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高熟料28天强度的工艺

一种提高熟料28天强度的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熟料28天强度的工艺,包括:将进厂原燃材料分区堆放,多点搭配布料,对原材料稳定控制,稳定配料,降低物料波动,并将预热分解中控制分解炉温度为870‑890℃;回转窑中控制头煤用量与尾煤用量比为4:6;调整三次发闸板及高温风机拉风,二次风温提高至1150℃以上,三次风温提高至880℃以上,出窑熟料立升重提高到1400g/l以上,熟料游离氧化钙为0.5‑1.5%,熟料饱和比为0.885‑0.915%,解决了熟料生产中受制与原料质量不稳定以及水泥窑热工频繁波动以及篦冷机风料层厚度无法实现稳定的问题,熟料28d抗压强度稳定在54Mpa以上,实现混合材掺加量替身,有效节约水泥生产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452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文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55420.4

  • 发明设计人 李生钰;李文斌;郭辉;

    申请日2021-03-09

  • 分类号C04B7/44(20060101);C04B7/47(20060101);

  • 代理机构51248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富丽娟

  • 地址 746000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石鸡坝乡新关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0:4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熟料28天强度的工艺。

背景技术

熟料是硅酸盐工业中粘土或其他原料经粉碎混合成配合料,再经高温煅烧后粉碎成一定颗粒组成的粉料。熟料作为水泥生产过程中必经的步骤,是水泥的重要组分,其生产流程大体分为五个步骤:破碎及预均化、生料制备、生料均化、预热分解及熟料的烧成。熟料的28d强度是熟料非常重要的指标,熟料28d强度的提高有助于在水泥生产中添加更多的混合材料,降低水泥的生产成本。

新型干法熟料生产中受制与原料质量不稳定,如:原煤发热量低,灰份高,石灰石含土量大,氧化镁高,粘土中含沙石杂物较多硅、铝含量偏低等原因造成配料不稳定,水泥窑热工频繁波动以及篦冷机风料层厚度无法实现稳定,致使窑头火焰形状不稳定,出窑熟料结粒不均匀,松散无光泽,立升重偏低,游离氧化钙偏高,强度偏低,使熟料28d抗压强度平均只有50.7Mpa,水泥混合材料掺加量低,导致水泥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熟料28天强度的工艺,解决新型干法熟料生产中受制与原料质量不稳定以及水泥窑热工频繁波动以及篦冷机风料层厚度无法实现稳定,致使窑头火焰形状不稳定,出窑熟料结粒不均匀,松散无光泽,立升重偏低,游离氧化钙偏高,强度偏低,使熟料28d抗压强度较低,导致水泥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熟料28天强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进厂原燃材料分区堆放,多点搭配布料; S2、控制原煤的水份≤12%,原煤灰份≤26%,热值≥5200kj/kg。 S3、预热分解中控制分解炉温度为870-890℃; S4、回转窑中控制控制头煤用量与尾煤用量比为4:6;入窑生料中CaO的波动范围不超过0.3%,入窑生料中Fe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S3中预热生料由分解炉柱体底部喂入,燃煤由分解炉下椎体中喂入,燃烧空气由炉底锥部割向喷入炉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S3中的分解炉易结皮或堵塞的部位均设有清灰孔或捅料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S3中的旋风筒进出口均设有温度、负压检测装置,旋风筒锥体部及窑尾烟室还设有空气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S4中回转窑的三次风管的管道上设有电动高温闸阀。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S4中篦冷机的篦下设有多个风室,各风室配有单独的风机,各室间隔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原材料控制,稳定配料以及设备和工艺操作的调整,解决了熟料生产中受制与原料质量不稳定以及水泥窑热工频繁波动以及篦冷机风料层厚度无法实现稳定的问题,熟料28d抗压强度稳定在54Mpa以上,实现混合材掺加量替身,有效节约水泥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提高熟料28天强度的工艺,包括:

S1、将进厂原燃材料分区堆放,多点搭配布料; S2、控制原煤的水份≤12%,原煤灰份≤26%,热值≥5200kj/kg。 S3、预热分解中控制分解炉温度为870-890℃; S4、回转窑中控制控制头煤用量与尾煤用量比为4:6;入窑生料中CaO的波动范围不超过0.3%,入窑生料中Fe

具体的,S3中预热生料由分解炉柱体底部喂入,燃煤由分解炉下椎体中喂入,燃烧空气由炉底锥部割向喷入炉内,利用生料与燃煤充分混合于气流中,且气料两相间产生相对运动,有利于燃煤燃烧及生料的吸热分解,也有利于炉内温度场稳定均匀和使物料颗粒在炉内停留足够的时间,实现控制分解炉温度为880℃±10℃,可使入窑物料表观分解率可达90~95%。

进一步来说分解炉还可以通过从熟料烧成段的窑头罩及篦冷机抽取三次风进分解炉作助燃空气,出窑废气进分解炉,可进一步利用窑废气中的残余氧,且可提高分解炉内温度,利于燃烧,进一步确保分解炉的温度控制。

S3中的分解炉易结皮或堵塞的部位均设有清灰孔或捅料孔,操作人员定期对清理,保证炉内通风良好,确保火焰顺畅有利。

S3中的旋风筒进出口均设有温度、负压检测装置,旋风筒锥体部及窑尾烟室还设有空气炮。空气炮可自动定时吹堵,清除旋风筒锥部的过多积料。

S4中回转窑的三次风管的管道上设有电动高温闸阀。

电动高温闸阀来调节窑与三次风管的风量匹配,平衡窑风与三次风的流量,便于熟料烧成系统操作控制。

所述S4中篦冷机的篦下设有多个风室,各风室配有单独的风机,各室间隔密封。

各风室配有单独的风机,风量、风压均可单独调节,而且可以减少系统漏风,从而确保冷风能克服相应区段的篦板及料层阻力,均匀穿透物料层,使篦冷机风料层厚度稳定实现,使篦床上熟料得到有效的冷却,实现控制出窑熟料立升重提高到1400g/l以上,熟料游离氧化钙为0.5-1.5%,熟料饱和比为0.9000±0.015。

通过将进厂原燃材料分区堆放,多点搭配布料,加强原材料的过程管控,提高均化效果,通过稳定配料,以方便操作人根据系统编号及时协调质量吊度,调整最优配比,确保出磨物料质量稳定,提高出磨生料质量,通过调整头尾煤用量比例,降低分解炉温度至880±10℃,调整三次发闸板及高温风机拉风等措施,改善窑内工况,煤粉着火速度变快,使窑前火力提高,使二次风温明显提高且稳定,解决了因煤粉燃烧不完全导致易出大块、易结蛋、易结后圈的问题,使篦冷机风料层厚度的稳定,最终是熟料28d抗压强度由50.7MPa达到并稳定在54.0Mpa以上,上升3.3MPa以上,可实现混合材掺加量较改进前上升35.64 kg/t,有效节约成本。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多个实施例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