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吊椅的转动连接构造及吊椅

吊椅的转动连接构造及吊椅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吊椅的转动连接构造及吊椅,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连接两个环体之间的多个间隔分布的刚性连接件;第一环体所处的第一平面与第二环体所处的第二平面相互平行;刚性连接件的两端部分别通过一转动件与各自对应的环体转动连接,以使刚性连接件与环体之间的连接角度可变化;当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相互靠拢以使间距缩小时,刚性连接件与两个环体的连接角度跟随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使用时,用户对其中一个环体施加旋转作用力,从而使刚性连接件两端与各自环体的连接处发生相反角度的转动,以实现刚性连接件对两端环体的相向拉动或撑开的效果,即实现吊椅的叠拢或展开;上述折叠结构简单、操作快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1732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嘉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82541.2

  • 发明设计人 张约瑟;

    申请日2021-04-30

  • 分类号A47C1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48 浙江素豪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邱积权;崔秋晴

  •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江东北路375号006幢(12-1)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39:0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休闲家具,尤其涉及一种可供人休息/休闲的折叠式躺椅、吊椅等的连接构造,在被包装运输、或者闲置时可收纳起来,减少包装体积或存放空间位置。

背景技术

户外休闲家具包括躺床(躺椅)、摇床(摇椅)等,供人们休息/休闲时所用。躺床(躺椅)、摇床(摇椅)一般都包括支承组件和床(椅)面组件。

公开号为CN210902219U的可折叠吊椅,包括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座椅框架和靠背框架均为对称的两半通过可折连接组件组成。

公开号为CN210696767U的折叠吊篮及折叠吊椅,包括底座;分别设置在底座两侧的安装件;多个连接件;多根U型条;相邻的U型条之间,以及位于最末端的U型条与底座之间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

公开号为CN209965775U的便捷式折叠吊椅,包括基座、立杆和吊椅,吊椅包括座框和吊杆组件,吊杆组件包括吊框和若干吊杆,吊框和若干所述吊杆均分别与座框铰接配合。

本发明人在研究、实践现有的可折叠吊椅后,开发一款新型折叠方式的吊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吊椅及连接构造,其折叠结构简单、且折叠操作也比较方便。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吊椅的转动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连接两个环体之间的多个间隔分布的刚性连接件;第一环体所处的第一平面与第二环体所处的第二平面相互平行。

所述的刚性连接件的两端部分别通过一转动件与各自对应的环体转动连接,以使刚性连接件与环体之间的连接角度可变化;

当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相互靠拢以使间距缩小时,所述的刚性连接件与两个环体的连接角度跟随所述的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转动件包括一端为螺钉,另一端为具有轴孔的轴接部,第一环体和/或第二环体上设有与所述的螺钉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的刚性连接件的端部设有穿过所述轴孔的轴销。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第一环体的口径小于第二环体的口径。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第一环体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环体的中心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两个环体均为圆环。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刚性连接件呈向外弯曲的弧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以避免刚性连接件在收纳时的相互干涉。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刚性连接件的第一端基本垂直于所述的第一环体的连接点切线,所述的刚性连接件的第二端基本垂直于所述的第二环体的连接点切线;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被刚性连接件的刚性支撑力所保持在分离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和/或刚性连接件为金属、或刚性塑料。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刚性连接件的端部安装有转动座,所述的转动座上设有供轴接部插入的槽口,所述的转动座上设有供所述的轴销穿过的销孔,且在所述的刚性连接件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的轴销穿过的腰形孔和供轴接部转动的侧壁开槽。

另一优选主题:吊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转动连接构造,第一环体和/或刚性连接件上布置有编织绳、布面或藤。

另一优选主题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吊椅还配置有可放入人体容纳空间的纺织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刚性连接件两端分别与两个环体转动连接,刚性连接件与环体之间的连接处可进行转动,以使刚性连接件与环体连接角度发生变化;使用时,用户对其中一个环体施加旋转作用力,从而使刚性连接件两端与各自环体的连接处发生相反角度的转动,以实现刚性连接件对两端环体的相向拉动或撑开的效果,即实现吊椅的叠拢或展开;上述折叠结构简单、操作快捷以便于生产者生存、储运。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吊椅及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户使用吊椅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吊椅及固定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吊椅展开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吊椅展开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吊椅折叠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吊椅折叠过程中的侧面示意图;

图8为吊椅折叠过程中的俯视图;

图9为吊椅完全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吊椅完全折叠后的侧面示意图;

图11为第二环体与刚性连接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第一环体与刚性连接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为本实施例中转动件的结构拆解图;

图14为本实施例中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本实施例中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本实施例中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本实施例主要对一种新型休闲家具200进行说明,该休闲家具200包括固定架201和吊椅100,吊椅100通过吊具202吊在固定架201上。该吊椅100是本实施例需要重点展开说明的,具体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休闲家具200上的吊具202连接在第二环体20上,也可以连接于靠近第二环体20的刚性连接件30上。上述刚性连接件可以为金属、如铁、铝,也可以是塑料、木材,它可以用一定的程度弹性或形变,但是不影响它的刚性支撑力。第一环体、第二环体与刚性连接件的材料可以是一致的。

如图4至图9所示,吊椅100,包括第一环体10、第二环体20和多个刚性连接件30,若干个刚性连接件30间隔均匀地纵向分布在两个环体之间;具体地说,刚性连接件30的第一端31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环体10上,刚性连接件30的第二端32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环体20上;以使刚性连接件30与第一环体10和第二环体20的连接角度可变化;且第一端31相对于第一环体10的转动方向,与第二端32相对于第二环体20的转动方向反向,转动时多根刚性连接件30同步转动,继而产生对两个环体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

使用状态下,第一环体10与第二环体20之间有一段距离以呈前后位置,刚性连接件30支撑在第一环体10和第二环体20之间以形成一人体容纳空间h,且刚性连接件30的支撑力足以使第一环体10和第二环体20保持在该前后位置。

折叠状态下,第一环体10相对于第二环体20转动,即操作者操作其中一个环体发生旋转,环体的旋转带动刚性连接件30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发生相反方向转动,继而刚性连接件30产生相向拉动两个环体的力,从而第一环体10和第二环体20相互靠拢以缩小两者间距。

因此,操作时只需旋转其中一个环体,即可实现刚性连接件30相向拉动或相反撑开环体的效果,或在旋转环体的时候略微施加相向推动两个环体的力,以进一步辅助刚性连接件30拉动或撑开两个环体。

在吊椅100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刚性连接件30与两个环体的连接角度跟随第一环体10和第二环体20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且多个刚性连接件30与两个环体的连接角度变化同步。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环体10形成的第一平面10s与第二环体20形成的第二平面20s相互平行,第一环体10的口径小于第二环体20的口径。其中,第一环体10作为使用者的倚靠部,第二环体20作为椅体的敞口端供使用者坐入。

如图8和图9所示,折叠后的第一环体10位于第二环体20的中心位置,刚性连接件30位于第一环体10与第二环体20之间的环形区域内。且如图10所示,折叠后的多根刚性连接件30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折叠后刚性连接件30所在平面置于第二环体20所在平面之上,以呈上下叠放的视觉效果;或折叠后的多根刚性连接件30所在平面与两个环体所在平面完全重叠。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刚性连接件30呈向外弯曲的弧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展开时,刚性连接件30的第一端31基本垂直于第一环体10的连接点切线,刚性连接件30的第二端32基本垂直于第二环体20的连接点切线。折叠时,避免两根刚性连接件30之间相互交涉,且向外弯曲的刚性连接件30可扩大椅体内部空间。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环体10和第二环体20为圆环体或多边型的环体。且对于两个环体之间的方位关系而言,第一环体10正投影位于第二环体20内。

优选地,第二环体20上设有强化结构50,且强化结构50向内延伸至刚性连接件30外侧,以便强化结构50强化刚性连接件30;靠近第二环体20底部的若干根刚性连接件30作为供用户使用的座体,强化结构50包括一横向杆状件,该横向杆状件支承在作为座体的若干根刚性连接件外侧,以进一步加强座体区域的稳定性和牢固度;优选地,强化结构50还可以呈网状或格栅状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强化结构50本身的支承稳定性和牢固性。

如图10至图16所示,刚性连接件30的第一端31与第一环体10之间和第二端32与第二环体20之间设有一转动件40。

具体地说,该转动件40包括一端为螺纹柱41,另一端为具有轴孔42的轴接部43,刚性连接件30的端部设有轴销31;第一环体10或第二环体20上设有螺纹孔02,螺纹柱41拧入螺纹孔02内,轴销31穿过轴接部43的轴孔42内。螺纹柱41可在螺纹孔02内转动一定幅度。

安装时,刚性连接件30两端开设有腰形孔33,轴销31依次穿入腰形孔33、轴孔42以将刚性连接件30的端部与轴接部43转动固定。刚性连接件30的两端在轴销31和轴孔42的配合下,可相对于环体发生连接角度的变化。

如图13至图16所示,优选地,刚性连接件30的端部安装有转动座60,转动座60上设有供轴接部43插入的槽口62,转动座60上设有供轴销31穿过的销孔63,且在刚性连接件30的侧壁上设有供轴接部43转动的侧壁开槽34。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座60在刚性连接件30的端部内可以有一定幅度的转动,转动时,轴销31在腰形孔33内发生位移。轴接部43为扁形体以与转动座60开设的槽口62形状相适配,从而便于轴接部43通过槽口62相对于转动座60转动。

进一步地,刚性连接件30的侧壁上设有与槽口62对应的侧壁开槽34,侧壁开槽34的尺寸大于槽口62的尺寸,或侧壁开槽34的尺寸略大于槽口62的尺寸;安装时,将转动座60插入刚性连接件30的端部,侧壁开槽34与槽口62相互对应。当刚性连接件30的端部相对于环体发生转动时,扁形状的轴接部43可不受阻碍地来回通过侧壁开槽34、槽口62。于此同时,轴接部43在螺纹柱41与螺纹孔02的配合作用下,轴接部43以螺纹柱41的法线为轴旋转。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环体10和刚性连接件30上布置有编织绳、布面或藤。具体而言,第一环体10的环体及环体中空区域布置有编织绳、布面或藤以作为供用户倚靠的背部,提高用户倚靠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相邻刚性连接件30之间横向间隔均匀地缠有编织绳、布面或藤,以将连接件之间较大的空隙间隔呈更小的间隙,一方面提高整个椅体的美观度,另一方面加强用户坐在椅体内的舒适性。

实际使用时,用户还可以在吊椅100的人体容纳空间h内配置纺织品,例如坐垫、靠垫等。固定架201还包括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底座,和与底座一侧连接固定并向上延伸一定长度的支撑杆件,该底座为圆形、扇形、类圆形或类扇形结构。吊椅100通过吊具202吊在支撑杆件的顶端部。

综上,本实施例所想重点阐述的是,刚性连接件30的两端可转动地与两个环体连接,以使刚性连接件30与两个环体的连接角度可变化;使用时,用户对其中一个环体施加旋转作用力,从而使刚性连接件30两端与各自环体的连接处发生相反角度的转动,以实现刚性连接件30对两端环体的相向拉动或撑开的效果,即实现吊椅100的叠拢或展开;上述折叠结构简单、操作快捷以便于生产者生存、储运。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吊椅的连接构造及吊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