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针对观测系统的变观操作方法及装置

针对观测系统的变观操作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申请提供的针对观测系统的变观操作方法及装置,将手工变观操作与对应的面元分析结果直接组合到了一起,用户不用再手动选取面元区域进行面元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到变观的面元分析结果,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效率,定量的面元分析结果确保了炮检点变观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合理的变观设计确保了观测系统所采集的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减少了因障碍物避障所带来的地震资料的缺口,确保了最终的地质勘查目标的完成。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针对观测系统的变观操作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震勘探施工中,施工前就要设计出一个好的观测系统来指导施工,观测系统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勘探成果的好坏,一个设计良好的观测系统可以在复杂条件下取得好的地震资料,完成勘探目标,同时会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观测系统的设计是一项科学而又繁复的工作,施工所使用的观测系统通常需要设计观测系统设计参数、观测系统预设计、观测系统变观、观测系统精细变观等多个环节和步骤的反复设计和修改而得到的。观测系统布设之前需要根据工区范围、地质目标、施工条件等要求来确定观测系统设计参数,如炮检距、线距、面元尺寸等等,然后利用专业的地震工程软件如KLSeis、绿山等进行理论观测系统布设。某一炮点激发时,所有参与接收的检波器组成一个排列片。

由于施工的工区地表条件复杂,地物多样,如江河、山谷、建筑物等等,这些障碍物的存在直接影响观测系统的布设,在城区和山地尤为明显,直接导致部分区域不能布设炮检点,这时就需要避碍处理。观测系统避碍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将踏勘实测的障碍物信息、卫星图片、地表高程等信息导入观测系统布设系统,这样就可以直观的看到观测系统在实际地表的分布情况。对于一些大型的障碍物区域可以进行避障处理,按一定炮检点偏移的算法规则对于障碍物区域内的炮检点就近进行偏移,这些偏移即是观测系统自动变观操作,炮检点的偏移是根据算法按观测系统布设的规则进行偏移,对地表情况、障碍物边界情况缺少全面的考虑,所以偏移后需要对偏移后的炮检点进行人工校验,找到布设不合适的炮检点,如不易施工的炮检点、偏移后严重影响面元覆盖次数和均匀性的炮检点,找到后再对炮检点进行手工编辑和偏移,通过反复的修改和分析论证完成观测系统的预布设,这种方法复杂,浪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的至少一个,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针对观测系统的变观操作方法,包括:

提供包括一观测系统内所有物理点的界面;

当获取到用户对选定物理点执行设定变观操作的指令时,对所述选定物理点执行设定变观操作,并输出当前所述设定变观操作影响区域的面元计算结果,所述物理点包括炮点和检波点,所述变观操作包括禁用、激活、移动以及添加操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显示变观操作所影响的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观测系统被划分为由多个网格区域组成的网格结构,所述变观操作所影响的区域为至少其中一个网格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影响区域至少通过如下步骤确定:

根据执行变观操作的物理点的类型确定每个物理点的排列片集合;

根据所有排列片集合的并集从所有网格区域中确定所述影响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有排列片集合的并集从所有网格区域中确定所述影响区域,包括:

将所述并集中的所有排列的全局坐标按照预设的坐标转换计算函数转换为局部坐标;

通过计算每个排列片集合最小包围矩形的并集得到所述排列片集合的外边界;

将所述外边界延拓到整个网格结构中,得到对应的局部网格区域坐标;

将所述局部网格区域坐标按照所述坐标转换计算函数的逆函数转换为全局坐标,得到所述影响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所述设定变观操作影响区域的面元计算结果,包括:

输出面元覆盖次数的数值和面元色块的颜色色彩值,进而可通过所述面元覆盖次数的数值变化和面元色块的颜色色彩值变化判断所述设定变观操作对面元结果的影响。

在某些实施例中,面元计算至少包括计算面元覆盖次数,所述计算面元覆盖次数包括如下步骤:

遍历所述观测系统中的所有排列片,在每个排列片中查找所有炮检对;

确定每个炮检对中的炮点和检波点形成的线段的中点坐标;

根据所述中点坐标以及对应网格的宽度和高度,得到每个中点坐标在面元结果矩阵中的索引位置;

对所述面元结果矩阵中所述索引位置处的数值重新赋值,并修改面元覆盖次数为赋值后的数值。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针对观测系统变观操作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提供包括一观测系统内所有物理点的界面;

变观操作模块,当获取到用户对选定物理点执行设定变观操作的指令时,对所述选定物理点执行设定变观操作,并输出所述设定变观操作影响区域的面元计算结果,所述物理点包括炮点和检波点,所述变观操作包括禁用、激活、移动以及添加操作;

面元计算模块,输出变观操作所影响的区域的面元计算结果;

变观操作模块,根据所述面元实时计算的计算结果确定所述变观操作的合理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区域确定模块,显示变观操作所影响的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观测系统被划分为由多个网格区域组成的网格结构,所述变观操作所影响的区域为至少其中一个网格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区域确定模块,包括:

排列片集合确定单元,根据执行变观操作的物理点的类型确定每个物理点的排列片集合;

网格区域确定单元,根据所有排列片集合的并集从所有网格区域中确定所述影响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网格区域确定单元,包括:

局部坐标转换单元,将所述并集中的所有排列的全局坐标按照预设的坐标转换计算函数转换为局部坐标;

外边界计算单元,通过计算每个排列片集合最小包围矩形的并集得到所述排列片集合的外边界;

局部网格区域坐标生成单元,将所述外边界延拓到整个网格结构中,得到对应的局部网格区域坐标;

全局坐标转换单元,将所述局部网格区域坐标按照所述坐标转换计算函数的逆函数转换为全局坐标,得到所述影响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面元计算模块计算面元覆盖次数,所述面元计算模块包括:

遍历单元,遍历所述观测系统中的所有排列片,在每个排列片中查找所有炮检对;

中点坐标确定单元,确定每个炮检对中的炮点和检波点形成的线段的中点坐标;

索引位置确定单元,根据所述中点坐标以及对应网格的宽度和高度,得到每个中点坐标在面元结果矩阵中的索引位置;

面元覆盖次数修改单元,对所述面元结果矩阵中所述索引位置处的数值重新赋值,并修改面元覆盖次数为赋值后的数值。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针对观测系统的变观操作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针对观测系统的变观操作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针对观测系统的变观操作方法及装置,将手工变观操作与对应的面元分析结果直接组合到了一起,用户不用再手动选取面元区域进行面元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到变观的面元分析结果,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效率,定量的面元分析结果确保了炮检点变观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合理的变观设计确保了观测系统所采集的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减少了因障碍物避障所带来的地震资料的缺口,确保了最终的地质勘查目标的完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观测系统的变观操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a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选中待禁用炮点的观测系统(待禁用炮点为实心圆点)示意图。

图2b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禁止炮点后的的面元实时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3a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选中待激活炮点的观测系统(待激活炮点为实心圆点)示意图。

图3b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激活炮点后的的面元实时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4a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炮点前的观测系统(选中炮点为实心圆点)示意图。

图4b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炮点后的观测系统示意图。

图4c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炮点前的面元实时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4d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炮点后的面元实时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5a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删除炮点前的观测系统(待删除炮点为实心圆点)示意图。

图5b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删除炮点后的观测系统示意图。

图5c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删除炮点前的面元实时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5d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删除炮点后的面元实时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6a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增加炮点前的观测系统示意图。

图6b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增加炮点后的观测系统(新增炮点为实心圆点)示意图。

图6c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增加炮点前的面元实时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6d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增加炮点后的面元实时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观测系统变观操作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针对观测系统的变观操作方法,包括:

S1:提供包括一观测系统内所有物理点的界面;

S2:当获取到用户对选定物理点执行设定变观操作的指令时,对所述选定物理点执行设定变观操作,并输出所述设定变观操作影响区域的面元计算结果;所述物理点包括炮点和检波点,所述变观操作包括禁用、激活、移动以及添加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针对观测系统的变观操作方法,将手工变观操作与对应的面元分析结果直接组合到了一起,用户不用再手动选取面元区域进行面元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到变观的面元分析结果,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效率,定量的面元分析结果确保了炮检点变观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合理的变观设计确保了观测系统所采集的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减少了因障碍物避障所带来的地震资料的缺口,确保了最终的地质勘查目标的完成。

本申请中,所述物理点包括炮点和检波点,所述变观操作包括禁用、激活、移动以及添加操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步骤S1可以利用矩形或多边形进行物理点的选取,在视图的目标区域上,根据物理点选取方式,选取划定的矩形或多边形内的物理点。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01:显示变观操作所影响的区域。

具体的,所述观测系统被划分为由多个网格区域组成的网格结构,所述变观操作所影响的区域为至少其中一个网格区域。

显示变观操作所影响的区域的步骤S01具体包括:

S011:根据执行变观操作的物理点的类型确定每个物理点的排列片集合;

S012:根据所有排列片集合的并集从所有网格区域中确定所述影响区域。

在某些实施例中,步骤S012具体包括:

S0121:将所述并集中的所有排列的全局坐标按照预设的坐标转换计算函数转换为局部坐标;

S0122:通过计算每个排列片集合最小包围矩形的并集得到所述排列片集合的外边界;

S0123:将所述外边界延拓到整个网格结构中,得到对应的局部网格区域坐标;

S0214:将所述局部网格区域坐标按照所述坐标转换计算函数的逆函数转换为全局坐标,得到所述影响区域。

具体的,首先计算所选中炮点相关的排列片的集合,由于一炮可能属于多个排列,所以在所有排列中查找包含任意选中炮的排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atch

然后计算与选中的检点相关的排列片集合,由于一个检点可能属于多个排列,所以在所有排列中查找包含任意选中检点的排列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atch

计算相关排列的合集,即所选炮点相关排列与所选检点相关排列的并集,计算公式如下:

Patchs={Patch

由于实际应用中的观测系统使用的是大地坐标,而且通常观测系统系统是有一定旋转角度的,而在进行面元计算过程中,需要在观测系统中以面元尺寸为网格参数,按观测系统Inline和CrossLine方向进行网格划分。炮检点变观所影响的目标区域即是相关的网格区域,在进行实际面元网格范围计算时通常要计算到整网格区域,而不是半个或几分之几个网格。而网格范围的计算通常也采用基于观测系统原点的局部坐标来计算。这就要对坐标进行坐标映射,包括坐标的旋转和平移。从全局坐标到局部坐标的转换公式如下:

其中

计算过程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进行简化表示:

Pnt

其中f

局部坐标到全局坐标的变换是上面公式的逆过程,可以由下面的公式表示:

Pnt

其中f

在计算各排列片的局部坐标,需要将排列片集合中的各排列由全局坐标转换为局部坐标,变换公式如下:

PatchBounding

计算这个排列片集合的外边界,由于每个排列的外边界可利用最小包围矩形表示,因此排列片集合的外边界可以通过求取这些排列最小包围矩形的并集来求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atchBounding

然后计算其所对应的面元网格坐标需要将排列片集合的矩形外边界延拓到整面元网格上。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BinBounding

在计算出排列片集合对应的面元网格坐标区域之后,需要将其坐标由局部坐标变换为全局坐标,计算公式如下:

BinBounding

在计算出排列片集合对应的面元网格区域的全局坐标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个范围调用原有的面元计算功能计算指定区域范围的面元结果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面元计算至少包括计算面元覆盖次数,所述计算面元覆盖次数包括如下步骤:

遍历所述观测系统中的所有排列片,在每个排列片中查找所有炮检对;

确定每个炮检对中的炮点和检波点形成的线段的中点坐标;

根据所述中点坐标以及对应网格的宽度和高度,得到每个中点坐标在面元结果矩阵中的索引位置;

对所述面元结果矩阵中所述索引位置处的数值重新赋值,并修改面元覆盖次数为赋值后的数值。

在具体实施例中,面元计算过程的详细过程。

首先求取观测系统参数,包括观测系统范围、炮点和检波点的点距线距、观测系统旋转角度等,然后对观测系统进行旋转操作,将其旋转至水平垂直方向,取左下角为坐标原点,将全局的大地坐标映射为局部坐标。

然后对观测系统进行面元网格划分,bin

之后进行面元结果计算,需要遍历观测系统中的所有排列片,在每个排列片中查找所有的炮检对,炮点和检波点是一对多映射即一个炮点对应于多个检波点,一个检波点同时也对应于多个炮点,对每个炮点找到与其相关的检波点,计算两个点的中点,对中点位置的x、y坐标分别除以面元网格宽度和高度,得到这个中点在面元结果矩阵中的索引位置,对这个面元矩阵结果中此位置的数值加1,这个中点个数的计算即面元数,即这个网格被炮检点中点所覆盖(命中)的次数,通常一个面元网格对应于n多个炮检对。

其中

修改面元覆盖次数的值,对原位置上的面元覆盖次数进行加1。

最后面元计算完成之后,对面元结果进行旋转平移等操作,将其由局部坐标映射到全局坐标上进行显示,以数值和色块的方式进行显示,即一个面元网格有一个数值表示面元个数并用色块显示,数值范围和色块范围与面元结果矩阵中的数值范围表示一致。

在实时的面元计算过程中,是在计算全部面元结果之后,根据所调整的炮检点来找到所涉及和影响到的区域,计算这些变化的点对面元结果所带来的影响,将这些影响实施到当前结果中,用户可以快速的看到调整的结果及所带来的影响,达到实时计算和显示的目的。变观结果的合理性由用户判断,通过判断面元结果颜色的一致性来识别。

下面结合软件层面的具体场景来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a)如图2a和图2b,禁用炮检点时的面元实时计算:

1、启动观测系统设计程序,加载观测系统、障碍物数据和卫星图片数据。

2、选择进行面元实时计算,然后进行炮检点变观设计和面元实时计算阶段。

3、首先确定选取的物理点类型,炮点、检波点或者同时选取炮检点,如图2a所示。

4、确定物理点选取方式,选择是利用矩形或者多边形对待删除的炮检点进行选取。

5、目标点的选取,在视图中目标区域上,根据物理点选取方式,利用鼠标勾勒出矩形或多边形,来选取区域内的炮检点。选中后,目标点被高亮显示。

6、对选中的目标点进行操作,选取操作类型―禁用。对选中的炮检点进行禁用操作,并在观测系统中保存数据。

7、炮检点禁用之后就要自动进行面元实时计算了。

8、面元计算完毕后,在当前视图上显示面元计算结果。如图2b所示,面元结果以色标或数值的方式在进行显示,通过查看面元覆盖次数的数值和面元色块的颜色一致性可以直观的判断出炮检点对面元结果的影响,判断变观是否合理。

b)如图3a和图3b激活炮检点时的面元实时计算:

1、启动观测系统设计程序,加载观测系统、障碍物数据和卫星图片数据。

2、选择进行面元实时计算,然后进行炮检点变观设计和面元实时计算阶段。

3、首先确定选取的物理点类型,炮点、检波点或者同时选取炮检点。

4、确定物理点选取方式,选择是利用矩形或者多边形对炮检点进行选取。

5、目标点的选取,在视图中目标区域上,根据物理点选取方式,利用鼠标勾勒出矩形或多边形,来选取区域内的炮检点。选中后,目标点被高亮显示。

6、对选中的目标点进行操作,选取操作类型―激活。对选中的炮检点进行激活操作,并在观测系统中保存数据。

7、炮检点激活之后就要自动进行面元实时计算了。

8、面元计算完毕后,再在当前视图上显示面元计算结果。面元结果以色标或数值的方式在进行显示,通过查看面元覆盖次数的数值和面元色块的颜色一致性可以直观的判断出炮检点对面元结果的影响,判断变观是否合理。

c)如图4a至图4d,移动炮检点时的面元实时计算:

1、启动观测系统设计程序,加载观测系统、障碍物数据和卫星图片数据。

2、选择进行面元实时计算,然后进行炮检点变观设计和面元实时计算阶段。

3、首先确定选取的物理点类型,炮点、检波点或者同时选取炮检点。

4、确定物理点选取方式,选择是利用矩形或者多边形对炮检点进行选取。

5、目标点的选取,在视图中目标区域上,根据物理点选取方式,利用鼠标勾勒出矩形或多边形,来选取区域内的炮检点。选中后,目标点被高亮显示。

6、对选中的目标点进行操作,在选中的炮检点上点击鼠标左键,然后手动鼠标到目标区域,然后抬起鼠标左键,完成炮检点的移动操作,在观测系统中保存数据。

7、移动完炮检点激活之后就要自动进行面元实时计算了。

8、面元计算完毕后,再在当前视图上显示面元计算结果。面元结果以色标或数值的方式在进行显示,通过查看面元覆盖次数的数值和面元色块的颜色一致性可以直观的判断出炮检点对面元结果的影响,判断变观是否合理。

d)如图5a至图5d,添加炮检点时的面元实时计算:

1、启动观测系统设计程序,加载观测系统、障碍物数据和卫星图片数据。

2、选择进行面元实时计算,然后进行炮检点变观设计和面元实时计算阶段。

3、选择要添加的物理点类型,炮点或者检波点。

4、利用鼠标在指定位置上点击鼠标左键,完成物理点的添加。

5、选取物理点选取方式,选择是利用矩形或者多边形对炮检点进行选取。

6、目标点的选取,在视图中目标区域上,根据物理点选取方式,利用鼠标勾勒出矩形或多边形,来选取区域内的新添加的炮检点。选中后,目标点被高亮显示。

7、对选中的目标点进行操作-加关系,通过加关系将物理点添加指定的关系片(排列片)当中,保存观测系统数据。

8、添加完物理点之后就要自动进行面元实时计算了。

9、面元计算完毕后,再在当前视图上显示面元计算结果。面元结果以色标或数值的方式在进行显示,通过查看面元覆盖次数的数值和面元色块的颜色一致性可以直观的判断出炮检点对面元结果的影响,判断变观是否合理。

e)如图6a至图6d,删除炮检点时的面元实时计算:

1、启动观测系统设计程序,加载观测系统、障碍物数据和卫星图片数据。

2、选择进行面元实时计算,然后进行炮检点变观设计和面元实时计算阶段。

3、首先确定选取的物理点类型,炮点、检波点或者同时选取炮检点。

4、确定物理点选取方式,选择是利用矩形或者多边形对炮检点进行选取。

5、目标点的选取,在视图中目标区域上,根据物理点选取方式,利用鼠标勾勒出矩形或多边形,来选取区域内的炮检点。选中后,目标点被高亮显示。

6、对选中的目标点进行操作,选取操作类型―删除。删除物理点之前,首先对选中的物理点计算其影响的面元结果区域,然后对选中的炮检点进行删除操作,将其从炮检点数据、关系数据中删除,并保存观测系统数据。

7、删除完选中的炮检点之后,就要利用上一步计算出的面元区域范围自动进行面元实时计算了。

8、面元计算完毕后,再在当前视图上显示面元计算结果。面元结果以色标或数值的方式在进行显示,通过查看面元覆盖次数的数值和面元色块的颜色一致性可以直观的判断出炮检点对面元结果的影响,判断变观是否合理。

可以知晓,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将手工变观操作与对应的面元分析结果直接组合到了一起,用户不用再手动选取面元区域进行面元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到变观的面元分析结果,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效率,定量的面元分析结果确保了炮检点变观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合理的变观设计确保了观测系统所采集的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减少了因障碍物避障所带来的地震资料的缺口,确保了最终的地质勘查目标的完成。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在虚拟装置层面,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对观测系统变观操作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提供包括一观测系统内所有物理点的界面;

变观操作模块2,当获取到用户对选定物理点执行设定变观操作的指令时,对所述选定物理点执行设定变观操作,并输出所述设定变观操作影响区域的面元计算结果,所述物理点包括炮点和检波点,所述变观操作包括禁用、激活、移动以及添加操作。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区域确定模块,显示变观操作所影响的区域。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观测系统被划分为由多个网格区域组成的网格结构,所述变观操作所影响的区域为至少其中一个网格区域。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区域确定模块,包括:

排列片集合确定单元,根据执行变观操作的物理点的类型确定每个物理点的排列片集合;

网格区域确定单元,根据所有排列片集合的并集从所有网格区域中确定所述影响区域。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网格区域确定单元,包括:

局部坐标转换单元,将所述并集中的所有排列的全局坐标按照预设的坐标转换计算函数转换为局部坐标;

外边界计算单元,通过计算每个排列片集合最小包围矩形的并集得到所述排列片集合的外边界;

局部网格区域坐标生成单元,将所述外边界延拓到整个网格结构中,得到对应的局部网格区域坐标;

全局坐标转换单元,将所述局部网格区域坐标按照所述坐标转换计算函数的逆函数转换为全局坐标,得到所述影响区域。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面元计算模块计算面元覆盖次数,所述面元计算模块包括:

遍历单元,遍历所述观测系统中的所有排列片,在每个排列片中查找所有炮检对;

中点坐标确定单元,确定每个炮检对中的炮点和检波点形成的线段的中点坐标;

索引位置确定单元,根据所述中点坐标以及对应网格的宽度和高度,得到每个中点坐标在面元结果矩阵中的索引位置;

面元覆盖次数修改单元,对所述面元结果矩阵中所述索引位置处的数值重新赋值,并修改面元覆盖次数为赋值后的数值。

可以理解,本申请提供的针对观测系统变观操作装置,将手工变观操作与对应的面元分析结果直接组合到了一起,用户不用再手动选取面元区域进行面元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到变观的面元分析结果,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效率,定量的面元分析结果确保了炮检点变观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合理的变观设计确保了观测系统所采集的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减少了因障碍物避障所带来的地震资料的缺口,确保了最终的地质勘查目标的完成。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8,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处理器(processor)601、存储器(memory)6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603和总线604;

其中,所述处理器601、存储器602、通信接口603通过所述总线6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6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602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的全部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硬件+程序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虽然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