20180101);A01G18/00(20180101);A01G1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成文

  •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杨金路199号新科技市场11号楼10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9:0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蟹味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营养价值高,经济便宜,已成为当今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菜肴之一,目前市场中的食用菌的品种繁杂多样,不断有新的品种出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用菌的食品安全要求也越来越严。

目前,现有的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不能诱杀蛞蝓,蛞蝓对培育过程中会对蟹味菇进行咬食,降低了对蟹味菇在培育过程中的防护效果,而且现有的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不能防止培养料湿度大的情况下嗜菇痰蚊进行无性繁殖,提高了蟹味菇生产中损坏的机率,降低了蟹味菇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防治步骤如下:

a.首先将蟹味菇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灭菌后的蟹味菇培养基装入到菌袋进行打包;

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打包后的菌袋放入到灭菌箱内进行灭菌,并且进行冷却;

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冷却后的菌袋均匀的铺放到培养器中进行培养;

e.待步骤d完成后,待菌丝长满后,移至菇房催菇,菇房内的温度控制在12℃~14℃,向地面喷水,并且在菌袋上划开一条口子;

f.待步骤e完成后,再向菌袋的周围均匀铺设一层3%四聚乙醛颗粒剂,然后将菌袋拉直覆上地膜,每天早晚掀开地膜通风换气,并向菇房地面、四周喷水保湿;

g.待步骤f完成后,在菇蕾出现后,揭去地膜,菇房温度保持12℃—15℃,降低空间相对湿度到95%~100%,菇房保持明显的散射光,每天通风换气3~5次,促进菇蕾分化,并且使用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对菇房内进行喷洒;

h.待步骤g完成后,当蟹味菇菇盖色泽正常、直径在2~3.5cm时及时采摘,再次采收后菌袋料面会出现链孢霉或绿色木霉,应及时清理,并用克霉灵等喷洒;

i.待步骤h完成后,重复上述管理,又可长出潮菇,再次采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a中培养基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分数:棉籽壳50%~65%,杉树木屑20%~30%,麦麸5%~10%,玉米芯3%~5%,生石灰2%~3%,米糠2%~4%,过磷酸钙1%~2%,麸皮2%~3%,豆腐渣1%~3%,先将干料按配比搅拌均匀,然后按料水比1:1.2~1.4加水搅拌,当含水量达到60%~70%时,停止搅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a灭菌时的温度为95℃—100℃,灭菌的时间为3—4h。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b中菌袋采用的是聚乙烯塑料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d中进行培养时的温度为22℃~25℃,避光培养,保持通风透气,保持相对湿度在60%—7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e中待菌丝长满后,移至菇房催菇,在转移的过程中需要轻拿轻放。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g中使用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对菇房内进行喷洒,在杀虫剂喷洒前需要将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与水搅拌均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在菌袋的周围均匀铺设一层3%四聚乙醛颗粒剂,有效的诱杀蛞蝓,避免了蛞蝓对培育过程中的蟹味菇进行咬食,提高了对蟹味菇在培育过程中的防护效果,通过使用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对菇房内进行喷洒,有效的防止培养料湿度大的情况下嗜菇痰蚊进行无性繁殖,降低了蟹味菇生产中损坏的机率,提高了蟹味菇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防治步骤如下:

a.首先将蟹味菇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灭菌后的蟹味菇培养基装入到菌袋进行打包;

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打包后的菌袋放入到灭菌箱内进行灭菌,并且进行冷却;

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冷却后的菌袋均匀的铺放到培养器中进行培养;

e.待步骤d完成后,待菌丝长满后,移至菇房催菇,菇房内的温度控制在12℃~14℃,向地面喷水,并且在菌袋上划开一条口子;

f.待步骤e完成后,再向菌袋的周围均匀铺设一层3%四聚乙醛颗粒剂,然后将菌袋拉直覆上地膜,每天早晚掀开地膜通风换气,并向菇房地面、四周喷水保湿;

g.待步骤f完成后,在菇蕾出现后,揭去地膜,菇房温度保持12℃—15℃,降低空间相对湿度到95%~100%,菇房保持明显的散射光,每天通风换气3~5次,促进菇蕾分化,并且使用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对菇房内进行喷洒;

h.待步骤g完成后,当蟹味菇菇盖色泽正常、直径在2~3.5cm时及时采摘,再次采收后菌袋料面会出现链孢霉或绿色木霉,应及时清理,并用克霉灵等喷洒;

i.待步骤h完成后,重复上述管理,又可长出潮菇,再次采收。

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培养基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分数:棉籽壳50%~65%,杉树木屑20%~30%,麦麸5%~10%,玉米芯3%~5%,生石灰2%~3%,米糠2%~4%,过磷酸钙1%~2%,麸皮2%~3%,豆腐渣1%~3%,先将干料按配比搅拌均匀,然后按料水比1:1.2~1.4加水搅拌,当含水量达到60%~70%时,停止搅拌。

进一步,所述步骤a灭菌时的温度为95℃—100℃,灭菌的时间为3—4h。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菌袋采用的是聚乙烯塑料袋。

进一步,所述步骤d中进行培养时的温度为22℃~25℃,避光培养,保持通风透气,保持相对湿度在60%—70%。

进一步,所述步骤e中待菌丝长满后,移至菇房催菇,在转移的过程中需要轻拿轻放。

进一步,所述步骤g中使用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对菇房内进行喷洒,在杀虫剂喷洒前需要将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与水搅拌均匀。

实施例一

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防治步骤如下:

a.首先将蟹味菇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灭菌后的蟹味菇培养基装入到菌袋进行打包;

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打包后的菌袋放入到灭菌箱内进行灭菌,并且进行冷却;

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冷却后的菌袋均匀的铺放到培养器中进行培养;

e.待步骤d完成后,待菌丝长满后,移至菇房催菇,菇房内的温度控制在12℃~14℃,向地面喷水,并且在菌袋上划开一条口子;

f.待步骤e完成后,再向菌袋的周围均匀铺设一层3%四聚乙醛颗粒剂,然后将菌袋拉直覆上地膜,每天早晚掀开地膜通风换气,并向菇房地面、四周喷水保湿;

g.待步骤f完成后,在菇蕾出现后,揭去地膜,菇房温度保持12℃—15℃,降低空间相对湿度到95%~100%,菇房保持明显的散射光,每天通风换气3~5次,促进菇蕾分化,并且使用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对菇房内进行喷洒;

h.待步骤g完成后,当蟹味菇菇盖色泽正常、直径在2~3.5cm时及时采摘,再次采收后菌袋料面会出现链孢霉或绿色木霉,应及时清理,并用克霉灵等喷洒;

i.待步骤h完成后,重复上述管理,又可长出潮菇,再次采收。

通过在菌袋的周围均匀铺设一层3%四聚乙醛颗粒剂,有效的诱杀蛞蝓,避免了蛞蝓对培育过程中的蟹味菇进行咬食,提高了对蟹味菇在培育过程中的防护效果。

实施例二

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防治步骤如下:

a.首先将蟹味菇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灭菌后的蟹味菇培养基装入到菌袋进行打包;

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打包后的菌袋放入到灭菌箱内进行灭菌,并且进行冷却;

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冷却后的菌袋均匀的铺放到培养器中进行培养;

e.待步骤d完成后,待菌丝长满后,移至菇房催菇,菇房内的温度控制在12℃~14℃,向地面喷水,并且在菌袋上划开一条口子;

f.待步骤e完成后,再向菌袋的周围均匀铺设一层3%四聚乙醛颗粒剂,然后将菌袋拉直覆上地膜,每天早晚掀开地膜通风换气,并向菇房地面、四周喷水保湿;

g.待步骤f完成后,在菇蕾出现后,揭去地膜,菇房温度保持12℃—15℃,降低空间相对湿度到95%~100%,菇房保持明显的散射光,每天通风换气3~5次,促进菇蕾分化,并且使用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对菇房内进行喷洒;

h.待步骤g完成后,当蟹味菇菇盖色泽正常、直径在2~3.5cm时及时采摘,再次采收后菌袋料面会出现链孢霉或绿色木霉,应及时清理,并用克霉灵等喷洒;

i.待步骤h完成后,重复上述管理,又可长出潮菇,再次采收。

通过使用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对菇房内进行喷洒,有效的防止培养料湿度大的情况下嗜菇痰蚊进行无性繁殖,降低了蟹味菇生产中损坏的机率,提高了蟹味菇的产量。

传统蟹味菇数据参数表1如下:

实施例一蟹味菇数据参数表2如下:

实施例二蟹味菇数据参数表3如下:

综上述,参照表1、表2和表3的数据对比得到,通过在菌袋的周围均匀铺设一层3%四聚乙醛颗粒剂,有效的诱杀蛞蝓,避免了蛞蝓对培育过程中的蟹味菇进行咬食,提高了对蟹味菇在培育过程中的防护效果,通过使用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对菇房内进行喷洒,有效的防止培养料湿度大的情况下嗜菇痰蚊进行无性繁殖,降低了蟹味菇生产中损坏的机率,提高了蟹味菇的产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