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

一种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机壳和位于所述机壳一侧的造粒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靠近所述造粒机本体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料通道,所述机壳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传送带一、传送带二和传送带三,所述造粒机本体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导料通道相匹配的进料口,所述机壳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烘干器。有益效果:实现连续不断的对污泥进行烘干处理实现污泥的高效烘干;而均热机构的设计,筒体的旋转则带动均热风叶进行倾斜环绕这进行烘干,大大提高了热风的覆盖范围,从而增强了烘干效果保证污泥除湿率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使得设备更有市场竞争力,更满足企业的使用需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722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汉尔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20277.X

  • 发明设计人 李新军;吴红超;张力;

    申请日2021-04-19

  • 分类号C02F11/13(20190101);C05F7/00(20060101);C05G5/12(2020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智汇路300号B单元二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4:1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肥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而污泥的处理需要对污泥进行浓缩、调治、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无害化加工过程,而污泥的干化处理是污泥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由于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可作为有机肥的制作原料,在制作过程中常常需要先将污泥进行烘干处理,在污泥的烘干处理中,常常会产生大量难闻的气味,影响环境。

现有的污泥烘干流水线,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污泥烘干流水线需人工将物料送至传送网带上,导致物料堆积不均匀,易出现过多堆积,导致部分物料为烘干现象,且物料堆积于传送网带上方,接触面有限,烘干所需时长增加,热空气不易直接作用于污泥表面进行烘干,烘干效率有待提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机壳和位于所述机壳一侧的造粒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靠近所述造粒机本体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料通道,所述机壳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传送带一、传送带二和传送带三,所述造粒机本体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导料通道相匹配的进料口,所述机壳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烘干器,所述机壳内的顶端且位于所述传送带一的一侧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为两侧开口的空腔结构,且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传送带一相平行设置的烘干盘,所述烘干盘的顶端设有均料机构,且所述壳体内的顶端设有均热机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均料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底端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所述烘干盘的轴心相连接,所述烘干盘的顶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挡板。烘干的污泥则被烘干盘上表面设置的挡板刮落并掉落至传送带二上实现连续不断的对污泥进行烘干处理实现污泥的高效烘干。

作为优选的,所述壳体内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烘干盘的上方设有横向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为底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侧板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延伸至所述侧板下方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底端横向设置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滑槽内的斜杆一,所述斜杆一的一侧设有与所述侧板内壁相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矩形结构,且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侧板相连接的转轴,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杆二,所述斜杆二的顶端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机壳外的螺纹杆。其污泥进入到烘干盘上,在进入到烘干盘之前,污泥受限位板的限制均匀的将污泥涂抹在烘干盘的表面,烘干盘则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不断的转动并对表面污泥的加热烘干,通过旋转螺纹杆进行移动,移动块收到螺纹杆的挤压而向下移动,移动块通过斜杆二推动连接板并挤压连接板进行顺时针转动,而连接板的另一侧通过斜杆一拉动连接块上移,以实现对整个限位板的拉动,使限位板在侧板的滑槽内向上移动,使得限位板与烘干盘之间的距离表大,进而使污泥涂抹在烘干盘上的厚度变大。

作为优选的,所述侧板内的顶端对称设有贯穿所述移动块的竖杆,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竖杆相匹配的孔洞。

作为优选的,所述斜杆一和所述斜杆二分别均通过连接轴一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所述侧板的底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板相匹配的密封圈。

作为优选的,所述均热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顶端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设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横向设置的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筒体,所述筒体通过旋转轴一与所述框架相连接,所述筒体内的顶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延伸至所述筒体下方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均热风叶。筒体内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带动均热风叶进行旋转,加快热风吹向烘干盘上的污泥表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筒体内套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一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顶端设有延伸至所述筒体上方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顶端设有齿轮一,所述筒体的顶端且位于所述齿轮一的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轴杆,所述轴杆上设有与所述齿轮一相连接的齿轮二,所述轴杆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的L型转轴。而驱动轴在旋转的过程中其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带动固定轴进行旋转,固定轴则通过齿轮一在齿轮二的作用下带动轴杆进行旋转,使得轴杆顶部的L型转轴转动,L型转轴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筒体进行旋转摆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框架通过旋转轴二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筒体的底端设有出气口。连接杆和框架则对筒体的旋转摆动进行限位,使得在旋转摆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且均热风叶随着筒体的摆动而同步摆动,进一步提高其均热风叶的均热范围。

作为优选的,所述机壳位于所述传送带三的一侧设有出料口,且所述机壳位于所述传送带一的一侧设有进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传送带一输送污泥进入壳体内并通过均料机构均匀的涂抹在烘干盘的上表面,烘干盘则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不断的转动,而烘干盘则不断的进行加热实现对表面污泥的加热烘干,烘干的污泥则被烘干盘上表面设置的挡板刮落至传送带二上,实现连续不断的对污泥进行烘干处理实现污泥的高效烘干;而均热机构的设计,筒体的旋转则带动均热风叶进行倾斜环绕这进行烘干,大大提高了热风的覆盖范围,从而增强了烘干效果保证污泥除湿率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使得设备更有市场竞争力,更满足企业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中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中烘干盘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中均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壳;2、造粒机本体;3、导料通道;4、传送带一;5、传送带二;6、传送带三;7、进料口;8、烘干器;9、壳体;10、烘干盘;11、伺服电机;12、凸台;13、挡板;14、侧板;15、滑槽;16、限位板;17、连接块;18、斜杆一;19、连接板;20、转轴;21、斜杆二;22、移动块;23、螺纹杆;24、竖杆;25、安装板;26、连接杆;27、框架;28、筒体;29、旋转轴一;30、驱动电机;31、驱动轴;32、均热风叶;33、传动齿轮;34、从动齿轮;35、固定轴;36、齿轮一;37、轴杆;38、齿轮二;39、L型转轴;40、旋转轴二;41、出气口;42、出料口;43、进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污泥加工有机肥的污泥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机壳1和位于所述机壳1一侧的造粒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靠近所述造粒机本体2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料通道3,所述机壳1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传送带一4、传送带二5和传送带三6,所述造粒机本体2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导料通道3相匹配的进料口7,所述机壳1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烘干器8,所述机壳1内的顶端且位于所述传送带一4的一侧设有壳体9,所述壳体9为两侧开口的空腔结构,且所述壳体9内设有与所述传送带一4相平行设置的烘干盘10,所述烘干盘10的顶端设有均料机构,且所述壳体9内的顶端设有均热机构。

实施例二;

如图1-6所示,所述均料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9内底端的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与位于所述烘干盘10的轴心相连接,所述烘干盘10的顶端设有凸台12,所述凸台1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壳体9相连接的挡板13,所述壳体9内的顶端且位于所述烘干盘10的上方设有横向设置的侧板14,所述侧板14为底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侧板14内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设有延伸至所述侧板14下方的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的底端横向设置的连接块17,所述连接块17的顶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滑槽15内的斜杆一18,所述斜杆一18的一侧设有与所述侧板14内壁相连接的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为矩形结构,且所述连接板19的中部设有与所述侧板14相连接的转轴20,所述连接板19的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杆二21,所述斜杆二21的顶端设有移动块22,所述移动块22的顶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机壳1外的螺纹杆23。通过均料机构的设计,其污泥进入到烘干盘10上,在进入到烘干盘10之前,污泥受限位板16的限制均匀的将污泥涂抹在烘干盘10的表面,烘干盘10则在伺服电机11的驱动下不断的转动并对表面污泥的加热烘干,烘干的污泥则被烘干盘10上表面设置的挡板13刮落并掉落至传送带二5上实现连续不断的对污泥进行烘干处理实现污泥的高效烘干。

实施例三;

如图1-6所示,所述侧板14内的顶端对称设有贯穿所述移动块22的竖杆24,所述移动块22上设有与所述竖杆24相匹配的孔洞,所述斜杆一18和所述斜杆二21分别均通过连接轴一与所述连接板19相连接,所述侧板14的底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板16相匹配的密封圈。通过侧板14与限位板16的配合设计,当需要调节限位板16与烘干盘10之间的距离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旋转螺纹杆23进行移动,移动块22收到螺纹杆23的挤压而向下移动,移动块22通过斜杆二21推动连接板19并挤压连接板19进行顺时针转动,而连接板19的另一侧通过斜杆一18拉动连接块17上移,以实现对整个限位板16的拉动,使限位板16在侧板14的滑槽15内向上移动,使得限位板16与烘干盘10之间的距离表大,进而使污泥涂抹在烘干盘10上的厚度变大。

实施例四;

如图1-6所示,所述均热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9内顶端的安装板25,所述安装板25的底端设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杆26,两组所述连接杆26之间设有横向设置的框架27,所述框架27内设有筒体28,所述筒体28通过旋转轴一29与所述框架27相连接,所述筒体28内的顶端设有驱动电机30,所述驱动电机30的输出端设有延伸至所述筒体28下方的驱动轴31,所述驱动轴31上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均热风叶32,所述驱动轴31上且位于所述筒体28内套设有传动齿轮33,所述传动齿轮33的一侧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从动齿轮34,所述从动齿轮34的顶端设有延伸至所述筒体28上方的固定轴35,所述固定轴35的顶端设有齿轮一36,所述筒体28的顶端且位于所述齿轮一36的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轴杆37,所述轴杆37上设有与所述齿轮一36相连接的齿轮二38,所述轴杆37的顶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板25相连接的L型转轴39,所述框架27通过旋转轴二40与所述连接杆26相连接,所述筒体28的底端设有出气口41,所述机壳1位于所述传送带三6的一侧设有出料口42,且所述机壳1位于所述传送带一4的一侧设有进泥口43。通过均热机构的设计,筒体28内的驱动电机30通过驱动轴31带动均热风叶32进行旋转,加快热风吹向烘干盘10上的污泥表面,而驱动轴31在旋转的过程中其传动齿轮33与从动齿轮34啮合,从动齿轮34带动固定轴35进行旋转,固定轴35则通过齿轮一36在齿轮二38的作用下带动轴杆37进行旋转,使得轴杆37顶部的L型转轴39转动,L型转轴39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筒体28进行旋转摆动,而连接杆26和框架27则对筒体28的旋转摆动进行限位,使得在旋转摆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且均热风叶32随着筒体28的摆动而同步摆动,进一步提高其均热风叶32的均热范围。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发明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当进行有机肥料的制作时,污泥从进泥口43进入机壳1中,并落到传送带一4上然后依次经过壳体9、传送带二5和传送带三6并通过导料通道3进入到造粒机本体2内,在经过壳体9时,其污泥进入到烘干盘10上,在进入到烘干盘10之前,污泥受限位板16的限制均匀的将污泥涂抹在烘干盘10的表面,烘干盘10则在伺服电机11的驱动下不断的转动并对表面污泥的加热烘干,烘干的污泥则被烘干盘10上表面设置的挡板13刮落并掉落至传送带二5上实现连续不断的对污泥进行烘干处理实现污泥的高效烘干,当需要调节限位板16与烘干盘10之间的距离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旋转螺纹杆23进行移动,移动块22收到螺纹杆23的挤压而向下移动,移动块22通过斜杆二21推动连接板19并挤压连接板19进行顺时针转动,而连接板19的另一侧通过斜杆一18拉动连接块17上移,以实现对整个限位板16的拉动,使限位板16在侧板14的滑槽15内向上移动,使得限位板16与烘干盘10之间的距离表大,进而使污泥涂抹在烘干盘10上的厚度变大,而污泥在被烘干的过程中,筒体28内的驱动电机30通过驱动轴31带动均热风叶32进行旋转,加快热风吹向烘干盘10上的污泥表面,而驱动轴31在旋转的过程中其传动齿轮33与从动齿轮34啮合,从动齿轮34带动固定轴35进行旋转,固定轴35则通过齿轮一36在齿轮二38的作用下带动轴杆37进行旋转,使得轴杆37顶部的L型转轴39转动,L型转轴39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筒体28进行旋转摆动,而连接杆26和框架27则对筒体28的旋转摆动进行限位,使得在旋转摆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且均热风叶32随着筒体28的摆动而同步摆动,进一步提高其均热风叶32的均热范围。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带一4输送污泥进入壳体9内并通过均料机构均匀的涂抹在烘干盘10的上表面,烘干盘10则在伺服电机11的驱动下不断的转动,而烘干盘10则不断的进行加热实现对表面污泥的加热烘干,烘干的污泥则被烘干盘10上表面设置的挡板13刮落至传送带二5上,实现连续不断的对污泥进行烘干处理实现污泥的高效烘干;而均热机构的设计,筒体28的旋转则带动均热风叶32进行倾斜环绕这进行烘干,大大提高了热风的覆盖范围,从而增强了烘干效果保证污泥除湿率的稳定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使得设备更有市场竞争力,更满足企业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