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上身角度可调节下肢康复训练设备

一种上身角度可调节下肢康复训练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身角度可调节下肢康复训练设备,它属于康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前端安装有脚部固定装置,所述基座后端铰接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用于安放使用者背部与臀部的躺板,所述支撑架与脚部固定装置之间的所述基座上安装有两组与所述脚部固定装置相配合的腿部控制机构,所述基座远离所述脚部固定装置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所述支撑架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腿部控制机构包括直角摆架,所述直角摆架拐角处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直角摆架一端铰接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直角摆架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支撑机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693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泽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01678.8

  • 申请日2021-05-08

  • 分类号A61H1/02(20060101);A63B23/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7221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杜桂林

  • 地址 261500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一路18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5:4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身角度可调节下肢康复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腿部关节训练装置中,一般通过拉伸弹簧连接大腿支撑结构组件,大腿支撑结构组件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来回运动,以实现大腿关节康复治疗的效果。但是,拉伸弹簧的体积较大,所需要的结构空间也较大,导致腿部关节训练装置存在体积大、灵活性差和舒适度低的问题,会给患者的使用带来不便,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康复治疗的效果;另外,拉伸弹簧在多次使用后容易出现疲劳断裂、变形以及过载失效等问题,导致腿部关节训练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短,无疑增加了康复治疗的治疗费用,同时现有的腿部关节训练装置针对性强,使用者在进行训练时需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舒适性低。

发明内容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身角度可调节下肢康复训练设备,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在进行下肢锻炼时通过调整躺板的角度,提高锻炼的舒适性或通过改变躺板倾斜角度实现体重对下肢负荷的调整,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身角度可调节下肢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前端安装有脚部固定装置,所述基座后端铰接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用于安放使用者背部与臀部的躺板,所述支撑架与脚部固定装置之间的所述基座上安装有两组与所述脚部固定装置相配合的腿部控制机构,所述基座远离所述脚部固定装置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所述支撑架转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腿部控制机构包括直角摆架,所述直角摆架拐角处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直角摆架一端铰接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直角摆架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支撑机构。

优选的,所述直角摆架由两片对称分布的直角支架组成,所述驱动机构与调节支撑机构均位于两所述直角支架之间,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调节支撑机构下方。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设为电动推杆,所述驱动机构设为电动丝杠,所述电机丝杠伸出端铰接安装在两所述直角支架之间,所述电机丝杠驱动端安装在基座上。

优选的,所述调节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两所述直角支架之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调节模组和第一调节模组,所述第一调节模组上安装有控制模组,所述第二调节模组上安装有支撑模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模组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板下方的第一导向轨,所述第一导向轨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可自由移动的第一滑动模块,所述第一滑动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下侧,所述第一导向轨远离所述直角摆架的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模组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板上方的第二导向轨,所述第二导向轨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也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可自由移动的第二滑动模块,所述第二滑动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块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模块与第二滑动模块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转动安装有若干错位设置的导向滚轮,所述滑槽两侧面设有与所述导向滚轮咬合的弧形滑轨,所述底板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伸入所述滑槽与所述弧形滑轨咬合。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组包括位于所述直角支架与第一导向轨之间的调节把手和位于所述底板上的与所述弧形滑轨相配合的抱紧块,所述底板上设有活动槽,所述抱紧块一端位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抱紧块另一端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调节把手一端穿过所述底板伸入所述活动槽内与所述抱紧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模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导向轨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端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下端插入所述通槽内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设有转动轴连接,所述支架上端设为弧形结构用于支撑使用者大腿部位,所述转动轴上方的所述安装架上螺纹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支架抵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发明中利用电动推杆推动支撑架进行旋转,实现躺板倾斜角度的调节,既可以提高使用者锻炼的舒适性,又可以通过改变躺板倾斜角度实现体重对下肢负荷的调整,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本发明中通过电动推杆与直角摆架相配合可实现上导向轨与下导向轨的整体摆动,进而实现支撑架支撑使用者大腿部位升降,同时利用安装架上安装的螺栓与支架抵接实现支架的固定,通过调节螺栓可实现支架在安装架上角度的调节,可使支架上端的弧形结构与使用者大腿部位更加贴合,有利于提高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其中利用电动丝杠提供动力,有利于提高直角摆架摆动角度控制的精准性;

3、本发明中通过第一调节模组与第二调节模组相配合可实现支撑模组位置的二次调节,既有利于提高水平方向上支撑架的调节范围,又有利于降低调节支撑架在训练设备水平方向上的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4、本发明中利用第二滑动模块在滑槽内的自由移动,可方便支撑架水平方向的移动,通过调节把手控制抱紧块的位置实现第一滑动模块在滑槽内位置的精准控制,可降低支撑架的自由度,可有效降低调整支撑架位置的难度;

5、本发明中通过导向滚轮与弧形滑轨相配合,利用滚动摩擦有利于促进第一滑动模块与第一导向轨、第二滑动模块与第二导向轨之间移动的流畅性,同时利用垫板两端的固定板与弧形滑轨相配合有利于提高第一滑动模块与第一导向轨、第二滑动模块与第二导向轨之间连接的紧固性,有利于避免因力臂过长导致第一滑动模块与第一导向轨分离、第二滑动模块与第二导向轨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上身角度可调节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的平躺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上身角度可调节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的后仰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上身角度可调节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的腿部控制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上身角度可调节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的第一滑动模块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脚部固定装置、3-支撑架、4-躺板、5-腿部控制机构、6-驱动装置、501-直角支架、502-转轴、503-电动丝杠、504-安装板、505-第一导向轨、506-滑槽、507-第一滑动模块、508-固定块、509-第二导向轨、510-第二滑动模块、511-调节把手、512-抱紧块、513-安装架、514-通槽、515-支架、516-螺栓、5071-底板、5072-导向滚轮、507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的一种上身角度可调节下肢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前端安装有脚部固定装置2,所述基座1后端铰接安装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上安装有用于安放使用者背部与臀部的躺板4,所述支撑架3与脚部固定装置2之间的所述基座1上安装有两组与所述脚部固定装置2相配合的腿部控制机构5,利用所述腿部控制机构5辅助使用者大腿部位的运动带动所述脚部固定装置2的移动实现使用者下肢的辅助训练,或使用者主动带动所述脚部固定装置2的移动实现使用者下肢的主动训练,所述基座1远离所述脚部固定装置2的一端安装有驱动所述支撑架3转动的驱动装置6,利用所述驱动装置6带动支撑架3转动使使用者在进行下肢训练时可随时调整上身的角度,既可以提高锻炼时的舒适性,又可以对自身重力作用于下肢的负荷进行调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所述腿部控制机构5包括直角摆架,所述直角摆架拐角处转动连接有转轴502,所述转轴502两端安装在基座1上,所述直角摆架一端铰接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直角摆架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支撑机构,利用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直角摆架的往复摆动实现所述调节支撑机构的升降,控制使用者大腿部位的辅助运动。

所述直角摆架由两片对称分布的直角支架501组成,所述驱动机构与调节支撑机构均位于两所述直角支架501之间,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调节支撑机构下方;所述驱动装置6设为电动推杆,所述驱动机构设为电动丝杠503,所述电机丝杠伸出端铰接安装在两所述直角支架501之间,所述电机丝杠驱动端安装在基座1上。

所述调节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两所述直角支架501之间的安装板504,所述安装板504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调节模组和第一调节模组,通过第一调节模组与第二调节模组相配合可实现支撑模组位置的二次调节,既有利于提高水平方向上支撑架3的调节范围,又有利于降低调节支撑架3在训练设备水平方向上的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所述第一调节模组上安装有控制模组,所述第二调节模组上安装有支撑模组;所述第一调节模组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板504下方的第一导向轨505,所述第一导向轨505靠近所述安装板504的一侧设有滑槽506,所述滑槽506内设有可自由移动的第一滑动模块507,所述第一滑动模块507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504下侧,所述第一导向轨505远离所述直角摆架的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08;所述第二调节模组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板504上方的第二导向轨509,所述第二导向轨509靠近所述安装板504的一侧也开设有滑槽506,所述滑槽506内设有可自由移动的第二滑动模块510,所述第二滑动模块510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块508上;所述第一滑动模块507与第二滑动模块510均包括底板5071,所述底板5071上转动安装有若干错位设置的导向滚轮5072,所述滑槽506两侧面设有与所述导向滚轮5072咬合的弧形滑轨,所述底板5071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5073,所述固定板5073一端伸入所述滑槽506与所述弧形滑轨咬合,通过导向滚轮5072与弧形滑轨相配合,利用滚动摩擦有利于促进第一滑动模块507与第一导向轨505、第二滑动模块510与第二导向轨509之间移动的流畅性,同时利用底板5071两端的固定板5073与弧形滑轨相配合有利于提高第一滑动模块507与第一导向轨505、第二滑动模块510与第二导向轨509之间连接的紧固性,有利于避免因力臂过长导致第一滑动模块507与第一导向轨505分离、第二滑动模块510与第二导向轨509分离;所述控制模组包括位于所述直角支架501与第一导向轨505之间的调节把手511和位于所述底板5071上的与所述弧形滑轨相配合的抱紧块512,所述底板5071上设有活动槽,所述抱紧块512一端位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抱紧块512另一端位于所述滑槽506内,所述调节把手511一端穿过所述底板5071伸入所述活动槽内与所述抱紧块512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模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导向轨509上的安装架513,所述安装架513上端设有通槽514,所述通槽514内设有支架515,所述支架515下端插入所述通槽514内与所述安装架513之间设有转动轴连接,所述支架515上端设为弧形结构用于支撑使用者大腿部位,所述转动轴上方的所述安装架513上螺纹安装有螺栓516,所述螺栓516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架513与所述支架515抵接,利用安装架513上安装的螺栓516与支架515抵接实现支架515的固定,通过调节螺栓516可实现支架515在安装架513上角度的调节,可使支架515上端的弧形结构与使用者大腿部位更加贴合,有利于提高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