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

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顶部安装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滑动连接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滑动连接于外壳的表面,所述外壳的表面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轴承顶部安装有圆柱,所述轴承的外圈底部与外壳焊接,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巧妙,通过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多组培养皿都放置在培养容器内部,可以选择对应的进行观察,且观察不清楚可以取出,取出更加方便,可以根据细胞所需条件,选择是否通风及增加光线,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值得推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615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强英超;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10705.6

  • 发明设计人 强英超;

    申请日2021-02-25

  • 分类号C12M1/22(20060101);C12M3/00(20060101);C12M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00000 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路192号4幢第2层1号室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2:3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细胞培养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中重要和常用技术,通过细胞培养既可以获得大量细胞,又可以借此研究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合成代谢、细胞的生长增殖等。

但是要经常观察,而一些细胞的成长环境不同,比如一些需要通风,一些不需要,需要更换对应培养容器,且观察比较麻烦,需要对培养皿杀菌消毒才能取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巧妙,通过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多组培养皿都放置在培养容器内部,可以选择对应的进行观察,且观察不清楚可以取出,取出更加方便,可以根据细胞所需条件,选择是否通风及增加光线,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值得推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顶部安装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滑动连接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滑动连接于外壳的表面,所述外壳的表面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轴承顶部安装有圆柱,所述轴承的外圈底部与外壳焊接,所述轴承的内圈顶部与圆柱焊接,所述圆柱的表面安装有斜槽,所述斜槽与圆柱固定连接,所述圆柱的顶部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与圆柱固定连接,所述圆盘的顶部安装有挤压件,所述挤压件滑动连接于圆盘的表面,所述观察窗的底部与外壳通过密封垫相贴合,所述观察窗的顶部安装有翻转门与翻转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挤压件的内部安装有海绵层,所述挤压件与海绵层通过热熔胶固定,所述海绵层的顶部安装有橡胶限制块,所述橡胶限制块的底部与海绵层相贴合,所述橡胶限制块的外表面与挤压件通过热熔胶固定,所述橡胶限制块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橡胶限制块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环,所述挤压件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滑动连接于圆盘的表面,所述挤压件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挤压件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二移动板与第三卡块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侧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的轴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圆盘的顶部对应第二移动板的位置安装有滑动槽,所述第二移动板与滑动槽相匹配,所述第二移动板滑动连接于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滑动槽与圆盘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外壳的内部对应挤压板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移动槽与外壳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挤压板滑动连接于第一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第一移动槽的内部安装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与挤压板焊接,所述挤压板的顶部安装有顶块,所述挤压板与顶块呈一体式设计。

优选的,述第一移动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移动板与第一圆孔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外壳的表面安装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与外壳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之间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斜槽的轴截面形状为多个N形首尾相连,所述斜槽与圆柱呈一体式设计,所述斜槽的内部安装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与圆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外壳滑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空腔,所述外壳与空腔呈一体式设计,所述连接杆靠近圆柱的一端安装有伸入块,所述伸入块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伸入块滑动连接于斜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背侧安装有第一卡块,所述连接杆与第一卡块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外壳的内部对应第一卡块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相匹配,所述第一卡槽与外壳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卡块滑动连接于第一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靠近第一卡块的一端与第一卡块焊接,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一卡块的一端与外壳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内部对应第二卡块的位置安装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二移动板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块相匹配,所述第二卡块滑动连接于第二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靠近第二卡块的一端与第二卡块焊接,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二卡块的一端与第二移动板焊接。

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内部对应第三卡块的位置安装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与圆盘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三卡槽与第三卡块相匹配,所述第三卡块滑动连接于第三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三卡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靠近第三卡块的一端与第三卡块焊接,所述第三弹簧远离第三卡块的一端与圆盘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板与第一移动块呈一体式设计,所述外壳的内部对应第一移动块的位置安装有第二移动槽,所述第二移动槽与外壳呈一体式设计,所述第一移动块与外壳相匹配,所述第一移动块滑动连接于第二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内部对应顶块的位置安装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第一移动块呈一体式设计。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培养皿放置在挤压件的顶部,通过挤压橡胶限制块,使挤压件分离,从而使培养皿放置在挤压件的内部,且通过海绵层进行保护,从而对培养皿进行固定,遇到要通风需要阳光照射的菌落时,通过挤压挤压板,使挤压板顶部的顶块从第一移动块的内部移出,从而可以移动第一移动板,通过移动第一移动板,使第一移动板内部的第一圆孔与外壳内部的第二圆孔重合,从而可以进行通风,且移动越多,重合面越多,最后达到最大,可根据需要选择,通过松开顶块,使顶块卡入凹槽的内部,从而进行固定,观察只需挤压连接杆,使连接杆向下进行移动,从而使伸入块向下进行移动,从而对斜槽的倾斜面进行挤压,从而使圆柱进行旋转,到达下一个培养皿时。伸入块到达斜槽垂直的位置,使伸入块向上移动,从而挤压翻转板,使翻转板翻转,到达下一个倾斜边的起始位置,再次挤压连接杆,使伸入块向下移动,使伸入块挤压翻转板,而翻转板为倾斜设置,使伸入块到达另一个倾斜边内部进行移动,从而可以选出所需的菌落,方便通过观察窗观察,取出只需翻转翻转门与翻转门,对圆环进行拉扯,从而使第二移动板进行移动,从而可以取出所需的挤压件内部的培养皿,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巧妙,通过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多组培养皿都放置在培养容器内部,可以选择对应的进行观察,且观察不清楚可以取出,取出更加方便,可以根据细胞所需条件,选择是否通风及增加光线,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值得推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外壳侧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挤压件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圆盘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圆柱俯视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外壳顶部一侧剖视图。

图中:1、挤压板;2、第一移动板;4、外壳;5、观察窗;6、圆盘;7、挤压件;8、第一圆孔;9、第二圆孔;10、翻转板;11、圆柱;12、斜槽;13、翻转门;14、伸入块;15、连接杆;16、第一卡块;17、第一卡槽;18、第二弹簧;19、橡胶限制块;20、海绵层;21、第二卡块;22、第二卡槽;23、第二移动板;24、第三卡块;25、第二弹簧;26、第三卡槽;27、第三弹簧;28、圆环;29、滑动槽;30、空腔;31、轴承;32、第四弹簧;33、第一移动槽;34、第二移动槽;35、顶块;36、第一移动块;3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7,一种便于区分细胞迁移能力的细胞培养容器,包括外壳4,外壳4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与外壳4滑动连接,外壳4的内部安装有空腔30,外壳4与空腔30呈一体式设计,连接杆15靠近圆柱11的一端安装有伸入块14,伸入块14与连接杆15转动连接,伸入块14滑动连接于斜槽12的内部,使安装更加方便。

连接杆15的背侧安装有第一卡块16,连接杆15与第一卡块16呈一体式设计,外壳4的内部对应第一卡块16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卡槽17,第一卡块16与第一卡槽17相匹配,第一卡槽17与外壳4呈一体式设计,第一卡块16滑动连接于第一卡槽17的内部,第一卡槽1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靠近第一卡块16的一端与第一卡块16焊接,第二弹簧18远离第一卡块16的一端与外壳4焊接,使固定更加方便。

外壳4的一侧顶部安装有挤压板1,挤压板1滑动连接于外壳4的内部,外壳4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移动板2,第一移动板2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移动块36,第一移动板2与第一移动块36呈一体式设计,外壳4的内部对应第一移动块36的位置安装有第二移动槽34,第二移动槽34与外壳4呈一体式设计,第一移动块36与外壳4相匹配,第一移动块36滑动连接于第二移动槽34的内部,第一移动块36的内部对应顶块35的位置安装有凹槽37,凹槽37与第一移动块36呈一体式设计,方便固定。

第一移动板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圆孔8,第一移动板2与第一圆孔8呈一体式设计,外壳4的表面安装有第二圆孔9,第二圆孔9与外壳4呈一体式设计,第一圆孔8与第二圆孔9之间交错设置,方便固定。

第一移动板2滑动连接于外壳4的表面,外壳4的表面安装有观察窗5,外壳4的内部底部安装有轴承31,轴承31与外壳4固定连接,轴承31顶部安装有圆柱11,轴承31的外圈底部与外壳4焊接,轴承31的内圈顶部与圆柱11焊接,圆柱11的表面安装有斜槽12,斜槽12的轴截面形状为多个N形首尾相连,斜槽12与圆柱11呈一体式设计,斜槽12的内部安装有翻转板10,翻转板10与圆柱1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斜槽12与圆柱11固定连接,圆柱11的顶部安装有圆盘6,圆盘6的内部对应第三卡块24的位置安装有第三卡槽26,第三卡槽26与圆盘6呈一体式设计,第三卡槽26与第三卡块24相匹配,第三卡块24滑动连接于第三卡槽26的内部,第三卡槽26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弹簧27,第三弹簧27靠近第三卡块24的一端与第三卡块24焊接,第三弹簧27远离第三卡块24的一端与圆盘6焊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圆盘6与圆柱11固定连接,圆盘6的顶部安装有挤压件7,挤压件7滑动连接于圆盘6的表面,观察窗5的底部与外壳4通过密封垫相贴合,观察窗5的顶部安装有翻转门13,观察窗5与翻转门13固定连接,翻转门13与外壳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挤压件7的内部安装有海绵层20,挤压件7与海绵层20通过热熔胶固定,海绵层20的顶部安装有橡胶限制块19,橡胶限制块19的底部与海绵层20相贴合,橡胶限制块19的外表面与挤压件7通过热熔胶固定,橡胶限制块19的轴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橡胶限制块19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环,挤压件7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移动板23,第二移动板23的内部对应第二卡块21的位置安装有第二卡槽22,第二卡槽22与第二移动板23呈一体式设计,第二卡槽22与第二卡块21相匹配,第二卡块21滑动连接于第二卡槽22的内部,第二卡槽2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25,第二弹簧25靠近第二卡块21的一端与第二卡块21焊接,第二弹簧25远离第二卡块21的一端与第二移动板23焊接,方便固定。

第二移动板23滑动连接于圆盘6的表面,挤压件7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卡块21,第二卡块21与挤压件7呈一体式设计,第二移动板23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卡块24,第二移动板23与第三卡块24呈一体式设计,第二移动板23的一侧安装有圆环28,圆环28的轴截面形状为圆环形,圆盘6的顶部对应第二移动板23的位置安装有滑动槽29,第二移动板23与滑动槽29相匹配,第二移动板23滑动连接于滑动槽29的内部,滑动槽29与圆盘6呈一体式设计,外壳4的内部对应挤压板1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移动槽33,第一移动槽33与外壳4呈一体式设计,挤压板1滑动连接于第一移动槽33的内部,第一移动槽33的内部安装有第四弹簧32,第四弹簧32与挤压板1焊接,挤压板1的顶部安装有顶块35,挤压板1与顶块35呈一体式设计。

工作原理:通过将培养皿放置在挤压件7的顶部,通过挤压橡胶限制块19,使挤压件7分离,从而使培养皿放置在挤压件7的内部,且通过海绵层20进行保护,从而对培养皿进行固定,遇到要通风需要阳光照射的菌落时,通过挤压挤压板1,使挤压板1顶部的顶块35从第一移动块36的内部移出,从而可以移动第一移动板2,通过移动第一移动板2,使第一移动板2内部的第一圆孔8与外壳4内部的第二圆孔9重合,从而可以进行通风,且移动越多,重合面越多,最后达到最大,可根据需要选择,通过松开顶块35,使顶块35卡入凹槽37的内部,从而进行固定,观察只需挤压连接杆15,使连接杆15向下进行移动,从而使伸入块14向下进行移动,从而对斜槽12的倾斜面进行挤压,从而使圆柱11进行旋转,到达下一个培养皿时。伸入块14到达斜槽12垂直的位置,使伸入块14向上移动,从而挤压翻转板10,使翻转板10翻转,到达下一个倾斜边的起始位置,再次挤压连接杆15,使伸入块14向下移动,使伸入块14挤压翻转板10,而翻转板10为倾斜设置,使伸入块14到达另一个倾斜边内部进行移动,从而可以选出所需的菌落,方便通过观察窗5观察,取出只需翻转翻转门13,使观察窗5与翻转门13翻转,利用镊子卡入圆环28,对圆环28进行拉扯,从而使第二移动板23进行移动,从而可以取出所需的挤压件7内部的培养皿。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