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造瘘口处的环状负压吸引器

一种造瘘口处的环状负压吸引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造瘘口处的环状负压吸引器,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于造瘘口处的本体,本体呈环状,造瘘口置于本体的中部,本体的内外两侧均匀排布有若干吸引孔;本体外部还包裹有多孔吸附体,本体一侧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接头,接头连接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通过医院中心负压或者电动负压吸引机为本体内部提供负压;本体上部还覆盖有与本体形状相匹配的环状半透明的封闭膜,封闭膜中部设置有漏出造瘘口的孔洞,封闭膜四周与人体表面皮肤固定。本发明结构简单,更换方便,能够保证造瘘口处的洁净,彻底解决造瘘口处和造瘘口周围感染灶的污染问题,使得造瘘口处能够更好更快的愈合,为造瘘患者带来了福音,适宜推广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823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20383.8

  • 发明设计人 王帅奇;孙浩;

    申请日2021-04-19

  • 分类号A61M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51228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何巍

  • 地址 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汉渝路18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9:0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造瘘口处的环状负压吸引器。

背景技术

肠道造瘘术是因为医疗需要,将小肠或结肠开口移至腹壁,形成造瘘口,常作为永久性人工肛门或暂时性人工排便口。在临床工作中如患者出现急性肠梗阻、肠穿孔伴严重的感染,往往在急诊手术中需要造瘘。上述情况手术所做的造瘘经常伴有造瘘口周围组织感染、渗液或积液、造瘘口分离等不可避免的并发症,目前现有的带底座的造瘘袋仅能靠肠蠕动和体位变换引流粪水,无法解决造瘘肠管周围持续炎性渗液、造瘘周围软组织炎、造口分离的问题。局部炎性渗液和积液又进一步导致造瘘袋底盘与皮肤粘合不好,使造瘘袋内滞留的粪水和消化液浸泡腐蚀周围皮肤和软组织,甚至附近的手术切口,引起恶性循环,使切口和造瘘口愈合缓慢,感染严重时愈合需数月,护理困难,严重地阻碍了患者的恢复,影响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持续吸引清除造瘘口周围炎性渗液和积液,避免造瘘口及周围的皮肤被粪水和积液浸泡腐蚀,且保持造瘘口周边皮肤和软组织清洁,促进愈合的安置在造瘘口处的环状负压吸引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造瘘口处的环状负压吸引器,包括固定于造瘘口处的本体,所述本体呈环状,造瘘口置于本体的中部,本体的内外两侧均匀排布有若干吸引孔;所述本体外部还包裹有多孔吸附体,本体一侧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接头,所述接头连接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通过医院中心负压或者电动负压吸引机为本体内部提供负压,使得吸引孔将造瘘口处渗出的液体吸附至本体外部的多孔吸附体内,并通过本体内侧的吸引孔流入到负压管内;本体上部还覆盖有与本体形状相匹配的环状半透明的封闭膜,所述封闭膜中部设置有漏出造口瘘的孔洞,且该孔洞的直径小于本体的内径,封闭膜四周与人体表面皮肤粘合,使本体和吸附体处于密封状态,便于维持负压,同时也避免了肠管排除的粪水直接接触造瘘肠管周围已分离或感染的皮肤软组织。另外,还能规避因肠管排除的粪便被吸附到本体和多孔吸附体上出现孔道堵塞的风险。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在本体内侧设置若干吸引孔,利用医院中心负压或者电动负压吸引机为本体内部提供持续负压,使吸引孔在吸附封闭膜的同时,可以将造瘘口周围的炎性渗液、积液或漏过封闭膜的少量粪水通过负压吸至多孔吸附体,并通过本体上的吸引空吸至负压管,避免造瘘口及周围皮肤被炎性分泌物、积液和粪水浸泡腐蚀,为肉芽和软组织生长提供相对清洁的环境,可快速促进造瘘口周围软组织生长从而使造瘘口分离加速愈合,彻底解决造瘘口分离和造瘘口周围感染灶的愈合缓慢艰难的问题,保证的手术切口周围的清洁卫生,减轻了造瘘口护理难度和工作量,避免了排泄物对衣服及床单被褥的污染,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通过医用不可吸收缝合线将本体和多孔吸附体的四周与人体表面皮肤缝合固定,所述封闭膜下表面设置有疏水黏胶层,封闭膜内环设置有强性粘胶环,所述封闭膜通过该疏水黏胶层和强性粘胶环固定在造瘘口处。实现本体和多孔吸附材料在造瘘口处的负压环境,同时避免造瘘口排出的粪便浸泡感染灶。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吸引孔为直径0.7*0.4cm的椭圆。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吸附体的材质为多孔疏松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所述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的空隙直径为0.2~0.3mm。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封闭膜表面还设置有刻度线。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封闭膜一侧设置有与接头直径相匹配的缺口。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管为本体内部提供的负压为0.02-0.08Mpa。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地,所述接口设置有内螺纹,负压管设置有与之匹配的外螺纹,接口与负压管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吸引器的本体内环设置若干吸引孔,利用医院中心负压或者电动负压吸引机为本体内部提供的负压,使吸引孔在吸附封闭膜的同时,可以将造瘘口周围的炎性渗液、积液或漏过封闭膜的少量粪水通过负压吸至多孔吸附体,并通过本体上的吸引空吸至负压管,避免造瘘口及周围皮肤被炎性分泌物、积液和粪水浸泡腐蚀,为肉芽和软组织生长提供相对清洁的环境,可快速促进造瘘口周围软组织生长从而使造瘘口分离加速愈合,彻底解决造瘘口分离和造瘘口周围感染灶的愈合缓慢艰难的问题,保证的手术切口周围的清洁卫生,减轻了造瘘口护理难度和工作量;

(2)本发明通过本体内环设置若干吸引孔的负压吸引作用,结合封闭膜能够实现造瘘口处的封闭效果,其密封严实,避免了排泄物对衣服及床单被褥的污染,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3)本发明结构简单,更换方便,能够保证造瘘口处的洁净,彻底解决造瘘口处感染灶持续渗液、积液导致愈合艰难的问题,使得造瘘口处能够更好更快的愈合,为造瘘患者带来了福音,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封闭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11—吸引孔,2—多孔吸附体,3—接头,4—封闭膜,41—刻度线,5—负压管,6—肠管,7—感染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固定于造瘘口处的本体1,所述本体1呈环状,造瘘口置于本体1的中部,本体1的内外两侧均匀排布有若干吸引孔11;所述本体1外部还包裹有多孔吸附体2,本体1一侧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接头3,所述接头3连接有负压管5,所述负压管5通过医院中心负压或者电动负压吸引机为本体1内部提供负压,使得吸引孔11将造瘘口处渗出的液体吸附至本体1外部的多孔吸附体2内,并通过本体1内侧的吸引孔11流入到负压管5内;本体1上部还覆盖有与本体1形状相匹配的环状半透明的封闭膜4,所述封闭膜4中部设置有漏出造口瘘的孔洞,且该孔洞的直径小于本体1的内径,封闭膜4四周与人体表面皮肤固定,并将本体1固定在造瘘口处形成负压密闭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将本体1置于造瘘口处,使造瘘口置于本体1的内环中部,然后将封闭膜4覆盖在本体1上部,并将封闭膜4的四周与人体表面皮肤粘合固定,从而将本体1固定在造瘘口处,本体1中部的内环与封闭膜4中部的孔洞重合,此时造瘘口处的肠管6延伸出封闭膜4中部的孔洞,造瘘口处的感染灶7置于本体1下方,并被多孔吸附体2填充覆盖。将负压管5与接头3固定连接,启动医院中心负压或者电动负压吸引机,医院中心负压或者电动负压吸引机通过负压管5为本体1内提供负压,此时,本体1内的负压为本体1内侧的吸引孔11提供吸力,在吸附封闭膜4的同时,可以将造瘘口周围炎性分泌物、积液和粪水吸至多孔吸附体2,并通过吸引孔11吸入本体1内部,由本体1和外部包裹的多孔吸附体2吸附,清除了对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污染,从而避免炎性渗液、积液和粪水对造瘘口分离间隙和感染灶7的浸泡腐蚀,大大的加速了造瘘口分离间隙和感染灶7周围的肉芽生长,保证的手术切口周围的清洁卫生,避免了排泄物对衣服及床单被褥的污染。更换时,只需取下封闭膜4,然后冲洗本体1和多孔吸附体2,再贴上更换的封闭膜4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了封闭膜4与本体1固定在人体皮肤表面的方式,所述本体1通过医用不可吸收缝合线将本体1和多孔吸附体2的四周与人体表面皮肤缝合固定,所述封闭膜4下表面设置有疏水黏胶层,封闭膜4内环设置有强性粘胶环,所述封闭膜4通过该疏水黏胶层和强性粘胶环固定在造瘘口处。为了使本体1更好的被封闭在在患者皮肤表面并形成负压环境,所述封闭膜4下表面设置有疏水黏胶层,封闭膜4内环设置有强性粘胶环,粘性强,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了吸引孔11的大小和形状,如图1,图2所示,所述吸引孔11为直径0.7*0.4cm的椭圆。为了使吸引孔11能够较好的完成排泄物的吸取,因此特别优选吸引孔11的直径和形状,使其更好的完成吸取功能。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了多孔吸附体2的材质,如图2所示,所述多孔吸附体2的材质为多孔疏松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所述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的空隙直径为0.2~0.3mm。为了让本体1内部的多孔吸附体2能够更好地吸附造瘘口处的排泄物,因此特别优选多孔吸附体2的材质为多孔疏松的海绵,并限定了海绵的空隙直径,使其更好的完成排泄物的吸附,在保证吸附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多的进行吸附。其他能够相通功能的多孔吸附疏松材质也可选取。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了封闭膜4的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封闭膜4表面还设置有刻度线41。封闭膜4上增设刻度线41,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刻度线41将封闭膜4更好的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另一方面,封闭膜4可以根据本体1的大小,依据刻度线41进行裁剪,使得封闭膜4大小与本体1匹配,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了封闭膜4的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封闭膜4一侧设置有与接头3直径相匹配的缺口。为了使封闭膜4更好的完成对本体1的固定,特别在本体1接头3处设置缺口,用于安置本体1一侧的接头3,避免接头3与密封膜4接触处的凸起,影响密封膜4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了负压管5提供的负压大小,所述负压管5为本体1内部提供的负压为0.02-0.08Mpa。为了更好的完成对造瘘口处排泄物的吸附,这里优选医院病房中心负压泵或自动负压泵提供的负压为0.02~0.08Mpa,在不影响吸附的同时,也不会造瘘口造成额外的不利影响。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了接口3与负压管5连接方式,所述接口3设置有内螺纹,负压管5设置有与之匹配的外螺纹,接口3与负压管5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为了保证机头接头3与负压管5的固定的稳固性和密闭性,这里特别优选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其他能够实现接头3与负压管5稳固性和密闭性,且能够活动拆分的连接方式也可选取。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状负压吸引器结构,例如负压管和真空泵等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都是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